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后作业题,共5页。
1.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脂质易通过细胞膜,说明细胞膜中有脂质分子。
答案:细胞膜是由脂质分子组成的
2.1925年,两位荷兰人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的表面积的2倍。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脂质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的表面积的2倍,说明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有两层。
答案:细胞膜由两层脂质分子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两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答案: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4.蛋白质分子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的分布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答案: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 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 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变形虫能通过变形游向食物颗粒,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变形游走,这些生理活动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 )
思路解析: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生物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
答案:C
2.一般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而在下列的哪种情况下,可以看到细胞膜 ( )
思路解析:正常情况下,细胞壁和细胞膜紧紧贴在一起,无论怎么调节显微镜也观察不到。只有发生质壁分离时,细胞膜和细胞壁分开,位于原生质层最外面的就是细胞膜。
答案:B
3.下列有关细胞膜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思路解析:细胞膜结构上具有流动性,功能上具有选择透过性;磷脂双分子层内外表面都是亲水的;脂类小分子易于自由扩散通过;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答案:B
4.下列叙述中,不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的是( )
思路解析:细胞膜结构上具有流动性,是因为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功能上具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A
5.使磷脂类特别适于形成细胞膜的特性是( )
思路解析: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亲水的磷酸“头部向外,疏水的脂肪酸“尾部”向内,形成两层。
答案:D
6.如果植物细胞膜由选择透过性膜变成了全透性膜,则该细胞的状态是( )
思路解析:活细胞的细胞膜才有选择性,细胞死亡后就失去选择透过性,变成了全透性膜。
答案:C
7.请根据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1)生物膜的结构模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模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的。
(3)模型中流动是什么意思?
(4)模型中镶嵌是什么意思?
思路解析:生物膜的结构模型是流动镶嵌模型,它是由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其中流动是指构成生物膜的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镶嵌是指蛋白质分子在两层磷脂分子间的分布形式。
答案:(1)流动镶嵌模型
(2)桑格 尼克森
(3)构成生物膜的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
(4)蛋白质分子在两层磷脂分子间的分布形式。
快乐时光
驯蚂蚁
一名男子被判刑12年,在狱中颇为无聊。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一只蚂蚁竟然听得懂他的话,觉得很兴奋,于是便开始训练它。几年之后,这只蚂蚁不但会倒立,翻筋斗,还会走钢索、跳火圈,令他颇为得意。终于他出狱了,第一件事便是跑去酒吧,准备炫耀他那只神奇的蚂蚁。他先向酒保点了一杯啤酒,然后把蚂蚁从口袋里掏出来放在桌上,向酒保说:“看看这只蚂蚁!” 那酒保一看,马上往桌上一拍,然后很抱歉地对他说:“对不起!我马上换一杯新的给你。”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下列与细胞膜功能无关的一组是( )
思路解析:细胞膜的流动性决定了细胞膜跟细胞的内吞和外排有关;细胞膜表面有糖蛋白决定了细胞膜与细胞间的识别及免疫有关。而遗传是细胞核的功能,支持是细胞壁的作用,所以该题选D。
答案:D
2.白细胞能吞噬绿脓杆菌,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1)白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3)吞噬过程与膜结构特点的关系。主动运输、协助扩散、自由扩散是物质通过细胞膜出入细胞的三种主要方式。这三种方式运载的物质均为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小分子和水分子等,而大分子物质(如绿脓杆菌)是不能通过这三种方式进入细胞的,只能通过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来吞入到细胞内。
答案:D
3.(2010甘肃兰州诊断考试)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都具有双层膜,所以它们的通透性是相同的
B.因为生物膜具有流动性,所以组成膜的各种化学成分在膜中是均匀分布的
C.所有生物膜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由糖被、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组成
D.模拟生物膜可以处理污水、淡化海水
思路解析:虽然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有双层膜,但核膜上还具有核孔,大分子物质可以从核孔进出细胞核。所以三种膜的通透性并不相同,生物膜中的蛋白质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的分布并不均匀,其排列方式与膜的流动性无关。糖被是在膜外面与糖类相连的蛋白质,在最外面。但蛋白质和磷脂分子无法分层。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模拟生物膜理论上能够用来处理污水和淡化海水。
答案:D
4.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 )
思路解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答案:B
5.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这种结构特点是指( )
B.细胞膜上磷脂是静止的,蛋白质具有流动性
C.细胞膜中磷脂和蛋白质都具有流动性
D.细胞膜上蛋白质是静止的,磷脂具有流动性
思路解析:细胞膜之所以有流动性是因为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是运动的。
答案:C
6.关于糖被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思路解析:糖被是指细胞膜外表面,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形成的糖蛋白。它具有保护、润滑和识别等功能。
