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03章 物态变化(高频考点精讲)-最新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练(全国通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第03章 物态变化(高频考点精讲)(原卷版).docx
    • 解析
      第03章 物态变化(高频考点精讲)(解析版).docx
    第03章 物态变化(高频考点精讲)(原卷版)第1页
    第03章 物态变化(高频考点精讲)(原卷版)第2页
    第03章 物态变化(高频考点精讲)(原卷版)第3页
    第03章 物态变化(高频考点精讲)(解析版)第1页
    第03章 物态变化(高频考点精讲)(解析版)第2页
    第03章 物态变化(高频考点精讲)(解析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03章 物态变化(高频考点精讲)-最新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练(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第03章 物态变化(高频考点精讲)-最新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03章物态变化高频考点精讲原卷版docx、第03章物态变化高频考点精讲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网络式”复习法:即采用章、节、标题、要点四个层次对教材进行梳理;
    2.提高“回头率”:为了防止遗忘,就要采用提高“回头率”的`方法,即看完一节、一章、一部分之后,再回头扫视一遍,这样知识得到了系统的巩固,效果很好;
    3.“空想法”:所谓空想法就是不看课本回想看过的内容;或看课本的大纲填充细节;
    4.树形图:选出一本较有代表性的参考书,通读全书后,理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线索。
    5.梳理错题法:把综合复习阶段做过的所有习题重新浏览一遍;
    6.“齐头并进”法:在复习过程中,由于要复习的学科多,所以必须合理安排时间。
    第03章 物态变化(高频考点精讲)
    考点01 温度
    【高频考点精讲】
    一、温度
    1、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摄氏度(℃)。
    3、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把0—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
    二、温度计
    1、定义:测量温度的工具。常用温度计: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2、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
    3、使用注意事项:
    (1)测量前:明确量程和分度值;
    (2)测量时: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侧壁;
    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面相平。(读数时俯视偏大,仰视偏小)
    三、体温计
    1、量程:35℃—42℃,分度值:0.1℃;
    2、由于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的管做得很细,水银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内,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3、使用前用力向下甩,否则只能测出比原来示数高的温度值。例如,体温计测量数据为37.5℃,下次使用不甩的话,只能测出等于或者高于37.5℃的温度,低于37.5℃的温度测不出来,示数仍然为37.5℃。
    【热点题型精练】
    1.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
    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
    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
    解:
    A、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考场内的气温感觉舒适,在23℃左右。不符合实际;
    B、水的凝固点在0℃左右,冰箱内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应该高于0℃,在4℃左右。不符合实际;
    C、人的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不可能达到70℃.不符合实际;
    D、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符合实际。
    答案:D。
    2.如图所示为寒暑表,40℃与10℃两条刻度线相距AB=6厘米,刻度线C与刻度线B相距BC=3厘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处应该刻上5℃B.C处应该刻上﹣5℃
    C.20℃刻度线距A处2厘米D.20℃刻度线距B处3厘米
    解:
    AB、因为40℃与10℃两条刻度线相距AB=6厘米,所以两条刻度线相距1cm温度差为5℃,当BC=3厘米时,温度相差3×5℃=15℃,又因为寒暑表越往上示数越大,故A示数为40℃,B示数为10℃,C的示数为10℃﹣15℃=﹣5℃,故A错误,B正确;
    CD、20℃与30℃相差10℃,相隔10℃5℃/cm=2cm,即在B的上面2cm处或A下面6cm﹣2cm=4cm处,故CD错误。
    答案:B。
    3.严冬,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但冰下面鱼儿仍在游动,为了测出冰下水的温度,徐强同学在冰上打了个洞,拿来一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用下列四种方法测水温,正确的做法是( )
    A.用线将温度计拴牢从洞中放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从水中提出,读出示数
    B.取一塑料饮水瓶,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取出,再用温度计测瓶中水温
    C.取一塑料饮水瓶,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取出,立即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示数
    D.手拿温度计,从洞中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取出立即读出示数
    解:
    A、用线将温度计拴牢从洞中放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从水中提出,读出示数,不符合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故A错;
    B、水灌满瓶后取出,温度会升高,不再是河水的温度,相当于取出温度计读数,故B错;
