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生物期中模拟卷(全解全析)(北师大版) 试卷 0 次下载
- 八年级生物期中模拟卷(全解全析)(天津专用) 试卷 0 次下载
- 八年级生物期中模拟卷(全解全析)(广东专用) 试卷 0 次下载
- 八年级生物期中模拟卷(全解全析)(广州专用) 试卷 0 次下载
- 八年级生物期中模拟卷(全解全析)(成都专用) 试卷 1 次下载
八年级生物期中模拟卷(全解全析)(安徽专用)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安徽北部具有优质的煤炭资源,形成这些煤的古代植物类群主要是( )
A. 藻类植物B. 裸子植物C. 被子植物D. 蕨类植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详解】在距今2亿年以前,地球上曾经茂盛的生长着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它们构成了大片大片的森林,后来,这些蕨类植物灭绝了,它们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炭,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 自然界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生物,它们有各自的特征,并与人类保持密切的联系。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向日葵是被子植物,是自然界最高等的植物类群
B. 可以用葫芦藓的生长情况监测空气污染的程度
C. 葫芦藓和油松植物一样,生殖都摆脱了水的束缚
D. 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根状物固着在浅海海底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绿色植物的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
【详解】A.向日葵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是被子植物,是自然界最高等的植物类群,A正确。
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其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故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B正确。
C.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用孢子繁殖,生活在潮湿的环境,生殖无法摆脱水的束缚,而油松属于种子植物,生殖可以摆脱水的束缚,C错误。
D.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起固着作用的是根状物,D正确。
故选C。
3.桫椤是古老蕨类家族的后裔,它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不结种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它是我国保护植物B. 它与满江红属同一类植物类群
C. 它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D. 它用孢子繁殖后代
【答案】C
【解析】
【分析】(1)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详解】A.桫椤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A正确。
B.桫椤、满江红都属于蕨类植物,B正确。
C.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桫椤属于蕨类植物,C错误。
D.杪楞属于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属于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D正确。
故选C。
4.下列能正确表示节肢动物、昆虫、蜜蜂、蜈蚣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节肢动物的特征为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如虾、蟹、蜘蛛。昆虫的主要特征是:一对触角;两对翅膀;三对足。
【详解】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节肢动物包括甲壳纲动物,如蟹、虾;蛛形纲动物,如蜘蛛;多足纲动物,如蜈蚣;昆虫纲动物,如蜜蜂、蚊子、蝗虫、蜻蜓、螳螂等。所以蜜蜂属于昆虫纲,蜈蚣属于多足纲,它们都属于节肢动物。
故选A。
5. 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裸子植物的已知种类占世界的1/3,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下列植物中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
A. 蔷薇B. 菜豆 C. 银杏 D. 水稻
【答案】C
【解析】
【分析】种子植物可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两种,裸子植物的胚珠裸露,外面无子房壁,不能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因此裸子植物只有种子,无果实(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裸子植物多为木本植物,根、茎、叶都很发达,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适合生活在多种环境中。
【详解】被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包上果皮构成果实,ABD错误。
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根本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如水杉、银杏等,C正确。
故选C。
6.无脊椎动物中能够飞行的动物是
A.蝙蝠B.昆虫C.鸟 D.环节动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昆虫为节肢动物,背部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一般有两对翅,会飞,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扩大了动物的活动范围,利于动物寻找食物、逃避敌害、求得配偶等。
【详解】A蝙蝠是哺乳动物C鸟类是脊椎动物,D环节动物没有翅,不能飞行,因此ACD错误。B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具有翅能飞行。
故选B。
7.下列动物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
A.珊瑚虫 B.草履虫 C.海月水母 D.水螅
【答案】B
【分析】腔肠动物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详解】ACD、珊瑚虫、海月水母、水螅都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不符合题意。
B、草履虫的整个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的原生动物,符合题意。
故选B。
8.下列哪种植物与“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的“苔”是同类植物( )
A.B.C.D.
迎客松 葫芦藓 肾蕨 向日葵
【答案】B
【分析】苔藓植物无根,只有假根,有了茎、叶的分化,生活在阴湿处。
【详解】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只起到固着作用,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所以植株比较矮小,苔藓植物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如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上,常密集的生长着苔藓植物,它们就像毛茸茸的绿毯。由上可知诗中使台阶变绿的植物“苔”应该是苔藓植物。
A.迎客松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A不符合题意。
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B符合题意。
C.肾蕨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蕨类植物,C不符合题意。
D.向日葵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属于被子植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沙蚕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下列动物与它属于同一类群的是( )
A.B.C.D.
