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2章 天气与气候第7节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2章 天气与气候第7节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说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并能够正确判断某一地点是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
2.能够正确说出我国季风气候的三种类型,并能根据图表正确分析出我国季风气候和干旱气候的特点
3.能够从两面举例说出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动物行为的影响
4.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说出寒潮、台风、洪水等灾害性天气形成的原因及危害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季风气候的类型及分布,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灾害性天气的成因及危害
难点:我国东部的季风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灾害性天气的成因及危害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引入
展示图片——一组新疆和浙江的风景图
师:我国西北内陆与东南沿海地区在自然景观上有什么差别?
生:干燥,湿润
师:造成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季风
2.冬、夏季风形成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季风的相关知识,季风是什么啊?
生:季风是在大范围内区域,冬、夏季盛行,风向相反或近于相反的风。
师:我们将受季风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称为季风气候。我国是一个深受季风气候影响的国家,尤其是我们浙江沿海一带,那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杭州这边夏天和冬天分别是刮什么方向的风?
师:好的,让我们一起看下夏、冬季风的形成过程,看看究竟夏季和冬季是刮什么方向的风?
播放视频——冬、夏季风的形成过程
师:大家看到冬季是刮什么方向的风啊?
生:东北风和西北风
阐述:没错。冬季时,西伯利亚,蒙古一带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部,气温较低,气压较高。而太平洋、印度洋气温较高,气压降低。风从西北内陆吹来,盛行的是偏北风。由于在冬季从内陆吹来的,因此寒冷而干燥。
师:那夏季刮的是什么方向的风啊?
生:东南风和西南风
师:夏季时,太平洋、印度洋热带和副热带海洋较凉爽,气压较高,大陆地区气温较高,气压较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盛行的是偏南风,温暖而湿润。我们来看下冬、夏季风的差异。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师:由于季风对我国的影响,我们将我国的区域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我们将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区域叫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的区域叫非季风区。那大家知道我国哪些地方属于季风区,哪些地方属于非季风区吗?
生:西藏、新疆不属于,浙江、上海属于
师: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到底是怎么划分的呢,它们的分界线是什么呢?
师:看图,夏季风从海洋吹过来,遇到了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季风过不去了,所以这组山脉以东以南地区是季风气候区,以西以北地区是非季风气候区。
师: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气候又是如何的呢?
生:季风区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非季风区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师:浙江、新疆、哈尔滨分别属于什么气候区?
生:……
4.我国东部的季风气候
(1)读哈尔滨、上海、广州三地的年气温和降水分布图
师:我国季风气候具有哪些特点?
师:冬天温度怎么样?降水量怎么样?夏天温度怎么样?降水量怎么样?夏天气温最高使,温度也最高,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
(2)季风气候对工农业生产及动物行为的影响
夏季气温高,降水丰富,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冬季气温低,寒冷的天气常会对工农业的生产造成危害。如:寒冷的气候和大雪会影响公路、铁路、航空运输和内河航运。“雪暴”会冻死牧区的牲畜等。
季风气候会对动物的行为产生影响:如蜗牛夏眠,蛇、蛙冬眠等。
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
师:我们在座的都很幸运,都生活在浙江沿海一带,水资源丰富,从未缺水。但是在西部地区,水资源是相当缺乏,有些偏远地方家里常年缺水,一周只有几个小时的水供应,一年才能洗两三次澡,所以我们在座的要节约用水,水来之不易。
读图一:展示我国干旱气候的图片
师:我们再来看看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夏季风不能到达的我国的西部地区一般降水稀少,为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也就是我们刚提到的非季风气候区。
师:请大家打开书本,观看地图,找出降水量小于400毫升的地区,并用铅笔画出降水量大于400和小于400的分界线。
学生操作
师:那为什么干旱和半干旱的这些地区降水量会这么稀少?我刚刚也有提到,请同学回答下
学生回答:西部地区深居内陆, 东南季风不能到达这些区域,所以受大陆性质的影响大。
读图二:乌鲁木齐气温和降水分布图
师:我国西部干旱气候有何特点?降水量怎么样?冬天温度怎么样?夏天温度怎么样?
生:全年降水量少,降水集中在夏季,季节变化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但日照充沛。
师:大家有没有吃过新疆的红枣、葡萄啊?
