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33 油膜效应-2025届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训练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34 洋面封冻效应-2025届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训练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35 季节性冻土滞水促滑效应-2025届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训练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37 干旱区沃岛效应-2025届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训练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38 干旱区肥岛效应-2025届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训练 试卷 0 次下载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高考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13 湖泊效应 学案
展开是指人类修建大型水库(人造湖泊)而产生的相应的库区周围的气候改变。由于水体的热容量远大于陆地,因而库区周围的气温日较差和年温差减少,使得夏天凉爽,冬天温暖。由于水陆的热力差异,在较大的库区也形成类似于海陆风的“湖陆风”。白天风从水库吹向岸边,夜间风从陆地吹向水面。另外,在水库的下风方向,由于水面源源输来的丰富水汽,使云量和降水有可能增加。
【配套题目练习】
一、单选题
(21-22高三上·宁夏银川·阶段练习)为了研究山谷风环流中的湖泊效应,地理学者对我国某湖泊T时刻的气温进行了监测并沿25.6°N绘制了湖泊上空的等温面示意图(见下图,单位:℃)。同时,该学者运用相关模型对湖泊周围的气温和气流进行了去湖(湖水干涸)模拟,结果表明去湖之后的山谷风环流与实际情况有明显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数据表明,T时刻是( )
A.夏季的正午前后B.夏季的子夜前后
C.冬季的正午前后D.冬季的子夜前后
2.与T时刻的实际情况相比,去湖模拟中,湖泊西岸( )
A.风向基本不变,风力增强B.风向基本不变,风力减弱
C.风向改变明显,风力增强D.风向改变明显,风力减弱
【答案】1.D 2.B
【分析】1.读图分析,根据湖面上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可知湖泊的气温较同高度山坡的温度高,是由于夜晚山坡岩石降温速度较快所致;结合该地纬度和图中数值判断,该地位于25.6°N,气温在10°以下,气温较低,不可能为夏季气温状况,应该为冬季气温状况。综上判断可知此时为冬季子夜前后的气温曲线,D符合题意。故选D。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山谷风热力环流和湖陆风热力环流基本一致,湖泊加强了山谷风热力环流。去湖以后,由于湖泊与湖岸之间的热力差异变小,所以风力减弱,而风向基本不会发生改变,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湖陆风:由于陆地(岩石)与湖泊(水)的比热差异,造成白天陆地气温高于湖泊,夜间陆地气温低于湖泊,气温热力差异造成了气压差异,形成了昼夜变化的风。白天:陆地气温高于湖泊,在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湖泊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湖泊吹向陆地。夜间:陆地气温低于湖泊,在陆地近地面形成高压,湖泊近地面形成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湖泊。
(2021·河北衡水·模拟预测)科研人员对我国青海湖及附近区域近地面风场做了对比分析。下左图为秋季正午前后近地面平均水平风场,右图为秋季午夜近地面平均水平风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秋季,青海湖区近地面风场( )
A.白天湖风显著B.夜晚陆风显著
C.全天湖风显著D.全天陆风显著
4.受湖陆风环流的影响,青海湖区秋季天气( )
A.白天多晴朗大风天气B.夜间大多阴雨频频
C.降雨白天多于夜间D.降雨夜间多于白天
5.导致青海湖区秋季白天湖泊效应微弱的原因可能是( )
A.湖泊比热容大,秋季降温慢B.陆地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
C.湖泊比热容大,秋季升温慢D.陆地比热容小,白天降温快
【答案】3.B 4.D 5.A
【分析】3.读图,白天由湖到陆的大气水平运动较弱,可知白天湖风不显著,排除A、C选项;夜晚由陆到湖的大气水平运动明显,可知夜晚陆风显著,排除D选项,B选项正确。故选B。
4.读图可知,与夜晚相比,白天风力较小;夜晚盛行陆风,湖区气流上升,可判断降雨夜间多于白天,排除C选项,D选项正确;湖陆风属于局地环流,容易受到大环境下的背景风的影响,不可能夜雨频频,排除B选项;白天仍然存在大气环流,会出现降水,排除A选项。故选D。
