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15《古诗二首》导学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6013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年级下册语文15《古诗二首》导学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60134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年级下册语文15《古诗二首》导学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60134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二年级下册语文13《画杨桃》导学案 学案 7 次下载
- 二年级下册语文14《小马过河》导学案 学案 7 次下载
- 二年级下册语文16《雷雨》导学案 学案 7 次下载
- 二年级下册语文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导学案 学案 7 次下载
- 二年级下册语文18《太空生活趣事多》导学案 学案 9 次下载
2021学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精品导学案
展开15 古诗二首
导学案设计
课题 | 古诗二首 | 课型 | 新授课 | ||
教学目标 | 1.认识“晓、慈”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湖、莲”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 ||||
教学重难点 | 1.认识“晓、慈”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湖、莲”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 ||||
课前准备 | 1.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学生) 3.搜集春天的相关诗句。(学生) | ||||
课时安排 | 2课时 | ||||
教学过程 | |||||
第一课时 | |||||
教学环节 | 教师指导 | 学生活动 | 教学提示 | ||
一、了解诗人,解释诗题(用时:5分钟) | 1.出示诗人杨万里的图片,指名说一说对杨万里的了解,教师小结。 2.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3.理解题目,点拨重点字的意思。 | 1.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诗人的资料,背一背杨万里的诗。 2.齐读课题,读准字音:“慈”是平舌音,“寺”也是平舌音。 3.先理解“晓”的意思,再连起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 1.在了解杨万里的相关资料时,教师可适当点拨杨万里擅长写景。 2.在读题目时,要引导学生正确停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
二、初读古诗,自主识字(用时:13分钟) | 1.组织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教师适当地评价字音、语速、节奏。 3.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晓、慈、毕、竟、映。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4.全班汇报比较难记的字,结合语境识记,积累词语。 5.多样练习,巩固生字。 (1)抽读词语卡片:毕竟、慈爱、分晓、倒映。 (2)送小青蛙回家游戏。 课件出示:每片荷叶上都有一个生字,顺利读出荷叶上的生字就能送小青蛙回家。(晓、慈、毕、竟、映。) 6.引导学生交流古诗的意思。 7.全班汇报,学生质疑,教师相机点拨词语的意思。 8.介绍背景。 | 1.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反复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在小组内先读一读本课的生字,然后再与同学交流识字方法。 4.给难字组词,丰富词汇。 5.在练习中反复认读生字,记住生字。 (1)开火车读,齐读。 (2)读准荷叶上的生字,注意“慈、竟、映”的读音。 6.结合课文插图,与同桌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有不懂的词语或句子可以画下来向老师请教。 7.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诗的意思。(到底是西湖六月的景色最美,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碧绿的荷叶一望无际,阳光下的荷花特别艳丽鲜红。) 8.了解写作背景:杨万里的好朋友林子方连升两级,将要离开杭州去上任。 | 1.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时,先把字音读准,再读出古诗的节奏。课件出示古诗的节奏,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画一画节奏。
2.在交流生字自学情况时,对于重点的字音教师要适当强调。如“竟”和“映”都是后鼻音。
3.交流诗意时,可根据学生的质疑释疑,点拨重点词语的意思。(毕竟:到底。接天:与天相接。映日:与太阳相映。别样:特别。) | ||
三、深入学习,品悟古诗(用时:10分钟) | 1.课件出示前两句,启发学生思考,进行质疑。 2.组织学生默读后两句,寻找“不同”之处。 (1)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想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画面。 (2)指导朗读。
4.播放西湖六月荷花、荷叶的视频,引导学生谈感受。 5.出示图片,配上音乐,指导朗读。 6.组织学生练习背诵。 | 1.自由读一读前两句诗,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作者只写六月的西湖?六月西湖的景色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2.先自己默读后两句,画出重点词语,结合课文插图想象画面。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认为与众不同之处。 3.(1)先说一说自己找到了哪些关键词语,再说一说自己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2)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朗读诗句,读出画面之美。 4.欣赏画面,感受荷塘之美,用一两句话抒发自己的感受。 5.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 6.自由背一背,同桌互相检查。 | 1.在感悟西湖六月美景时,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从“接天”“无穷碧”可以想象到荷叶碧绿碧绿、挨挨挤挤的样子;从“别样红”可以想象到荷花鲜红艳丽的画面。
2.在指导朗读时,对于语速、声调都要做恰当的指导,摒弃矫揉造作的朗读,鼓励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 ||
