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扬州市仪征市2024-2025学年九上数学开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扬州市仪征市2024-2025学年九上数学开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她的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已知显微镜下某种疟原虫平均长度为0.0000015米,该长度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米B.米C.米D.米
2、(4分)下列给出的四个点中,在直线的是( )
A.B.C.D.
3、(4分)为了更好地迎接庐阳区排球比赛,某校积极准备,从全校学生中遴选出21名同学进行相应的排球训练,该训练队成员的身高如下表:
则该校排球队21名同学身高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单位:cm)( )
A.185,178B.178,175C.175,178D.175,175
4、(4分)方程①=1;②x2=7;③x+y=1;④xy=1.其中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序号是( )
A.①B.②C.③D.④
5、(4分)为加快5G网络建设,某移动通信公司在山顶上建了一座5G信号通信塔AB,山高BE=100米(A,B,E在同一直线上),点C与点D分别在E的两侧(C,E,D在同一直线上),BE⊥CD,CD之间的距离1000米,点D处测得通信塔顶A的仰角是30°,点C处测得通信塔顶A的仰角是45°(如图),则通信塔AB的高度约为( )米.(参考数据:,)
A.350B.250C.200D.150
6、(4分)是整数,那么整数x的值是( )
A.6和3B.3和1C.2和18D.只有18
7、(4分)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斜边长是10,一条直角边长是6,那么另一条直角边长是( ).
A.6B.7C.8D.9
8、(4分)正比例函数y=mx的图象经过点A(m,4),且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则m=( )
A.2B.-2C.4D.-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若二次根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0、(4分)某天工作人员在一个观测站测得:空气中PM2.5含量为每立方米0.0000023g,则将0.000002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
11、(4分)如图,在ABCD中,用直尺和圆规作∠BAD的平分线AG交BC于点E.若BF=8,AB=5,则AE的长为__.
12、(4分)在菱形ABCD中,两条对角线AC与BD的和是1.菱形的边AB=5,则菱形ABCD的面积是_____.
13、(4分)小数0.00002l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如图,已知直线l1:y=-2x+4与x、y轴分别交于点N、C,与直线l2:y=kx+b(k≠0)交于点M,点M的横坐标为1,直线l2与x轴的交点为A(-2,0)
(1)求k,b的值;
(2)求四边形MNOB的面积.
15、(8分)垃圾分类有利于对垃圾进行分流处理,能有效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为了了解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某校对本校甲、乙两班各60名学生进行了垃极分类相关知识的测试,并分别随机抽取了15份成绩,整理分析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
(收集数据)
甲班15名学生测试成绩统计如下:(满分100分)
68,72,89,85,82,85,74,92,80,85,78,85,69,76,80
乙班15名学生测试成绩统计如下:(满分100分)
86,89,83,76,73,78,67,80,80,79,80,84,82,80,83
(整理数据)
按如下分数段整理、描述这两组样本数据
在表中,a= ,b= .
(分析数据)
(1)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如下表所示:
在表中:x= ,y= .
(2)若规定得分在80分及以上(含80分)为合格,请估计乙班60名学生中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合格的学生有 人
(3)你认为哪个班的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情况较好,说明理由.
16、(8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2(a﹣1)x+a﹣2=0(a>0).
(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设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x2(其中x1>x2).若y是关于a的函数,且y=ax2•x1,求这个函数的表达式;
(3)将(2)中所得的函数的图象在直线a=2的左侧部分沿直线a=2翻折,图象的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的图象.请你结合这个新的图象直接写出:当关于a的函数y=2a+b的图象与此图象有两个公共点时,b的取值范围是 .
17、(10分)如图,在正方形内任取一点 ,连接,在⊿外分别以为边作正方形和.
⑴.按题意,在图中补全符合条件的图形;
⑵.连接,求证:⊿≌⊿;
⑶.在补全的图形中,求证:∥.
18、(10分)以四边形ABCD的边AB,AD为边分别向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BF和等边三角形ADE,连接EB,FD,交点为G.