    C、取一塑料饮水瓶,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取出,立即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示数,这样能保证瓶取出后,温度计的示数不会降低,故C正确;
    D、取出读出示数,不符合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故D错。
    答案:C。
    4.下列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测量某同学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为38℃,则该同学的体温一定不高于38℃
    B.如果没有酒精来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
    C.使用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都能直接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用常用的温度计测液体温度,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可以离开被测液体
    解:A、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测低于它原来示数的温度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值是原来的温度,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测量某同学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为38℃,则该同学的体温一定不高于38℃,故A正确。
    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而沸水的温度为100℃,超出了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会使体温计损坏,故B错误;
    C、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超出了它的测量范围,故C错误;
    D、实验用温度计测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故D错误;
    答案:A。
    5.图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B.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C.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D.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解:当外界气温上升的时候,球形容器内的气体受热膨胀,由于密闭,所以压强增大,使管内的液面下降;
    反之,当外界气温下降的时候,球形容器内的气体收缩,由于密闭,所以压强减小,管内的液面上升。故B、C、D错误。
    答案:A。
    6.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和 分度值 。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D 。图乙、丙分别是测冰和水时温度计的示数,那么冰的温度是 ﹣12 ℃,水的温度是 38 ℃。
    解:(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要先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分度值;
    答案:分度值。
    (2)在甲图中,根据使用温度计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故选D。
    (3)在乙图中,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测量冰的温度时,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在0℃以下,﹣10℃下两格处。示数为:﹣12℃。
    在丙图中,测量水的温度时,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在30℃以上8格处,所以示数为:38℃。
    答案:﹣12、38。
    7.小明自制了一个温度计,在玻璃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玻璃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玻璃管与橡皮塞、橡皮塞与瓶口密封,如图所示。实验时,常温条件下将该装置放入温度较高的水中,观察到细玻璃管中液柱高度的变化情况是 先下降后上升 。请你分析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玻璃瓶先受热膨胀,容积变大,液柱下降;水后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液柱上升 。
    解:
    将该装置放入温度较高的水中,首先玻璃瓶受热膨胀,容积增大;水后受热膨胀,水的体积变大,液柱上升。
    答案:先下降后上升;玻璃瓶先受热膨胀,容积变大,液柱下降;水后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液柱上升。
    8.我市某中学有一个“温度计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有关温度计的专题探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17世纪时,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温度计,其结构为:一根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的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环境温度。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课题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个小塑料瓶,B为饮料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经过讨论,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份实验方案,并认真地进行实验探究3
    (1)在不同温度下,课题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空格M内的相邻高度的高度差数值为 0.052 m,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
    ①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升高而 降低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②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对应的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上往下看,上面的效值要 小 (填:大、小、无法确定);