四、自主观察,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湖、莲、穷、荷。指名认读。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要点。 3.教师范写学生认为比较难写的字。 4.指导学生练习。 5.投影展示学生作品,交流反馈。 6.练习书写词语。 西湖 莲叶 无穷 荷花 | 1.认读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3.观察教师书写生字的过程,注意笔顺,认真倾听书写要领。 4.描红,练习书写。 5.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导书写的不足,并改正。 6.认读词语,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 |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观察,找到生字的书写要领。可引导学生关注生字的间架结构、笔顺和关键笔画所在的位置等。如“湖”要注意三部分的占位,“氵”位置偏左,“古”瘦长,在三部分中位置最高,“月”要窄,竖撇在竖中线右侧,和“古”有穿插关系。 | ||
五、背诵古诗,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 1.引导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配上一幅画。 | 1.给家长背诵古诗。
2.给古诗配上一幅画。 | 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魅力,注重诗词的积累。 | ||
第二课时 |
|
|
| ||
教学环节 | 教师指导 | 学生活动 | 教学提示 |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 1.播放《春之声圆舞曲》,学生汇报寻找春天的收获。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关于春天的相关诗句。 3.出示相关诗句引导学生诵读: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4.导入诗题,板书诗题。 | 1.仔细观察,交流自己发现的春天的足迹。 2.与全班同学交流自己积累的与春天有关的诗句。 3.在老师的引导下诵读、积累诗句,感受春天的美景。
4.齐读诗题。 | 教师可先从春天的美景入手,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然后引入课题。 | ||
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用时:8分钟) | 1.范读古诗。 2.介绍写作背景。 3.出示自学要求,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习情况。 自学要求:(1)初读古诗,画出古诗中描写的景物。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2)自主交流识字方法。 (3)理解诗句的意思,找出不懂的或难理解的地方质疑、释疑。 4.引导各小组提出不懂的或难理解的问题集体讨论。教师相机指导难懂的词句,并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意境。 5.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相机点拨。 | 1.认真倾听,听准字音,听清节奏。 2.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当时,安史之乱被平定了,天下太平,诗人回到了自己居住的成都草堂,看到草堂周围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诗。 3.理解自学要求,并按要求进行自学。
4.小组汇报自学情况,并提出自己没读懂的地方与同学交流。同时交流体会画面的意境。
5.交流识字方法,认识多音字“行”,说一说自己记住了哪些生字。 | 1.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到各小组活动中去,了解学习情况。必要时可以进行方法的指导。
2.学生在交流识字方法时,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形声字识字法识记“鹂、岭、泊”,想象法识记“鸣”,一只鸟儿张口叫,顺口溜识 记——今天有物口中含。 | ||
三、感悟欣赏,诵读古诗(用时:15分钟) | 1.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诗句。 2.引导学生汇报。 (1)找一找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2)找一找诗中表示动作的词语。 (3)找一找诗中表示数量的词语。 (4)作者都描写了哪些近景、远景。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适时进行评价。 4.引导学生给诗配画,深入理解。 (1)根据诗意,引导学生给诗配画,喜欢哪一句就给哪一句配画,并以相关的诗句作为标题。 (2)小组交流展示画作。 (3)请四名同学分别展示四句诗。 5.指导背诵古诗。 | 1.抓住诗中描绘的事物,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地方。 2.默读古诗,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词语的妙处。 (1)表示颜色的词语:黄、翠、白、青。 (2)表示动作的词语:鸣、上、含、泊。 (3)表示数量的词语:两个、一行、千秋、万里。 (4)近景:两个黄鹂鸣翠柳。门泊东吴万里船。远景: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指名读古诗。 4.(1)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画画。 (2)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画的内容。 (3)展示自己所画的内容,朗诵诗句。 5.练习背诵。 | 1.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大自然之中。
2.给诗配画环节,要求不可过高,只要能够画出诗中描绘的事物就可以。关键是引导学生进行表达,化诗句为美丽的画面。 | ||
四、指导书写,练习写字(用时:10分钟) |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绝、含、岭、吴。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书写要点。 3.教师范写并讲解重点字书写要点。 “绝”的第四笔起笔要比“纟”起笔高。竖弯钩的底部低于“纟”底端。 “含”的“人”的撇捺要舒展。第三笔点的收笔在竖中线上,“口”略扁。 4.组织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 1.认读生字:绝、含、岭、吴。
2.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关键笔画。说一说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3.观察教师书写笔顺及运笔方法,跟随教师书空。
4.观察范字,描红临写。 | 1.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例字的结构,要发挥教师的指导、点拨作用。
2.教师给学生示范书写,并进行指导。 | ||
五、课堂小结,引导背诵(用时:2分钟) | 1.教师总结课堂学习情况。 2.引导背诵古诗。 | 学生背诵。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背诵。 |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导入,资料链接,检测预习情况,学习课文,合作探究,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515 古诗二首绝句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515 古诗二首绝句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导学提纲,课堂实践,反馈矫正,课堂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了解,学习新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