(1)当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时,如图①,EB和FD的数量关系是 ;
(2)当四边形ABCD为矩形时,如图②,EB和FD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加以证明;
(3)如图③,四边形ABCD由正方形到矩形再到一般平行四边形的变化过程中,EB和FD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结论,无需证明.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某校四个绿化小组一天植树棵数分别是10、10、x、8,已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相等,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
20、(4分)如图,在中,点在上,请再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与相似,那么要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只填一个即可)
21、(4分)如图,P是矩形ABCD的边AD上一个动点,矩形的两条边AB、BC的长分别为6和8,那么点P到矩形的两条对角线AC和BD的距离之和是__.
22、(4分)如图,AB∥CD,E、F分别是AC、BD的中点,若AB=5,CD=3,则EF的长为______________.
23、(4分)如图,矩形OABC中,D为对角线AC,OB的交点,直线AC的解析式为,点P是y轴上一动点,当的周长最小时,线段OP的长为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如图,中,平分,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于点、、,连接、.
(1)求证:四边形是菱形;
(2)若,,,求的长.
25、(10分)甲、乙两家草莓采摘园的草莓品质相同,销售价格也相同.“五一期间”,两家均推出了优惠方案,甲采摘园的优惠方案是:游客进园需购买50元的门票,采摘的草莓六折优惠;乙采摘园的优惠方案是:游客进园不需购买门票,采摘园的草莓超过一定数量后,超过部分打折优惠.优惠期间,设某游客的草莓采摘量为x(千克),在甲采摘园所需总费用为(元),在乙采摘园所需总费用为(元),图中折线OAB表示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
(1)甲、乙两采摘园优惠前的草莓销售价格是每千克 元;
(2)求、与x的函数表达式;
(3)在图中画出与x的函数图象,并写出选择甲采摘园所需总费用较少时,草莓采摘量x的范围.
26、(12分)如图1,在△ABC中,按如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②以点C为圆心,C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D;③连结BD,与AC交于点E,连结AD,CD.
(1)填空:△ABC≌△ ;AC和BD的位置关系是
(2)如图2,当AB=BC时,猜想四边形ABCD是什么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3)在(2)的条件下,若AC=8cm,BD=6cm,则点B到AD的距离是 cm,若将四边形ABCD通过割补,拼成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 cm.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A
【解析】
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详解】
解:0.0000015=1.5×10-6,
故选:A.
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2、D
【解析】
只需把每个点的横坐标即x的值分别代入,计算出对应的y值,然后与对应的纵坐标比较即可.
【详解】
解:A、当时,,则不在直线上;
B、当时,,则不在直线上;
C、当时,,则不在直线上;
D、当时,,则在直线上;
故选:D.
本题考查判断点是否在直线上,知识点是:在这条直线上的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这条直线的解析式.
3、D
【解析】
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详解】
解:因为175出现的次数最多,
所以众数是:175cm;
因为第十一个数是175,
所以中位数是:175cm.
故选:D.
本题为统计题,考查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
4、B
【解析】
本题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答.
【详解】
解:其中①为分式方程,②为一元二次方程,③为二元一次方程,④为二元二次方程,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首先要看是否是整式方程,然后看化简后是否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5、B
【解析】
设AB=x米,则AE=(100+x)米,然后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表示出DE,EC,最后利用CD=DE+EC=1000即可求出x的值.
【详解】
设AB=x米,则AE=(100+x)米,
在Rt△AED中,
∵ ,
则DE==(100+x),
在Rt△AEC中,∠C=45°,
∴CE=AE=100+x,
由题意得,(100+x)+(100+x)=1000,
解得x=250,
即AB=250米,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解直角三角形,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的关键.
6、C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原式=,
∵是整数,
∴或,
解得:x=2或x=18,
故选:C.
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7、C
【解析】
本题直接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
由勾股定理的变形公式可得:另一直角边长==1.
故选C.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8、B
【解析】
直接根据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和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详解】
把x=m,y=4代入y=mx中,
可得:m=±2,
因为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所以m=-2,
故选B.
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性质: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为直线,当k>0时,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y值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y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x-4≥0,再解即可.
【详解】
由题意得:x−4⩾0,
解得:x⩾4,
故答案为:x⩾4
此题考查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解题关键在于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得到x-4≥0
10、2.3×10﹣1.
【解析】
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详解】
0.0000023左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有1个0,
所以0.000 0023=2.3×10﹣1,
故答案为2.3×10﹣1.