    ③若对应的水柱高为40.3厘米,则此时所对应的温度是: 13℃
    (3)通过实验探究,课题组同学还发现,若用此“伽利略温度计”来测温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主要的不足之处是 使用不方便、测量范围较小、温度示数易受大气压变化的影响而不准确 (至少写出一点)。
    解:(2)根据表中的数据h4=14.6cm和h5=9.4cm可以计算出空格M内的相邻高度的高度差值△h4=h4﹣h5=14.6cm﹣9.4cm=5.2cm=0.052m。
    ①、从表中的数据,当温度为17℃、19℃、21℃、23℃、25℃、27℃时,对应的水柱高度h分别为:30.0cm、24.9cm、19.7cm、14.6cm、9.4cm、4.2cm。可以得出水柱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②、由①可以得出,当水柱越低时,温度越高,因此从上往下看,温度值由小变大。
    ③水柱高为40.3厘米与水柱高30.0cm时的高度的差值为△h=40.3cm﹣30.0cm=10.3cm;温度从21℃降低到19℃时的水柱升高的高度差为5.2cm,温度从19℃降低到17℃时的水柱升高的高度差为5.1cm,由此推算可知,当水柱高为40.3厘米与水柱高30.0cm时,温度降低了4℃,故温度为13℃。
    (3)此温度计的液柱高度还受外界的大气压强的影响,当外界压强增大时,管内液柱也会随着升高,可能误认为是温度降低了,而且使用不方便、测量范围较小。
    答案:(2)0.052;①降低;②小;③13℃;(3)使用不方便、测量范围较小、温度示数易受大气压变化的影响而不准确。
    考点02 熔化和凝固
    【高频考点精讲】
    物态变化
    固态、液态、气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这种转变过程叫做物态变化。
    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
    (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例如冰熔化成水,熔化要吸热。
    (2)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①晶体:熔化过程中有固定的温度(熔点),例如:冰、海波、食盐、各种金属。
    ②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温度,例如:石蜡、松香、玻璃、沥青。
    AB:固态
    BC:固液共存态
    CD:液态
    B点:固态
    C点:液态

    晶体熔化图像 非晶体熔化图像
    (3)晶体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晶体熔化过程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EF:液态
    FG:固液共存态
    GH:固态
    F点:液态
    G点:固态
    2、凝固
    (1)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例如水凝固成冰,凝固要放热。
    (2)晶体有固定凝固温度(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固定凝固温度,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晶体凝固图像 非晶体凝固图像
    (3)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晶体凝固过程特点:不断放热,温度不变。
    【热点题型精练】
    9.图中四个图象,能正确描述非晶体凝固的是( )
    A. B. C. D.
    解:A、图象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
    B、图象中整个过程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
    C、图象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下降,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符合题意;
    D、图象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
    答案:C。
    10.雪天路面有厚厚的积雪,为了使雪很快融化,常在路面积雪上喷洒盐水,这是为了( )
    A.盐水可使冰的熔点降低B.盐水可使冰的熔点升高
    C.盐水可使冰的温度升高D.盐水可使冰的温度降低
    解: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积雪上洒盐水是参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使积雪熔化,交通方便。
    答案:A。
    11.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D.无法判断
    解:冰是晶体,若给烧杯中的冰加热时,达到熔点后,烧杯中的冰会熔化,但完全熔化前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试管中的冰从烧杯中吸热,达到熔点,但由于温度相同不能继续发生热传递,则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
    答案:C。
    12.如图所示,豆腐滑嫩爽口,“冻豆腐”则松软鲜香。“冻豆腐”解冻后,会发现其内部有许多小孔,小孔的成因是( )
    A.豆腐自身体积的缩小,挤去水后膨胀形成小孔
    B.豆腐自身体积的膨胀,向外拉伸内部形成小孔
    C.外部的水冷却后变成冰雪,扎进豆腐后形成
    D.豆腐内部的水受冻结冰,再熔化成水后形成
    解:
    豆腐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放入冰箱冷冻时这些水分就会凝固为小冰晶,同时体积变大,这些小冰晶将整块豆腐挤压成蜂窝形状;拿出来,凝固的小冰晶要熔化,体积减小,就留下了很多小孔。故ABC不符合题意;
    答案:D。
    13.如图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100℃的开水降温至55℃左右的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温到55℃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广泛称为“55°杯”。“55°杯”的工作原理是( )
    A.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B.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C.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D.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解: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开水倒入杯中,此时晶体物质被熔化,此过程晶体物质会吸收热量,当水的温度下降到55℃以下时,此时晶体物质会凝固,会放出热量,在此过程中水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
