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小四平镇中学2025届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281833/0-172964407905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小四平镇中学2025届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281833/0-17296440791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小四平镇中学2025届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281833/0-172964407915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小四平镇中学2025届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已知:x1,x2,的平均数是a,x11,x12,的平均数是b,则x1,x2,的平均数是( )
A.a+bB.C.D.
2、(4分)在联欢会上,有A、B、C三名选手站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置上,他们在玩“抢凳子”游戏,要求在他们中间放一个木凳,谁先抢到凳子谁获胜,为使游戏公平,则凳子应放的最适当的位置是在的( )
A.三边中垂线的交点B.三边中线的交点
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D.三边上高的交点
3、(4分)在分式中,的取值范围是( )
A.B.C.D.
4、(4分)若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2,1),则k的值为( )
A.﹣B.C.﹣2D.2
5、(4分)一次数学测验中,某小组五位同学的成绩分别是:110,105,90,95,90,则这五个数据的中位数是( )
A.90B.95C.100D.105
6、(4分)如图,直角边长为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与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在同一水平线上,等腰直角三角形沿水平线从左向右匀速穿过等边三角形时,设穿过时间为t,两图形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则S关于t的图象大致为( )
A.B.
C.D.
7、(4分)如图,数轴上的点A所表示的数是( )
A.B.C.D.
8、(4分)民族图案是数学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下列图案中,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B.
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如图,小明作出了边长为2的第1个正△A1B1C1 , 算出了正△A1B1C1的面积. 然后分别取△A1B1C1的三边中点A2、B2、C2 , 作出了第2个正△A2B2C2 , 算出了正△A2B2C2的面积. 用同样的方法,作出了第3个正△A3B3C3 , 算出了正△A3B3C3的面积……,由此可得,第2个正△A2B2C2的面积是_______,第n个正△AnBnCn的面积是______
10、(4分)函数与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的值为____.
11、(4分)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放有大小、质地都相同四个红球和五个白球,小敏第一次从布袋中摸出一个红球后放回布袋中,接看第二次从布袋中摸球,那么小敏第二次还是摸出红球的可能性为_____.
12、(4分)某初中学校共有学生720人,该校有关部门从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了50人对其到校方式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由此可以估计全校坐公交车到校的学生有 ▲ 人.
13、(4分)如图,在正方形外取一点,连接、、.过点作的垂线交于点,连接.若,,下列结论:①;②;③点到直线的距离为;④,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先化简,再求值:
(1),其中.
(2),并在2,3,4,5这四个数中取一个合适的数作为的值代入求值.
15、(8分)某校为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开展了“汉字听写”大赛.七、八年级学生参加比赛,为了解这两个年级参加比赛学生的成绩情况,从中各随机抽取10名学生的成绩,数据如下(单位:分):
七年级 88 94 90 94 84 94 99 94 99 100
八年级 84 93 88 94 93 98 93 98 97 99
整理数据:按如下分数段整理数据并补全表格:
分析数据:补全下列表格中的统计量:
得出结论:你认为哪个年级学生“汉字听写”大赛的成绩比较好?并说明理由.(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推断的合理性)
16、(8分)甲、乙两名队员参加射击训练,成绩分别被制成下列两个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如下:
(1)写出表格中a,b,c的值;
(2)分别运用表中的四个统计量,简要分析这两名队员的射击训练成绩.若选派其中一名参赛,你认为应选哪名队员.
17、(10分)如图,矩形ABCD中,AB=6,BC=4,过对角线BD中点O的直线分别交AB,CD边于点E,F.
(1)求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2)当四边形BEDF是菱形时,求EF的长.
18、(10分)在矩形ABCD中,AB=3,AD=2,点E是射线DA上一点,连接EB,以点E为圆心EB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CB于点F,作射线FE与CD延长线交于点G.
(1)如图1,若DE=5,则∠DEG=______°;
(2)若∠BEF=60°,请在图2中补全图形,并求EG的长;
(3)若以E,F,B,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此时EG的长为______.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某公司需招聘一名员工,对应聘者甲、乙、丙从笔试、面试、体能三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甲、乙、丙各项得分如下表:
该公司规定:笔试、面试、体能得分分别不得低于80分、80分、70分,并按60%,30%,10%的比例计入总分,根据规定,可判定_____被录用.
