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春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春综合训练题,共7页。
眉山天府新区第一中学 夏君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理清行文思路,分析文章结构。
2.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领悟文中景物之美,感受作者对春的热爱,以及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体会本文饱含感情的语言特色。
预习案——自主学习·体会感悟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散文代表作有:《绿》、《匆匆》、《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创作背景】
本文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之间。此时,朱自清在清华大学一边任教一边研究学问,工作的顺利、家庭的和谐等幸福氛围,使得他的心境较为平淡恬静,满目的春光把他带入了江南美好的境地,令作者为之陶醉。因此,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广为传诵的散文名篇。作者写此文时,已没有创作初期诗文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
【文体知识】
散文是一种表达人生和传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可以写人记事,可以写景抒情,还可以揭示哲理,体现生活的智慧,具有语言优美、形式自由、意境深远等特点,素有“美文”之称。
类别:叙事散文(写人叙事)、写景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
写作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学法指导】
朗读法:朗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圈点勾画:圈出课文中的精彩语句、关键语句,勾画出重点词句,标出段落层次,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或者在书的空白处写下阅读感想。
【生字学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嗡( ) lǎng rùn( )( ) 酝酿( )( ) 卖弄( )
黄晕( ) 窠( )巢 hóu lng( )( ) 应和( )
liá( )亮 烘托( )( ) Jìngmò( )( )
风筝( ) 抖擞( )( ) jiàn ( )壮
hū péng yǐn bàn ( ) huāzhīzhā zhǎn( )
2. 根据意思写词语。
( ):明亮滋润。
( ):本意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 ):①辗转。②同“婉转”。
( ):昏黄不明亮。
( ):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漂亮,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 ):招引同类型的朋友,结成党羽。常有鄙视的意味。
3.走进作者
《春》选自《 》,作者,字 , 人,散文家、 、 。著有诗文集《 》,散文集《 》、《 》、《 》等。
【预习思考】
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注意重音和停连。
2.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春天?划分出文章的脉络层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具体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如果将这些景物看成一幅幅的春景图,你能发分别给它们拟一个恰当的三字小标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言积累】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赵嘏《喜张沨及第》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刘方平《代春怨》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李山甫《寒食二首》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张来《春日》
【学而有疑】
探究案——合作探究·智慧共享
【课中探究】
活动一:阅读文段,理清思路
1.比较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的特点,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
作者为什么把“迎春图”放在最后面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四幅图画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品味优美语言
4.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你能各举一例并说说它的作用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了修辞手法的运用,本文还有不少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这些词语的使用使作者笔下的春更加鲜明生动了。品读课文,圈画出文章中你认为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尝试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测试】阅读《春》中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赖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第一段画线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边的诗句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3分)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船泊瓜州》)
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3)“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悟反思】
训练案——学以致用·巩固提升
【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清脆(cuì) 酝酿(liàng) 喉咙(hóu) 卖弄(nòng)
B.黄晕(yùn) 嘹亮(liá) 宛转(wán) 散步(sǎ)
C.嫩叶(nèn) 应和(hè) 安巢(chá) 窠巢(kē)
D.迷藏(cáng) 眨眼(zhǎ) 朗润(yùn) 水涨(zhǎ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撑伞 傍晚 笼罩 花枝招展B.静默 薄烟 脚步 抖擞精神
C.蓑笠 舒活 风筝 稀稀疏疏D.睡醒 烘托 斜织 披衰戴笠
3.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勤奋是烈火,烈火能点燃希望的灯塔;勤奋是灯塔,灯塔可以照亮前进的方向。(暗喻、顶真)
B.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拟人)
C.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比喻)
D.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拟人)
4.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柔嫩的柳丝低垂在湖面上,轻柔地__________(触摸 抚摸 摸索)着微动的湖水。
(2)每天清晨,那个广场都会迎来许多体格__________(健康 强健 健壮)的年轻人,他们精神饱满地跳街舞。
5. 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
全文围绕一个“ ”字,写了“ ”“ ”“ ”三部分内容,这三部分的顺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开头部分写的是春天在盼望中到来;中间部分描写了美好的春景画面;结尾部分以赞美作结,用三个比喻句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 ”“ ”“ ”,深化了主旨。
【类文阅读】
魔季
张晓风
①我沿着革坡往山上走,春草已经长得很浓了。唉,春天老是这样的,一开头,总惯于把自己藏在峭寒和细雨的后面。等真正一揭了纱,却又谦逊地为我们延来了长夏。
②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那白绒绒的芦花海也都退潮了。相思树是墨绿的,荷叶桐是浅绿的,新生的竹子是翠绿的,刚冒尖儿的小草是:黄绿的。还有那些老树的苍绿,以及藤萝植物的嫩绿,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一山。我慢慢走着,绿在我里,我在绿里。
③那边,清澈的山涧流着,许多浅紫、嫩黄的花瓣上下飘浮,像什么呢?我似乎曾经想画过这样一张画——只是,我为什么如此想画呢?是不是因为我的心底也正流着这样一带涧水呢?