蛔虫 蜗牛 蚯蚓 涡虫
【答案】C
【分析】环节动物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代表动物有:蚯蚓、水蛭、沙蚕等。
【详解】A.蛔虫属于线形动物,其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这与沙蚕的体节特征不符,A错误。
B.蜗牛属于软体动物,其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这与沙蚕的体节特征也不符,B错误。
C.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其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这与沙蚕的特征完全吻合,C正确。
D.涡虫属于扁形动物,其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这与沙蚕的体节特征不符,D错误。
故选C。
10.鲍鱼是营养丰富且味道鲜美的海味,其贝壳还可以做中药,称为“石决明”。鲍鱼属于
A.鱼类B.腔肠动物 C.软体动物 D.环节动物
【答案】C
【分析】试题分析: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差异较大,种类繁多,约10万多种;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用鳃呼吸,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借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
【详解】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体温不恒定,A不符合题意。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B不符合题意。
鲍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体外有贝壳,用鳃呼吸,因此属于软体动物,C符合题意。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由许多体节构成,有刚毛或疣足。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福寿螺贝壳的外观与田螺相似,具有螺旋状纹理。作为食用螺引入我国后,因其适应性强,繁殖迅速,成为危害巨人的外来入侵物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活在水中 B.身体柔软C.有很多足 D.靠贝壳保护身体
【答案】C
【分析】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
【详解】福寿螺的身体柔软,体外外套膜,有贝壳,属于软体动物。福寿螺身体柔软,生活在水中,靠贝壳保护身体。运动器官是足,而不是多足,因此ABD正确,C错误。
故选C。
12.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如“寒蝉抱枯枝——日暮穷途”、“蝎子战蜈蚣——以毒攻毒”、“蝗虫打喷嚏——满嘴庄稼气”、“河里的蟹——都有夹(家)”等。请根据图中动物的相关知识,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蝗虫、蜈蚣、蝉、螃蟹都是节肢动物
B. 蝗虫、蜈蚣、蝉体表均有外骨骼,可防止水分蒸发
C. 蝗虫和蝉属于昆虫,蜈蚣没有翅膀,属于多足纲
D. 螃蟹在河里爬行运动,属于爬行动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包括甲壳类(如虾、蟹)、多足类(如蜈蚣)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
【详解】AB.蝉、蝗虫、蜈蚣、螃蟹都属于节肢动物,体表均有外骨骼,可防止水分蒸发,更好适应陆地生活,AB正确。
C.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有外骨骼,蝗虫和蝉都属于昆虫,蜈蚣属于节肢动物的多足纲,C正确。
D.螃蟹属于节肢动物,生活在河里(水中),用鳃呼吸,D错误。
故选D。
13.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鳄鱼、大鲵、蝾螈都是两栖动物
B.两栖动物是卵生动物
C.两栖动物皮肤裸露分泌黏液可以辅助呼吸
D.两栖动物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但它们也不能离开水
【答案】A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等。
【详解】A、大鲵、蝾螈都是两栖动物,鳄鱼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A错误。
B、两栖动物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里),卵生、卵自然孵化,体外发育,B正确。
C、两栖动物的肺不发达,需要裸露分泌黏液的皮肤辅助呼吸,C正确。
D、由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因此成体虽然生活在陆地上,但它们也不能离水太远,D正确。
故选A。
14.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特征千差万别。有关下列四种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用鳃呼吸,乙的气门是气体进出身体的门户
B.乙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C.具有角质的喙是丙适于飞行的结构特点之一
D.将甲、丙、丁分为一类的主要依据是体内有脊柱
【答案】C
【分析】(1)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2)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使动物的运动更灵活,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撑,还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足和触角也分节。
(3)鸟类的特征: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起,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4)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详解】A.甲是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乙是蝗虫,气体进出身体的门户是气门,气体交换的结构是气管,A正确。
B.乙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保护内部柔软的身体,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B正确。
C.丙家鸽属于鸟类,具有角质的喙,不是适于鸟类飞行的结构特点之一,C错误。
D.将甲鱼类、丙鸟类、丁爬行类分为一类的主要依据是体内有脊柱,由脊椎骨构成脊柱,D正确。
故选C。
15.各种环境中都生活着被子植物,其适应环境的能力特别强,在现存的植物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其中生活在水域中的莲、芦苇等,给其水下部分输送氧气的结构是( )
A. 发达的根系 B. 表皮 C. 导管和筛管D. 发达的气道
【答案】D
【解析】
【分析】被子植物根据生活环境分为陆生被子植物和水生被子植物两大类。
【详解】被子植物的生殖脱离了水的限制,适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陆生被子植物一般根系发达,以更多的吸收土壤深处的水和无机盐,来适应干旱的陆地生活;生活在水域中的莲、芦苇等被子植物由于生活在水中,氧气少,因此体内通常有气道,用来运输氧气,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是对水中生活的适应。因此,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6.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鳄鱼、大鲵、蝾螈都是两栖动物
B.两栖动物是卵生动物
C.两栖动物皮肤裸露分泌黏液可以辅助呼吸
D.两栖动物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但它们也不能离开水
【答案】A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等。
