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习作:小小“动物园”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习作:小小“动物园”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引导学生观察家人和动物之间的相似点,包括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
2. 能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家人比作相应的动物,写出家人的特点。
3. 掌握写作的基本结构,如开头引入、中间具体描述、结尾总结,使文章条理清晰。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讨论、分享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在写作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如何组织语言、选择合适的事例来体现家人与动物的相似之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增进学生对家人的了解和热爱之情,体会家庭的温暖。
2.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写作可以是一件有趣且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发现家人和动物的相似点,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
2. 指导学生正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二)教学难点
1. 深入挖掘家人的性格特点,选择恰当的动物进行准确的比喻,避免简单、生硬的对应。
2. 在描写家人特点时,能够融入自己的情感,使读者能感受到家庭氛围和亲情。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实例分析法
四、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含各种动物的图片、视频,以及一些家庭生活场景的图片。
2. 制作一些写有不同动物特点的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 播放一段有趣的动物世界视频,视频中展示各种形态各异、性格不同的动物,如凶猛的狮子、温顺的绵羊、机灵的猴子、勤劳的蜜蜂等。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外貌、动作和神态。
2. 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这些动物可爱吗?你们有没有发现,其实在我们的家里,也有一些像这些动物一样的家人呢?”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导入新课。
(二)理解题意
1. 教师在课件上展示本次习作的题目《小小“动物园”》,并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想法呢?这个‘动物园’里都有谁呢?”引导学生自由发言。
2.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进一步解释:“这个‘动物园’其实就是我们的家,家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像一种动物呢。那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发现家人和动物的相似之处呢?比如外貌、性格、爱好,或者他们平时做事的方式。”
3. 教师举例说明:“比如说,爸爸力气很大,就像一头强壮的熊;妈妈很温柔,像一只温和的绵羊。这就是从性格和给人的感觉方面来找到的相似点。”
(三)动物特点大揭秘
1. 教师拿出之前准备好的写有不同动物特点的卡片,分发给每个小组。卡片上的内容例如:
老虎:威风凛凛,有王者之气,很凶猛,保护自己的领地。
猴子:机灵、活泼,动作敏捷,喜欢玩耍,总是充满好奇心。
蜜蜂:勤劳,整天忙忙碌碌,为了集体辛勤工作。
2. 每个小组拿到卡片后,讨论卡片上动物的特点,并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
3. 教师在黑板上记录下学生讨论的重点内容,如动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行为习惯等。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动物的特点,为后面将家人比作动物做准备。
(四)寻找家人与动物的相似点
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家人的特点,提出问题:“现在,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自己的家人,他们有什么特点呢?可以从我们刚才说的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来想。”
2. 学生思考片刻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话题为:“你的家人像哪种动物?为什么?”每个小组的成员分享自己的想法,并一起讨论每个成员所说的家人与动物的相似点是否合适。
3.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给予指导。例如,当学生说爸爸像狮子,因为爸爸很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爸爸在什么情况下会“凶”,这种“凶”背后是不是有对家庭的保护,就像狮子保护自己的领地一样,从而让学生对家人的特点有更深入的理解。
4. 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小组内一位成员找到的家人与动物的相似点。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或建议。
(五)范文引路
1. 教师在课件上展示一篇优秀范文《我家的“动物园”》:
《我家的“动物园”》
我家是一个小小的“动物园”,里面住着各种各样有趣的“动物”。
我的爸爸是一头威风凛凛的狮子。他身材魁梧,浓眉大眼,就像狮子那威严的模样。爸爸在家里很有权威,就像狮子是森林之王一样。不过,爸爸这头“狮子”可不会随意发火,只有当我和弟弟犯错,比如作业没完成就想出去玩的时候,他才会大声吼叫,那声音就像狮子的咆哮,吓得我们赶紧改正错误。但更多的时候,爸爸就像狮子守护领地一样守护着我们的家,让我们感到安全。
我的妈妈是一只勤劳的蜜蜂。她每天很早就起床为我们准备早餐,然后又忙着打扫房间、洗衣服。一整天,妈妈都在不停地忙碌,就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采集花蜜一样。妈妈总是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她的勤劳让我们的家充满了温馨。即使她很累,也从不会抱怨,就像蜜蜂不知疲倦地工作。
我的弟弟是一只调皮的小猴子。他总是蹦蹦跳跳的,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他那机灵的小眼睛一转,就会想出一些调皮的点子。有一次,他把我的作业本藏了起来,还笑嘻嘻地看着我着急。不过,他也像小猴子一样可爱,他的调皮常常给我们带来欢乐。每当我不开心的时候,他就会在我身边做鬼脸,逗我笑。
而我呢,我觉得自己像一只慢吞吞的树懒。我做事情总是不慌不忙的,尤其是早上起床的时候,闹钟响了好几遍,我还想再睡一会儿。不过,我也有树懒的优点,我很有耐心。当我做手工或者画画的时候,我可以静静地坐很久,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好。
这就是我家的“动物园”,我爱我家的每一只“动物”。
2.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范文,思考以下问题:
作者把家人分别比作了什么动物?从哪些方面体现了相似点?
