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分层作业)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 北师大版(含解析)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四年级上册5 角的度量(一)同步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四年级上册5 角的度量(一)同步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这个角的度数是,下面的角中,是60°,量出下面每个角的度数,按要求完成下列内容,小思和小维一起放风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如图所示,这个角的度数是( )
A.40°B.60°C.80°D.140°
2.下面的角中,( )是60°。
A.B.
C.
3.明明用量角器测量一个角时,角的一条边和内圈的零刻度线重合,读数时他误把外圈刻度当成了内圈刻度,读的度数是60°,这个角的实际度数是( )
A.120°B.60°C.30°
4.小华用量角器量角时,误把内圈刻度当成外圈刻度,读得度数是110°,正确的度数应该是( )
A.110°B.70°C.20°D.60°
二.填空题(共3小题)
5.小红用量角器量角时,错误地把外圈刻度当成内圈刻度时,读得的度数为60°,正确的度数应该是 。
6.如图中量角器测量的∠1= °。这副三角板拼成的∠2= °。长方形纸折出的∠3=40°,∠4= °。
7.用量角器量出如图图形中各角的度数。
三.解答题(共3小题)
8.量出下面每个角的度数。
9.按要求完成下列内容。
(1)量出∠1= °。
(2)求出∠2、∠3、∠4的度数。
(3)你发现了什么?
10.小思和小维一起放风筝。当风筝线一样长时,风筝线与地面所形成的角的度数越大,风筝飞得越高。
(1)(如图)量一量,小思的风筝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1= 。
(2)小维的风筝线与地面的夹角∠2=80°,画出风筝线所在的位置,并标出∠2。
(3) 的风筝飞得高。
四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2.5角的度量(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如图所示,这个角的度数是( )
A.40°B.60°C.80°D.140°
【考点】角的度量.
【专题】几何直观.
【答案】A
【分析】根据角的两边在量角器的度数显示,用大的度数减掉小的度数即可。
【解答】解:110°﹣70°=40°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读取数据的能力。
2.下面的角中,( )是60°。
A.B.
C.
【考点】角的度量.
【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几何直观.
【答案】A
【分析】60°的角是一个小于90度的锐角,首先排除选项C的答案,因为它是一个大于90度的钝角,可以利用三角板的中的60度的锐角判断。
【解答】解:通过测量是一个60度的锐角。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测量工具测量角的度数。
3.明明用量角器测量一个角时,角的一条边和内圈的零刻度线重合,读数时他误把外圈刻度当成了内圈刻度,读的度数是60°,这个角的实际度数是( )
A.120°B.60°C.30°
【考点】角的度量.
【专题】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
【答案】A
【分析】角的一条边和内圈的零刻度线重合,则另一条边对应的内圈的刻度即为这个角的度数;量角器上同一刻度对应的内圈、外圈的度数之和为180°,据此根据外圈刻度计算对应的内圈的刻度,至此本题不难解答。
【解答】解:180°﹣60°=120°
答:实际度数是120°。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角的度量,需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4.小华用量角器量角时,误把内圈刻度当成外圈刻度,读得度数是110°,正确的度数应该是( )
A.110°B.70°C.20°D.60°
【考点】角的度量.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B
【分析】量角器上相对应的内圈度数和外圈度数的和是180度,利用180度减去外圈刻度就是正确的刻度数。
【解答】解:180﹣110=70(度)
答:正确的度数是70°。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量角器的认识及角的读数的方法。
二.填空题(共3小题)
5.小红用量角器量角时,错误地把外圈刻度当成内圈刻度时,读得的度数为60°,正确的度数应该是 120° 。
【考点】角的度量.
【专题】几何直观.
【答案】120°。
【分析】根据量角器的构造即可求解,注意外圈刻度与内圈刻度的和是180°。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180°﹣60°=120°
答:正确的度数是120°。
故答案为:120°。
【点评】本题考查了量角器的认识及角的读数的方法,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6.如图中量角器测量的∠1= 60 °。这副三角板拼成的∠2= 75 °。长方形纸折出的∠3=40°,∠4= 25 °。
【考点】角的度量.
