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全国通用)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3 狭管效应 学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3 狭管效应 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配套题目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概念
狭管效应,又称峡谷效应或颈束效应,是指峡谷地形对气流的影响,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在城市中,高大的建筑之间也会因“狭管效应”产生局地强风现象,通常被称为“狭管风”或“穿堂风”。
液体在管中流动,经过狭窄处时流速加快。气流在地面流经狭窄地形时类似液体在管中的流动,流速也会加快,并因气体具有可压缩性,密度也会增大。地球上山地的许多风口和许多地方出现的地形雨都与气流经过狭窄地形密切相关。
(2)形成条件
①自然的峡谷地形可对风速产生影响,引发狭管效应。
②城市高楼间的狭窄地带风力也特强,易造成灾害。
有关气象部门测试显示,在城市刮起六七级大风时,狭管效应能使通过高楼之间的瞬间风力达到12级,广告牌和一些院墙很难抵御。“狭管效应”的威力大小,与一个城市高层建筑的数量、间距、建筑物的位置有着密切关联。高层建筑物越多、体积越大、间距越近,出现“狭管效应”的机会越大,反之越小。城市“狭谷风”是各大城市面临的新问题,有关国际组织已将其列入大都市面临的20种新的城市灾害中。
(3)狭管效应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
①狭管效应可以增大风速,从而掀翻列车,导致交通事故。
②狭管效应增强风速,有利于一些地区建风力发电站,开发风能资源。
③当强风来临时,高楼大厦会将高空强风引至地面,造成高楼附近局部强风,形成“狭管效应”,既容易造成飞坠事故,也影响行人的安全,甚至会出现高楼附近大风中行人行走困难、被风吹倒等现象。
④甘肃河西走廊由于地形造成的狭管效应,导致近地面风速明显增强,出现强沙尘暴或特强沙尘暴。
【配套题目练习】
(23-24高三上·浙江绍兴·阶段练习)湖北利川市境内的腾龙洞是中国最大的溶洞,洞内与一条巨大的地下河连通,常年气温15°左右,其洞口不仅常年大风,且冬夏季风向反向,类似季风,故称为“风洞”。完成下面小题。
1.洞口风速明显大于洞内和洞外,其原因类似于( )
A.狭管效应B.焚风效应
C.迎风效应D.雨影效应
2.关于甲环流出现的季节及地下河的作用,正确的是( )
A.夏季增温B.夏季降温
C.冬季增温D.冬季降温
【答案】1.A 2.B
【解析】1.洞口狭小,空气通过时,风速大,属于狭管效应,A正确。焚风效益是增温,迎风效应是降水多,雨影效应是降水少。BCD错误。故选A。
2.甲环流是洞外空气向洞内流,说明洞内气压较高、温度低,洞外较热,应为夏季,CD错误;洞内气流冷却下沉,洞外温度高气流膨胀上升,近地面气流由洞内流到洞外,夏季地下河流向洞内起到的作用是降温,B正确,A错误。故选B。
【点睛】狭管效应又称峡谷效应或颈束效应,指的是峡谷地形对气流的影响。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而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
(2024高三·上海·专题练习)2024年3月31日凌晨,江西南昌出现了严重的“下击暴流”天气。下击暴流是一种突发性、局地性、小概率、强对流天气。强烈上升的水汽凝结成云,当云层厚度达到极限,由于密度增加,变冷的气流俯冲下沉,到达地面后会产生一股直线型大风。在南昌市高大密集的建筑物之间,最大地面风力达十五级。下图为“下击暴流”结构图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3.江西南昌“下击暴流”产生的气象条件主要是( )
①高温②低温③高湿④低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形成“下击暴流”的直接原因是( )
A.雷暴云中累积的空气被迫下沉B.近地面与高空的气温差异过大
C.冷暖气团交汇形成了准静止锋D.在季节转换间水平气流不稳定
5.与反气旋在近地面形成旋转气流相比,下击暴流形成直线型大风的原因是( )
A.下击暴流势力更强大B.下击暴流影响范围大
C.下击暴流影响时间长D.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6.引起城市高大密集建筑群之间风力增大的效应是( )
A.温室效应B.绿洲效应C.热岛效应D.狭管效应
7.遇到“下击暴流”天气,下列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①远离高地②关闭手机③关闭室内自来水④避开广告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3.A 4.B 5.A 6.D 7.B
【解析】3.由材料中关于“下击暴流”形成过程的描述可知,江西南昌“下击暴流”产生的气象条件主要是高温,盛行上升气流,遇冷形成雷暴云,所以高湿,①③正确,②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由材料可知,“下击暴流”是一种强烈的对流天气现象,在垂直剖面上,对流是由上下温差(即下方热空气受热膨胀升,高空冷空气较重下沉)而产生的。B正确。高空空气大量累积而下沉,是动力作用形成的,属于单向下沉运动,副热带高压的形成就是如此,不是对流运动,对流运动属于热力作用形成,A错误;锋面是冷暖气团相遇,暖气团在上、冷气团在下形成的交界面,在锋面范围内产生逆温现象,大气层结稳定,不会形成对流运动,C错误;对流运动是因为垂直面上大气层结不稳定,而非水平气流不稳定,D错误。故选B。