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11、1
【解析】
由基本作图得到,平分,故可得出四边形是菱形,由菱形的性质可知,故可得出的长,再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的长,进而得出结论.
【详解】
解:连结,与交于点,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是菱形,
,,.
,
在中,,
.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基本作图,熟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平行线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2、2
【解析】
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C•BD,再根利用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如图,
∵四边形ABCD是菱形,
∴OA=AC,OB=BD,AC⊥BD,
在Rt△AOB中,∠AOB=90°,
根据勾股定理,得:OA2+OB2=AB2,
即(AC+BD)2﹣AC•BD=AB2,
×12﹣AC•BD=52,
AC•BD=48,
故菱形ABCD的面积是48÷2=2.
故答案为:2.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面积公式,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比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3、2.1×10﹣1
【解析】
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详解】
解:小数0.00002l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1×10-1.
故答案为2.1×10-1.
本题考查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k= ,b= ;(2)
【解析】
(1)根据待定系数法可求出解析式,得到k、b的值;
(2)根据函数解析式与坐标轴的交点,可利用面积公式求出四边形的面积.
【详解】
(1)M为l1与l2的交点
令M(1,y),代入y=2x+4中,解得y=2,
即M(1,2),
将M(1,2)代入y=kx+b,得k+b=2①
将A(-2,0)代入y=kx+b,得-2k+b=0②
由①②解得k=,b=
(2)解:由(1)知l2:y=x+ ,当x=0时
y= 即OB=
∴S△AOB= OA·OB= ×2× =
在y=-2x+4令y=0,得N(2,0)
又因为A(-2,0),故AN=4
所以S△AMN= ×AN×ym= ×4×2=4
故SMNOB=S△AMN-S△AOB=4-=.
考查了两条直线的相交问题,以及一次函数图象的点的特征,要熟练掌握.
15、【整理数据】:7,4;【分析数据】(1)85,80;(2)40;(3)乙班的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整体水平较好,见解析.
【解析】
由收集的数据即可得;
(1)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可得;
(2)用总人数乘以乙班样本中合格人数所占比例可得;
(3)甲、乙两班的方差判定即可.
【详解】
解:乙班75.5~80.5分数段的学生数为7,80.5~85.5分数段的学生数为4,
故a=7,b=4,
故答案为:7,4;
(1)68,72,89,85,82,85,74,92,80,85,78,85,69,76,80,
众数是x=85,
67,73,76,78,79,80,80,80,80,82,83,83,84,86,89,
中位数是y=80,
故答案为:85,80;
(2)60×=40(人),
即合格的学生有40人,
故答案为:40;
(3)乙班的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整体水平较好,
∵甲班的方差>乙班的方差,
∴乙班的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整体水平较好.
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众数,中位数,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16、(1)见解析;(2)y=a﹣1(a>0);(1)﹣11<b<﹣2
【解析】
(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判断即可;
(2)先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得出x1,x2,即可得出函数函数关系式;
(1)画出新函数的图形和直线y=2a+b,利用图形和直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1)证明:∵ax2﹣2(a﹣1)x+a﹣2=0(a>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2(a﹣1)]2﹣4a(a﹣2)=4>0,
∴方程ax2﹣2(a﹣1)x+a﹣2=0(a>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解:由求根公式,得x=.
∴x=1或x=1﹣.
∵a>0,x1>x2,
∴x1=1,x2=1﹣,
∴y=ax2•x1=a×(1﹣)﹣1=a﹣1.
即函数的表达式y=a﹣1(a>0),
(1)解:如图,直线BD刚好和折线CBA只有一个公共点,再向下平移,就和这些CBA有两个公共点,
继续向下平移到直线CE的位置和直线CBA刚好有1个公共点,再向下平移和这些CBA也只有一个公共点,
由(2)知,函数的表达式y=a﹣1(a>0),
当a=2时,y=2﹣1=﹣1,
∴B(2,﹣1),
由折叠得,C(4,﹣1),
当函数y=2a+b的图象过点B时,
∴﹣1=2×2+b,
∴b=﹣2,
当函数y=2a+b的图象过点C时,
∴﹣1=2×4+b,
∴b=﹣11,
∴﹣11<b<﹣2.