作者在描写家人时,用了哪些具体的事例?这些事例对表现家人的特点有什么作用?
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你觉得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
3. 学生阅读并思考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自己对范文的理解和看法。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范文在找相似点、运用事例、语言表达和文章结构方面的优点,为学生写作提供借鉴。
(六)写作实践
1.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现在,大家根据我们之前的讨论和范文的学习,开始写自己的《小小“动物园”》。在写的时候,要把家人和动物的相似点写清楚,还要有具体的事例哦,让读者能感受到你家这个‘动物园’的有趣。”
2. 学生开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关注学生的写作进度和遇到的问题,对个别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例如,对于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动物来比喻家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重新观察家人的特点;对于事例描写不具体的学生,教师可以提醒他们增加细节描写,如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七)修改完善
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修改:“同学们,写完作文后,我们要像小作家一样认真修改自己的文章。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检查:有没有把家人和动物的相似点写清楚?事例是不是能很好地体现家人的特点?语句通顺吗?有没有错别字和标点符号错误?”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修改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互评。每个小组的成员互相交换作文,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评价标准可以包括:比喻是否恰当、内容是否具体生动、结构是否完整(有开头、中间具体描述、结尾)等。
3. 小组互评结束后,学生根据同学的建议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再次修改。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修改的情况,对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指导,如部分学生可能在描写家人特点时过于简单,教师可以再次强调增加细节描写的重要性。
(八)展示分享
1. 教师邀请几位学生上台朗读自己修改后的作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2. 朗读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可以从优点和不足两个方面进行,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例如,学生可以评价某个同学的作文比喻很新颖,对家人特点的描写很生动,也可以指出某个同学在事例选择上可以更加典型一些。
3.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和评价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对优秀的作文给予表扬和奖励。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把自己的作文分享给家人,听听家人的意见,增进与家人之间的感情。
(九)课堂小结
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提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回答,如学会了如何把家人比作动物来写作文、知道了从哪些方面找家人和动物的相似点、掌握了一些写作和修改的方法等。
2. 教师强调:“我们的家就像一个充满爱的‘动物园’,每一个家人都有他们独特的魅力。希望大家以后能更加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也希望大家能继续用文字记录下家庭生活中的美好。”
(十)作业布置
1. 将自己的作文配上一些家人的照片或者自己画的家人和相应动物的画像,制作成一本简单的家庭画册。
2. 尝试从家人的角度,写一篇《小小“动物园”》,把自己想象成家人眼中的某种动物。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习作:小小“动物园”教案设计,共14页。
这是一份语文习作:小小“动物园”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小学习作:小小“动物园”一等奖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借助绘本,初识“相似点”,借助教材,理解“相似点”,拾级而上,写清“相似点”,微课破难点,擦亮“相似点”,交流修改,内化方法,绘本延伸,完善小小“动物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