    答案:A。
    14.春节期间,你常会看到民间艺人在制作“糖画”。他先让白糖颗粒 熔化 成糖浆,然后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出各种精美的图案,糖浆 凝固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了如图所示的栩栩如生的“糖画”。
    解:让白糖颗粒变成糖浆,即由固态变为液态,故是熔化现象;在石板上蘸上糖浆,等糖浆放出热量凝固成固态,这样就做好了糖画。
    答案:熔化;凝固。
    15.火山爆发时,炽热的熔岩喷出地表,像炼钢炉流出的钢水一样流淌。岩浆是多种成分组成的液体,流淌过程中,在火山口周围向外依次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浑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火山周围形成的这些矿石的熔点 依次由高到低 (依次由高到低/相同/依次由低到高)。
    解:多种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逐渐的变为各种矿石,这种物态变化叫凝固;在岩浆流动的过程中,岩浆的温度是逐渐降低的。先凝固的说明凝固点高,熔点高;后凝固的说明凝固点低,熔点低;所以火山周围形成的这些矿石的熔点依次由高到低。
    答案:依次由高到低。
    16.“打铁花”是一种民族文化表演技艺,如图所示,表演者先将铁块放入炉子中变成铁水,然后击打铁水形成“铁花”,“铁花”又点燃烟花鞭炮,场景蔚为壮观。其中,铁块变成铁水的过程对应的物态变化为 熔化 ,此过程需要 吸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不变 。
    解:铁块变成铁水的过程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铁是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
    答案:熔化;吸收;不变。
    17.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如图乙所示是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特征可判断冰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当冰熔化一段时间后,试管中冰的质量 减少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冰在熔化过程中 吸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大约持续了 3 min。
    (3)加热到第3min时,物质的状态为 固液共存 (选填“液态”、“固态”或“固液共存”)。
    (4)再加热过程中,杯口上方出现“白气”,“白气”是水蒸气 液化 (填一物态变化)而成的。
    (5)在实验过程中,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是把装有冰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这样做不但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慢 (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解:(1)晶体和非晶体的最大区别在于: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根据冰的图象特征可知冰有固定的熔点,冰是晶体;
    当冰熔化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冰熔化一部分,冰的质量减少;
    (2)冰在加热后2min到第5min这段时间虽然不断的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是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3min,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3)冰在熔化之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中为固液混合态;完全熔化后为液态;由图象知加热到第3min时,是冰的熔化过程,熔化过程冰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4)杯口上方出现“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5)实验中将装有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目的是能使试管受热均匀,由于水的温度上升缓慢,所以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答案:(1)晶体;减少;(2)吸收;3;(3)固液共存;(4)液化;(5)慢。
    18.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 )
    A.液化放热B.蒸发吸热C.凝固放热D.升华吸热
    解:夏天温度高,盆里的水会不断蒸发,蒸发吸热,具有致冷的作用,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篮子里的饭菜就不容易变质。
    答案:B。
    考点03 汽化和液化
    【高频考点精讲】
    一、汽化
    1、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例如,水汽化成水蒸气,汽化要吸热。
    2、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1)沸腾
    ①达到沸点时,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②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沸腾过程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③水的沸腾实验

    1°气泡的变化规律
    水沸腾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
    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

    2°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沸腾前,温度持续上升;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2)蒸发
    ①任何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液体的表面积。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液体上方空气流速。空气流速越快,蒸发越快。
    二、液化
    1、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例如,水蒸气液化成水(雾、露),液化要放热。

    2、液化的两种方法
    (1)降低温度: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物体。