【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几何直观.
【答案】60,75,25。
【分析】图一量角器上每一个大格表示10度,据此数一下∠1之间有6个大格,就是60度;图二是用三角板上30度的角和45度的角拼成的,因此这个角就是30°+45°=75°;图三虚线所在的角折下去就是∠3,因此这两个角相等,且这三个角合起来是90度,利用90度减去∠3再除以2即可得到∠3的度数。
【解答】解:∠1=6×10°=60°
∠2=30°+45°=75°
∠3=(90°﹣40°)÷2=25°
故答案为:60,75,25。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的度量及角的拼组与计算。
7.用量角器量出如图图形中各角的度数。
【考点】角的度量.
【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几何直观.
【答案】55°,90°,35°;75°,50°,55°;25°,130°,25°。
【分析】量角要注意两对齐: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对齐,量角器的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对齐,做到两对齐后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着刻度线几,这个角就是几度,看刻度要分清内外圈。
【解答】解:
故答案为:55°,90°,35°;75°,50°,55°;25°,130°,25°。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的度量方法。
三.解答题(共3小题)
8.量出下面每个角的度数。
【考点】角的度量.
【专题】几何直观.
【答案】
【分析】量角的步骤:先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再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的度量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9.按要求完成下列内容。
(1)量出∠1= 30 °。
(2)求出∠2、∠3、∠4的度数。
(3)你发现了什么?
【考点】角的度量.
【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几何直观.
【答案】(1)30;(2)150°,30°,150°;(3)∠1=∠3,∠2=∠4。
【分析】(1)量角要注意两对齐: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对齐,量角器的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对齐,做到两对齐后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着刻度线几,这个角就是几度,看刻度要分清内外圈;
(2)∠1与∠2合起来是一个平角,∠2与∠3合起来也是180度,∠3和∠4合起来也是180度,利用180°减去∠1即可求出∠2的度数,180度减去∠2即可求∠3,利用180度减去∠3即可求出∠4;
(3)通过计算发现,∠1=∠3,∠2=∠4。
【解答】解:(1)量出∠1=30°;
(2)∠2=180°﹣30°=150°,∠3=180°﹣150°=30°,∠4=180°﹣30°=150°;
(3)我发现∠1=∠3,∠2=∠4。
故答案为:30。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的度量方法及平角的概念。
10.小思和小维一起放风筝。当风筝线一样长时,风筝线与地面所形成的角的度数越大,风筝飞得越高。
(1)(如图)量一量,小思的风筝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1= 60° 。
(2)小维的风筝线与地面的夹角∠2=80°,画出风筝线所在的位置,并标出∠2。
(3) 小维 的风筝飞得高。
【考点】角的度量;角的概念和表示.
【专题】几何直观.
【答案】(1)60°;(2)(3)小维。
【分析】(1)根据角的度量方法,测量出小思的风筝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即可。
(2)根据角的画法,小维的风筝线与地面的夹角∠2=80°,画出风筝线所在的位置,并标出∠2即可。
(3)根据当风筝线一样长时,风筝线与地面所形成的角的度数越大,风筝飞得越高。解答即可。
【解答】解:(1)小思的风筝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1=60°。
(2)小维的风筝线与地面的夹角∠2=80°,画出风筝线所在的位置,并标出∠2。如图:
(3)小维的风筝飞得高。
故答案为:60°,小维。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的度量以及角的画法,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考点卡片
1.角的概念和表示
【知识点归纳】
定义1: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角的大小只与开口的大小有关,而与角的边画出部分的长短无关.这是因为角的边是射线而不是线段.
定义2:角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处于初始位置的那条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那条射线叫做角的终边.
(1)如果角的终边是由角的始边旋转半周而得到,这样的角叫平角.
(2)如果角的终边是由角的始边旋转一周而得到,这样的角叫周角.
注意:由角的定义可知:
(1)角的组成部分为:两条边和一个顶点;
(2)顶点是这两条边的交点;
(3)角的两条边是射线,是无限延伸的.
