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展开本课是第六单元的首篇课文,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作者抓住了那满湖的荷花荷叶作为写作对象,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热爱之情,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开篇即说六月的西湖风光与其它季节是不同的,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优美秀丽的画面。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会书写“莲”与“荷”两个字。
2.能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描写的景色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描写的意境,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热爱文学的思想感情,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语:(播放古筝曲),瞧!碧绿的莲叶,洁白的、粉红的荷花,在阳光的映照下,格外的艳丽!古代的很多诗人更是钟情于他!
2.大家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与荷花有关的古诗吗?睁大眼睛,看,知道这是哪首古诗吗?(课件出示:“池上、小池”插图,指名猜)
3. 夏天,荷花随处可见,但西湖的荷花却与众不同。因为,它承载了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承载了古代诗人的许多故事。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的就是西湖的景儿,西湖的事儿。
二、板书课题,解题质疑。
1.齐读课题,解题(指导根据意思断句,读好课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目交代了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适时出示净慈寺及林子方的介绍
3.师:谁能连起来,说一说题目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4.指导读好古诗的题目。
三、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配乐古筝曲,读出节奏),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停顿)
2.学生自己练习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3.指名朗读(找两个同学,其它同学听读,简单评价朗读)
4.齐读(师生共读)
5.学习生字“毕竟”和“映”,书写生字“莲”与“荷”。
四、读懂诗意,熟读成诵,感悟诗情
1.学习前两句古诗,理解“四时”和“六月”,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对西湖的赞美。
2.学习后两句古诗,理解“接天”与“无穷”的意思,体会“碧”与“红”两个色彩所描绘的画面。
3.多种形式的朗读。(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打着节拍读)
五、拓展古诗,教师总结
1.师: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湖是杭州著名的风景名胜。很多文人墨客游览西湖,都留下了优秀的古诗文。你们看——(课件出示《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学生自由读)
2. 同学们,诗人用优美的诗句记录下西湖的美景,表达了对美景的赞美、对友人的留恋。孩子们,这就是传诵千年的中华文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相得益彰,让我们徜徉在优美的诗词中,感受经典的魅力,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六、板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莲叶 碧 赞美
荷花 红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54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观察图片 巧猜古诗,认读生字 妙解诗题,美读古诗 感知画面,背诵古诗 浅悟诗情,绘声绘色 拓展诗句,抓住特点 学写生字,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解题,初读古诗,品读想象,深读悟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