20、(4分)如图,分别以的斜边,直角边为边向外作等边和,为的中点,,相交于点.若∠BAC=30°,下列结论:①;②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③;④.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
21、(4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AB中点,连结DE,过点D作DF⊥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连结EF,若AE=1,则EF的值为__.
22、(4分)已知是一个关于的完全平方式,则常数的值为______.
23、(4分)定义一种运算法则“”如下:,例如:,若,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如图,△ABC中,AB=10,BC=6,AC=8.
(1)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2)若D是AC的中点,求BD的长.(结果保留根号)
25、(10分)(1)若解关于 x的分式方程会产生增根,求 m的值.
(2)若方程的解是正数,求 a的取值范围.
26、(12分)如图所示,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3),B(﹣6,0),C(﹣1,0).
(1)请直接写出点A关于原点O对称的点坐标;
(1)将△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A1B1C1,画出△A1B1C1;
(3)将△ABC绕点O逆时针转90°,得到△A1B1 C1,画出△A1B1 C1.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D
【解析】
根据平均数及加权平均数的定义解答即可.
【详解】
∵x1,x2,的平均数是a,x11,x12,的平均数是b,
∴x1,x2,的平均数是:.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及加权平均数的求法,熟练运用平均数及加权平均数的定义求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A
【解析】
为使游戏公平,则凳子到三个人的距离相等,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可知,要放在三边中垂线的交点上.
【详解】
解:∵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相等,
∴凳子应放在△ABC的三边中垂线的交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应用,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一种能力,要注意培养.
3、A
【解析】
根据分式有意义,分母不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由题意得,x-1≠0,
解得x≠1.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掌握(1)分式无意义⇔分母为零;(2)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零;(3)分式值为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
4、B
【解析】
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把(2,1)代入y=kx中即可计算出k的值.
【详解】
把(2,1)代入y=kx得2k=1,解得k=.
故选B.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y=kx+b,(k≠0,且k,b为常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它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0);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b).
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函数关系式y=kx+b.
5、B
【解析】
试题分析: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将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90,90,1,105,110,根据中位数的概念可得中位数为1.故答案选B.
考点:中位数.
6、B
【解析】
先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为2,而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可得等腰直角三角形沿水平线从左向右匀速穿过等边三角形时,出现等腰直角三角形完全处于等边三角形内部的情况,进而得到S关于t的图象的中间部分为水平的线段,再根据当t=0时,S=0,即可得到正确图象
【详解】
根据题意可得,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为2,斜边上的高为1,而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高
为,故等腰直角三角形沿水平线从左向右匀速穿过等边三角形时,出现等腰直角三角形
完全处于等边三角形内部的情况,故两图形重合部分的面积先增大,然后不变,再减小,S
关于t的图象的中间部分为水平的线段,故A,D选项错误;
当t=0时,S=0,故C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像,根据重复部分面积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7、A
【解析】
由题意,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点A到−1的距离,即可确定出点A表示的数.
【详解】
根据题意得:数轴上的点A所表示的数为−1=,
故选:A.
此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弄清点A表示的数的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8、B
【解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
【详解】
A、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D、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
【解析】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先求出正△A2B2C2,正△A3B3C3的面积,依此类推△AnBnCn的面积是.
【详解】
正△A1B1C1的面积是×22==,
∵△A2B2C2与△A1B1C1相似,并且相似比是1:2,
∴面积的比是1:4,
则正△A2B2C2的面积是× ==;
∵正△A3B3C3与正△A2B2C2的面积的比也是1:4,
∴面积是×==;
依此类推△AnBnCn与△An﹣1Bn﹣1Cn﹣1的面积的比是1:4,
第n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故答案是: , .
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找出题中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10、1
【解析】
将x=1代入可得交点纵坐标的值,再将交点坐标代入y=kx可得k.
【详解】
解: 把x=1代入得:y=1,
∴与的交点坐标为(1,1),
把x=1,y=1代入y=kx得k=1.
故答案是:1.
本题主要考查两条直线的交点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11、.
【解析】
小敏第一次从布袋中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为,第二次从布袋中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为,据此可得两次摸出的球都是红球的概率.