(4)射线旋转时经过的平面部分称为角的内部,平面的其余部分称为角的外部.
角的表示方法:
(1)用三个字母表示,如∠AOB;(2)用数字表示角,如∠1;(3)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A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1.从一点引出两条______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的计量单位用_______来表示。
答案:射线,度。
2.组成角的两条边是两条( )
A.线段B.射线C.直线
答案:B
2.角的度量
【知识点归纳】
1.角的度量:角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量角器.
2.角的度量单位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角度制,另一种就是弧度制.
角度制,就是用角的大小来度量角的大小的方法.在角度制中,我们把周角的看作1度,那么,半周就是180度,一周就是360度.由于1度的大小不因为圆的大小而改变,所以角度大小是一个与圆的半径无关的量.
弧度制,顾名思义,就是用弧的长度来度量角的大小的方法.单位弧度定义为圆周上长度等于半径的圆弧与圆心构成的角.由于圆弧长短与圆半径之比,不因为圆的大小而改变,所以弧度数也是一个与圆的半径无关的量.角度以弧度给出时,通常不写弧度单位,有时记为rad或R.
3.度量方法:
量角要注意两对齐: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对齐.
量角器的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对齐.
做到两对齐后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着刻度线几,这个角就是几度.
看刻度要分清内外圈.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用一个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50°的角,看到的角是( )
A、50° B、500° C、100°
分析:用放大镜看角时,放大的是角的边,不改变角的形状,根据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可知角的度数不会改变.
解:用放大镜看角时,放大的是角的边,不改变角的形状,根据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可知角的度数不会改变.
所以用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50度的角,看到的度数仍是50度.
故选:A.
点评:用放大镜看角,很容易错误认为角的度数会被放大相同倍数,关键要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也要认识到一个普遍规律:放大镜只改变物体大小,不改变物体形状,对角而言只是一种图形,既然形状不变,角度也不会改变.
例2:下面每对时刻中,时钟的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不一样的有( )
A、1:30和2:30 B、3:30和8:30 C、9:00和3:00 D、10:30和1:30
分析:因为钟表上的刻度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12等份,每一份是30°,借助图形,找出不同时间下,时针和分针之间相差的大格数,用大格数乘30°即可进行判断,选择.
解:A,1:30时针和分针中间相差,4.5个大格,夹角是:30×4.5=135度,
2:30时针和分针中间相差3.5个大格,夹角是:30×3.5=105度;符合题意;
B,3:30时针和分针中间相差2.5个大格,夹角是2.5×30=75度,
8点30分,时针和分针中间相差2.5个大格,夹角是2.5×30°=75度;
C,9:00时针和分针中间相差3个大格,夹角是:30×3=90度,
3:00时针和分针中间相差3个大格,夹角是:30×3=90度;
D,10:30时针和分针中间相差4.5个大格,夹角是:30×4.5=135度,
1:30时针和分针中间相差,4.5个大格,夹角是:30×4.5=135度;
所以夹角不同的是A.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钟面角,用到的知识点为:钟表上12个数字,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30°.
∠A=
∠B=
∠C=
∠A=
∠B=
∠C=
∠A=
∠B=
∠C=
∠A= 55°
∠B= 90°
∠C= 35°
∠A= 75°
∠B= 50°
∠C= 55°
∠A= 25°
∠B= 130°
∠C= 25°
∠A=55°
∠B=90°
∠C=35°
∠A=75°
∠B=50°
∠C=55°
∠A=25°
∠B=130°
∠C=2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五年级上册7 约分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约分后的分数与原分数比较,下面选项中,结果是最简分数的是,两个分数约分后,都比原分数小,分数化简,先约分,再比较大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北师大版(2024)二 轴对称和平移3 平移课时作业,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图甲可以得到图乙,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升国旗时,国旗上升的运动是平移,动手操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24)五年级上册一 小数除法5 除得尽吗练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数是循环小数的是,下面算式里,得数是有限小数的是,4÷7的商不是循环小数,用简便形式写出下面的循环小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