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初中地理 七年级上册 4.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初中地理 七年级上册 4.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设计第1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 七年级上册 4.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设计第2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 七年级上册 4.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市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市教案设计,共1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用具,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①阅读某地区降水数据资料,并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②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认识降水的季节变化和降水分布的地区差异。(区域认知)
    通过绘制和阅读降水量分布图,学会读图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明确降水分布的规律。(综合思维)
    了解降水与人们生活、生产有密切的联系。(人地协调观)
    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归纳降水柱状图的判读方法。(地理实践力)
    【教学重点】
    降水的季节变化与空间分布。
    【教学难点】
    用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掌握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方法。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刚接触本节内容时会觉得很熟悉,如雨、雪、冰雹等大气降水现象。但在降水季节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上,由于认识水平受限,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欠缺,地理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与气温一节是“姊妹”篇,是气候的基础知识。这一节教学内容包括降水的概念、降水的测量、阅读和绘制等降水量柱状图,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分布等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不仅容量大,而且难点多,气温的变化影响了降水的分布,降水的多少有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气候变化,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今后学习分区地理的基础。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听歌识曲:分别播放四首歌。
    降水有时候是降雨、有时候是降雪、有时候是降冰雹……
    【设计意图】设计小游戏导入引发学生的听课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新课讲授
    (1)降水的概念
    师:什么是降水?它的概念是什么?
    生:思考并回答。
    师: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称为降水。左侧哪些属于降水的天气符号?
    生:举手回答。
    【设计意图】在天气符号图中找降水既能回顾旧知,也能让学生感受降水的多种形式。
    (2)降水的主要形式
    师:降水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呢?
    生:降雨和降雪。
    师:没错。降雨和降雪是降水的主要形式。生活中的雾、霜、霜冻不属于降水。
    【设计意图】结合图片展示区分易错点,并详细解释雾、霜、露的来源,为学生理解降水做好知识铺垫。
    (3)降水量
    师:降水量是指一定时间内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师:古人是如何测量降水量的呢?
    生:阅读思与学。
    师:清代《晴雨录》记载测量雨雪大小程度的是雨雪分寸。如今又如何测量降水量的呢?
    生:思考并回答。
    (4)降水的测量
    师:气象站除了测量气温的百叶箱,还有雨量器。雨量器是测量降水的,有漏斗、储水筒和储水瓶的雨量器用于测降雨;有桶盖和盛雪口的是用于降雪的。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师:播放视频《如何测量降水》。
    生:认真观看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了解降水的测量过程,熟悉降水的来源。
    (5)降水等级的划分
    师:根据不同的降水量大小,将降水分为不同的等级。
    (6)降水量常用指标
    师:把一月内每日的降水量相加即为月降水量。把一年内每月的降水量相加即得到年降水量。把一通常所说的年降水量,是指多年平均降水量。
    (7)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师: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表示。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同。
    【活动】比较甲乙两地降水的异同点。
    (1)各月降水分配均匀吗?
    (2)哪几个月降水比较多?主要集中在什么季节?
    (3)哪几个月降水比较少?主要集中在什么季节?
    生:思考并回答。
    师:图中甲地各月降水均匀,乙地各月降水不均匀。乙地6—9 月的降水量较多,主要集中在夏季。(假设在北半球)乙地10月至次年5月的降水较少,主要集中在冬季。(假设在北半球)
    【设计意图】通过小练习引发学生思考,了解降水的季节变化和降水的区域差异。
    【活动】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
    根据降水观测数据,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有利于直观分析降水变化特点,绘制气温变化曲线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分析气温变化特点,要抓住要点。
    1.根据表4.2及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步骤,绘制该地的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① 月份应找准
    ② 定量须准确
    ③ 填涂要均匀
    ④ 最后要起名
    2.根据绘制的图4.20,分析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1)哪几个月降水量较多?
    (2)哪几个月降水量较少?