【详解】
∵小敏第一次从布袋中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为,第二次从布袋中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为,
∴两次摸出的球都是红球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了概率的计算,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12、216
【解析】
由题意得,50个人里面坐公交车的人数所占的比例为:15/50 =30%,
故全校坐公交车到校的学生有:720×30%=216人.
即全校坐公交车到校的学生有216人.
13、①②④
【解析】
①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易得∠EAB=∠PAD,再结合已知条件利用SAS可证两三角形全等;
②利用①中的全等,可得∠APD=∠AEB,结合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易得∠BEP=90°,即可证;
③过B作BF⊥AE,交AE的延长线于F,利用③中的∠BEP=90°,利用勾股定理可求BE,结合△AE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证△B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可求EF、BF;
④连接BD,求出△ABD的面积,然后减去△BDP的面积即可。
【详解】
解:
①∵∠EAB+∠BAP=90°,∠PAD+∠BAP=90°,
∴∠EAB=∠PAD,
又∵AE=AP,AB=AD,
∵在△APD和△AEB中,
∴△APD≌△AEB(SAS);
故此选项成立;
②∵△APD≌△AEB,
∴∠APD=∠AEB,
∵∠AEB=∠AEP+∠BEP,∠APD=∠AEP+∠PAE,
∴∠BEP=∠PAE=90°,
∴EB⊥ED;
故此选项成立;
③过B作BF⊥AE,交AE的延长线于F,
∵AE=AP,∠EAP=90°,
∴∠AEP=∠APE=45°,
又∵③中EB⊥ED,BF⊥AF,
∴∠FEB=∠FBE=45°,
又
∴点B到直线AE的距离为
故此选项不正确;
④如图,连接BD,
在Rt△AEP中,
∵AE=AP=1,
又
∵△APD≌△AEB,
= S正方形ABCD
故此选项正确.
∴正确的有①②④,
故答案为:①②④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运用、正方形的性质的运用、正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运用、勾股定理的运用等知识.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时,原式.或(则时,原式)
【解析】
(1)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把所给的分式化为最简分式后,再代入求值即可;(2)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把所给的分式化为最简分式后,再选择一个使每个分式都有意义的a的值代入求值即可.
【详解】
(1)
,
当时,原式.
(2)原式
,
∵、2、3,
∴或,
则时,原式.或(则时,原式)只要一个结果正确即可
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把所给的分式化为最简分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5、整理数据:八年级段1人,段1人;分析数据:七年级众数94,八年级中位数93.5;得出结论:八年级学生大赛的成绩比较好,见解析.
【解析】
整理数据:根据八年级抽取10名学生的成绩,可得;
分析数据: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利用众数的定义,中位数的定义求出即可;
得出结论:根据给出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整理数据:八年级段1人,段1人
分析数据,由题意,可知94分出现次数最多是4次,所以七年级10名学生的成绩众数是94,
将八年级10名学生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84,88,93,93,93,94,97,98,98,99,
中间两个数分别是93,94,(93+94)÷2=93.5,
所以八年级10名学生的成绩中位数是93.5;
得出结论:认为八年级学生大赛的成绩比较好.
理由如下:八年级学生大赛成绩的平均数较高,表示八年级学生大赛的成绩较好;
八年级学生大赛成绩的方差小,表示八年级学生成绩比较集中,整体水平较好.
故答案为:整理数据:八年级段1人,段1人;分析数据:七年级众数94,八年级中位数93.5;得出结论:八年级学生大赛的成绩比较好,见解析.
本题考查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及求法,理解各个统计量的意义,明确各个统计量的特点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关键.
16、(1)a=7,b=7.5,c=4.2;(2)派乙队员参赛,理由见解析
【解析】
(1)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中位数的确定方法及方差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到a、b、c的值;
(2)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依次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1),
将乙射击的环数重新排列为:3、4、6、7、7、8、8、8、9、10,
∴乙射击的中位数,
∵乙射击的次数是10次,
∴=4.2;
(2)从平均成绩看,甲、乙的成绩相等,都是7环;从中位数看,甲射中7环以上的次数小于乙;从众数看,甲射中7环的次数最多,而乙射中8环的次数最多;从方差看,甲的成绩比乙稳定,综合以上各因素,若派一名同学参加比赛的话,可选择乙参赛,因为乙获得高分的可能性更大.