    (2)压缩体积:通过加压的方式使气体液化。
    【热点题型精练】
    19.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解:甲杯中放的是冰水,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乙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的水蒸气上升时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答案:D。
    20.小吃街上出现了一种“冒烟”的冰激凌。只见店员将﹣196℃的液氮倒入容器中,然后放入液体牛奶和五颜六色的爆米花,冰激凌原料瞬间冷冻成型而容器中的液氮发生了肉眼可见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汽化
    B.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液氮汽化成的氮气
    C.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汽化使容器中的水吸热后沸腾
    D.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汽化的现象
    解:氮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所以液氮倒入容器后迅速吸热汽化,导致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气。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21.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c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减少,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A.aB.bC.cD.d
    解:
    由题可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减少,所以水的沸点是不变的,但是b、d表示沸点都变了,所以BD错误。
    但由于水的质量减少,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温度升高的比较快,所以A正确。
    答案:A。
    22.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然后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甲中水的温度为t,以下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 )
    A.测出乙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B.测出烧瓶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C.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D.将另一杯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解:
    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在甲试管中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发生液化,水蒸气液化要放出热量;水蒸气液化时放出的热量被甲试管中的水吸收,水的温度升高,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t高于乙中的水温,得出水蒸气液化放热,因为另一杯开水温度不一定与烧瓶中开水温度相同,故C可以。
    答案:C。
    23.利用如图所示的小纸锅,可以将水加热至沸腾,但纸锅没有燃烧。其原因是:在加热过程中,水不断吸热,当水沸腾后,水继续吸热,温度 不变 ,也说明水的沸点 低于 (选填“高于”或“低于”)纸的着火点。
    解:当水沸腾后,水继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沸点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纸的着火点约180℃,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因此纸锅不会燃烧。
    答案:不变;低于。
    24.如图是被“热棒”包围的青藏铁路,“热棒”相当于一个制冷机,解决了“千年冻土”。“热棒”就是在中空的棒体里面灌有液氨,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吸热 汽化 ,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冷却 液化 变成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填物态变化名称)。
    解: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吸收热量,由液态变为气态,这是一种汽化现象;
    气态氨上升过程中受冷,由气态变为了液态,这是液化现象。
    答案:汽化;液化。
    25.如图所示,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喷雾剂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装瓶是采用 压缩体积 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使用时,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液态的氯乙烷在皮肤表面迅速 汽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吸收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起到镇痛的作用。
    解:(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那么要想在常温下让氯乙烷烷从气态变为液态,我们可采取加压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这一过程要放出热量。
    (2)当液态的氯乙烷喷出遇到温度较高的皮肤时,会迅速汽化为气态;液态的氯乙烷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会使人体受伤部位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答案:压缩体积;汽化;吸收。
    26.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纸板在实验中作用是 减少热量损失 ,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 B (选填序号),按A读取的数值偏 大 。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99 ℃,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停止加热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3)图丙中, A (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景。烧杯B底部出现的气泡没有上升到液面就消失了,气泡内的水蒸气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液化 。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得到普遍规律 。
