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
展开化学试卷
试卷共8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考查范围:选择性必修1第一、二章。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各类“剂”的使用与化学反应速率相关的是
A.浊水净化中净水剂 B.制糖工艺中脱色剂
C.造纸工艺中漂白剂 D.食品加工中脱氧剂
2.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均属于新能源
B.石油、煤、沼气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氢能具有热值高、产物无污染以及原料来源广等优点
D.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碳达峰”
3.20世纪初,德国物理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提出了利用铂做催化剂使氨气氧化从而制取硝酸的奥斯特瓦尔德法。氨催化氧化制硝酸的第一步反应为4NH3(g)+5O2(g)=4NO(g)+6H2O(g)。在密闭反应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测定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NH3)=0.4ml/(L·min) B.v(O2)=1.0 ml/(L·min)
C.v(NO)=0.02ml/(L·s) D.v(H2O)=1.2 ml/(L·min)
4.已知:共价键H—H,Cl—Cl,H—Cl键能分别为436kJ/ml、243 kJ/ml、431 kJ/ml,则反应2HCl(g)=H2(g)+Cl2(g)的△H等于
A.+183 kJ/ml B.-183 kJ/ml C.+248 kJ/ml D.-248 kJ/ml
5.著名的卤灯原理如下:
(1)WO2I2(s)WO2(s)+I2(g) △H1
(2)2 WO2(s)2 WO(s)+O2(g) △H2
(3)2WO(s)2W(s)+O2(g) △H3
则反应W(s)+O2(g)+I2(g)WO2I2(s)的△H等于
A.2△H1+△H2+△H3 B.
C. D.
6.NOCl(亚硝酰氯)常被用作催化剂。合成清洁剂等。在密闭反应器中充入NO(g)和Cl2(g)发生反应:2NO(g)+Cl2(g)2NOCl(g) △H<0.实验测得反应速率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t时刻改变的一个条件可能是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加入催化剂 D.增大NOCl浓度
7.在TK下,向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适量O2F2气体发生分解反应:O2F2 (g)O2(g)+F2(g),测得O2F2、F2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逆反应速率:a点大于c点
B.b点时反应已达到平衡
C.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0.16ml/L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c点水平向右移动
8.已知:
①2HC≡CH(g)+5O2(g)=4CO2(g)+2H2O(l) △H1=-2602kJ/ml
②2C2H6(g)+7O2(g)=4CO2(g)+6H2O(1) △H2=-3123kJ/ml
③H2(g)+O2(g)=H2O(1) △H3=-286kJ/ml
④HC≡CH(g)+2H2(g)=C2H6(g) △H4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炔的燃烧热为2602kJ/ml
B.等物质的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热量:C2H6>HC≡CH
C.HC≡CH(g)+2H2(g)=C2H6(g) △H<0
D.2H2(g)+O2(g)=2H2O(g) △H>-572kJ/ml
9.某温度下,在密闭反应器中充入足量Ag2О粉末,发生反应:2Ag2О(s)4Ag(s)+O2(g)。达到平衡状态1时测得p(O2)=akPa;保持温度不变,将体积扩大至原来的2倍并保持不变,达到平衡状态2时测得p(O2)=bkP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变化中,平衡状态1逆向移动达到平衡状态2
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Ag2O的质量,正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上述平衡状态时压强:b=a
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c(O2),平衡常数增大
10.实验室用50mL0.5ml/L盐酸和50mL0.55ml/LNaOH溶液反应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装置如图所示。HF(aq)H+(aq)+F-(aq) △H,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不变,用铜质搅拌器测得△H结果偏低
B.上下移动搅拌器能加快中和反应
C.用氢氟酸替代盐酸,测得结果△H偏高
D.分多次向稀盐酸中加稀NaOH溶液,测得结果更准确
11.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A.C(s)+O2 (g)=CO(g) △H1
C(s)+O2(g)=CO2(g) △H2
B.CaO(s)+H2O(1)=Ca(OH)2(s) △H1
CaCO3(s)=CaO(s)+CO2(g) △H2
C.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 △H1
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1) △H2
D.HCl(aq)+NaOH(aq)=NaCl(aq)+H2O(1) △H1
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1) △H2
