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知识梳理与练习卷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知识梳理与练习卷第1页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知识梳理与练习卷第2页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知识梳理与练习卷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知识梳理与练习卷

    展开

    这是一份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知识梳理与练习卷,共9页。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梳理与练习卷(一)知识梳理第八课:我们受特殊保护 1.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未成年人超过我国人口数量的(1/5)。2.很多法律规定都涉及具体(年龄)的节点,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有些法律规定(达到)一定的年龄才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3.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法律保障,已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议题。我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以更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4.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5.义务教育关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不仅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而且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具有重要意义。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而制定的法律,于(1986)年通过,经2006年和2015年两次修正。强调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的理念,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是这部法律的重要特点。7.近年来,我国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情在拷问道德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未成年人(权利保护)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8.(《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这部法律于(1991)年通过,经过两次修正,明确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该法为促进为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9.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体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各司其职,才能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10.从世界范围观察,青少年犯罪已经呈现出(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犯罪增多的特点。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关键在于集合全社会力量,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作为未成年人,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知法、(守法),铭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1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法律。这部法律于(1999)年通过,2012年修正。该法明确了各级教育、行政、司法部门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家庭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教育、防范和矫治等职责。12.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中国强。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我国,(家庭)、(学校)以及整个社会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都给予了许多特别关怀。国际社会也一直致力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13.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父母作为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作为未成年人,应听从父母的教导,(孝敬)父母。子女在成年后,还有(瞻养扶助)父母的义务。14.父母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以健康思想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在法治社会,不得实施家庭暴力。15.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将遏制家庭暴力纳入法律程序。我国于(2015)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2016)年(3)月正式施行,该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以(文明)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职责,不得实施家庭暴力。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都属于(家庭暴力)。16.一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它的文明程度。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不少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创业。在此过程中,一些人选择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交由他人监护照料,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出现。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农村留守儿童受到侵害的事件,引起全社会对这一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的广泛关注。18.关爱和保护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也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19.为了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处罚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我国制定了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并在其他一些法律中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特别)条款。同时,作为公民,未成年人的一般权利也受到法律的同等保护。(知晓)法律,(学好)法律,(用好)法律,才能依法维护权利。20.公民享有(人身)权、(财产)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教育)权以及参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项权利。(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各部门法,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对公民的权利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在公民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当运用相应的(法律)维护自身权利。21.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还体现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方面:通过对实施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及时(教育)、(矫治),将未成年人与可能诱发犯罪的环境(隔离)开来,以保护其健康成长。法方式维权。“运用法律维权益,以暴制暴不可取。”同时,权力的行使和保护也有边界。权利人应当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和保护权利,而不能超越法律范围滥用权利,超越法律的诉求得不到 第九课:知法守法 22.(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权,而不能采用违反法方式维权。“运用法律维权益,以暴制暴不可取。”