    (4)张明发现本组的水比邻组先沸腾,原因可能是: 所用的水比较少或水的初温比较高 。
    解:
    (1)中间有孔的纸板作用是主要是减少热量的损失,缩短加热时间;
    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所以正确的是B;如果按A俯视读取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值偏大;
    (2)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由表格中数据知,水从第4min开始沸腾,沸腾过程中的温度是99℃;
    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可以将酒精灯撤去,停止加热,观察水能否继续沸腾即可;
    (3)沸腾时,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沸腾时烧杯内水的温度都相同,水大量的汽化成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增大,上升过程中不发生液化现象,气泡上升时不断增大,故图A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图B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沸腾前水中的气泡内含有空气和水蒸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水蒸气遇到冷的水液化成水,气泡减小;
    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总结归纳得出普遍的规律,得到可靠的结论;
    (4)造成水先沸腾的原因可能有水的质量少、水的初温高、加了盖子热量散失少等。
    答案:(1)减少热量损失;B;大;(2)见上图;99;停止加热;(3)A;液化;得到普遍规律;(4)所用的水比较少或水的初温比较高。
    考点04 升华和凝华
    【高频考点精讲】
    一、升华
    1、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吸热。
    2、常见现象
    (1)衣柜内樟脑丸变小;
    (2)白炽灯灯丝变细;
    (3)冬天冰冻的衣服直接变干;
    (4)碘遇热变成碘蒸汽。
    二、凝华
    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放热。
    2、常见现象
    (1)雾凇;
    (2)冬天玻璃上的窗花;
    (3)深秋的霜。
    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作用
    1、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
    2、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3、利用干冰制造舞台上云雾缭绕的效果;
    4、干冰灭火器。
    四、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
    【热点题型精练】
    27.2022年2月4日冬奥会将在北京开幕。滑冰比赛时,为了消除冰刀滑行造成的划痕,常需进行“补冰”。“补冰”时,工作人员在冰面上浇水,并向浇水处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补冰”时干冰和水发生物态变化的过程中( )
    A.均放出热量
    B.均吸收热量
    C.干冰放出热量,水吸收热量
    D.干冰吸收热量,水放出热量
    解:比赛间隙进行“补冰”,工作人员在冰面上浇水时固态二氧化碳会吸热迅速的升华变为二氧化碳气体,使水放热凝固成冰。
    答案:D。
    28.北方冬季气温低于﹣30℃时,将热水以C字型泼出,此时热水周围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当水蒸气遇到温差较大的环境时,会迅速凝结,产生“泼水成冰”的效果(如图),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B.液化C.凝华D.凝固
    解:冬季气温低于﹣30℃时,将热水以C字型泼出,小水珠会迅速凝结,产生“泼水成冰”的效果,是热水汽化后的水蒸气凝华为小冰晶。
    故ABD错误,C正确。
    答案:C。
    29.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
    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
    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
    解:由图象可知,丙放热变为甲,甲放热为乙,故甲是液态、乙是固态、丙是气态,所以甲到乙是凝固,乙到丙是升华,丙到甲是液化。故ABD错误,C正确。
    答案:C。
    30.软儿梨是兰州的特色水果,在立冬后采摘。刚采摘的软儿梨又酸又硬,将其遮蔽放置在室外,利用冬季气温变化令其在反复冻融的过程中糖化,果肉变得软糯如泥,浆液充盈甜如蜜。宿老师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糖化好的软儿梨置于盘中,不久之后情景如图甲所示;如果取出的软儿梨立刻置于冷水中,过一会儿取出,就会在梨外面形成一层薄薄的冰壳如图乙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软儿梨表面所挂的“霜”,这是凝固形成的
    B.图乙:软儿梨外面形成的冰壳,这是凝华形成的
    C.刚采摘的软儿梨为黄绿色,而糖化的软儿梨变为棕黑色,这是物理变化
    D.无论图甲中软儿梨表面挂“霜”,还是图乙中软儿梨表面形成冰壳,形成过程都要放热
    解:
    A、软儿梨表面所挂的“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故A错误;
    B、软儿梨外面形成的冰壳是液态的水凝固形成的,故B错误;
    C、刚采摘的软儿梨为黄绿色,而糖化的软儿梨变为棕黑色,物质的组成发生了变化,这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
    D、凝华、凝固过程都需要放出热量,故D正确。
    答案:D。
    31.如图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霜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水蒸气形成白霜时吸收了热量
    C.冰中加盐提高了冰的熔点
    D.如果不加盐,则罐底出现小水珠而不是白霜
    解:A、霜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A错误;
    B、水蒸气形成白霜时放出热量,故B错误;
    C、冰中加盐后更容易熔化,盐和冰的混合物的熔点低于冰的熔点,故C错误;
    D、如果不加盐,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则水蒸气遇到罐底不会凝华形成霜,而会液化为小水珠,故D正确。
