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He 4C 12N 14O 16Na 23S 32Cl 35.5K 39
Ag 108Ba 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B.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遏制雾霾天气发生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D.在“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中,“星桥铁锁开”没有涉及到化学变化
2.将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溶液中,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A.溶液B.溶液C.溶液D.饱和NaOH溶液
3.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33.6L水中含有的分子数为1.5
B.常温常压下,2g氦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
C.16g 和的混合物,所含的S原子数为0.5
D.在25℃时,0.1 溶液中含有0.2个
4.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新制氯水中滴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氯气泄露,可用浸有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尽快离开现场
C.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蓝色的烟
D.氯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
6.利用信息技术对化学实验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如图是数字化实验得到的光照过程中氯水的pH变化情况。对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对氯水光照时间的延长,氯水的漂白性将增强
B.光照使氯水中的次氯酸分解为盐酸,溶液的酸性增强
C.光照过程中,氯水pH减小的同时,溶液中的浓度也不断减小
D.光照后的氯水导电能力减弱
7.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和两种气体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密度之比为11∶8B.质子数之比为1∶1
C.物质的量之比为8∶11D.原子个数比为1∶1
8.取和KCl的混合液1L分成两等份,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一份加入足量稀硫酸,得到4.66g沉淀;另一份加入足量溶液,得到14.35g沉淀。则原混合液中为( )
A.0.04ml/LB.0.08ml/LC.0.12ml/LD.0.16ml/L
9.侯氏制碱法的反应原理:制备过程如下所示:
气体A的饱和溶液A和食盐饱和溶液悬浊液晶体纯碱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把纯碱及第Ⅲ步得到的晶体与某些固体酸性物质(如酒石酸)混合可制得发酵粉
B.第Ⅳ步操作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A气体是,B气体是
D.纯碱可广泛地用于玻璃、制皂、造纸、纺织等工业中
10.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①通入到溶液中
②过量NaOH溶液和胆矾的溶液混合
③少量投入过量溶液中
④向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
A.①③④B.①④C.②③D.③④
11.取一定量的NaOH溶液通入后,再继续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1ml/L的盐酸,产生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为0.75ml
B.通入后所得的溶液溶质成分为和
C.通入后所得的溶液中含有ml
D.原溶液通入标准状况下为112mL
12.标准状况下V 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看作分子)为c ,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B.C.D.
13.实验室验证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并确定其产物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溶液遇CO能产生黑色的P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①不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B.装置⑤中石灰水变浑浊后,再点燃酒精灯
C.装置②③中分别盛装饱和溶液、浓
D.装置⑥中有黑色沉淀,发生的反应是
14.三氯化碘()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其熔点33℃、沸点77℃,易水解。氯气与单质碘需在温度稍低于70℃下反应制备。实验室制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甲中固体可以用二氧化锰B.装置乙仅起到除杂的作用
C.装置丁可以采用水浴加热D.将戊换成丙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8分)
15.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质量之比为16∶7∶6的三种气体、CO、NO,分子数之比为 ;氧原子数之比为 ;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为 。
(2)V L 溶液中含有 m g,则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和所含原子个数比为 ,密度比为 。
(4)448mL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0.92g,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
(5)若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6.(共14分)
现有中学化学常见的A、B、C、D、E、F、G、H、M九种物质,其中A为淡黄色粉末,B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E为无色气体单质。F的水溶液与石灰水混合可得D的溶液,G为黄绿色气体单质,H是漂白液的有效成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他与题无关的生成物均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中阴离子的化学式 。
(2)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工业上用G制备漂白粉的方程式为 。其中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填化学式)。漂白粉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失效,原因是(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1774年,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的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7.(共14分)
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制备和探究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Ⅰ.兴趣小组用金属钠和空气来制备(不考虑空气中的与Na反应),可利用的装置(省略了夹持仪器)如下:
(1)若规定气流的方向为从左到右,各仪器连接的接口顺序(每个装置只用一次)是:空气→
→ → f→e→ → → 。(填字母)
(2)装置Ⅳ中盛放的药品是 ,其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3)装置Ⅱ的作用是 。