【详解】A、大鲵、蝾螈都是两栖动物,鳄鱼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A错误。
B、两栖动物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里),卵生、卵自然孵化,体外发育,B正确。
C、两栖动物的肺不发达,需要裸露分泌黏液的皮肤辅助呼吸,C正确。
D、由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因此成体虽然生活在陆地上,但它们也不能离水太远,D正确。
故选A。
17.某同学发现家里储存的橘子长毛了,而且是青绿色的。该“毛”属于( )
A. 霉菌B. 大肠杆菌C. 乳酸菌D. 金黄色葡萄球菌
【答案】A
【解析】
【分析】真菌中既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如酵母菌是单细胞个体,霉菌、蘑菇等是多细胞个体。
【详解】霉菌是多细胞真菌;大肠杆菌、乳酸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属于单细胞的细菌,因此橘子长得青绿色的毛是霉菌。
故选A。
18.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依法保护B.建立危物种种质库C.迁地保护D.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D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详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故选D。
19.关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通过孢子繁殖B. 都有细胞核 C.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 都是由一个细胞构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详解】A.酵母菌通过孢子繁殖或出芽繁殖、大肠杆菌通过分裂繁殖,因此不是都通过孢子繁殖,A错误。
B.酵母菌有细胞核,大肠杆菌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酵母菌和大肠杆菌都没有叶绿体,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
D.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D正确。
故选D。
20.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有关图中各种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要用高倍光学显微镜才能观察到,以自我复制的方式增殖
B ②有荚膜和鞭毛,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进行繁殖
C. ③青霉菌属于真菌,人类利用它提取了青霉素
D. ④是真核生物,能把无机物制造为有机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中:①是病毒、②是细菌、③是青霉、④蘑菇,据此回答。
【详解】A.①是病毒个体微小,用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病毒,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A错误。
B.有些②细菌除有一些特殊结构,如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生有鞭毛。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B错误。
C.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③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C正确。
D.蘑菇属于多细胞真菌,其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D错误。
故选C。
21.小动物遗体被深埋在大树旁,经较长时间后遗体消失,其主要原因是( )
A. 被腐生细菌、真菌分解了B. 被寄生真菌、细菌分解了
C. 被土壤中的水分溶解了D. 被大树的根吸收了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无机盐、二氧化碳、水),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
【详解】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把动物的遗体深埋在大树旁一段时间后,遗体不见了,其原因就是被腐生细菌、真菌分解了,A符合题意。
故选A。
22.提取患病烟草叶的汁液,经能将细菌滤去的过滤器过滤后,仍能感染正常烟叶并使其患病。据此可推测该致病病原体的特征是
A. 比细菌小B. 无细胞结构 C. 独立生活D. 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详解】将患病的烟草叶片的汁液通过细菌过滤器后,再滴到健康烟草叶片上,依然引起花叶病,由此发现了病毒,说明病毒比细菌小、但不能说明无细胞结构,生活方式和组成。
故选A。
23.紫杉醇是一种从红豆杉树皮上提取出来的抗癌活性物质,这种物质可以用于乳腺癌等癌症的治疗。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 )
A. 直接价值B. 间接价值C. 潜在价值D. 观赏价值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等,分析解答。
【详解】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
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
潜在价值是今天还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
可见利用从红豆杉树皮上提取出来的抗癌活性物质,来用于乳腺癌等癌症的治疗是生物多样性中的直接价值。
故选A。
24.蝗虫对庄稼能产生很大破坏,假如长期采用喷洒农药的方式来防治,效果就会表现出如图所示的数量变化。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
A.从曲线变化可知,蝗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B.从曲线变化可知,蝗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C.持续使用农药使蝗虫产生了变异,使其抗药性增强
D.蝗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蝗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答案】C
【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图中使用农药时把一部分蝗虫杀死,蝗虫群体密度减少;一段时间药效过后,蝗虫大量繁殖,蝗虫群体密度增加,再使用农药又把一部分蝗虫杀死,蝗虫密度又减少。
【详解】A.从曲线变化可知,第一次使用农药后,蝗虫并没有完全消失,则说明蝗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A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随着农药的使用,蝗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B不符合题意。
C.蝗虫原来就存在着变异,不是农药使蝗虫发生了变异,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C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随着农药的使用,具有抗药性的蝗虫数量增多,则说明蝗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5.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下列对解放前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是( )
A.直立行走B.制作工具C.学会用火D.产生语言
【答案】A
