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5.2 预防犯罪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

    5.2 预防犯罪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页
    5.2 预防犯罪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2页
    5.2 预防犯罪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3页
    5.2 预防犯罪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4页
    5.2 预防犯罪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5页
    5.2 预防犯罪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6页
    5.2 预防犯罪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7页
    5.2 预防犯罪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8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图文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加强自我防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村民们偷盗属于哪一种违法行为?造成了什么影响?
    5.2预防犯罪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1.刑法的作用及内容?P52①②
    ①.刑法的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②.刑法的内容:刑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刑法是判断一种行为是否是犯罪的根本依据。
    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
    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
    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一般违法行为不受刑罚处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
    殴打他人一定是犯罪吗?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而犯罪对社会危害性很大, 情节严重。
    触犯的法律法规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规范,而犯罪违反了刑法
    从中概括,什么是犯罪?
    含义: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犯罪,首先看他的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如果社会危害性不大,就不能认为是犯罪。☆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并不都是犯罪行为,因为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的程度有大有小,只有对社会的危害达到触犯刑法的严重程度时,这种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对不同的违法行为,分别采取不同的强制方法。如果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要受到行政制裁,而犯罪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时间:2017年11月2日上午地点: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法庭宣判:五名被告人进行了宣判,虽然他们都是未成年人,且被告人也积极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也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但鉴于她们随意殴打辱骂他人致伤,已经构成寻衅滋事罪,最后五人分别被判处1年及11个月的有期徒刑。
    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
    思考: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
    1.你如何看待这起未成年人杀人、伤人事件?2.作为未成年人,我们该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我们该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珍惜美好生活的途径:一、感恩家庭,珍惜亲情二、关注身体健康,珍惜生命三、努力学习,珍惜知识四、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珍惜社会资源五、关注心理健康,珍惜情感生活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珍惜人生
    青少年犯罪的危害:一、青少年犯罪的对象大部分是人和物两种。当侵犯了受害人的生命时,对受害人的家庭造成极大的损害,一家人的幸福生活会因此而葬送;二、青少年犯罪不仅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人生会因此而重写,前途一片黑暗,法律是正义的,也是无情的,不会因为年龄小就轻判,即使后悔也无济于事;三、青少年犯罪不仅害人害己,还给自己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让父母蒙羞,身心承受很大的打击,甚至因此而病倒,整个家庭都笼罩上犯罪的阴影;四、青少年犯罪对社会的危害和影响非常巨大,会让公众心理上存在一定的伤害,使工作、学习、生活等失去原有的稳定性。
    探究四 怎样加强自我防范?
    关注未成年犯罪:甘肃8名未成年殴打一男子并活埋
    思考:这起案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提示: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有人说,年龄小的人一般不会犯罪,即使犯了罪也不会受到刑罚处罚。你同意吗?
    提示:犯罪与年龄无关,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是年龄小不受刑法处罚的说法是错误的。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第十七条规定
    15岁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一些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开始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处分。但他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思悔改,为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思考一:陈某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提示: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不良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提示』(1)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法律意识;(2)家庭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3)学校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法制教育,对他们的不良行为及时发现,及时教育引导;(4)社会应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以下是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今天,我在后院发现地上有许多爆竹属 不趁父母不在时约朋友米放爆竹了。你可曾想过;如果引起义灾我们所要承受的损失和相的法律责任会有多大!前两天,我看到你的朋友把能以假乱真的玩具手枪留在我们的院子里还发现家里的软塑花盆被枪弹打得像蜂巢一样。面对这些,你给我的解释是:“他们没有恶意,我也不是故意的。你已经长大了,如果还不能慎交朋友,不懂得检点自己的行为。只生无心也会惹下天大的麻烦。无心之失有重有轻,但同样会在你的生命里留下污点。你能不小心吗?
    读完这封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有的同学认为,上面漫画中的行为都是一些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你怎么看?
    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范于未然。
    刑法的作用、内容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刑罚的含义、分类
    未成年为什么要加强自我防范?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1.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中对刑罚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小赵: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应受刑罚处罚性②小钱:刑罚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③小孙:刑罚分为主刑和有期徒刑两大类④小李:刑罚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2.(2023.湖北省荆州市)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时有发生,触目惊心。未成年人犯罪,牵动太多人的心,实践证明,事前的预防,永远好过事后的惩治。做好事前预防,需要未成年人( )①不参与学校和家庭以外活动 ②勇于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③行己有耻,不断增强自控力 ④增强法治观念,杜绝不良行为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3.(2022年湖北武汉市)某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齐某犯非法采矿罪,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这告诉我们( )A. 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 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C. 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D. 一切违法行为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4.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警示青少年( ) ①要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 ②年龄小,违法犯罪也不要紧③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④要厉行法治,坚持严格执法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图示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表示概念关系的直观方法,下图所示是犯罪与违法的关系。下列概念可以用该图所示方式表示的是( )A.刑罚与主刑B.刑法与民法典C.罚款与拘留D.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

    相关课件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预防犯罪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预防犯罪集体备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案件再现,刑法的作用和内容,酒驾和醉驾的法律规定,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犯罪,所依法律不同,严重程度不同,惩罚措施不同,了解罪与罚,附加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评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预防犯罪,学习目标,了解罪与罚,加强自我防范,如何预防犯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案配套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了解罪与罚,案例分析,犯罪的特征,加强自我防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