故答案为:﹣11<b<﹣2.
此题是翻折变换,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求根公式,一次函数的性质,函数图象的画法,解本题的关键是求出函数的表达式y=a−1(a>0),画出函数图象是解本题的难点.
17、(1)补全图形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⑴问要注意“在⊿外”作正方形;
本题的⑵问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的结论为三角形全等提供条件,比较简单;
本题额⑶问可以连接正方形的对角线后,然后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来证明.
详解:⑴.如图1,在⊿外分别以为边作正方形和.(要注意是在“⊿外”作正方形,见图1)
⑵.在图1的基础上连接.
∵四边形 、和都是正方形
∴
∴
∴
∴⊿≌⊿( )
⑶. 继续在图1的基础上连接.(见图2)
∵四边形是正方形,且已证
∴
∴
∵⊿≌⊿
∴
∴
∴ 即
∴∥.
点睛:本题的⑴问要注意的是在“在⊿外”作正方形,所以不要作在三角形内部;本题的⑵问主要是利用正方形提供的条件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比较简单,常规证法;本题的⑶问巧妙利用与正方形的对角线构成的内错角来提供平行的条件,需正方形和全等三角形来综合提供.
18、(1)DF=BE;(2)EB=FD,证明见解析;(3)DF=BE
【解析】
(1)根据题意可得AB=AF,AD=AE,∠FAB=∠EAD,即可得∠FAD=∠EAB,则可证△AFD≌△AEB,可得BE=DF
(2)根据题意可得AB=AF,AD=AE,∠FAB=∠EAD,即可得∠FAD=∠EAB,则可证△AFD≌△AEB,可得BE=DF
(3)根据题意可得AB=AF,AD=AE,∠FAB=∠EAD,即可得∠FAD=∠EAB,则可证△AFD≌△AEB,可得BE=DF.
【详解】
解:(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AD,∠BAD=90°
∵△BAF和△AED是等边三角形
∴AF=AB,AD=AE,∠FAB=∠EAD=60°
∴AE=AD=AF=AB,∠FAD=∠EAB
∴△ABE≌△ADF
∴DF=BE
故答案为DF=BE
(2)EB=FD
理由如下:
∵△BAF和△AED是等边三角形
∴AF=AB,AD=AE,∠FAB=∠EAD=60°
∴∠FAB+∠BAD=∠EAD+∠BAD
∴∠FAD=∠EAB
又∵AF=AB,AE=AD
∴△ABE≌△AFD
∴DF=BE
(3)BE=DF
理由如下∵△BAF和△AED是等边三角形
∴AF=AB,AD=AE,∠FAB=∠EAD=60°
∴∠FAB+∠BAD=∠EAD+∠BAD
∴∠FAD=∠EAB
又∵AF=AB,AE=AD
∴△ABE≌△AFD
∴DF=BE
本题考查了四边形的综合题,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灵活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1
【解析】
根据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相等确定x的值,再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
解:当x=8时,有两个众数,而平均数只有一个,不合题意舍去.
当众数为1时,根据题意得(1+1+x+8)÷4=1,
解得x=12,
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8,1,1,12,
处于中间位置的是1,1,
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1)÷2=1.
故答案为1
本题为统计题,考查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解题时需要理解题意,分类讨论.
20、或
【解析】
已知与的公共角相等,根据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再添加一组对应角相等即可.
【详解】
解:(公共角)
(或)
(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故答案为:或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1、4.1
【解析】
首先连接OP,由矩形的两条边AB、BC的长分别为6和1,可求得OA=OD=5,△AOD的面积,然后由S△AOD=S△AOP+S△DOP=OA•PE+OD•PF求得答案.
【详解】
解:连接OP,
∵矩形的两条边AB、BC的长分别为6和1,
∴S矩形ABCD=AB•BC=41,OA=OC,OB=OD,AC=BD=,
∴OA=OD=5,
∴S△ACD=S矩形ABCD=24,
∴S△AOD=S△ACD=12,
∵S△AOD=S△AOP+S△DOP=OA•PE+OD•PF=×5×PE+×5×PF=(PE+PF)=12,
解得:PE+PF=4.1.
故答案为:4.1.
