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学期同步课件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市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市课文配套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版七上第四章第3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件pptx、人教版七上第四章第3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docx、世界雨极湿极和干极mp4、香格里拉的纳帕海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降水的主要形式,举例说明降水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感受降水和人类的关系。(地理实践力)2.阅读降水量柱状图,说明某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及不同地区降水季节变化的差异。(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3.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地理实践力)4.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古代人如何观测和记录降水关于雨雪的多少,如今我们用降水量衡量,古代如何衡量呢?又怎样观测和记录呢?我国古代的降水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古代降水记载中,科学价值较高的是清代的《晴雨录》,它是有组织的、连续的天气记录。晴雨录》记载的内容通常包括阴晴、雨雪、雷电、风等,其中关于雨雪的记载还特别注明下雨、下雪的起止时间,并用大、小、细、微等标量雨雪程度。此外,清代还用“雨雪分寸”衡量雨雪的大小程度。所谓“雨雪分寸”,就是用尺寸(市尺)记录每次下雨后雨水渗人土壤的深度,或者每次下雪的积雪厚度。“雨雪分寸”可以反映土壤含水状况。
降水季节变化的地区差异
①北京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②北京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③北京的降水季节分配有何特点?
说出以下城市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
根据表及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步骤,绘制该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表 北半球某地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
步骤:(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1-12月,标出月份;(2)绘出纵坐标,根据最大降水量和最小降水量的数值,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 0-200 毫米,以25 毫米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3)根据隆水量数值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标出降水量的高度,绘出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根据绘制的图,说明该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
(1)哪几个月降水量较多?(2)哪几个月降水量较少?(3)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4)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7、8、9月降水量较多
12、1、2月降水较少
年降水量大约700毫米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首先要看不同纬度地带的降水差异,还要看同一纬度地带大陆东西岸从沿海到内陆的降水差异。
赤道附近地区降水较多,两极地区降水较少
2.比较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较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
3.以亚欧大陆为例,比较中纬度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年降水量。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中,找出世界“雨极”和世界“干极”。
图为“世界陆上某地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如:4月气温为15℃,降水量为60mm)”。据此完成下面1-3题。
1.该地一定位于( )A.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2.气温年较差是指一年内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的差值。该地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A.25℃B.20℃C.15℃D.10℃3.该地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是( )A.全年多雨B.全年少雨C.冬季多雨D.夏季多雨
A.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年降水量多B.全球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是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C.中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高、年降水量多D.赤道附近地区年平均气温高、年降水量最多
4.读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5.在下图所示的大陆中,正确反映世界降水量分布状况的是( )
6.A地的年降水量大致在( )A.2000毫米以上B.1000~2000毫米C.500~1000毫米D.500毫米以下7.北回归线附近年降水量( )A.内陆、沿海都很多B.大陆东岸多于西岸C.大陆内部多于沿海D.大陆内部多于东岸
如图示意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读图完成6-8题。
8.关于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极地地区降水多于赤道地区B.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C.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多D.迎风坡降水少于背风坡
1.了解降水的主要形式,举例说明降水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感受降水和人类的关系。(地理实践力)2.阅读降水量柱状图,说明某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及不同地区降水季节变化的差异。(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3.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地理实践力)4.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古代人如何观测和记录降水关于雨雪的多少,如今我们用降水量衡量,古代如何衡量呢?又怎样观测和记录呢?我国古代的降水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古代降水记载中,科学价值较高的是清代的《晴雨录》,它是有组织的、连续的天气记录。晴雨录》记载的内容通常包括阴晴、雨雪、雷电、风等,其中关于雨雪的记载还特别注明下雨、下雪的起止时间,并用大、小、细、微等标量雨雪程度。此外,清代还用“雨雪分寸”衡量雨雪的大小程度。所谓“雨雪分寸”,就是用尺寸(市尺)记录每次下雨后雨水渗人土壤的深度,或者每次下雪的积雪厚度。“雨雪分寸”可以反映土壤含水状况。
降水季节变化的地区差异
①北京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②北京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③北京的降水季节分配有何特点?
说出以下城市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
根据表及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步骤,绘制该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表 北半球某地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
步骤:(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1-12月,标出月份;(2)绘出纵坐标,根据最大降水量和最小降水量的数值,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 0-200 毫米,以25 毫米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3)根据隆水量数值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标出降水量的高度,绘出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根据绘制的图,说明该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
(1)哪几个月降水量较多?(2)哪几个月降水量较少?(3)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4)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7、8、9月降水量较多
12、1、2月降水较少
年降水量大约700毫米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首先要看不同纬度地带的降水差异,还要看同一纬度地带大陆东西岸从沿海到内陆的降水差异。
赤道附近地区降水较多,两极地区降水较少
2.比较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较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
3.以亚欧大陆为例,比较中纬度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年降水量。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中,找出世界“雨极”和世界“干极”。
图为“世界陆上某地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如:4月气温为15℃,降水量为60mm)”。据此完成下面1-3题。
1.该地一定位于( )A.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2.气温年较差是指一年内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的差值。该地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A.25℃B.20℃C.15℃D.10℃3.该地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是( )A.全年多雨B.全年少雨C.冬季多雨D.夏季多雨
A.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年降水量多B.全球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是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C.中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高、年降水量多D.赤道附近地区年平均气温高、年降水量最多
4.读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5.在下图所示的大陆中,正确反映世界降水量分布状况的是( )
6.A地的年降水量大致在( )A.2000毫米以上B.1000~2000毫米C.500~1000毫米D.500毫米以下7.北回归线附近年降水量( )A.内陆、沿海都很多B.大陆东岸多于西岸C.大陆内部多于沿海D.大陆内部多于东岸
如图示意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读图完成6-8题。
8.关于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极地地区降水多于赤道地区B.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C.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多D.迎风坡降水少于背风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