5.与反气旋在近地面形成旋转气流相比,下击暴流形成直线型大风的原因是下击暴流势力更强大,A正确;下击暴流影响范围小,B错误;下击暴流影响时间短,C错误;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小,D错误。故选A。
6.当水平气流遇到地形(包括城市高大密集的楼房)的阻挡,导致迎风一侧大气运行不畅,空气累积,气压变大,与背风一侧气压差变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大,风力增强,形成狭管效应,D正确。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大量辐射,起到较强的保温作用,是从时间角度看气温整体升高的现象。城市高大密集建筑群之间温差极小,与局部楼间风力增大无关,A错误。绿洲效应是指在沙漠地区,由于绿洲存在植被和水源,对大气的热量和水分起调节作用(降温增湿),与城市建筑群之间群风力增大现象完全不同,B错误。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大城市市区气温高于周围郊区、农村现象,此效应可以形成城市风,但与城市建筑群之间风力增大不同,C错误。故选D。
7.“下击暴流”是一种强烈的对流天气现象,伴有雷电暴雨和大风天气,要远离高处,关闭手机,避免雷击,①②正确;避开广告牌,避免大风引起的高空坠物,④正确。“下击暴流”难以影响自来水厂和地下输水管道,③错误,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当空气由开阔地区进入山地峡谷口时,气流的横截面积减小,由于空气质量不可能在这里堆积,于是气流加速前进(流体的连续性原理),从而形成强风。城市高楼间的狭窄地带风力也特强,易造成灾害。
(23-24高二下·四川眉山·期末)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关闭部分露天煤矿,着力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风电开发。同时,该县引进光伏发电,形成“风光互补、蓄储一体”的清洁能源体系,为呼和浩特市打造“中国新能源之都”提供支持。读武川县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武川县关闭部分露天煤矿,发展清洁能源,主要是因为露天煤矿会( )
A.矿井排水,污染地下水源B.剥离表土,破坏土地资源
C.瓦斯泄漏,降低空气质量D.堆放矿渣,造成地面沉降
9.武川县打造风电能源产业的有利条件有( )
①产业技术基础好,交通便利②地形平坦开阔,人口密度小
③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④受地形狭管效应的影响,风力资源丰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8.B 9.D
【解析】8.露天煤矿开采不会造成矿井排水(深井开采才会),故A错误;露天煤矿开采会剥离表土,该地区气候干旱,容易破坏土地资源,故B正确;瓦斯泄漏是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并且是深井开采才会),故C错误;开采煤炭容易造成地面沉降,而堆放矿渣不容易造成地面沉降,故D错误。故选B。
9.武川县地处偏僻的内蒙古北部,产业技术基础不好,交通也不便利,经济并不发达,市场需求量也不大,①、③错误,即ABC错误;武川县靠近冬季风源地,南侧是阴山山口,受地形狭管效应的影响,风力资源丰富,②正确;武川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南部,地形平坦开阔,人口密度小,建设风电场地土地广阔,④正确;即D正确。故选D。
【点睛】风能资源,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指由太阳辐射地球表面受热不均,引起大气层中受热不均匀,从而使空气沿着水平方向运动,空气流动所形成的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科学、准确地估算我国风能潜力及其空间分布是国家对风能资源开发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2024·山东·模拟预测)博斯普鲁斯海峡(图)是沟通黑海和马尔马拉海的一条狭窄水道。海峡内存在流向相反的表层洋流和底层洋流。与一般的大洋表层洋流相比,该表层洋流流速较快。研究发现,黑海多年水量维持稳定,表层海水盐度仅为12%~22‰,而200米以下海水盐度约为35‰,与正常海水盐度相近。完成下面小题。
10.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表层洋流( )
A.由黑海流向马尔马拉海,流量大于底层洋流 B.由黑海流向马尔马拉海、流量小于底层洋流
C.由马尔马拉海流向黑海,流量大于底层洋流 D.由马尔马拉海流向黑海,流量小于底层洋流
11.博斯普鲁斯海峡表层洋流流速快的原因有( )
①海峡狭窄、形成狭管效应②海峡顺直、对洋流阻滞作用小
③黑海和马尔马拉海之间的水位差异大④受盛行西风影响、加快流速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10.A 11.B
【解析】10.黑海表层盐度低,水位高,表层海水经博斯普鲁斯海峡流向马尔马拉海,底层海水由马尔马拉海流向黑海,形成典型的密度流;黑海水量的收入=降水量+径流汇入量十经海峡底层流入的洋流;黑海水量的支出=蒸发量十经海峡表层流出的洋流;黑海多年水量稳定,说明其水量的收入和支出相等。黑海表层盐度低,说明其降水量十径流汇入量>蒸发量,故经海峡底层流入的洋流量<经表层流出的洋流量。故选A。