    (3)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4)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生:绘制图并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绘制降水柱状图,熟悉绘图步骤,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8)降水量柱状图判读
    师:降水的柱状图判读步骤大概为(1)看“总量”,说“多少”
    观察、估算年降水总量,对该地年降水量进行定性描述为多、较多、较少或少。
    (2)看“差值”,说“变化”
    看“极值”,对“月份”看降水量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出现的月份。算“差值”,说“变化”即计算降水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描述该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小。
    (3)看“极值”,对“月份”:
    读取降水量最大值、最小值及其最值出现的月份。
    (4)看“数量”,说“多少”:月降水量超过100毫米,则称降水多(多雨);
    月降水量在50~100毫米间,称为湿润;
    月降水量在25~50毫米间,则称降水少(少雨);
    月降水量低于25毫米,则称干燥。
    【设计意图】通过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方法归纳,帮助学生理清逻辑,分析读图的方法,为后续判读降水柱状图做好铺垫。
    师:认识降水量柱状图的几种类型。
    生:读图思考并回答。
    承转过渡: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那么如何描述地方降水情况呢?
    师:①根据降水量观测记录,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同的点依次连接成线,就是等降水量线。
    ②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
    师:读图 ① 赤道附近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以上?
    ② 两极地区的降水大约在多少毫米以下?
    生:思考并回答。
    师:赤道附近降水多,降水多在2000毫米以上,两极地区降水少,降水多在500毫米以下。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师: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的降水有什么差异?
    生:思考并回答。
    师: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一般1000mm以上,大陆西岸降水一般200mm以下。
    师: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生:思考并回答。
    师: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师:山地A坡和B坡,哪坡降水会多呢?
    生:读图思考并回答。
    师:A坡降水多,B坡降水少;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
    师:在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图4 .21),请找出世界“雨极”和“干极”分别是哪里?
    生:读图查找。
    师:世界雨极是乞拉朋齐。位于印度东北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最大年降水量26461.2 毫米(比北京42年的总降水量还多!)。乞拉朋齐位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师: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位于智利北部。据气象记录,1845-1936年,这里没有下过一滴雨。
    师:世界降水分布不均匀,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
    【课后小结】
    【板书设计】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一、概念: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
    降雨和降雪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二、降水的条件
    水汽、凝结核;空气作上升运动
    三、降水的变化
    1.日变化
    2.月变化
    3.年变化(全年多雨;全年少雨;夏季多雨;冬季多雨;全年湿润)
    四、降水分布特点
    1.赤道地区降水,两季地区降水少(纬度因素)
    2.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海陆因素)
    3.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课后作业】
    下图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赤道地区降水丰沛
    B.全球降水量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
    C.两极地区降水较稀少
    D.中纬度地区,北半球比南半球降水量少
    2.关于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年平均气温从北向南递减
    B.南北半球同纬度气温相同
    C.全球年平均气温大致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D.南极地区气温比北极地区高
    3.下列可以获取近六天该城市降水量数据的测量工具是( )
    A.百叶箱B.温度计
    C.烧杯D.雨量器与量筒
    4.某同学绘制了一幅等降水量线图,并做了相关笔记,但部分笔记内容被墨水覆盖,无法辨认。请阅读该地理笔记和手绘等降水量线图,完成小题。
    关于笔记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等降水量线越密集,降水量差异越小
    B.等降水量线数值越大,降水越少
    C.等降水量线越稀疏,降水量差异越大
    D.等降水量线数值越小,降水越少
    下图是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极地地区降水量多
    B.内陆地区降水量多于沿海地区
    C.赤道附近降水量多
    D.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量多
    6.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该地成为世界“雨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人类活动
    C.地形D.气温
    【教学反思】
    本节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需要注重学生的读图指导,还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根据地理学科尺度思想的指引,在对比中发现,描述和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相关教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市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市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降水的变化,降水的分布,学生活动,布置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一等奖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一等奖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