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讲练测(2份,原卷版+解析版)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讲练测第六单元03巩固练(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讲练测第六单元03巩固练(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讲练测第六单元03巩固练原卷版doc、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讲练测第六单元03巩固练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03 巩固练现代文阅读梨一样的苹果耿 青①米哈朵夫是一位出色的小学图画教师,他在这个偏远的小城中教了一年又一年图画课。他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标准评价学生的图画作业,从未出过任何差错。②一天,像以往一样,米哈朵夫翘着有些俏皮的小胡子走上讲台,教学生画苹果。他绕着教室看了一圈,小胡子快活地抖动着,他满意极了。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墙角的课桌上,这里坐的是刚刚转到班里的尤里卡,他的父亲是西伯利亚的护林员,因病调到小城工作。似乎是故意捣蛋,尤里卡的苹果又长又圆,蒂部尖尖的,并且涂上了梨黄色。可以说,他画的根本就不是苹果。“你画的是苹果吗?”孩子回答:“是苹果。”“我看倒有些像梨。”“是的,老师,有些像梨的苹果。”米哈朵夫压着火气告诉那孩子,苹果是扁圆的,应该用浅黄色,再加上一些鲜艳的红色。他的口气非常温和,他希望用老师惯用的说理、感化方法,使尤里卡放弃这个像梨的苹果。但这个孩子压根儿没在意老师的温和,他说,在西伯利亚大森林里,一棵苹果树和一棵梨树各自被雷劈去了一半,两棵树紧紧靠在了一起,长成了一棵树,一面结的就是这种像梨一样的苹果。他吃过这种苹果。他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吃过这种苹果的人,因为,这两棵树只结了一个苹果,后来,两棵树慢慢烂掉,都死了。③专注倾听的米哈朵夫从故事的结尾感到了嘲弄的味道。他“嚓”的一下撕掉了那一页像梨一样的苹果,“要么拿出你所说的苹果,要么就乖乖地画我的苹果。否则,就再也不要来上课了!”④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个从西伯利亚来的土头土脑的小男孩可怜巴巴地缩在墙角,但他仍执拗地坚持:“确实有这种苹果,我吃过这种苹果。”⑤第二天尤里卡拿着画满了苹果的作业本乖乖地走到他面前。令米哈朵夫吃惊的是,这些苹果比其他学生的苹果都画得好,只是每一个圆润鲜艳的苹果边都洒满了斑斑点点的泪渍。⑥如果尤里卡是一个爱说谎的孩子,事情也就那样过去了。但经过米哈朵夫明察暗访,尤里卡从不说谎。米哈朵夫虽然一如既往地上他的图画课,但是那两撇可爱的小胡子像是患了感冒,再也不会欢乐地抖动了:那些泪渍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上。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他心上。⑦他知道,他必须弄清到底有没有像梨一样的苹果。他到护林员家里打听,他一趟趟到邮电所去发信,他到处询问,但都没有结果。终于有一天,他跳上了一辆破旧的汽车,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一千公里外的莫斯科国家园林科研所里。园艺家米丘林听完他的故事,突然疯了似的跳起来拿出了伏特加酒,为他的故事、为他身上一千公里的尘土、为他令人尊敬的痛苦与他一次次干杯。米丘林激动地说:“亲爱的米哈朵夫,我的确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这种苹果,但我必须感谢你。回答这个问题至少需要三年,也许,三年之后的秋天我会送你一个像梨一样的苹果。”⑧三个秋天过去了。突然有一天,教室的大门被猛地撞开了,一个披着厚厚尘土的人走了进来。这正是伟大的米丘林,他的手里握着两个神奇的金黄金黄的苹果。米丘林走上讲台,向同学们讲述了他从米哈朵夫讲述的故事中得到的启示,采用嫁接术获得梨苹果的经过:“这是植物界的一场真正的革命,有了嫁接术,我们就有了成千上万种没有见过没有吃过的神奇水果。而开始这场伟大革命的两个人,一个是图画老师米哈朵夫,一个是十几岁的学生尤里卡。”⑨像三年前一样,米哈朵夫神气地站在讲台上,小胡子再次快活地抖动着:“同学们,让我们再画一次苹果,我要说的是,请画出和我不一样的苹果,尤里卡同学,请务必再画一幅梨苹果。”⑩尤里卡画好的苹果上,又一次洒满了泪渍。不过,那是米哈朵夫老师不小心弄上去的。(选自《读者》,有删改)1. 请以“梨苹果”为线索,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起因:图画课上,尤里卡画了一个梨苹果,米哈朵夫老师责罚了他经过:_________________结果:梨苹果嫁接成功,米哈朵夫老师真诚地请尤里卡再画一幅梨苹果。2. 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3. 结合语境,品味下面文字的表达效果。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他心上。4. 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第⑦段中加点词语“令人尊敬的痛苦”的理解。(请从“痛苦”的含义“令人尊敬”的原因两方面阐述)5. 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用简洁的语言记录我们阅读时的思考与感悟。批注的角度有赏语言、写理解、谈感悟、作评价等。请参考摘录内容(1)的批注任选一个角度批注摘录内容(2)。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谁在夜空上写字鲍吉尔·原野夜里,登上汗乌拉山的山顶,风吹石壁,站在山上看远方的星空,如平视墙上的一幅地图。