11.由材料和图中信息可知,博斯普鲁斯海峡狭窄,形成狭管效应,增大洋流流速;由图可知,博斯普鲁斯海峡比较弯曲,对洋流阻挡作用强;黑海淡水补给量大,表层盐度低,水位高,与马尔马拉海之间水位差异大,会增加流速;盛行西风风向与洋流流向不一致,不会加快其流速。故选B。
【点睛】狭管效应,也称为峡谷效应,是指当气流从开阔地带流入狭窄的地形或建筑物之间的空间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因此气流会加速流过这些区域,导致风速增大。
(2024·湖南娄底·模拟预测)风向度数是指风的方向从正北开始顺时针的变化,其中正北为0°正东为90°。图为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某山谷观测点某日的数据,受狭管效应影响,该地主要山谷风与山谷的延伸方向基本一致,该季白天风速偏大,夜间风速偏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当日情况,下列说话正确的是( )
A.该山谷地势西高东低B.山谷风的转换时间为日出、日落时
C.18时该地气温达到最低D.17—18风向的转变加剧了该地气温的下降
13.该季白天风速大于夜晚的原因,错误的是( )
A.太阳辐射的增温差异B.盛行风的影响
C.山峰大量的积雪D.该季节植被覆盖率低,山坡升温快
14.科学家根据观察,发现夏季山风转为谷风时间比冬季提前,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植被覆盖率的差异B.降水的差异
C.昼夜长短差异D.季风环流的变化
【答案】12.D 13.C 14.C
【解析】12.白天为谷风,由山谷吹向山坡,为偏西风,说明地势东高西低,A错误;日出后一段时间,山坡受热,才会从山风转换为谷风,日落后一段时间,山坡冷却,才会从谷风转换为山风,B错误;18时是气温下降最多,但不是气温最低,C错误;17-18点,谷风转变为山风,山风带着山坡冷空气下谷,降低了该谷地气温,D正确。故选D。
13.太阳辐射导致山坡增温快,与山谷上方高度大气温差大,A选项不符合题意;该季节盛行西北风,加快了白天的谷风,B选项不符合题意;山峰的积雪,反射太阳辐射,使气温变低,形成了下谷风,削弱了谷风,C选择符合题意。植被覆盖率低,山坡受太阳辐射影响,升温快,与山谷上方高度大气温差大,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4.夏季昼长大于夜长,日出时间提前,太阳辐射增强,更早出现谷风,所以夏季山风转为谷风时间比冬季提前,C正确;植被覆盖率对气温的影响相对有限,A错误;夏季当地降水量大于冬季,夏季阴雨天多,考虑到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削弱强,白天气温低,应是山风转谷风时间推迟,与题意不符,B错误;季风环流会有影响,但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D错误。故选C。
【点睛】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夜间山坡比同高度的大气温度低,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大气温度高,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
(23-24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乌鲁木齐地区东南大风的形成与当地独特的地形和环流特征密切相关(当地也称焚风)。 图1为局部区域地形图,图2示意乌鲁木齐某次东南大风的发生过程中大气垂直剖面的气温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地形对本次东南大风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 )
①狭管效应作用明显②下坡风起加剧作用③主要由山风引起④位于山地背风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本次东南大风形成过程中,与当地海平面气温、气压变化最接近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15.A 16.C
【解析】15.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乌鲁木齐大风形成于天山峡谷,有显著狭管效应,①正确,③错误;南端是吐鲁番盆地,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因此下坡风加剧,②正确,④错误;因此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根据题干信息,乌鲁木齐大风具有焚风特征,结合发生过程的气温变化可知,在7:00~8:00之间气温回升,最高温在10℃左右,发生前后最低温在一10℃左右,①④错误;发生过程中,气温升高,气压降低,③正确,②④错误,综上所述所,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近地面气压和气温呈负相关,即“热低压、冷高压”
(2023·广东河源·模拟预测)幽深(如图所示)。冷巷有利于通风降温,这种现象被称为“冷巷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推测高墙在冷巷现象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通风B.防火C.遮阳D.防盗
