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九年级(上)质检化学试卷(10月份)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九年级(上)质检化学试卷(10月份),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分)古丝绸之路将我国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
C.在甲骨上刻文字D.用石块修筑长城
2.(3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氦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B.向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以防腐
C.铜用于制作导线
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3.(3分)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B.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CO2
C.工业上以空气为原料制取氧气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D.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
4.(3分)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不易溶于水
B.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剧烈
C.氧气具有可燃性
D.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要低
5.(3分)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来自空气的是( )
A.填充气球用到的氢气B.制造硝酸用到的氨气
C.炼铁用到的一氧化碳D.用于生产氮肥的氮气
6.(3分)如图所示是一个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白磷燃烧的温度是40℃,用此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最后活塞停留的刻度约为( )
A.2B.4C.6D.8
7.(3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取3~4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B.区分实验室中的白糖和食盐,可用尝味道的方法
C.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如果试管外壁干燥,可不进行预热
D.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8.(3分)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B.倾倒液体
C.取用液体试剂D.塞紧橡皮塞
9.(3分)如图是实验室对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验证性质B.收集
C.氧气制备D. 验满
10.(3分)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臭氧B.液氧
C.冰水混合物D.新鲜的空气
11.(3分)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铁丝:火星四射B.木炭:产生二氧化碳
C.硫:蓝紫色火焰D.红磷:大量白烟
12.(3分)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酿酒B.动植物呼吸
C.蜡烛燃烧D.钢铁生锈
13.(3分)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空气 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 )
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
14.(3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一密闭的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使瓶塞难以启开的是( )
A.木炭B.红磷C.蜡烛D.硫
二、非选择题(共48分,下列各题中的化学反应用文字表达式表示的只给一半分)
15.(9分)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回答下列问题:
(1)往试管中装入固体粉末时,可先使试管倾斜,用 把药品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
(2)选择发生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填写在下表中(填字母)。
(3)组装A图装置时,下列仪器用品的组装顺序是(填序号) 。
①试管 ②铁架台 ③酒精灯 ④木块
(4)选用G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瓶口
②开始反应后,看到有气泡出现时,马上将导管移入集气瓶口
③收集气体后,在水下将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后再移出水槽
④实验结束后,应先从水中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16.(6分)小明对生活中的现象很感兴趣,做了以下两个探究实验:
(1)探究实验一、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A.白烟是二氧化碳;猜想B.白烟是水蒸气;猜想C.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探究: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这为猜想 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猜想AB,理由是 。
(2)探究实验二、鱼鳔内的气体体积和成分。
小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知:这种鱼鳔内氧气约占,其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氮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探究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测量鳔内气体体积。小明设计了两种方法,你认为合理的是 (选序号);
A.用医用注射器抽取鳔内气体,测量其体积
B.在水下剌破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鳔内气体并测量其体积(如图)
第二步、探究鳔内气体的成分。小明收集好鱼鳔内的气体后,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17.(8分)用符号表达式来表示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并写出反应类型。
(1)火山口可见到大量淡黄色的固体在燃烧,空气中充满了刺鼻的味道 。
(2)打响发令枪,枪口冒出大量白烟 。
(3)木炭常用来烧烤与取暖 。
18.(7分)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来测定氧气在空气中含量的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1)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 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2)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的化学性质是 。
(3)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集气瓶中原空气总体积的,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写两条) ; 。
(4)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写一条): 。
(5)上述实验中的红磷是否能用木炭代替,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
19.(6分)如图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两个实验。
(1)乙中的现象是 。
(2)甲、乙两集气瓶中水的作用 (填相同或不同),乙瓶中水的作用是 ,可用细沙代替水的是 瓶(填甲或乙)的实验。
(3)写出甲瓶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20.(12分)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
(1)小芳想:固体粉末能否都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去工地选取了一小块红砖,回到化学实验室,她用 (填仪器名称)将其研磨成了粉末,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
(猜想)Ⅰ、红砖粉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红砖粉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2)Ⅲ、红砖粉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 。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红砖粉,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3)填写下表
(4)步骤①与步骤 形成对比,说明红砖粉起了类似催化剂的作用, 了化学反应速率。
