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471687/0-173331063043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七单元+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471687/0-173331063045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七单元+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471687/0-173331063049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七单元+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471687/0-1733310630539/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七单元+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471687/0-1733310630557/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七单元+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471687/0-1733310630586/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七单元+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471687/0-1733310630607/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七单元+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471687/0-1733310630635/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七单元+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七单元+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共32页。
单元素养目标单元文本概览第七单元 自然情怀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单元知识必备单元素养目标 本单元内容意在引导我们通过文学阅读与写作,从语言、结构、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作。 学习本单元内容,按照任务群的要求,我们可以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在语言品味和赏析中,把握景物特征,理解思想情感,体会民族审美心理。具体做法有: 1.学习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写景抒情散文,感受文人笔下的美景,关注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激发对自然的珍爱之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分析和把握文章观察景物的角度和表现景物的艺术手法。 3.反复诵读,感受作品的语言之美。 4.在了解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把握写景抒情散文的写法基础上,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景物,借鉴本单元文章的写法,写一篇散文,争取做到情景交融。单元文本概览单元知识必备一、音形识记故都的秋混沌( ) 潭柘( )寺椽( )子 驯( )鸽槐( )树 廿( )四桥啼( )唱 夹( )袄着( )衣 平仄( )房檩( )hùn dùnzhèchuánxùnhuáiniàntíjiázhuózèlǐn*荷塘月色煤屑( )路 幽僻( ) 蓊( )蓊郁郁 独处( ) 妙处( ) 袅娜( )霎( )时 酣( )眠倩( )影 媛( )女梵( )婀( )玲 棹( )船敛裾( )xièpìwěnɡchǔchùniǎo nuóshàhānqiànyuànfànēzhàojū我与地坛(节选)剥蚀( ) 琉璃( )淡褪( ) 坍圮( )亘( )古不变 撅( )树枝捋( )着触须 蝉蜕( )窸窸窣( )窣 颓( )墙窥( )看 熨( )帖猝( )然 祈( )求恍惚( ) 倔( )强隽( )永 恪( )守bō shíliú lituìtān pǐɡènjuēlǚtuìsūtuíkuīyùcùqíhuǎnɡ hūjuéjuànkè赤壁赋壬戌( ) 举酒属( )客窈窕( ) 冯( )虚御风嫠( )妇 愀( )然山川相缪( ) 舳舻( )酾( )酒 横槊( )蜉蝣( ) 相与枕藉( )rén xūzhǔyǎo tiǎopínɡlíqiǎoliáozhú lúshīshuòfú yóujiè*登泰山记姚鼐( ) 汶( )水 徂徕( ) 石罅( )nàiwèncú láixià二、文言积累赤壁赋1.通假字2.古今异义白茫茫的水汽旷远的样子所思慕的人3.一词多义动词,劝请名词,类动词,类似动词,连接动词,隶属动词,同“嘱”,嘱托名词,部下,部属名词,类动词,像动词,往动词,比得上动词,笼罩动词,横执形容词,横着形容词,宽阔4.词类活用5.体会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译文: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译文: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3)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译文:(那箫声)像哀怨又像思慕,像哭泣又像倾诉。(4)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译文:我和朋友乘船在赤壁之下游玩。判断句,“……也”表判断被动句,“于”表被动省略句,句首省略主语“箫声”状语后置句,状语“于赤壁之下”置于“泛舟游”之后(5)而今安在哉?( )译文:可如今又在哪里呢?(6)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越过那茫茫的江面。宾语前置句,宾语“安”前置于“在”之前定语后置句,定语“茫然”置于“万顷”之后,“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6.文化常识(1)壬戌之秋【壬戌】是古代采用天干地支的纪年方法。就是把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天干(10个)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12个)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60年一个循环,故有“六十甲子”的说法。(2)七月既望【既望】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古人用“朔”(初一)、“望”(十五)、“既望”(十六)、“晦”(每月的末一天)等名称来标识日期。(3)徘徊于斗牛之间【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斗”是南斗星;“牛”是指牵牛星。*登泰山记1.通假字2.古今异义动词“至”和介词“于”连用,到,到达方方正正的3.一词多义介词,在介词,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表示方位的界限介词,拿,把介词,因,因为介词,凭借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连词,用来,以便连词,以致副词,同“已”介词,在,处于副词,应当介词,与“在”的意思相近,介绍时间介词,对着,面对副词,将,将要动词,把守4.词类活用向西向东像门槛一样照5.体会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译文: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的长城。(2)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译文:(我)和子颍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3)多松,生石罅。( )译文:多是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4)余始循以入。( )译文:我起初顺着(中谷)进山。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省略句,“与”之前省略主语“吾” 省略句,“生”之后省略介词“于” 省略句,“循”之后省略代词“之” 6.文化常识(1)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2)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乾隆】年号。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元代以前,一个皇帝一般有多个年号;明清时期,一个皇帝基本就用一个年号。(3)戊申晦,五鼓【五鼓】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三、名句欣赏 阅读本单元文章中的名句,思考和讨论: 哪些名句你熟悉?哪些不熟悉?你能将它们积累下来并运用到你的写作中去吗?1.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2.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3.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4.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5.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还有这些关于“自然情怀”的名句我认为也很重要: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3.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 ——刘勰4.高者千仞,多奇形异势,自非烟褰雨霁,不辨见此远山矣。 ——郦道元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8.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11.我们违背大自然的结果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 ——诺曼·卡曾斯12.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也是冷酷的屠夫。 ——雨果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