Ⅱ.兴趣小组将制得的含杂质的样品w g与二氧化碳反应,通过测定反应产生氧气的体积来计算出样品中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
(4)A装置的试管中盛放的是大理石颗粒,分液漏斗盛放的试剂是 (填名称),装置C的作用是 。
(5)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B前没有除HCl和(g),对样品中的含量的测定是否有显著影响? (填“有”或“无”),原因是 。
(6)实验结束后读出装置E中水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折算为标准状况下为v L,可粗约计算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w和v的代数式表示)。
18.(共14分)
四氯化钛常温下为无色液体,熔点-23.2℃,沸点136.4℃,极易水解。在900℃时,将氯气通过钛铁矿(主要成分是)和炭粉的混合物可反应生成四氯化钛和氯化铁(熔点306℃,沸点315℃),同时产生一种有毒气体。现制取并收集四氯化钛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组装好仪器,没加试剂反应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2)反应开始前,先将钛铁矿粉碎,并与稍过量的炭粉混合均匀,制成多孔状固体混合物,目的是 。
(3)实验中需通入两次,第二次通的作用是 。
(4)900℃时,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B装置中控温箱温度在150~200℃,目的是 。
(6)装置b处存在的缺点是 。
(7)产物在热潮湿空气中“发烟”生成,反应方程式为 。
阜阳三中2024级高一年级一调化学学科试题解析
1.答案A
解析青蒿素提取用的是低温萃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方法,A项错误;太阳能、风能等是清洁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可以减少污染,B项正确;铁活泼性强于铜,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C项正确;“星桥铁锁开”的意思是城门的铁锁打开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项正确。
2.答案B
解析A和C项,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两溶液中分别产生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铜沉淀,溶液质量减少;D项,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且消耗水,析出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也减少。
3.【答案】C
【详解】
A.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无法用气体的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A错误;
B.氦气是单原子分子,2g氦气的物质的量为0.5ml,所含的原子数目为0.5,故B错误;
C.和都是由S原子构成的分子,则16g 和的混合物中硫原子物质的量为0.5ml,其原子个数为0.5,故C正确;
D.0.1 溶液中,溶液体积未知,不能计算物质的量,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A
【详解】
A.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生成碳酸氢钠,由于相同温度下溶解度:碳酸钠>碳酸氢钠,则产生白色沉淀,A正确;
B.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因此久置的粉末中加入过量稀硫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该气体可能未变质的与水反应生成的,因此无法说明全部变质为,B错误;
C.C.向待测液中先加入稀盐酸酸化,引入了氯离子,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溶液中含有,故C错误;
D.把温度计插入滴加了几滴水的碳酸氢钠固体中,温度计读数下降,说明碳酸氢钠溶解吸热
5.答案A
解析氯气与水反应:,新制氯水中的盐酸使石蕊溶液变红,HClO具有漂白性,又很快使石蕊的红色褪去,A项正确;碱溶液确实可以吸收氯气,但NaOH是强碱,具有强腐蚀性,所以不能用浸有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B项错误;无水氯化铜固体是棕黄色的,稀氯化铜的水溶液才显蓝色,C项错误;氯气非常活泼,自然界中氯元素没有游离态,只有化合态,D项错误。
6.【答案】B
【分析】根据图像可知,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氯水的pH降低,酸性逐渐增强,则光照下氯水中的HClO分解生成HCl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
A.随着对氯水光照时间的延长,氯水中HClO减少,因此漂白性减弱,A错误;
B.根据分析,光照使氯水中的次氯酸分解为HCl,因此溶液的酸性增强,B正确;
C.光照过程中,次氯酸发生分解生成HCl,因此氯水pH减小的同时,溶液中的浓度增大,C错误;
D.光照下氯水中的HClO分解生成HCl和氧气,因此光照后的氯水中、的浓度增大,溶液导电能力增强,D错误;
答案选B。
7.【答案】B
【详解】
A.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为32∶44=8∶11,A错误;
B.二者的质量都是m g,则和的物质的量分别为、,质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质子数之比为1∶1,B正确;
C.根据B选项解析知,和的物质的量分别为、,物质的量之比为∶=11∶8,C错误;
D.同温同压下,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分子数之比是11∶8,所以原子数之比是,D错误;
故选B。
8.【答案】C
【详解】每份溶液中,,。依据电荷守恒,每份溶液中,,;
故选C。
9.【答案】C
【详解】
A.纯碱及第Ⅲ步得到的碳酸氢钠晶体,它们与某些固体酸性物质(如酒石酸)混合可制得发酵粉,A正确;
B.第Ⅳ步是将得到的受热分解制备纯碱,B正确;
C.依据侯德榜制碱的原理,向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析出碳酸氢钠,加热反应制备,则气体A为氨气,B为二氧化碳,C错误;
D.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用途广泛,是玻璃、肥皂、洗涤剂、纺织、制革、香料、染料、药品等的重要原料,D正确;
故选C。
10.【答案】D
②过量NaOH溶液和胆矾溶液混合,发生的反应是:,最终有蓝色沉淀生成,错误;
③少量投入过量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钙是白色沉淀,正确;
④向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生成白色AgCl沉淀,正确;
11.答案A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加入盐酸的体积为25mL时开始生成气体,则此时发生反应,,则加入的25mL盐酸发生的反应为,由此可求出通入后的溶液中,、。依据守恒,原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等于加入75mL盐酸后溶液中生成NaCl的物质的量,即为0.0075ml,A不正确;由分析可知,通入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质成分为和,B正确;C.通入后所得溶液中,、,则含有ml ,C正确;原溶液中,、,依据碳原子守恒,可求出通入的物质的量为0.005ml,标准状况下为112mL,D正确。
12.答案A
解析
B项,由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变形可得;C项,;D项,由,至于A项,变形后为,可以看出该项错误的原因在于误认为氨水的体积为氨气和水的体积的简单加和。
13.【答案】C