答案:D
7.细胞膜能被蛋白酶处理后溶解,由此可以推断,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可能有( )
思路解析: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细胞膜能被蛋白酶处理后溶解,证明细胞膜中有蛋白质。
答案:B
8.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的论点中,论述错误的是( )
思路解析: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的论点中,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覆盖或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膜物质的运动使其具有流动性。
答案:C
4-2-1中能正确表示细胞膜中磷脂分子排列方式的是( )
图4-2-1
思路解析: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亲水的磷酸“头部”朝向水,疏水的脂肪酸“尾部”朝向大气。
答案:C
10.有人发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细胞膜中的脂类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脂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齐。细胞膜厚度减小而膜表面积扩大,膜对离子和分子的通透性提高。对于膜的上述变化,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题干中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变动,核心问题都关系到膜的流动性。构成细胞膜的脂类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可以运动,这就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影响膜的运动(特别是脂类)的因素有多种,温度是其中一种。
答案: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2-2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请据图完成(1)—(4)题。
图4-2-2
(1)图中结构的基本骨架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组成的。
(2)图中表示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____,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于磷脂双分子层中。
(3)该结构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具有流动性的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是由C、H、O、N、P等元素组成的,图中2、3表示蛋白质,它覆盖、部分嵌入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流动性,功能上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1、2、3都有流动性。
答案:(1)1 磷脂双分子层 C、H、O、N、P (2)2、3 覆盖 部分嵌入 贯穿 (3)具有流动性 具有选择透过性 (4)1、2、3
12.在人和鼠的细胞融合实验中,用两种荧光物分别标记两种抗体,使之分别结合到鼠和人的细胞膜表面抗原物质上(如图4-2-3)。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开始融合时,人、鼠细胞的表面抗原“泾渭分明”,各自只分布于各自的细胞表面;但在融合之后,两种抗原就平均地分布在融合细胞的表面了。请分析并完成下面问题:
图4-2-3
(1)细胞融合的实验表明了组成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是可以运动的,由此也证明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在细胞融合实验中,一种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结合,说明了这类物质在分子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性。
(3)细胞融合实验若在20 ℃条件下进行,则两种表面抗原平均分布的时间大大延长,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1 ℃条件下,两种表面抗原便难以平均地分布,这又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从而证明了细胞膜是能够流动的。一种抗体只能识别一种抗原,抗体具有特异性。温度影响分子的热运动,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膜上蛋白质分子的运动速度减慢,环境温度很低时,膜上蛋白质分子的运动几乎停止。
答案:(1)蛋白质等 流动性 (2)特异 (3)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膜上蛋白质分子的运动速度减慢 环境温度很低时,膜上蛋白质分子的运动几乎停止
13.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用于研究其结构与功能。请你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和分析有关问题。
(1)应选用人体的下列哪种细胞做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选用该材料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_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4)经过(3)的实验步骤后,可用下列哪一方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5)通过有关方法,测得多种膜的化学成分,如下表:
①依据上表数据,请分析构成细胞膜与细胞器膜化学组成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化学组成的主要区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研究细胞膜最好选用人的成熟的红细胞,因为细胞核和许多细胞器也有膜,这些膜若与细胞膜混在一起就无法得到较纯净的细胞膜,而成熟的红细胞中则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获取细胞膜的具体方法是将红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吸水胀破,然后离心,得到的沉淀就是细胞膜;从表中可看出构成细胞膜与细胞器膜的化学组成中都有磷脂和蛋白质,细胞膜除了有磷脂和蛋白质外,还有少量的糖类,而细胞器膜则不含糖类。
答案:(1)A (2)细胞核和许多细胞器也有膜,这些膜若与细胞膜混在一起就无法得到较纯净的细胞膜,而成熟的红细胞中则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3)蒸馏水 (4)C (5)①都有磷脂和蛋白质 ②细胞膜除了有磷脂和蛋白质外,还有少量的糖类,而细胞器膜则不含糖类
物质种类
膜的类别
蛋白质
脂质
糖类
变形虫细胞膜
54
42
4
小鼠肝细胞膜
44
52
4
人红细胞膜
49
4
38
线粒体内膜
76
24
0
菠菜叶绿体片层膜
70
30
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类的性染色体,有一对夫妇,男方患病,女方正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 细胞的增殖同步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第2节 细胞的分化课时作业,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细胞分化发生在个体发育的,生物组织的形成过程依赖于,细胞的全能性是指,下列人体细胞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