12.一定温度下,向刚性密闭容器中投入足量FeSO4,发生反应:2FeSO4(s)Fe2O3(s)+SO2(g)+SO3(g)。下列情况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SO2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 B.FeSO4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生成SO2速率等于消耗SO3速率 D.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变化
13.已知M(g)→N(g)△H1分两个基元反应:M(g)→T(g) △H2,T(g)→N(g)△H3,它们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TS代表过渡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H1<0,△H2>△H3 B.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H
C.能垒:①<② D.T浓度先快速增大,后缓慢减小
14.一定温度下,向1L真空刚性密闭容器中加入1mlCOCl2(g),发生反应:COCl2(g)CO(g)+Cl2(g) △H,达到平衡时,n(CO)=0.8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升高温度,COCl2(g)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则上述反应△H<0
B.向容器中再充入1mlCO(g)和1mlCOCl2(g),此时v正>v逆
C.向容器中再充入1mlCOCl2(g),平衡时,n(CO)=1.6ml
D.向容器中再充入1mlN2(g),平衡正向移动
15.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6.向两个体积相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起始时均充入1mlP4(g)和6mlH2(g),分别在绝热、恒温两条件下发生反应:P4(g)+6H2(g)4PH3(g) △H,测得两容器中气体压强(kPa)与时间(min)关系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H<0
B.平衡时容器Ⅱ温度高于容器Ⅰ
C.容器Ⅰ6min时气体总物质的量等于容器Ⅱ8min时气体总物质的量
D.14min时正反应速率:容器Ⅱ大于容器Ⅰ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
17.(14分)过二硫酸铵[(NH4)2S2O8]可用作印刷线路的刻蚀剂,其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Mn2+,反应后溶液变为紫红色,还原产物为。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实验方案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MnSO4和(NH4)2S2O8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2)V=_________,设计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测得:t3
(5)由题意可知,t1_____t5,(填“>”“<”“=”或“无法判断”),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6) (NH4)2S2O8能氧化KI,发生反应:+3I-=2+I2.测得浓度与速率关系如下表
所示。
从电性角度分析,上述反应很慢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根据实验数据可知,c()对速率影响程度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I-)对速率影响程度。
18.(14分)五种含氯的阴离子()如下表所示,其相对能量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x为________,y为________。
(2)上述五种含氯离子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最活泼的是________。
(3)3ClO-(aq)=2Cl-(aq)+(aq) △H=______kJ/ml,在如图坐标上画出能量变化图示(标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它们的相对能量)。
(4)工业上制备漂白液采用冷NaOH溶液中通入Cl2,而不选用热NaOH溶液,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480℃时,KClO3分解只生成上述表中两种含氯的盐,氧化剂,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19.(14分)勒夏特列原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可以帮助预测许多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勒夏特列原理。
实验(一)制备CuCl2
设计如图装置制备CuCl2,已知CuCl2遇水蒸气易潮解。
(1)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脱脂棉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写出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开始实验时应先点燃___(填“A”或“D”)处酒精灯。
(4)B装置中试剂为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_______________(用化学用语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实验(二)探究温度对平衡的影响。
将上述制备得到的CuCl2粉末溶于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Cu(H2O)4]2+(蓝色)+4Cl-[CuCl4]2-(黄色)+4H2O △H>0
配制一定体积0.5ml/LCuCl2溶液,甲、乙,丙三支试管各取2mL0.5ml/LCuCl2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将甲试管放置在空气中;②乙试管放入热水中;③丙试管放入冷水中。