【分析】由装置可知①为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②应为溶液,用于除去HCl,③为浓硫酸,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在加热条件下,在④中钠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则二氧化碳可被还原生成CO,可观察到⑥中溶液产生黑色沉淀。
【详解】
A.装置①为常温下固体和液体制备气体的装置,因为硫酸钙溶解度小,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生成的硫酸钙会覆盖在固体表面,阻止内部碳酸钙继续反应,A正确;
B.装置⑤中石灰水变浑浊后,说明装置内的空气已排出,再点燃酒精灯,以防止氧气和钠反应,B正确;
C.二氧化碳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再用浓干燥二氧化碳气体,C错误;
D.一氧化碳与氯化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黑色的Pd,方程式为,D正确;
故选C。
14.【答案】C
【分析】装置甲制备氯气,通过装置乙除去中HCl,再经过装置丁进行干燥,通入丁中与反应生成,因易水解,因此装置戊可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丁,同时可吸收未反应完全的,防止污染空气,以此分析解答。
【详解】
A.装置甲为固液不加热制备氯气,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加热制备,故A采取;
B.装置乙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HCl,同时可作安全瓶,以监测装置丙中是否发生堵塞,故B错误;
C.装置丁碘和氯气反应生成,三氯化碘熔点为33℃,沸点为73℃,最恰当的加热方式是用水浴加热,故C正确;
D.易与水发生反应,同时可能还有未反应完,所以装置戊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丁,换成氯化钙无法吸收多余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8分)
15.答案
(1)5∶5∶410∶5∶45∶5∶4
(2)
(3)2∶32∶3
(4)46g/ml
(5)
解析
(1)质量之比为16∶7∶6,说明、CO、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所以其分子数之比为5∶5∶4,氧原子数之比为10∶5∶4,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为5∶5∶4。
(2)由溶液中可知,溶液中。
(3)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和的物质的量相等,所含原子个数比为2∶3;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故密度比为32∶48=2∶3。
(4)448mL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0.92g,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5)若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解得,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6)同温同压下氧气和氢气的密度之比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之比,即为16∶1;当质量相等时,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为1∶16。
16.【答案】
(1)
(2)
(3)
、
(4)
17.【答案】hga(b)b(a)cNaOH溶液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Ⅰ稀盐酸除去中混有的气体无HCl、水也能与反应产生氧气,且均为
【详解】
(1)若规定气流方向从左到右,各仪器接口的顺序是空气进入h,g接f,e接a(b),b(a)接c;
故答案为:h,g,a(b),b(a),c
(2)装置Ⅳ中盛放的药品是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否则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引入杂质;
故答案为:NaOH溶液;
(3)装置Ⅱ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Ⅰ;故答案为: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Ⅰ。
(4)A装置的试管中盛放的是大理石颗粒,分液漏斗盛放的试剂是稀盐酸溶液,实验室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B装置出来的有二氧化碳,C中的碱石灰可以除去中混有的气体;
故答案为:稀盐酸:除去中混有的气体。
(5)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B前没有除HCl和(g),对样品中的含量的测定是无显著影响,HCl、水也能与反应产生氧气,且均为;
故答案为:无;HCl、水也能与反应产生氧气,且均为。
(6)根据,则,标准状况下V L 的物质的量为,,,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
18.【答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炭粉稍过量,提高钛铁矿利用率
将生成的气体完全排入C装置中冷凝或凝结固体,除去缺少吸收CO防止污染大气的装置
【详解】
(1)装置组装好以后,加入试剂之前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实验中先将钛铁矿粉碎,并与稍过量的炭粉混合均匀,制成多孔状固体混合物,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炭粉稍过量,可以提高钛铁矿利用率;
(3)实验中两次通入,第一次通入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其干扰实验,第二次通入的作用是将生成的气体完全排入冷凝管冷却;
(4)干燥纯净的氯气在A中与和炭粉的混合物反应生成四氯化钛和氯化铁,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因为反应生成四氯化钛和氯化铁,而四氯化钛常温下为液体,沸点136.4℃,氯化铁的熔点306℃,沸点315℃,装置B的控温箱温度在150~200℃,就可以使氯化铁凝结为固体,从而可以让将生成的气体完全排入冷凝管冷却,并且与氯化铁分离;
(6)D装置用碱石灰吸收反应中剩余的氯气,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C装置,但该装置缺少对CO处理的装置;
(7)产物在热潮湿空气中“发烟”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方案设计,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方案评价、环境保护等,明确实验原理及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知道各个装置作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题目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相同温度下溶解度:碳酸钠>碳酸氢钠
B
向久置的粉末中加入过量稀硫酸,产生了无色气体
全部变质为
C
向待测液中先加入稀盐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待测液中含有
D
把温度计插入滴加了几滴水的碳酸氢钠固体中,温度计读数下降
碳酸氢钠溶解放热
安徽省阜阳市红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阜阳市红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文件包含扫描件_化学1pdf、25-T-036B-化学DA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人和私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人和私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在NaCl,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X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