④我们已把窗外的世界遗忘得太久了,我们总喜欢过着四面混凝土的生活。我们久已不能想象那些溪畔草地上执竿的牧羊人,以及他们仅避风雨的帐棚。我们同样也久已不能想象那些在垄亩间荷锄的庄稼人,以及他们只足容膝的茅屋。我们不知道脚心触到青草时的恬适,我们不晓得鼻腔遇到花香时的兴奋。真的,我们是怎么会疾驰得那么厉害的!
⑤忽然,走来一个小女孩。如果不是我曾看过她,在这样薄雾未散尽、阳光诡谲闪烁的时分,我真要把她当作,一个小精灵呢!她慢慢地走着,好一个小山居者,连步履也都出奇地舒缓了。她有一种天生的属于山野的纯朴气质,使我不自已地想逗她说几句话。
⑥“你怎么不上学呢?凯凯。”
⑦“老师说,今天不上学。”她慢条斯理地说,“老师说,今天是春天,不用上学。”
⑧啊,春天!噢!我想她说的该是春假,但这又是多么美的语误啊!春天我们该到另一所学校去念书的。去念一册册的山,一行行的水。去速记风的演讲,又数骤云的变化。春天春天,春天来的时候我们真该学一学鸟儿,站在最高的枝柯上,抖开翅膀来,晒晒我们潮湿已久的羽毛。
⑨那小小的红衣山居者好奇地望着我,稍微带着一些打趣的神情。
⑩我想跟她说些话,却又不知道该讲些什么。终于没有说——我想所有我能教她的,大概春天都已经教过她了。
⑪慢慢地,她俯下身去,探手入溪。花瓣便从她的指间闲散地流开去,她的颊边忽然漾开一种奇异的微笑,简单的、欢欣的、却又是不可捉摸的笑。我又忍不住叫了她一声——我实在仍然怀疑她是笔记小说里的青衣小童。我轻轻地摸着她头上的蝴蝶结。
⑫“凯凯。”
⑬“嗯?”
⑭“你在干什么?”
⑮“我?”她踌躇了一下,茫然地说,“我没干什么呀!”
⑯多色的花瓣仍然在多声的涧水中淌过,在她肥肥白白的小手旁边乱旋。忽然,她把手一握,小拳头里握着几片花瓣。她高兴地站起身来,将花瓣往小红裙里一兜,便哼着不成腔的调儿走开了。
⑰我的心像是被什么击了一下,她是谁呢?是小凯凯吗?还是春花的精灵呢?抑或,是多年前那个我自己的重现呢?在江南的那个环山的小城里,不也住过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吗?在春天的时候她不是也爱坐在矮矮的断墙上,望着远远的蓝天而沉思吗?她不是也爱去采花吗?爬在树上,弄得满头满脸的都是乱扑扑的桃花瓣儿。等回到家,又总被母亲从衣领里抖出一大把柔柔嫩嫩的粉红。啊,那个孩子呢?那个躺在小溪边打滚,直揉得小裙子上全是草汁的孩子呢?她隐藏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⑱啊,春天多叫入迷惘啊!它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谁负责管理这最初的一季呢?他想来应该是一种神奇的艺术家了,当他的神笔一挥,整个地球便美妙地缩小了,缩成了一束花球,缩成了一方小小的音乐匣子。他把光与色给了世界,把爱与笑给了人类。啊,春天,这样的魔季!
(选自《张晓风自选集》,有删改)
阅读全文,概括文中实写的两幅主要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为第②自然段中加点词(任选其一)写一段赏析性批注。
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那白绒绒的芦花海也都退潮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理解第⑧自然段画线句中“另一所学校”的深刻含意。
春天我们该到另一所学校去念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标题为“魔季”,为什么却被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一个小女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⑰自然段用了十个问号,可是读起来一点也不显得单调,反而别有韵味。仔细阅读这节文字,说说这样表达的作用,并分析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训练】
1.春天是美丽的季节,它给人带来欣喜,带来希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吧。
(1)认识春天:人们对春天的称呼特别多,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几个。
三春、九春、芳春、阳春。
(2)赞美春天:春天历来是文人墨客赞美的对象,请写出描写春天的连续的两句古诗词。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2.在潍坊国际风筝会志愿者活动中,你参与了文字编辑工作。请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 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在鲁山(潍坊境内)“斫木为鸢,三年而成”。到了清代,潍县城里的风筝作坊已有30多家,商贾云集,生意兴隆。①1988年,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潍坊为世界风筝都。②2006年,潍坊风筝制作工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风筝成为潍坊的城市名片和文化象征。
材料二 潍坊风筝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先用竹材精巧地扎成骨架,再把纸、绢、绸等细心地糊到骨架上,然后独具匠心地绘制出色彩艳丽的图案。潍坊风筝融入了潍县木版年画技法和宫廷风筝庄重典雅的风格后,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传承和创新使潍坊风筝既有娱乐、运动方面的实用性,又有造型、绘画方面的艺术性。
(1)为使解说词句式协调,语脉贯通,请你改写材料一画线句中的一句,使它与另一句的句式一致。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潍坊风筝的三个特点。不超过20字。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画名称
富有表现力词语
景物特征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春同步练习题,共7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综合训练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字词,诗词理解,修辞手法,背景知识,拓展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眉山天府新区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课内文言文阅读,默写,现代文阅读,作文,,课外古诗词诗歌鉴赏,课外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