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391511/0-173227065516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391511/0-173227065524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391511/0-173227065527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391511/0-1732270655299/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391511/0-17322706553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391511/0-1732270655345/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391511/0-1732270655376/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391511/0-1732270655398/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_古代印度【课件】
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评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评课课件ppt,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后来因不明原因衰亡,种姓制度,刹chà,吠fèi,婆罗门,刹帝利,首陀罗,种姓制度的特点,孟买街头的争论,“忍耐顺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古印度在地理上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喜马拉雅山以南)
恒河和印度河河水定期泛滥 给两岸带来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
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哈拉帕、摩亨佐·达罗早期文明遗址
中亚的雅利安人入侵,建立一些小国
约公元前324年-前187年
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君王
古代印度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摩亨佐·达罗城中的大浴池遗址
但是我人数少啊!要怎么巩固我的统治呢?
“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肤色。
当白肤色的雅利安人跨进一块陌生的土地时,其中一个最显著的标志把他们与当地的人分开,就是肤色。……从这一基本点出发,新的征服者把所有的人划分为两部分:雅利安瓦尔那和达萨瓦尔那。 —《永恒涅槃——古印度文明探秘》
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太初之世,原人之口,生婆罗门;彼之双臂,生刹帝利;彼之双腿,生吠舍;彼之双足,生首陀罗。” ——《原人歌》 (婆罗门编造)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非雅利安人,被征服者和贫困破产者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纳税,上供
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四个等级之外: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实质:为保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
材料三:一个理发师的儿子爱上了车离族的一个少女,他父亲劝他说:“你是理发师的儿子,属于低级的首陀罗种姓,而车离族的少女属于高级的刹帝利种姓,因而她是不能和你成亲的。我将给你娶一个同种姓的女子。”但他接受不了父亲的劝说,结果在绝望中忧郁而死。
材料二:“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
①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
②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
③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不同的人不得通婚。
积极: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重要文明成果,在当时它暂时维护了社会秩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种姓之间界限森严,不可逾越。这种界限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严重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时 间:创始人:诞生地:
乔达摩·悉达多(约公元前563一公元前483)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公元前6世纪,创立佛教。约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基本统一,宣布佛教为国教。孔雀王朝时期,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大约10世纪,佛教在印度的地位被印度教取代。
公元2世纪时,婆罗门教进行重建和改组,成为了新婆罗门教(即印度教),影响日益广泛。
佛陀认为,众生都是由色(物质积聚)、受(感受)、想(知觉)、行(意志)、识(精神活动)物种因素积聚而成。 ——《走进古印度文明》
四谛即苦谛(人生各种痛苦)、集谛(引起痛苦的原因)、灭谛(消除种种烦恼)、道谛(消除烦恼的道路)。人的一生本质是痛苦的,痛苦来源于个人的欲望,人只有克服了所有这些欲望,才能获得宁静的生活。 ——《中国佛教百科全书 》
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
古印度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
一方面没有发动种姓制度中的下层去反抗上层权威;另一方面, 它也不能创造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去取代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赢得了印度而佛教赢得了世界
佛教开始向外传播。佛教传到中国内地。
1.如果你生活在3000多年前的古代印度,最有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A.刹帝利与首陀罗因通婚受惩罚 B.成年男性公民商讨国家大事 C.国王至高无上,号令天下 D.众生平等,社会和谐
2.宗教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与如图信息相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时间:公元前6世纪地点:古代印度人物:乔达摩•悉达多
特点:大河文明;农耕文明;奴隶制君主专制。
都位于亚非大洲、中纬度、大河流域的中下游
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宜于农耕,适合人类生存。
说明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文内容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新课讲授,地理位置,早期文明,摩亨佐·达罗遗址,国家的形成及统一,阿拉伯数字,森严的种姓制度,①形成②等级,婆罗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