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共8页。
散文诗两首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内容,体会朗读节奏。 2.积累生字词,了解作家作品。3.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4.学会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5.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女)情。重点难点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2.学会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积累生字词。2.反复诵读,整体把握内容,感悟诗歌中描写的具体形象。 3.品析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重点难点1.反复诵读,整体把握内容,感悟诗歌中描写的具体形象。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V教学过程一、古诗导入游子吟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根据此诗引导学生讨论关于“母爱”的内容,顺势导入对课文《金色花》的学习。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见“资料库”)1.学生初读课文,介绍作者。 2.检查字词。大屏幕投影显示。三、再读课文,揣摩语气1.指名学生朗读。 教师点拨:(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2)根据情感的需要,确定语速。(3)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短。(4)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停顿、语气、语调。2.从孩子跟妈妈嬉戏的场景中,孩子和妈妈的话语中,选出你最喜欢的几句,说出喜欢的理由,然后有感情地朗读出来。(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 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教师点拨: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和快乐。(2)“孩子,你在哪里呀?”教师点拨: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关爱。(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教师点拨:读出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4)“我不告诉你,妈妈。”教师点拨:读出孩子的淘气、机灵、撒娇、顽皮和对母亲的爱恋。四、品读诗歌,了解内容1.散文诗中的孩子想到了用一种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师生讨论,明确:孩子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来表达对母亲的爱。2.“我”与妈妈进行了哪几次嬉戏? 师生讨论,明确:(1)做祷告时——散发香气(2)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3)拿灯去牛棚时——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 3.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师生讨论,明确:孩子变成的金色花是指印度的圣树上所开的花朵,泰戈尔借此赞美了孩子的天 真、可爱。那金黄的色彩体现了母爱的光辉,孩子活泼可爱、快乐天真,正是因 为沐浴在母爱中。五、熟读精思,深入赏析1.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呢?请在文中找出 “我”变成金色花后为妈妈所做的事。师生讨论,明确:为了能给妈妈做点事: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 妈读书时所读的地方。2.孩子变成金色花以后,为什么不让妈妈知道? 师生讨论,明确: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他也要无私地来回报母爱,他不图妈妈夸奖, 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舒适,所以他不让妈妈知道。3.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你发现诗歌美在哪里? 师生讨论,明确:表现了孩童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奇妙的想象”“真挚的情感”“活泼的语言” “美妙的表达”。六、教师小结,总结收获《金色花》虽篇幅短小,但意蕴丰富。“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 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的母亲“嬉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 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孩童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七、布置作业1.写一段你与最亲的人之间的对话。2.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片段,背诵下来。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积累生字词,了解冰心。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3.体会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情的写法。4.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女情。重点难点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2.体会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情的写法。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大家闭上眼睛,用心去倾听这首歌。(播放《烛光里的妈妈》)妈妈为了子女“黑发泛起了霜花”“腰身倦得不再挺拔”。是啊,母爱是诗歌永恒 的主题。母爱是线,不停编织着我们的梦想;母爱如灯,永远照亮我们的前程; 母爱似水,不断滋润着我们的心田……那么,读了冰心的《荷叶 ·母亲》,我们又 能悟出怎样的母爱呢?(板书标题、作者)【设计意图:歌曲和优美的排比句导入,很快把学生带入对母爱思索的情境中。】二、了解作者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冰心。三、感受意境1.听课文录音。(学生闭上眼睛,静心去听,注意朗读的节奏、重音与情感) 2.学生自由朗读。(分小组进行,互读互听,共同提高)3.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抽男女学生各一名,其他同学做点评)【设计意图:在听录音范读和个人反复的朗读中,可以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内容和 蕴含的情感。】四、整体感知自读课文,思考并解决下面几个问题。1.作者为什么要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 明确: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诗。诗歌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 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 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这样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 2.点明文章主旨的是哪几句?其表达方式是什么? 明确:点明主旨的句子是:“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其表达方式是:议论、抒情。3.用示意图的形式表现出作者心情的变化过程。 明确: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受了感动【设计意图:理清诗歌内容、提炼诗歌主旨、理顺诗歌的情感思路。】五、研读与赏析再次默读全文,思考下面的问题。1.作者在开头写的“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 三个姊妹”暗示了什么?2.“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中“无力的水珠” 象征了什么?3.冰心用细腻的笔调描写了雨中的红莲——初雨时的亭亭玉立、大雨中的左右鼓 斜、荷叶保护下的不摇动,这些生动的场景的作用是什么?4.“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怎样理解“心中的雨点”? 5.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美文,试从写景、意境、感情三个方面进行赏析。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 1.暗示了莲花就是“我”。2.象征着在母亲的保护下,一切的困难阻碍只不过是脆弱的水珠而已。3.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与关爱,幻化出“荷叶母亲”如诗如画般的美好形象。 4.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字里行间充溢着对母亲炽烈的感激、爱恋和赞美之 情。这样讴歌母爱,联想丰富,自然贴切,新颖独特。“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 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5.文章美在三处:一是场景美。描绘了一幅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二 是意境美,作者被荷叶护莲的场景感动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幻化出“荷 叶母亲”如诗如画的美好形象。三是情感美。母爱是纯洁的,总是在你遇到风雨 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和力量;母亲是无私的,她将永远跟随着你。【设计意图:从局部探究精彩语句,体会其内涵、作用。】六、拓展延伸1.请同学们说说在我们看过的诗文中,有哪些表达母爱或表现思念母亲的诗文。 你能背出几首或说出一些片段吗?(如《游子吟》,激发、鼓励学生说说母亲对自 己的爱)2.荷叶护佑红莲,不求些许回报;母亲养育儿女,不存半点私心。这难道不是人 间最纯洁、最美丽的感情吗?天下儿女难道不应唱响感谢母亲的赞歌吗?同学们, 我们的母亲是怎样关心我们、爱我们的呢?母亲给了我们这么多爱,你想不想对 母亲说点儿什么呢?【设计意图:从课内到课外,训练学生的古诗文积累、赏析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七、教师小结这首诗歌所描绘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 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地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 又伟大。是啊!母爱是博大的,是你躲避内心风雨的巢穴,使你感到温馨和安 全;母爱是纯洁的,总在你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和力量。“谁言寸草 心,报得三春晖”,但愿当我们张开有力的翅膀翱翔于祖国辽阔的蓝天时,能看 到母亲欣慰的笑容。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在歌声中结束本文。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加深学生对母爱的体会.】八、布置作业1.实践。回家为母亲做一件事,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如做家务、为母亲洗脚、给母亲 捶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