同时,权力的行使和保护也有边界。权利人应当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和保护权利,而不能超越法律范围滥用权利,超越法律的诉求得不到法律的支持。23.法律既(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惩处)。一方面,在我们权利受到侵害时,需要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不违法犯罪。24.在校园生活中,同学们之间相处有很多难以忘怀的愉快时光,但有时也会出现不和睦的音符,如孤立自己不喜欢的同学、(恃强凌弱)、(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等。随着科技的发展,网上传播谣言等网络欺凌行为也越来越多。这些欺凌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他人的权利,(危害)到我们的身心健康,也破坏了和谐有序的校园生活。25.我们应该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大家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生活。26.针对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问题,2016年11月,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向校园欺凌和暴力“亮剑”。27.我们在和他人接触时,应当注意自己的身体(隐私)部位不能被人随意触摸。一旦有人侵犯我们的身体,应当设法尽快(远离)并告知(父母)和(老师)。我们应加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警惕,预防性侵害。28.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及时将情况告诉(家长)或(老师),寻求(法律)专业人员的帮助,向(有关部门)寻求保护,运用法律维护我们的权利。29.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应要学会(保护)自己。当遭遇侵害时,应当(冷静)应对,尽量避免危险,设法逃离现场,及时(报警)求助,以保证自身安全。30.依法维权要靠证据,一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可以成为证据,例如(合同)、书信、(指纹)、(录音)、电子邮件、(证人证言)等。 (二)单元测试选择题1.罗虎初中没有毕业,家里人就让他辍学贴补家用。你觉得罗虎会运用到下列哪部法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下列( )属于未成年人维权的正确途径。①告诉家人 ②向老师、学校报告③向律师等专业人员请教 ④忍气吞声,谁也不说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以上都不对3.下列不属于校园暴力的是( )。A.孤立不喜欢的同学 B.跟好朋友闹别扭C.特强凌弱 D.在校园论坛上传播同学的谣言4.学校附近刚开了一家网吧,小学生杨某放学后经常偷偷去那里打游戏,这涉及到了哪部法律?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D.以上都不对5.14 周岁的小刚参与贩卖毒品被警察抓住,此时会用到下列哪部法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D.以上都不对6.未成年人是指未满( )的公民。A.16 周岁 B.20 周岁 C.18 周岁 D.22 周岁7.在学校,我们是( )。A.学生 B.孩子 C.宝贝 D.顾客8.小明通过互联网购买了一双名牌运动鞋,付款后试穿发现质量存在问题,属伪劣产品。这时,他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①与网购公司有关人员协商解决 ②向有关部门投诉③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解决 ④不去追究, 另外购买一双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9.李某学习成绩不好,他的家人准备让他辍学去打工。他应该用(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D.以上都不对10.为了改善留守儿童的境遇,应该( )。①家长多关心留守儿童,多与孩子沟通 ②老师应对留守儿童多一些关注、关爱③妇联、村委会承担起保护留守儿童的责任 ④留守儿童自己提高自护意识、自控能力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以上都不对二.填空题1.__________关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__________质量,不仅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而且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具有重要意义。2.为了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处罚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我国制定了专门__________未成年人的法律,并在其他一些法律中规定了 保护未成年人的__________条款。同时,作为公民,未成年人的一般权利也受到法律的同等保护。__________法律,__________ 法律,__________ 法律,才能依法维护权利。3.__________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法律。这部法律于__________年通过,201 2 年修正。该法明确了各级教育、行政、司法部门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家庭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教育、防范和矫治等职责。4.我们应该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向__________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大家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生活。5.依法维权要靠证据,一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可以成为证据,例如__________、书信、__________、__________、电子邮件、__________等。6.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__________周岁的公民。三.判断题1.作为未成年人,我们的任何权利都不会受到法律的制约和限制。( )2.义务教育小学入学年龄为 6-7 周岁。( )3.如果有同学欺负我妹妹,我就找人去教训他。( )4.我们应该从小学习法律,依法维权。( )5.小明的爸爸酒后经常打他,还说打小明是自己的权利。( )6.社会各界对于未成年人给予了特别关怀。( )7.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法律保障,已经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议题。( )8.从世界范围看, 青少年犯罪已经呈现出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犯罪增多的特点。( )9.《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10.我国只通过专门的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 )四.连线题1.连线魔方 老板把六年级学生晓庆拉入网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小刚因为没考好,爸爸将其暴打一顿 《治安管理处罚法》小杰在商场购物时,钱包被偷 《侵权责任法》刘强散步时,被小区的一条狗咬伤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五.简答题1、列举:你听说或常见的校园欺凌行为有哪些? 并写出相应的应对办法。2、依法维权要靠证据,一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可以成为证据,请你列举三项。3、小花收到快递后,随手扔掉了上面的快递单。爸爸提醒: “快递单要小心处理,不要乱丢小花说: “没关系,反正东西都收到了,快递单没有用了。” 你同意小花的说法吗? 为什么? 如果你是小花,你会怎么做?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DBBBB 6-10:CADAC二、填空题 1.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 2.保护 特别 知晓 学好 用好 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有关国家机关 5.合同 指纹 录音 证人证言 6.18三、判断题1-5:×√×√× 6-7:√√√√×四、连线题老板把六年级学生晓庆拉入网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小刚因为没考好,爸爸将其暴打一顿 《治安管理处罚法》小杰在商场购物时,钱包被偷 《侵权责任法》刘强散步时,被小区的一条狗咬伤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五、简答题1、我们常见的校园欺凌行为有:(1)给同学取侮辱性绰号; 指责同学无用。(2)打骂同学。(3)向同学索要财物。(4)传播同学的消极谣言和闲话。(5)恐吓、威迫同学做他不想做的事情,或者威胁同学跟随命令。(6)孤立、排挤同学等。应对方法有:(1)勇敢地向这些校园欺凌说“不”。(2)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3)将受欺凌的事实告诉家长或老师。(4)向有关国家机关寻求帮助。2、合同、书信、指纹、录音、电子邮件、证人证言等。3、不对,因为快递单上有自己的身份信息,这样很容易泄露自己的身份信息,我们应该及时、合理地处理掉快递单等有身份信息的消息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