夜空像百叶窗一样倾泻而下。不用仰脖子,这样慢慢看就可以了,先做的事情不是辨寻猎户座在哪儿以及牛郎织女星的位置,它们是跑不掉的。先看夜幕有多大,大地之上皆为夜空,眼前的不算,夜从头顶包围到我身后。转过身,夜又从头顶包围到我身后。这么大的夜,却不能说是白天变黑了。我宁愿相信白天和黑夜是两个地方,就像大海与森林不一样。流星划过,由天穹划入霍林河方向。我以为它落地三四秒后会发生爆炸,起火,照亮那一小片地方。但没有,或许它掉进沙漠里了。在流星划下那一瞬,我觉得有一个高大的神灵在夜幕上写字,刚才他只写了一撇,他的石笔断了一个碴,化为了流星。面对这么一个夜空,难免想在上面写写画画。汗乌拉山顶的灌木如一簌簌生铁的枝叶。风钻进衣服里,衣服膨胀为灯笼。夜色最浓重的部分由天空滑落并堆积在地平线上,横卧的银河是天河的身体,夜在澄明中隐蔽。风吹到山顶后变得无力,软软地瘫在石头后面,往下走几步,便感觉不到风的气流。河流白得如一条蜿蜒的落雪地带,雪花满满地堆积在河床。夜空上面的群星,跟星座什么的都没有关系。把星星拟分为星座,不过是人类的臆想。星星是密码,是航标,是人所不辨识的天的文字。人类从古到今所看到的星空只在一个角度,是扁平的对望。而进入夜空,譬如上升到一百万公里之后看星星,看到的就不是什么大熊星座、猎户座了,序列全变了。星星像葡萄一样悬挂在眼前,在运行中变换队伍,传达新的密码。星星把地球人管它们叫大熊星座当成一个笑话。地球人离星星太远,星星仿佛是白色,实际这仅仅是光亮。正像灯光所发出的光,与白无关。群山在夜里隐藏得最好,巍峨陡峭,这些外貌全被夜色藏了起来,山的轮廓变矮,只是稍稍起伏一下作罢。山坡的树终于变成跟山同样的颜色了。月亮照过来,树林的叶子竟白成一片,像漂在树顶的河流。山石变成灰色,山上的泥土变成黑色。枭鹰的叫声像是恐惧于这样的寂静。风再次吹来,仿佛我是麦子,把我一吹再吹,让我成熟。我想如野兽一般从风里嗅到五十里外其他野兽的气味,但嗅不到,只嗅到苔藓的腥气。在无人的夜里,在山顶对星星打什么手势都被允许,与它们对话却显得徒劳,太远了。看一会儿,我大体的想法是星星散布得不够均匀。一是头顶少、四外多。二是东南少、西北多,窜一窜不行吗?远方的河水只白不流,如果走近,见到月光拦腰横在河面上,不让流。我知道狐狸、獾子、狍子在树林里活动,那里很热闹。又有流星一头栽到地面,太快,没看清这颗流星多大个,也看不清它落到了哪个县。天上又有人写字了,折断的石笔头落在人间,他写的字在哪儿呢?6. 本文主要写了夜空哪几个特点?(温馨提示:这是一篇散文,思维较自由,但都紧紧围绕“夜空”进行。我们可以先将文章分开层次,再逐层概括夜空的特点。)7. 赏析“风吹到山顶后变得无力,软软地瘫在石头后面,往下走几步,便感觉不到风的气流”这句话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温馨提示:从修辞运用校对进行赏析。)8. 赏析本文题目的妙处。(温馨提示:可从标题独特的句式特点及所用修辞的角度来赏析。)9. 如何理解“星星把地球人管它们叫大熊星座当成一个笑话”这句话的含义?(温馨提示:这道题考查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可从人类对大自然的态度和大自然与人类能力的对比角度来分析。)对比阅读[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日:“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日:“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日:“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节选自《杞人忧天》)[乙]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②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③,余各以功次座,而不录④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日: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⑤而请之。(选自《汉书•霍光传》,有删节)[注释]①突:烟囱②嘿(mo):同“默”。③上行(hang):上席。④录:邀请。⑤寤:同“悟”,醒悟。10. 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字。(1)因往晓之( ) (2)傍有积薪( )11. 乙文中划波浪线内容断句正确一项是( )A. 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B. 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C. 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D. 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12. 翻译甲乙两文中划横线的语句。(1)天,积气耳,亡处亡气(2)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13. 甲文中的杞人和乙文中建议“曲突徙新”的客人,都具有忧患意识却有所不同。请分析他们的不同之处,并说说对你有何启示。摘录内容(1)批注(1)我的确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这种苹果,但我必须感谢你。回答这个问题至少需要三年,也许,三年之后的秋天我会送你一个像梨一样的苹果。示例:“的确”“必须”,语气坚定,表现出米丘林作为科学家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对科学无比热爱的精神。摘录内容(2)批注(2)①要么就乖乖地画我的苹果。②请画出和我不一样的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