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全国通用)
-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32 阳伞效应-2025届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训练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33 油膜效应-2025届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训练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35 季节性冻土滞水促滑效应-2025届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训练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37 干旱区沃岛效应-2025届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训练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38 干旱区肥岛效应-2025届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训练 试卷 0 次下载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34 洋面封冻效应-2025届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训练
展开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34 洋面封冻效应-2025届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训练,共4页。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洋面封冻是发生在水圈的变化,但是洋面封冻不仅会影响到气候,而且还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生物。气候与生物的变化又反过来作用于水圈。因此,从洋面封冻效应可以看出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与机制。
理论上分析,洋面封冻将会产生下列影响:
(1)阻断了洋流,阻断了南北的洋流的热量输送,从而导致中高纬度地区气候的变冷;
(2)增大了洋面的反射率,使得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减少,引起气候的变冷;
(3)阻断了洋面的水汽蒸发,使得气候变得干燥;
(4)封冻洋面由于缺乏氧气与太阳辐射,生物生产率将会大幅度降低。
气候的变冷,将导致洋面封冻面积的扩大以及冰川的扩展,通过反射反馈(反射率增大—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气候变冷),导致气候的变冷。
气候的变冷和气候的变干,将会引起生物生产率的降低。生物生产率的降低,将使得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减少,从而导致大气CO2浓度升高、温室效应加强,由此引起气候的变暖。气候变暖,将导致冰川的融化、封冻洋面的融化瓦解,导致生物的繁盛。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就是这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配套题目练习】
(江苏南通·期末联考)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图6是洋面封冻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
1.洋面封冻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体现了( )
A.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
B.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C.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具有相对独立性
D.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图中由“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气候变冷”的过程是因为( )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
C.氟氯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加强D.大气的保温效应加强
【答案】1.B 2.B
【解析】1.土壤是培育农作物的重要基质,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供给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的主要源泉.土壤母质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逐渐形成土壤.母质、气候、地形、时间、人类活动等就叫成土因素.A错误;水、气候、生物等是地理环境的组成因素,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B正确;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C错误;洋面封冻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D错误。故选B。
2.二氧化碳可以吸收来自太阳辐射的红外线与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势必造成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减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也减弱,大气的温室效应不是加强而是减弱,B正确,A、D错误;氟氯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属于臭氧层空洞的问题,不属于图示的逻辑范围内,C错误。故选B。
【点睛】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交换;二是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三是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四是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2013·山西忻州·一模)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题。
3.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①气候变暖 ②温室作用加强 ③气候变暖
B.①气候变冷 ②温室作用减弱 ③气候变冷
C.①气候变暖 ②温室作用减弱 ③气候变冷
D.①气候变冷 ②温室作用加强 ③气候变暖
4.图中由“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①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地理原理是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
C.氟氯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加强D.大气的温室效应加强
5.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是
A.引起海平面下降B.腐蚀建筑物
C.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D.皮肤癌患者增多
【答案】3.D 4.A 5.C
【解析】3.从图示的相互关系来看,洋面封冻,会阻断洋流的热输送,封冻洋面与二氧化碳浓度降低都会导致气候变冷,所以①为气候变冷,气候变冷与封冻面积扩大又会相互促进。光合作用减弱,使CO2吸收减少,导致大气中CO2比例上升,引起温室效应增强,所以②表示温室作用加强;温室效应增加进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封冻面积缩小,所以③为气候变暖。故D正确。
4.对流层大气主要是靠该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地面辐射而升温,所以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则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就会减少,故A正确、B错误。C选项与题意无关,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减弱温室效应,故D错误。
5.图中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如中纬度温带地区会因变暖后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现代农业发达的地区将会退化成草原),故C正确,A错误。腐蚀建筑物主要是酸雨所致,皮肤癌患者增多主要是因为臭氧层的破坏。故B、D错误。
【点睛】“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是本题解答的突破点。
6.(16-17高一上·广东广州·期末)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洋面封冻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体现了( )
A.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B.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C.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D.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答案】B
【详解】洋面封冻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既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B正确。气候会影响植被,会影响土壤;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23-24高三上·山东·阶段练习)海水结冰情况受水温、盐度、水量等因素的影响,因海洋表面大面积封冻产生的环境效应称为洋面封冻效应。图为南极地区多年平均海冰面积年内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7.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海冰面积最大的月份是( )
A.1月B.3月C.7月D.9月
8.下列现象不受“洋面封冻效应”影响的是( )
A.中高纬度地区气候变冷变干B.海洋吸收二氧化碳作用减弱
C.表层海水生物数量会减少D.陆地径流汇入海洋量会增多
【答案】7.D 8.D
【解析】7.南极附近海水温度最低是8月份,海水结冰速度较快,9月结冰面积达到最大值,D正确,1月-3月,气温较高,以融化为主,AB错误,7月,结冰刚开始不久,面积没有达到最大值,C错误,故选D。
8.由于南极海域结冰,海水蒸发减少,降水减少,气候变干,冰面增大,反射增大,海面吸收的热量减少,气温下降,A不符合题意;由于冰面的阻隔,海水吸收二氧化碳减少,B不符合题意;表层海水结冰,环境发生变化,表层生物数量会减少,C不符合题意;陆地径流汇入海洋量会增多主要以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等的影响,与“洋面封冻效应”关系不大,D正确,故选D。
【点睛】洋面封冻产生的环境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洋面封冻是发生在水圈的变化,但是洋面封冻不仅会影响到气候,而且还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生物。气候与生物的变化又反过来作用于水圈。因此,从洋面封冻效应可以看出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与机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大气变化的效应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热点06 常见的“地理效应”-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热点专题解读与训练(原卷版),共12页。
这是一份专题34 地理区位类综合题之服务业区位分析(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