【详解】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他提出了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约1000万年~2000万年前,古猿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里,像现在的黑猩猩那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生活。后来随着气候逐渐向干燥寒冷转变,大片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古猿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差异,从而产生了分化。大部分古猿灭绝了;有一部分古猿从森林边缘退向深处,继续过着树栖生活,逐渐演化成了现代的类人猿。下到地面生活的那一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逐渐能够直立行走,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上肢解放出来,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工具。久而久之,人类祖先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还产生了语言,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
故选A。
26. 如图所示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装置说明原始生命起源过程中需要闪电提供能量
B. 装置A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含丰富的氧气
C. 实验后可检验到装置B内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大分子物质
D. 该模拟实验能够说明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大气
【答案】A
【解析】
【分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水蒸气、氨气、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详解】A.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里的闪电,该实验装置说明原始生命起源过程中需要闪电提供能量,A正确。
B.米勒实验装置中的A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氧气,B错误。
C.B装置模拟的是原始海洋,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C错误。
D.B装置模拟的是原始海洋,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D错误。
故选A。
27.下列关于生物化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生物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 越古老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C. 生物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可靠的证据
D. 在地质年代较新近的地层里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答案】C
【解析】
【分析】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因此,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历程。
【详解】A.生物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但不是唯一的证据,如还有分子生物学、胚胎学等证据,A错误。
B.越古老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B错误。
C.生物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可靠的证据,C正确。
D.现代也有低等的生物存在,在地质年代较新近的地层里也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D错误。
故选C。
28. 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素有“花中之王”“国色天香”的美称。其品种多样性的实质是( )
A. 环境多样性B. 物种多样性C. 遗传多样性D. 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遗传)的多样性。
【详解】A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AD错误。
B.物种的多样性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B错误。
C.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牡丹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牡丹(有白花、红花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品种多样的实质是基因(遗传)的多样性,C正确。
故选C。
29. 水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与之共同特征最多的分类等级是( )
A. 杉科B. 水杉属C. 松杉目D. 裸子植物门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详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所以,与水杉共同特征最多的分类等级是:水杉属。
故选B。
30.目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变迁导致缓慢丧失B. 自然灾害频发
C. 世界人口快速增长和破坏性活动加剧D. 外来物种入侵
【答案】C
【解析】
【分析】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其中人口快速增长导致需求过度是最主要原因。
【详解】随着人类的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人类集中活动的区域不断扩大,大面积砍伐森林,开辟农田,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导致环境变化太大,生物种类越少。因此,人口快速增长和破坏性活动加剧是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最主要原因。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本部分共4小题,每空2分,共计40分)
31.(12分)如图为五种生物的形态图。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的有______ (填字母)。
(2)E体表有_______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3)E有三对足,两对翅,它和七星瓢虫同属于______ 。蜈蚣、蜘蛛与E的形态差异很大,但在分类上它们同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动物。
(4)动物C靠______感知水流的变化。A与C比较,在细胞结构上主要的区别无成形的______。
【答案】(1)BD (2)外骨骼
(3) ①昆虫 ② 节肢
(4)①侧线 ②细胞核
【解析】
【分析】图中A细菌是单细胞生物,B向日葵和D肾蕨属于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C鲫鱼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E蝗虫是无脊椎动物,体表有外骨骼,有保护作用,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适于生活在陆地上,据此解答。
【小问1详解】
图中B向日葵和D肾蕨都是绿色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小问2详解】
E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水分散失,也具有保护作用,适于生活在陆地上。
【小问3详解】
节肢动物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包括甲壳纲、昆虫纲、蛛形纲和多足纲。其中,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外有外骨骼等,是昆虫中唯一能够飞行的节肢动物类群。因此,E蝗虫属于昆虫,有三对足,二对翅,它和七星瓢虫同属于昆虫。蜈蚣、蜘蛛与E的形态差异很大,但在分类上它们同属于节肢动物。