师:红枣、葡萄都很甜,红枣特别大。这就是西部气温较差大,光照强,光照时间长导致积累的有机物多所造成的。
师:那大家有没有想过,在这么干旱的地方,生物是如何生存的呢?自然选择说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那么这些生物身上必然有特点与他们的环境相适应,适宜他们生存。
师:你知道为什么骆驼有两个这么大的驼峰吗?仙人球的茎为什么这么干旱吗?叶子为什么
会演变成刺?沙漠中的抬尾芥虫会在大雾的深秋爬上沙丘顶,高高地抬起屁股,你能解释它为什么这样做吗?
生:驼峰里面贮藏着大量的脂肪。当骆驼在沙漠中长途行走时,常常又以饿又渴,这时,驼峰内的脂肪就会分解,变成体内急需的营养和水分。仙人掌粗大的茎是贮存水分的地方,叶子退化成针状是为了减少水的蒸腾,发达的根系为了充分吸收水分。抬尾芥虫在大雾的夜里抬起屁股是为了让凝结在身上的水沿着身体流到嘴里,这是它们获得水分的主要方法。
灾害性天气
(1)寒潮
师:现在我们来一起看下我国的灾害性天气,寒潮也叫寒流,就是来自北方西伯利亚、蒙古的冷空气大规模南下侵袭我国,造成我国大规模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伴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那是否每次天气变冷、降温都是寒潮来了呢?
生:不是
师: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摄氏度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5摄氏度以下,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寒潮过程,并非每次南下都称为寒潮。
每次的寒潮,都往往伴随着剧烈的降温、霜冻、大风和扬沙天气,因此对农业、牧业、交通运输业等带来较大的影响。寒潮带来的大风会影响飞机飞行、列车行驶、船舶的航行等等,寒潮造成的电线积冰也会导致导线断线,电路中断等等。
师: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寒潮也就是这个月的15号左右,上个星期我们是不是感到有两天降温幅度很大啊。其实在我们浙江一带还算不上寒潮。山东省、山西省等较北的地区才算得上寒潮。
(2)台风
师:再来看一下台风,特别是我们东部沿海地区很容易受台风的侵袭。台风中心为低压,周围高压,风由四周往中间移动,又由于地转偏向力,所以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热带气旋。台风半径有数百千米,台风中心叫台风眼,那里风平浪静,云量少。台风眼外侧半径100千米左右才是狂风暴雨区。
师:台风会对我们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啊?
生:吹倒树木,海上形成狂风巨浪,狂风暴雨易形成水灾。
师:还记得这个月8号为什么停课吗?
生:台风“菲特”。
师:没错。台风“菲特”在7日于浙闽交界处登陆,中心最大风力达到14级,已经是强台风了。其中最“菲特”影响比较大的是宁波余姚。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
师:我们看到台风“菲特”造成了余姚全程70%被淹五天,断水断电,并且因灾直接损失275.58亿元。损失真是巨大的。那当台风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不要待在大树下和电线杆旁,不能躲在不安全的房屋内,海上航行、作业的船舶要进港避风
师:台风对人类来说一定有害吗?
生:不一定
师:在干旱季节,台风会带来丰富的降水,有利于缓解旱情和降温。同时,台风对缓和高温天气也有一定作用。今年的夏天是不是特别热啊,今年特别热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台风。副热带高压是影响夏季天气的主要系统,往年因为有台风登陆,因此副热带高压在台风的影响下会撤退、断裂,天气也呈现出热一阵,一场台风雨来了又降温这样的天气形势。今年没有强有力的台风来与副热带高压对抗,这使得一些地方出现了比较极端的高温天气。
(3)洪水
师: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洪水,洪水也是我国最大自然灾害之一。其中比较大的,就是1998年由于持续性降水,造成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展示图片
师:我们来看下洪水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持续性降水和暴雨,还有就是人为原因。
师:大家猜想一下,两个坡面,哪个坡面上的水的流动速度快?汇入水沟的水量哪个大?泥沙量哪个大?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答:有草皮的坡面有草阻挡,水的流速慢,水的下渗多,汇入水沟的水量少。由于流速慢,对坡面土壤的侵蚀作用也小,汇入水沟的水泥沙含量少。
师:所以说植被可以保持水土,我们应该多植树造林。
师:大家想想看,还有哪些人类活动可以引发洪水或加大洪水的危害?
生:围湖造田、侵占河道、植被破坏、城市无序发展
师:最后再来看下其他的一些气象灾害
展示图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2024)第7节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7节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仪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节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