(5)设计甲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
(6)实验结果:乙试管中溶液呈黄绿色,丙试管中溶液呈蓝绿色,实验结论是_________。
20.(14分)CO2的捕集与转化是“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利用CH4和CO2制备合成气的原理如下:
①CH4(g)+CO2(g)2H2(g)+2CO(g) △H1
②CO2(g)+H2(g)CO(g)+H2O(g) △H2>0
在恒压为pkPa,起始时n(CH4):n(CO2)=1∶1条件下,CH4和C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乙代表________(填化学式)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
(2)反应①正反应在________(填字母)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A.较低温度 B.较高温度 C.任意温度
(3)根据图中信息,随着温度升高,体系中物质的量变化趋向是________(填字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4)若在反应器中充入CH4和CO2仅发生反应①制备合成气体(CO、H2),则下列措施能提高合成气平衡产率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增大压强
(5)800K时,反应开始经过tmin达到平衡状态,0~tmin内CH4分压变化率为________kPa·min-1.此温度下,用平衡分压计算反应①的压强平衡常数Kp=____(kPa)2.(已知:Kp是用各气体物质的分压代替浓度来计算的平衡常数,气体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广东省2024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考
化学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脱氧剂除去食品袋中的氧气,使食品腐烂速度减慢,延长食品保鲜时间,D项符合题意。
2.【答案】B
【解析】沼气主要成分是CH4,沼气是可再生能源,B项不正确。
3.【答案】C
【解析】以NH3为参照物,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将B、C、D项转化成消耗氨的反应速率;B项,v(NH3)=0.8 ml·L-1·min-1;C项,v(NH3)=0.02×60ml·L-1·min-1=1.2 ml·L-1·min-1;D项,v(NH3)=0.8 ml·L-1·min-1;C项符合题意。
4.【答案】A
【解析】反应热等于断裂共价键的键能与形成共价键的键能之差,△H=431kJ/ml×2-436 kJ/ml -243 kJ/ml =+183 kJ/ml,A项正确。
5.【答案】D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得目标反应,△H=,D项正确。
6.【答案】D
【解析】观察图像可知,改变条件,逆反应速率“突增”,正反应速率“渐增”。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突增”,A项不符合题意;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突增”,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项不符合题意;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同倍数增大,平衡不移动,C项不符合题意;增大NOCl浓度,逆反应速率“突增”,正反应速率在原点基础上“渐增”,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项符合题意。
7.【答案]C
【解析】充入O2F2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逆反应速率:a点小于c点,A项不正确;b点不是平衡点,B项不正确;根据图像可知,c点刚好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ml/L≈0.16ml/L,C项正确;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另外,升高温度,平衡发生移动,F2浓度发生变化,故c点不可能水平向右移动,D项不正确。
8.【答案】A
【解析】乙炔燃烧热指在101kPa时,1ml乙炔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时所放出的热量,△H=-1301kJ/ml,A项不正确;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知,1ml乙烷和1ml乙炔完全燃烧,乙烷放出热量较多,B项正确;根据盖斯定律,HC≡CH(g)+2H2(g)=C2H6(g) △H=kJ/ml=-311.5kJ/ml,C项正确;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时要吸收热量,D项正确。
9.【答案】C
【解析】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减压,平衡正向移动,A项不正确;氧化银是固体,反应速率与固体接触面有关,增大固体质量,速率不一定增大,B项不正确;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上述反应平衡常数:Kp=p(O2),则a=b,C项正确;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增大c(O2),平衡常数不变,D项不正确。
10.【答案】B
【解析】铜导热率高于玻璃,使热量损失更多,测得△H结果偏高,A项不正确;该实验具有特殊性,上下移动搅拌器进行搅拌,可促进反应物之间的混合,加快反应,B项正确;由图像可知,HF电离是放热过程,如果用氢氟酸替代盐酸,测得放出热量偏多,△H偏低,C项不正确;分多次加入稀NaOH溶液会导致热量损失,应一次性向稀盐酸中加入稀NaOH溶液,D项不正确。
11.【答案】A
【解析】CO燃烧生成CO2放出热量,A项符合题意;氧化钙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碳酸钙分解是吸热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酸碱中和反应均放出热量,但生成硫酸钡会额外放出热量,C.项不符合题意;醋酸是弱酸,电离时吸收热量,D项不符合题意。