此题考查数据的统计计算,根据方程作出决策,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中位数的计算公式,方差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7、(1)证明见解析;(2).
【解析】
(1)根据矩形ABCD的性质,判定△BOE≌△DOF(ASA),进而得出结论;
(2)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BE,由勾股定理求出BD,得出OB,再由勾股定理求出EO,即可得出EF的长.
【详解】
(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O是BD的中点,
∴∠A=90°,AD=BC=4,AB∥DC,OB=OD,
∴∠OBE=∠ODF,
在△BOE和△DOF中,
∴△BOE≌△DOF(ASA),
∴EO=FO,
∴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2)当四边形BEDF是菱形时,BD⊥EF,
设BE=x,则 DE=x,AE=6-x,
在Rt△ADE中,DE2=AD2+AE2,
∴x2=42+(6-x)2,
解得:x= ,
∵BD= =2,
∴OB=BD=,
∵BD⊥EF,
∴EO==,
∴EF=2EO=.
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的关键
18、(1)45;(2)见解析,EG=4+2;(3)2
【解析】
(1)由题意可得AE=AB=3,可得∠AEB=∠ABE=45°,由矩形的性质可得AD∥BC,可得∠AEB=∠EBF=45°,∠EFB=∠GED,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2)由题意画出图形,可得∠F=∠5=60°,可得∠6=∠G=30°,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E=,DE=2+,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G的长;
(3)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EF=BD,ED=BF,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E=AD=2,由勾股定理可求EF=BE=,由EH∥CG∥BM,H是BF的中点,B是HC的中点,即可求解.
【详解】
(1)∵DE=5,AB=3,AD=2,
∴AE=AB=3,
∴∠AEB=∠ABE=45°,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CB,
∴∠AEB=∠EBF=45°,∠EFB=∠GED,
∵EF=EB,
∴∠EFB=∠EBF=45°,
∴∠GED=45°,
故答案为:45;
(2)如图1所示.
∵四边形ABCD是矩形,
∴∠1=∠2=∠3=∠ABF=∠C=90°.
∵∠4=60°,EF=EB,
∴∠F=∠5=60°.
∴∠6=∠G=30°,
∴AE=BE.
∵AB=3,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E2+32=(2AE)2,解得:AE=,
∵AD=2,
∴DE=2+,
∴EG=2DE =4+2;
(3)如图2,连接BD,过点E作EH⊥FC,延长BA交FG于点M,
∵四边形EDBF是平行四边形,
∴EF=BD,ED=BF,
∵EF=BE,
∴EB=BD,且AB⊥DE,
∴AE=AD=2,
∴BF=DE=4,
∵EB==,
∴EF=,
∵EF=BE,EH⊥FC,
∴FH=BH=2=BC,
∴CH=4,
∵EH⊥BC,CD⊥BC,AB⊥BC,
∴EH∥CG∥BM,
∵H是BF的中点,B是HC的中点,
∴E是FM的中点,M是EG的中点,
∴EG═2EF=2
故答案为:2
本题主要考查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添加辅助线,构造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乙
【解析】
由于甲的面试成绩低于80分,根据公司规定甲被淘汰;再将乙与丙的总成绩按比例求出测试成绩,比较得出结果.
【详解】
解:∵该公司规定:笔试,面试、体能得分分别不得低于80分,80分,70分,
∴甲淘汰;
乙成绩=85×60%+80×30%+75×10%=82.5,
丙成绩=80×60%+90×30%+73×10%=82.3,
乙将被录取.
故答案为:乙.
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等于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20、①②③④
【解析】
首先证明证明Rt△ADF≌Rt△BAC,结合已知得到AE=DF,然后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DF∥AE,由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可得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故②正确;由∠DAC=∠DAB+∠BAC=90°,可得∠AHE=90°,故①正确;由2AG=AF可知③正确;在Rt△DBF和Rt△EFA中,BD=FE,DF=EA,可证Rt△DBF≌Rt△EFA,故④正确.
【详解】
∵△ABD和△ACE都是等边三角形,
∴AD=BD=AB,AE=CE=AC,∠ADB=∠BAD=∠DBA=∠CAE=∠AEC=∠ACE=60°.
∵F是AB的中点,
∴∠BDF=∠ADF=30°,∠DFA=∠DFB=90°,BF=AF=AB.