    答案:D。
    32.“冰火花”是一种新型的液体降温材料,把它喷在人的皮肤上,会迅速凝成9℃的固态凝胶,几秒钟后又消失不见了,皮肤上一直没有湿黏的感觉,可以使人感到凉爽。凝胶消失的过程属于 升华 现象(填相应的物理变化名称);这个过程需要的吸放热情况与 冰雪消融 过程是一致的(选填“冰雪消融”或“雾凇的形成”)。
    解:
    “冰火花”喷在人的皮肤上,迅速凝成9℃的固态凝胶,固态凝胶几秒钟后消失不见了,皮肤上一直没有湿黏的感觉,说明该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冰雪消融是熔化过程,熔化需要吸收热量;
    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
    所以,凝胶消失的过程与冰雪消融过程的吸放热情况是相同的。
    答案:升华;冰雪消融。
    33.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 升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 凝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
    解:黑色碳粉是固态,碳蒸气是气态,由固态变成气态叫升华;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凝华成碳粉。
    答案:升华;凝华。
    34.如图所示,小明将气球套在盛有适量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试管口上,很快看到干冰变小,而气球膨胀,且管内无液体产生,此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干冰 升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发生此物态变化需要 吸收 热量。
    解:干冰变小,而气球膨胀,且管内无液体产生,说明干冰直接由固态变为了气态,所以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升华需要吸热。
    答案:升华;吸收。
    35.小明看到家中日光灯管的两端各有一圈黑色(如图甲所示),从外面擦怎么也擦不掉,他觉得奇怪,于是向爸爸请教,爸爸让他在一支长试管内装入少量的碘粉,塞上底部悬挂了少量棉线的橡皮塞,用酒精灯慢慢加热,如图乙所示。
    (1)加热时小明看到碘粉没有熔化就有紫色的烟雾升起,这是 升华 过程,需要 吸 热,同时发现棉线上好像下了紫色的霜,这是 凝华 过程。
    (2)一段时间后,小明看到离试管底一段距离处,出现了一圈紫色的堆积物,这是碘 凝华 而形成的,并且时间越长,堆积越多。由此小明推断日光灯管上的黑圈是 钨丝经过先升华后凝华 形成的。
    (3)经过这个探究,小明明白了高压电线上凝结的厚冰柱(如图丙所示)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变粗的原因,你认为下列对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B 。
    A.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厚冰柱变成了冰
    C.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厚冰柱后凝固成冰
    解:(1)当加热碘粉时,碘会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形成紫色的碘蒸气,这属于升华现象,需要吸热;同时又发现棉线上好像下了紫色的霜,这些霜是由碘蒸气直接变成的固体,是凝华过程。
    (2)一段时间后,小明看到离试管底一段距离处,出现了一圈紫色的堆积物,这是碘蒸气凝华而形成的,并且时间越长,凝华形成的碘越多。由此小明推断日光灯管上的黑圈是钨丝经过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
    (3)高压电线上凝结的厚冰柱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变粗的原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柱凝华形成冰附着在冰柱上,使冰柱越来越粗。故B说法正确。
    答案:
    (1)升华;吸;凝华;(2)凝华;钨丝经过先升华后凝华;(3)B。
    温度(℃)
    17
    19
    21
    23
    25
    27
    高度h(cm)
    30.0
    24.9
    19.7
    14.6
    9.4
    4.2
    相邻高度的高度差△h(cm)
    5.1
    5.2
    5.1
    M
    5.2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1
    93
    95
    97
    99
    99
    99
    99
    99

    相关试卷

    第20章 电与磁(高频考点精讲)-最新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第20章 电与磁(高频考点精讲)-最新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20章电与磁高频考点精讲原卷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选全国通用docx、第20章电与磁高频考点精讲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选全国通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6章 电压 电阻(高频考点精讲)-最新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第16章 电压 电阻(高频考点精讲)-最新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16章电压电阻高频考点精讲原卷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选全国通用docx、第16章电压电阻高频考点精讲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选全国通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3章 内能(高频考点精讲)-最新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第13章 内能(高频考点精讲)-最新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13章内能高频考点精讲原卷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选全国通用docx、第13章内能高频考点精讲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选全国通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03章 物态变化(高频考点精讲)-最新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与易错题精练(全国通用)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