12.【答案】C
【解析】SO2体积分数始终为50%,A项不符合题意;固体浓度为常数,B项不符合题意;达到平衡状态时,v正(SO2)=v逆(SO3),C项符合题意;由于气体组成固定,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始终保持不变,D项不符合题意。
13.【答案】B
【解析】观察图示,总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反应②是放热反应,A项正确;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H,B项不正确;反应②能垒大于反应①,C项正确;反应①能垒较小,速率较大,反应②能垒较大,速率较小,故中间产物T浓度先快速增大,后缓慢减小,D项正确。
14.【答案】B
【解析】升高温度,COCl2(g)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则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是吸热反应,A项不正确;平衡时,c(CO)=c(Cl2)=0.8ml/L,c(COCl2)=0.2ml/L,平衡常数K=ml/L=3.2ml/L,再充入1mlCO(g)和1mlCOCl2(g),Q=ml/L=1.2ml/L
【解析】常温下,铁片与浓硫酸反应会使铁片表面钝化,不能证明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A项不正确;若要探究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热效应,还需分别测量两溶液混合前的温度,且反应全程应在量热计中进行,B项不正确;平衡反应式为Fe3++3SCN-Fe(SCN)3,氯化钾不影响平衡移动,C项不正确;其他条件相同,毫米状碳酸钙比纳米状碳酸钙接触面小,固体接触面越小,反应速率越小,D项正确。
16.【答案】C
【解析】分析数据表,容器Ⅰ中气体压强逐渐减小,观察可逆反应,该反应的气体分子数逐渐减小,说明容器Ⅰ是恒温过程,容器Ⅱ中气体压强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它是绝热过程,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平衡时温度高于容器Ⅰ,A、B项正确;当压强都为90p时,容器体积相等,温度越高,气体总物质的量越小,C项不正确;14min时两个容器都达到平衡,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D项正确。
17.【答案】(1)5+2Mn2++8H2O=10+2+16H+(2分,反应物和生成物1分,配平1分)
(2)5.00(1分,写5.0或5均得分);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分,合理即可)
(3)降低反应活化能(或做催化剂,1分)
(4)其他条件不变(1分);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1分,合理即可)
(5)无法判断(1分,唯一答案);升温,反应速率增大,而降低反应物浓度,速率减小,二者对速率影响程度未知,结果未知(2分,温度﹑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各1分,合理即可)
(6)两种阴离子相互排斥,碰撞概率减小(2分,写到阴离子相互排斥即得2分);等于(1分,唯一答案)
【解析】(1)产物有高锰酸根离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得:5+2Mn2++8H2O=10+2+16H+。
(2)根据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总体积相等,V=5.00.实验①和②仅改变浓度,即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硫酸银加快反应速率,降低了反应活化能。
(4)升高温度,变色时间缩短。
(5)升温,反应速率增大,而降低反应物浓度,速率减小,二者对速率影响程度未知,结果未知,故无法判断t1和t5的大小。
(6)过二硫酸根离子和碘离子都带负电荷,相互排斥,导致反应物碰撞概率降低。观察数据组,速率与浓度一次方成正比,故它们影响程度相等。
18.【答案】(1)+1(1分,唯一答案);4(1分,唯一答案)
(2)Cl-(2分,唯一答案);(2分,唯一答案)
(3)-117.4(2分,唯一答案)
(2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状态正确1分,相对能量1分,未画出能垒部分不扣分)
(4)温度升高,NaClO易发生歧化反应,漂白液有效成分含量降低(2分,写6NaOH+3Cl25NaCl+NaClO3+3H2O也得分,合理即可)
(5)4KClO33KClO4+KCl(2分,反应物和生成物1分,配平和反应条件1分)
【解析】(2)能量最高的离子最活泼,最不稳定;能量最低的离子最稳定。
(3)反应热等于生成物总能量与反应物总能量之差,△H=-167.2kJ/ml×2+(-104kJ/ml)-(-107kJ/ml×3)=-117.4kJ/ml。
(4)次氯酸钠不稳定,易发生歧化反应,使漂白液中次氯酸钠含量降低。
(5)根据氧化剂,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3,的被氧化为,的被还原为Cl-。
19.【答案】(1)吸收尾气中Cl2(1分)、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装置D中(1分,合理即可);防止Cu、CuCl2粉末堵塞导管(1分,合理即可)
(2)MnO2+4H++2Cl-Mn2++Cl2↑+2H2O(2分,反应物和生成物1分,配平和反应条件1分)
(3)A(1分,唯一答案)
(4)饱和食盐水(2分);Cl2和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1分),增大c(Cl-),平衡逆向移动(1分,合理即可)
(5)对照实验(2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6)其他条件不变(1分),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1分,写“其他条件不变,降温,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也得分)