∵∠BAC=30°,∠ACB=90°,AD=2AF.
∴BC=AB,∠ADF=∠BAC,
∴AF=BF=BC.
在Rt△ADF和Rt△BAC中
AD=BA ,AF=BC,
∴Rt△ADF≌Rt△BAC(HL),
∴DF=AC,
∴AE=DF.
∵∠BAC=30°,
∴∠BAC+∠CAE=∠BAE=90°,
∴∠DFA=∠EAB,
∴DF∥AE,
∴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故②正确;
∴AD=EF,AD∥EF,
设AC交EF于点H,
∴∠DAC=∠AHE.
∵∠DAC=∠DAB+∠BAC=90°,
∴∠AHE=90°,
∴EF⊥AC.①正确;
∵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
∴2GF=2GA=AF.
∴AD=4AG.故③正确.
在Rt△DBF和Rt△EFA中
BD=FE,DF=EA,
∴Rt△DBF≌Rt△EFA(HL).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本题解题的关键:运用到的性质定理有,直角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HL,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与对应角相等的性质,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与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
21、
【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AB=2,∠ADE=∠CDF,可证△ADE≌△DCF,可得CF=1,根据勾股定理可得EF的长.
【详解】
∵ABCD是正方形
∴AB=BC=CD,∠A=∠B=∠DCB=∠ADC=90°
∵DF⊥DE
∴∠EDC+∠CDF=90°且∠ADE+∠EDC=90°
∴∠ADE=∠CDF,且AD=CD,∠A=∠DCF=90°
∴△ADE≌△CDF(SAS)
∴AE=CF=1
∵E是AB中点
∴AB=BC=2
∴BF=3
在Rt△BEF中,EF==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证明△ADE≌△DCF是本题的关键.
22、1
【解析】
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即可求解.
【详解】
∵是一个关于的完全平方式
∴=2×2x×
解得n=1
此题主要考查完全平方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
23、
【解析】
根据新定义列出不等式即可求解.
【详解】
依题意得-3x+5≤11
解得
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列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进行求解.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 (1)见解析;(2)2.
【解析】
分析:(1)直接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即可;
(2)先由D是AC的中点求出CD的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BD的长即可.
详解:(1)∵AB2=100, BC2=36, AC2=64,
∴AB2=BC2+AC2,
∴△ABC是直角三角形.
(2)CD=4,在Rt△BCD中,
BD=.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逆定理是: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5、(1)m=-1或2;(2)a<2且a≠-1
【解析】
(1)根据增根是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后产生的使分式方程的分母为0的根,把增根代入化为整式方程的方程即可求出m的值.
(2)先解关于x的分式方程,求得x的值,然后再依据“解是正数”建立不等式求a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1)方程两边都乘(x+2)(x-2),得
2(x+2)+mx=3(x-2)
∵最简公分母为(x+2)(x-2),
∴原方程增根为x=±2,
∴把x=2代入整式方程,得m=-1.
把x=-2代入整式方程,得m=2.
综上,可知m=-1或2.
(2)解:去分母,得2x+a=2-x
解得:x=,
∵解为正数,
∴>0,
∴2-a>0,
∴a<2,且x≠2,
∴a≠-1
∴a<2且a≠-1.
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增根、分式方程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增根确定后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②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
26、(1)(1,-3);(1)详见解析;(3)详见解析
【解析】
(1)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特征即可;
(1)根据平移方向画出图形即可;
(3)根据旋转角度及旋转方向画出图形即可.
【详解】
(1)点A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为(1,-3)
(1)如下图所示,
(3)如下图所示,
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特征及平移画图,旋转画图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平移方向或旋转方向.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成绩x
人数 年级
七年级
1
1
5
3
八年级
4
4
统计量
年级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七年级
93.6
94
24.2
八年级
93.7
93
20.4
平均成绩/环
中位数/环
众数/环
方差
甲
a
7
7
1.2
乙
7
b
8
c
笔试
面试
体能
甲
83
79
90
乙
85
80
75
丙
80
90
73
吉林省四平市第14中学2024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四平市第14中学2024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辽源市2024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辽源市2024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吉林省四平市第14中学九上数学开学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吉林省四平市第14中学九上数学开学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