18.窄巷的设计有利于自然通风,主要原因是( )
①窄巷走向与盛行风垂直②窄巷狭窄,狭管效应明显③窄巷长度较长,风向稳定④窄巷内外温差形成的环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17.C 18.D
【解析】17.由材料可知,冷巷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南方地区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高墙能够遮阳,减少太阳辐射的直接照射,从而起到遮阳降温的作用,C正确;与高墙的遮阳降温作用相比,冷巷的通风降温作用较小,且通风不一定要增加墙体的高度,A错误;防火、防盗不是高墙的主要影响,B、D错误。故选C。
18.窄巷利于通风,其走向应与盛行风向一致,①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巷口较窄,利于形成狭管效应,②对;巷子过长,不利于通风,③错;窄巷内散热慢,比巷外气温高,使巷内外形成热力环流,利于通风,④对。综上所述,②④正确,故选D。
【点睛】露天冷巷的特点是高墙窄巷,主要分布在我国岭南、皖南、江浙等地,适应高温环境。冷巷窄截面面积较小,经过这里时因狭管效应风速增大,有一定通风作用,高墙能够减少太阳辐射的直接照射,从而起到遮阳降温的作用。
(2023·海南海口·模拟预测)福平铁路桥是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国铁I级电气化铁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北京至台湾高铁通道的先期工程。福平铁路结束了平潭不通铁路的历史,与福州形成“半小时生活图”。平潭岛附近海域全年6级以上大风天数超过300天,业界将这里视为“建桥禁区”。下图示意福平铁路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平潭海峡多巨大风浪的主要原因有( )
①季风势力较强②是台风的主要通道③海峡的狭管效应明显④海面摩擦力小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0.福平铁路建设成功说明( )
A.自然因素的限制作用减弱B.经济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
C.社会因素是选择线路的根本影响因素D.科学技术因素是有力保障
21.福平铁路的建设有利于( )
A.疏散福州过密的人口与产业B.完善国家路网,便于区域间的联系
C.缩短平潭与外界联系的路线D.维持地区长治久安、繁荣稳定
【答案】19.B 20.D 21.B
【解析】19.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季风势力较强,是平潭海峡多巨大风浪的主要原因之一,①正确;②台风发生机会较少,平潭海峡多巨大风浪,与台风通道关系不大,②错误;平潭海峡海域狭长,狭管效应明显,会加大风力,③正确;与陆地相比,海平面摩擦力小,对空气运动的阻力小,风速较大,也是造成平潭海峡多巨大风浪的重要原因,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故选B。
20.福平铁路沿线自然地理条件并没有大的变化,自然因素的限制作用并没有减弱,A 错误; 福平铁路建设成功受经济、技术、市场、政策等多种素影响,经济因素是影响铁路修建的重要因素,但不能说是决定性因素,B 错误; 社会因素也是影响福平铁路线路选择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因素,C错误;科学技术因素是修建福平铁路关键因素,是福平铁路建设成功的有力保障,D 正确;故选D。
21.福平铁路的建设改善了福州交通运输条件,有利于促进福州社会经济发展,不但不会疏散福州的人口和产业,反而会加大人口规模和产业规模,A 错误; 福平铁路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国家路网,便于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人员交流,B 正确;福平铁路的建设改善了平潭交通运输条件,但不会缩短平潭与外界联系的路线和距离,C错误;福平铁路的建设对于维持地区社会治安作用不大, D 错误。故选B。
【点睛】福平铁路的建成将大大缩减从福州到平潭的交通时间,构建半小时生活圈与经济圈,为平潭人民的出行带来不可想象的便利。同时福平铁路解决了平潭县不通火车的历史,将为福州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形成新的发展契机,也将完善闽东北区域铁路交通网络、发挥福州中心枢纽作用,带动闽东北区域整体开放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高考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13 湖泊效应 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配套题目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17 海效应暴雪 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配套题目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15 大湖效应 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配套题目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