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小学语文三上 教案
- 三上司马光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三上《请教》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三上《一个粗瓷大碗》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三上“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共4页。
1.通过看插图、联系生活、借助字典等方法,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会写“庭“”登”等7个字。
2.根据语义断句,通过跟读、自由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联系上下文、动作演示等方式,理解司马光救人的背景及动作,感受司马光冷静、会思考、聪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联系上下文、动作演示等方式,理解司马光救人的背景及动作,感受司马光冷静、会思考、聪明的人物形象。
学习过程
活动一:情境引入,感知文言
1.出示句子:李家有女,三门人氏,乃慧玲也。导语:同学们,请齐读这句话,说说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
2.教师小结:像这样的语言就是“文言”。
3.学以致用,学着用“文言”进行自我介绍。
4.过渡语:用“文言”写的文章就是“文言文”,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司马光》,这篇文章篇幅短小,仅30个字。
活动二:唤醒经验,初识人物
1.齐读课题。识记生字“司”,引导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2.指导书写“司”。强调“司”是半包围结构,横折钩要写舒展。
3.了解复姓。猜猜司马光姓什么?(预设:司马)引导学生关注“复姓”,请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复姓(预设:诸葛、上官、欧阳、东方……)相机出示《姓氏歌》。
4.唤醒经验。你对司马光有什么了解?谁能讲讲关于他的故事?(预设:司马光砸缸救人)出示司马光简介,进一步了解司马光。
5.对接课文,建立链接。课文是不是写了司马光的这个故事呢?请你自由读一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
活动三:初读课文,品味文言
1.读准字音。要求:读两遍课文,读准字音。你认为难读的字,请画出来与同桌交流。
(1)后鼻音“瓮”。
指名朗读,正音,注意读好“瓮”的后鼻音。讨论“:瓮”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预设:
①关注“瓮”的注释。课文中的注释可以
直接帮助我们理解难懂的词。(板书:注释)
②看插图理解“瓮”。插图里也藏着读懂故事的线索。(板书:插图)
③观察“瓮”的字形。上面的“公”表示读音,下面是“瓦字底”,“瓦字底”的字通常都和用土塑形烧制的器皿有关。(板书:字形)
画图比较“瓮”和“缸”,“缸”肚大口大,而“瓮”肚大口小。
(2)多音字“没”。
讨论“:没”在这里该怎么读呢?
出示字典解释,请学生根据字义选择读音。教师小结:多音字可以根据字义来定音。
2.读好停顿。
(1)教师多种形式范读,学生跟读。
(2)自由练读,同伴交流读,指名分享读,齐读。
(3)了解停顿的方法,尝作做标记。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在稍稍停顿的地方画斜线。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引导学生发现:人物“儿”“光”“众”后面要停一停,动作后面也要停一停,这样才能读出文言文的味道。
学生根据停顿符号,试着读两遍,对于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同桌相互读,齐读。
活动四:细读课文,理解文意
1.出示学习要求:
(1)独学。借助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互学。同伴交流,如有不懂的语句,留待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3)分享。交流读懂了哪些语句,还有哪些是不懂的。
2.全班交流分享时,指名学生汇报,其余学生相互补充,教师相机予以点拨。
预设不懂的地方:
(1)戏于庭。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中词语的顺序发生了变化,要调整词语顺序进行理解:戏于庭——在庭院中玩耍。(板书:调整顺序)
拓展延伸,说一说:在公园里做游戏——戏于园;一群鸟儿在林中嬉戏——鸟戏于林;一群鱼儿在池中嬉戏——鱼戏于池。
(2)光持石击瓮破之。
当小伙伴慌张地四处逃散时,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谁能用动作来展示一下(学生尝试,师指名上台演示)。
3.借助注释,讲故事。
(1)尝试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小锦囊:用现代文口头讲述文言文故事时,为了使语句通顺、内容连贯,需要加入适当的内容。
(2)指名讲故事。
评价:组织学生交流、评价。
学生听取建议后,教师再组织学生上台讲故事。
活动五:背诵课文,感悟品质
1.聚焦形象,感悟品质。
(1)再读课文,引导思考:假如当时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2)交流探讨: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方法好吗?
提示:“砸缸救人”是“水离人”,通常的救人方法是“人离水”。从“水离人”的逆向思维中,引导学生感受司马光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品质。
2.古今对比,知文之美。
出示文言文《司马光》及现代文《司马光砸缸》两篇文章,说说有什么不同。
3.多种形式,尝试背诵。
用关键词句引导背诵。
群儿 ,一儿 , 。 众 ,
光 ,水迸,儿得活。
(2)根据课文插图背诵。
(3)背对黑板,挑战无提示背诵。
4.拓展阅读,活用知识。
在古代,像司马光这么有智慧的人还有很多。请看老师出示的这篇《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后,同学们可以读一读,了解王戎是个怎样的人。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破题,触摸文言趣味,初读,领略文言滋味,再读,习得阅读方法,三读,体味表达特点,背诵,丰富文言语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