(5)说明红砖粉末的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变的步骤是 。
(6)另外,其他实验表明,过氧化氢也能被氧化铜(CuO)2,请写出此反应的的符号表达式 ,该反应所属反应类型为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故A正确。
B、棉纱织布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C、在甲骨上刻文字,没有新物质生成,故C错误。
D、用石块修筑长城,没有新物质生成,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解答】解:A、氦用于制造低温环境,利用氦气的物理性质;
B、向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以防腐,故选项正确;
C、铜用于制作导线,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呈深灰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物质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分析】A、根据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来分析;
B、根据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物质来分析;
C、根据工业制氧气的原理来分析;
D、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A.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差,说法错误;
B.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CO、SO5、NO2、PM10、PM2.7等,CO2是空气的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故B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C.空气主要是由氮气与氧气组成的,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是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属于物理变化,故C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产生五颜六色的光,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空气污染的知识、工业制氧气的原理以及稀有气体的性质与用途是解题的关键。
4.【分析】A.通常情况下,氧气不易溶于水。
B.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燃烧剧烈。
C.氧气具有助燃性。
D.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要高。
【解答】解:A.通常情况下,氧气不易溶于水。
B.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燃烧剧烈。
C.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
D.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要高,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氧气的性质,根据氧气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即可。
5.【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和各成分的用途进行解答。
【解答】解:空气是由氮气、氧气、氖、氩、氪、氙、氡等)、杂质等)混合而成。
A、空气中没有氢气,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空气中没有氨气,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空气中没有一氧化碳,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空气的主要成分就是氮气,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是直接考查空气及空气污染物的知识,比较简单,利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即可解答。
6.【分析】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则装置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则冷却后活塞会向左移动,且移动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
【解答】解:实验结束时,由于反应消耗了氧气,玻璃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mL。
故选:D。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7.【分析】A、根据药品的节约原则进行分析;
B、根据实验室的“三不原则”进行分析;
C、根据加热药品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D、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A、取用药品时,液体取1mL~2mL,故操作错误;
B、实验室的药品很多是有腐蚀性,在取用时要做到“三不”、不能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故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故操作错误;
D、读数时,故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基本实验操作,掌握基本实验操作为本学科最基本的要求。
8.【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要对准手心;图中瓶塞没有倒放。
C、为防止腐蚀胶头,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以免压破试管。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9.【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B.根据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C.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D.根据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A.在铁丝和氧气反应的实验中,使集气瓶底部炸裂,故A错误;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便于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出;
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 要放一团棉花;
D.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验满时,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学生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的理解与应用及灵活运用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
【解答】解:A、臭氧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故选项错误;
B、液氧是氧气的液体状态,属于纯净物;
C、冰水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属于纯净物;
D、新鲜的空气中含有氮气,属于混合物。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11.【分析】A、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2.【分析】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根据缓慢氧化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缓慢氧化是指反应进行的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解答】解:A、酿酒,故选项错误。
B、动植物呼吸,故选项错误。
C、蜡烛燃烧,不属于缓慢氧化。
D、钢铁生锈、水分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缓慢氧化的概念、特征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分析】根据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性质差别,通过分析得出正确的答案。
【解答】解: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氧气具有助燃性,空气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气的助燃性和氮气、二氧化碳的不助燃性,比较简单。
14.【分析】物质在瓶内燃烧后,瓶内压强降低,说明该物质燃烧消耗了氧气,同时没有生成新的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
【解答】解:符合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燃烧不生成气体的物质是红磷,红磷燃烧的产物是五氧化二磷固体、木炭和硫磺燃烧后会生成气体。
故选:B。
【点评】理解瓶内气压减小的原因,根据物质燃烧后生成物的状态进行判断,生成物中不能有气体产生。
二、非选择题(共48分,下列各题中的化学反应用文字表达式表示的只给一半分)