【小问4详解】
动物C是鱼类,鱼类通过侧线可以感知水压大小、水流方向、水流速度、水中物体的位置和其他各种变化,有成形的细胞核。A是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32.(8分)如图是几种生物的分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①所代表的生物是________。(选填“乳酸菌”或“酵母菌”)
(2)图中a、b两处应该填写的内容:a_______,b______。
(3)动物分类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根据体内有无______,可以将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答案】(1)乳酸菌
(2) ①. 种子植物 ②. 胎生
(3)脊柱(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解析】
【分析】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小问1详解】
原核生物无成形细胞核,乳酸菌是细菌,无成形细胞核;酵母菌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因此,图中数字①所代表的生物是乳酸菌。
【小问2详解】
植物根据繁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因此,题干中的a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种子植物。根据生殖方式,可以将动物分为卵生和b胎生两大类,胎生的成活率较高。
【小问3详解】
据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
33.(10分)2023年2月2日“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恢复”。中国绿发会作为《国际湿地公约》的观察员机构,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社会各界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保护湿地生境可持续发展。2022年,合肥首次入选“国际湿地城市”,这是多年来合肥践行生态环境保护的生动体现。
(1)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有助于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2)合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动植物种类丰富,动物多为林栖型鸟类,如白鹭、红嘴鸥、喜鹊等园内有植物达281种,杨树,水杉、女贞、香樟、木芙蓉、藤蔓等,更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珙桐、银杏等珍贵树种,以及再力花、德国鸢尾、荷花等水生植物。这反映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多样性,除此以外,生物多样性还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和______多样性。
(3)湿地是重要的生态财富,保护湿地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保护。
(4)学校准备举办一次以保护湿地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写一条活动宣传标语:__________。
【答案】(1)间接 (2) ① 生物种类或物种 ② 基因或遗传
(3)就地 (4)保护湿地你我他,地球健康靠大家(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是不可估量的。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有助于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极大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小问2详解】
根据题干中“白鹭、红嘴鸥、喜鹊等园内有植物达281种,杨树,水杉、女贞、香樟、木芙蓉、藤蔓等,更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珙桐、银杏等珍贵树种,以及再力花、德国鸢尾、荷花等水生植物”的描述可以看出,合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这反映了生物多样性的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因此,生物多样性还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
【小问3详解】
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小问4详解】
以保护湿地为主题的标语可以为:保护湿地你我他,健康地球靠大家。
34.(10分)某同学为探究如何保鲜肉汤做了以下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如图所示)装好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若干分钟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25℃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观察肉汤的情况.请回答:
(1)将肉汤加热至沸腾的目的_______。
(2)三天后,若乙装置内的肉汤保持新鲜,其原因是_______。
(3)甲、丙两装置可形成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要进行多次实验才能得出实验结论,是为了__________。
(4)请根据本实验的原理提出两种保存食品的方法_______。
【答案】(1) 杀死肉汤中的杂菌 (2)空气中的细菌无法进入肉汤中
(3)① 温度 ② 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4)冷藏法和罐藏法
【解析】
【分析】食品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因此食品贮存的原理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小问1详解】
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食物中的微生物繁殖生长引起的。食物中的微生物不会凭空产生,而是由空气中原有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繁殖产生的。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验证了这一结论。因此将肉汤煮沸的目的是通过高温将肉汤内的细菌等微生物杀灭。
【小问2详解】
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三天后,若乙装置内的肉汤保持新鲜,其原因是空气中的细菌无法进入肉汤中。
【小问3详解】
甲装置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所以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温度。在实验过程中要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小问4详解】
根据本实验的原理可知道保存食品的方法有:冷藏法和罐藏法。
八年级生物期中模拟卷(全解全析)(广东专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生物期中模拟卷(全解全析)(广东专用),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考前押题卷:生物(安徽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考前押题卷:生物(安徽卷)(全解全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安徽卷)-生物(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安徽卷)-生物(全解全析),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