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问题.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22、1
【解析】
分析:连接DE并延长交AB于H,证明△DCE≌△HA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E=HE,DC=AH,则EF是△DHB的中位线,再根据中位线的性质可得答案.
详解:连接DE并延长交AB于H.∵CD∥AB, ∴∠C=∠A, ∵E是AC中点,
∴DE=EH, 在△DCE和△HAE中,∠C=∠A,CE=AE,∠CED=∠AEH,
∴△DCE≌△HAE(ASA), ∴DE=HE,DC=AH, ∵F是BD中点,
∴EF是△DHB的中位线, ∴EF=BH, ∴BH=AB-AH=AB-DC=2, ∴EF=1.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关键是正确画出辅助线,证明△DCE≌△HAE.
23、
【解析】
根据题意可以得到点A、B、C的坐标和点D的坐标,然后最短路径问题可以求得点P的坐标,从而可以求得OP的长.
【详解】
解:作点D关于y轴的对称点,连接交y轴于点P,则点P即为所求,
直线AC的解析式为,
当时,,当时,,
点A的坐标为,点C的坐标为,
点D的坐标为,点B的坐标为,
点的坐标为,
设过点B和点的直线解析式为,
,
解得,,
过点B和点的直线解析式为,
当时,,
即点P的坐标为,
.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矩形的性质、最短路线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详见解析;(2)
【解析】
(1)根据平分,得到,再根据垂直平分,得到,,从而得到,故,,从而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证明四边形是菱形;
(2)过点作,由(1)知,,得到,且,得到,由,得到,故由进行求解.
【详解】
解:(1)证明:∵平分,∴,
∵垂直平分,∴,,
∴,,
∴,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又∵,
∴四边形是菱形;
(2)如图,过点作,
由(1)知∴,,
∴,且,
∴,,
∵,,
∴,
∴,
∴.
此题主要考查菱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菱形的判定定理、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25、(1)1;(2),;(3)<x<.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单价=总价÷数量,即可解决问题.
(2)y1函数表达式=50+单价×数量,y2与x的函数表达式结合图象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
(3)画出函数图象后y1在y2下面即可解决问题.
试题解析:(1)甲、乙两采摘园优惠前的草莓销售价格是每千克10÷10=1元.
故答案为1.
(2)由题意,;
(3)函数y1的图象如图所示,由解得:,所以点F坐标(,125),由,解得:,所以点E坐标(,650).
由图象可知甲采摘园所需总费用较少时<x<.
考点:分段函数;函数最值问题.
26、(1)ADC(SSS),AC⊥BD;(2)四边形ABCD是菱形,见解析;(3),2.
【解析】
(1)根据作法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解答,再根据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可得AC⊥BD;
(2)根据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证明;
(3)设点B到AD的距离为h,然后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底边×高和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列方程求解即可;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菱形的面积求解.
【详解】
(1)由图可知,AB=AD,CB=CD,
在△ABC和△ADC中,
,
∴△ABC≌△ADC(SSS),
∵AB=AD,
∴点A在BD的垂直平分线上,
∵CB=CD,
∴点C在BD的垂直平分线上,
∴AC垂直平分BD,
∴AC⊥BD;
(2)四边形ABCD是菱形.
理由如下:由(1)可得AB=AD,CB=CD,
∵AB=BC,
∴AB=BC=CD=DA,
∴四边形ABCD是菱形;
(3)设点B到AD的距离为h,
在菱形ABCD中,AC⊥BD,且AO=CO=4,BO=DO=3,
在Rt△ADO中,AD==5,
S菱形ABCD=AC•BD=AD•h,
即×8×6=5h,
解得h=,
设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a2=×8×6,
解得a=2cm.
所以,点B到AD的距离是cm,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为2cm.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读懂题目信息,找出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身高(cm)
170
172
175
178
180
182
185
人数(个)
2
4
5
2
4
3
1
组别
班级
65.6~70.5
70.5~75.5
75.5~80.5
80.5~85.5
85.5~90.5
90.5~95.5
甲班
2
2
4
5
1
1
乙班
1
1
a
b
2
0
班级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方差
甲班
80
x
80
47.6
乙班
80
80
y
26.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中学2024-2025学年九上数学开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市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上数学开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海安2024-2025学年九上数学开学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