5.正常情况下,白天陆地升温快、气压低,湖泊升温慢、气压高,气流由湖泊吹向陆地;青海湖区白天湖泊效应微弱,说明湖泊温度较高,与陆地之间没有形成明显的温度差,应是青海湖比热容大,夏季积累热量多,秋季降温慢所致。故选A。
【点睛】湖陆风是在沿湖地区,由于大陆地面的夜间冷却和白天加热作用,在夜间风从大陆吹向湖区,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的天气气候现象。如湖南省岳阳位于洞庭湖东北侧,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夜晚风从市区吹向湖面,而白天从湖面吹向市区。群众称为“进湖风”和“出湖风”。湖陆风全年均可出现,但以温暖季节为盛。一般是9-10时由陆风转为湖风,17-18时由湖风转为陆风。
二、综合题
6.(20-21高二上·山东枣庄·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去。
材料一:青海湖(图a)区盛行西北风,并具有其自身的湖泊效应,湖风与陆风交替出现。青海湖湖滨地带分布有广泛风沙堆积(图b)。青海湖区沙丘主要集中分布于湖东平原,沙丘的主要沙源是西岸和北岸几条大河造成的河口三角洲沉积物。
材料二:青海湖水温分层现象随季节而变化,表层水温平均为16℃,底层水温平均为9.5℃,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
(1)指出湖边植被增加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2)青海省湖滨风沙入湖现象严重,分析海晏弯西侧沙堤的成因。
(3)说出青海湖夏、秋季节水温分层现象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影响:使湖风减弱,陆风减弱。原因:由于植被增加,白天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减弱;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
(2)西北风携带泥沙沉积在湖底和湖东;西北风和自西向东注入湖泊的河流驱动湖水向东运动,在湖流(或湖浪)动力作用下,湖底泥沙向东推移到湖岸,水下沙堤不断增高;青海湖水位下降,最终沙堤露出水面。
(3)夏季水温分层显著,秋季水温分层不明显。夏季青海湖表层升温快,底层升温慢,加上夏季风力小,湖水上下扰动较小,水温分层显著;秋季风力增大,湖水上下扰动加剧,水温分层不明显。
【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大气热力环流的应用:湖陆风、青海湖风沙入湖的现象和沙堤的形成原因、青海湖夏秋水温分层现象。侧重对事物的形成过程的探究,突出了地理事物的区域性、综合性,凸显了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本题组难度较大。
【详解】(1)湖边植被增加,植物蒸腾作用加强,空气湿度增大,白天陆地升温减慢,减弱了湖泊与陆地之间的温差,使得湖泊吹向陆地的湖风减弱;晚上,有植被的陆地降温减慢,湖陆之间的温差减小,使得从陆地吹向湖泊的陆风减弱。因此湖泊周边植被增加将使湖风减弱,陆风减弱。
(2)结合图文信息可知青海省湖滨的沙丘主要集中在湖东平原,沙丘的主要沙源是西岸和北岸几条大河造成的河口三角洲沉积物。该地区主要盛行西北风,当水位降低,裸露地表的泥沙被西北风携带沉积在湖底和湖东;西北风和自西向东注入湖泊的河流驱动湖水向东运动,在湖流(或湖浪)动力作用下,湖底泥沙向东推移到湖岸时速度减慢,泥沙逐渐沉积;水下泥沙不断沉积,形成沙堤,不断增高,当湖水水位降低时,沙堤最终露出水面。
(3)夏季,青藏高原阳光强烈,水面获得太阳辐射强,表层水温升高快,底层升温慢,加上夏季风力较小,湖水上学扰动较小,水温分层显著;当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湖水上下层扰动加剧,表层和底层湖水交换增多,水温分层不明显。
【点睛】沙堤,指由于河岸或湖岸地区水深突然减小,水流受到河岸或湖岸的阻力,流速减小,挟沙力降低,使泥沙沉积下来。多分布在河岸地区。有河岸沙堤、江心洲上的沙堤、天然堤等类型,均属河漫滩微地貌。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3湖泊与环境学案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3湖泊与环境学案含答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精 讲 点 拨,对 点 精 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备考学案: 湖泊和植物: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备考学案: 湖泊和植物,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前言,例题分析,试题分析,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13 综合提升练13学案: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13 综合提升练13学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