15.【分析】(1)根据往试管中装入固体粉末时,可先使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进行分析;
(2)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水和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在常温下进行,选用两种固体药品制取氧气且选择A做反应的发生装置,也因此药品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进行分析;
(3)根据组装仪器应由下至上,由左至右进行分析;
(4)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
【解答】解:(1)往试管中装入固体粉末时,可先使试管倾斜;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水和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应该选择D做反应的发生装置,也因此药品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组装仪器应由下至上,由左至右;
(4)①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②开始反应后,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故②错误;
③收集气体后,将集气瓶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④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故④正确。
故选:①③④。
故答案为:(1)药匙或纸槽;
(2)D;E或G3、MnO2;
(3)②④③①;
(4)①③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16.【分析】(1)根据白烟是石蜡蒸汽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具有可燃性分析;
(2)根据验证气体的方法分析。
【解答】解:(1)白烟具有可燃性,而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白烟,则说明白烟可能为石蜡固体小颗粒。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均不能燃烧。
(2)第一步:A、用射器抽取鳔内气体,该方法合理;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该方法不合理。
第二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向装有鳔内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则说明其中含有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C;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不可燃;
(2)A;向装有鳔内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7.【分析】(1)根据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有刺激气味的气体,该气体为二氧化硫进行分析;
(2)根据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物为五氧化二磷进行分析;
(3)根据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解答】解:(1)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有刺激气味的气体,符号表达式为:S+O2SO2,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2)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物为五氧化二磷3P2O5,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3)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符号表达式为:C+O7CO2,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故答案为:(1)S+O2SO7;化合反应;
(2)P+O2P2O8;化合反应;
(3)C+O2CO2;化合反应。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然后找出反应物、生成物,最后结合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
18.【分析】(1)根据气体受热膨胀进行分析;
(2)根据红磷在剩余气体(氮气)中会熄灭进行分析;
(3)根据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4)根据改进后的装置为密度装置进行分析;
(5)根据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解答】解:(1)红磷燃烧放热,气体受热膨胀,再打开弹簧夹。
(2)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氮气没有参与反应。
(3)如果装置漏气,红磷不足,都能够导致实验完毕后。
(4)改进后的实验不用打开装置即可使红磷燃烧,气密性能好,结果更准确。
(5)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填充了消耗氧气的体积,,不能用其代替红磷。
故答案为:(1)冷却到室温;
(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
(4)装置密封性更好,实验更准确;
(5)不能;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19.【分析】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硫燃烧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够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装置乙是硫在氧气燃烧的实验,放出热量;
(2)甲装置是铁丝在氧气燃烧,燃烧时会有熔化物溅落,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燃烧会生成有毒的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防止其污染空气;
装置A的集气瓶里预先加入少量水,是为了防止生成物二氧化硫污染空气,而装置B的集气瓶里预先加入少量水,将集气瓶炸裂;
(3)实验甲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2Fe3O5。
故答案为:(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
(2)不同;吸收生成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硫;甲。
(3)Fe+O2Fe3O7。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分析】(1)根据要用研钵将其研磨成粉进行分析。
(2)根据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其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进行分析。
(3)根据红砖粉是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进行分析。
(4)根据步骤①与步骤③形成对比进行分析。
(5)根据红砖粉末的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变进行分析。
(6)根据过氧化氢也能被氧化铜(CuO)催化分解放出O2,同时生成水进行分析。
【解答】解:(1)去工地选取了一小块红砖,回到化学实验室;
(2)根据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其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红砖粉是反应的催化剂;
(3)根据实验结论猜想Ⅰ、Ⅱ不成立,即红砖粉是反应的催化剂,能加快其分解生成氧气的速率,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两不变”,所以步骤⑥称量固体质量仍为0.2g,两不变”,所以步骤⑦重复实验②③;由上述实验即可得到红砖粉是反应的催化剂、Ⅱ不成立;
(4)步骤①与步骤③形成对比,说明红砖粉起了类似催化剂的作用;
(5)步骤⑦重复实验②③,可以得到与步骤③的现象相似;
(6)过氧化氢也能被氧化铜(CuO)催化分解放出O8,同时生成水,此反应的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H5O+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1)研钵;
(2)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3)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③;
(4)③加快;
(5)步骤⑦;
(6)H2O7H2O+O2;分解反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选用药品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写出两种固体物质的符号)
A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写清楚仪器、药品)
实验现象与结论
验证鳔内含有二氧化碳
若看到 的现象,则说明鳔内含有二氧化碳。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与步骤 的现象相似
猜想Ⅰ、Ⅱ不成立;
猜想Ⅲ成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九年级(上)质检化学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