【解析】(1)E装置有双重作用,吸收尾气中的Cl2和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装置D.脱脂棉的作用是防止固体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2)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MnCl2、Cl2和H2O。
(3)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A处酒精灯,生成的Cl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4)饱和食盐水可以除去氯化氢,同时减小氯气与水反应程度。
(5)甲、乙,丙试管分别在常温、热水浴,冷水浴条件下反应,甲作参照实验,探究温度对平衡的影响。
(6)由乙、丙试管中现象可推知: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温,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20.【答案)(1)CH4(1分,唯一答案)反应①中CH4和CO2的平衡转化率相等,反应②又消耗了CO2,故相同温度下,CO2平衡转化率大于CH4(1分,合理即可)
(2)B(2分,唯一答案)
(3)A(2分,唯一答案)根据图中数据可知,反应①生成的H物质的量比反应②消耗的H,物质的量多(2分,合理即可)
(4)A(2分,唯一答案)
(5)(2分)(2分)
【解析】(1)观察反应式可知,反应①中CH4和CO2的平衡转化率相等,反应②又消耗了CO2,故相同温度下,CO2平衡转化率大于CH4,图像中相同温度下曲线甲代表的转化率大于曲线乙,故曲线甲代表CO2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关系,乙代表CH4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关系。
(2)随着温度升高,CH4平衡转化率增大,说明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反应①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即嫡增反应,在较高温度下正反应能自发进行。
(3)根据图中数据可知,反应①生成的H2物质的量比反应②消耗的H2物质的量多,故氢气物质的量一直增大。
(4)升温,反应①平衡正向移动;加入催化剂,反应①平衡不移动;增大压强,反应①平衡逆向移动,故A项符合题意。
(5)设初始时n(CH4)=n(CO2)=aml,三段式计算如下:
①CH4(g)+CO2(g)2H2(g)+2CO(g)
始(ml) a a 0 0
转(ml) x x 2x 2x
平(ml) a-x a-x-y 2x-y 2x+y
②CO2(g)+H2(g)CO(g)+H2O(g)
始(ml) a-x 2x 2x 0
转(ml) y y y y
平(ml) a-x-y 2x-y 2x+y y
800K时,CO2、CH4平衡转化率分别为40%、20%,有:=0.4,=0.2,
解得:x=y=0.2a.
平衡时气体物质的量:
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4a.
甲烷分压变化率:kPa/min;
压强平衡常数:Kp=。选项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A
常温下,将大小、形状相同的铁片分别加入98.3%硫酸和2%硫酸中
证明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B
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盐酸,测量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温度
探究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C
向含KSCN和FeCl3的溶液中加少量KCl粉末
证明增大产物浓度,可以使平衡逆向移动
D
相同条件下,向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中分别加入lg纳米状CaCO3和1g毫米状CaCO3
证明相同条件下,固体反应物接触面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时间
0
2
4
6
8
10
12
14
容器I
100p
95p
92p
90p
88p
87p
87p
87p
容器Ⅱ
100p
105p
100p
94p
90p
90p
90p
90p
序号
0.1ml/L MnSO4溶液/mL
0.1ml/L(NH4)2S2O8溶液/mL
水/mL
温度/℃
加入Ag2SO4/g
溶液开始变紫红色所用时间/min
①
10.00
25.00
0
30
0
t1
②
10.00
20.00
V
30
0
t2
③
10.00
25.00
0
30
1.00
t3
④
10.00
25.00
0
40
0
t4
⑤
10.00
15.00
10.00
35
0
t5
实验
c()/ml·L-1
c(I-)/ml·L-1
v/ml·L-1·s-1
a
0.038
0.060
1.4×10-5
b
0.076
0.060
2.8×10-5
c
0.076
0.030
1.4×10-5
代号
a
b
c
d
e
氯的化合价
-l
x
+3
+5
+7
n
0
1
2
3
y
气体
CH4
CO2
H2
CO
H2O(g)
物质的量
0.8a
0.6a
0.2a
0.6a
0.2a
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昆仑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 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昆仑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 化学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41KJ/ml,51KJ/ml,5KJ/m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两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两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广东省两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2024-2025高二第一学期月考一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