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优质教学设计
展开一、课标内容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二、素养目标
1.唯物史观: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动荡的时代。分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2.时空观念:了解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的时间和地点,阅读《春秋争霸形势图》,认识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
3.史料实证:结合图片、文物、史料等,知道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的作用、王室衰微的表现。
4.历史解释:结合史实分析春秋争霸的影响;通过春秋时期与西周相关制度的对比,理解社会制度的变化和周王室衰微的原因与后果。
5.家国情怀:从典型的历史人物身上汲取优秀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春秋时期主要霸主,诸侯争霸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春秋时期的青铜牺尊
这件春秋时期的酒器青铜牺尊,整体为牛形,上面刻有精美纹饰。值得注意的是,牛鼻上穿有一环,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开始用穿鼻的方法来驯服牛了。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发生了哪些变化?
(二)新课探究
探究一:王室衰微
1.东周时期
教师讲解: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迁洛邑,从此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和变化的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逐渐遭到破坏,后人称之为“礼崩乐坏”。
2.分封制瓦解
教师讲解:一些诸侯国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不再把新占有的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直接管理,这些职位也不再世袭。西周时期的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
3.王室衰微
合作探究: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什么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学生回答: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竞相争霸。因为东迁后,周王室直接管辖的地区仅仅在洛邑一带。周王在名义上仍然是天下“共主”,但缺乏经济、军事实力,权威明显削弱,渐渐失去对各地诸侯的控制。诸侯国日益强大,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朝觐天子和向周王室缴纳贡赋,导致周王室财政入不敷出,困难重重。周天子已失去对国家的实际统治权,大国诸侯操控政治,竞相角逐,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教师点拨:周王室地位不断下降,大的诸侯势力日益壮大。这时候国家的统治权实际上已经从周天子手中转移到了大国诸侯手里,他们操纵政治,竞相角逐,使春秋时期的政治呈现出新面貌。
探究二:诸侯争霸
合作探究:阅读课本,分析春秋争霸的原因?春秋主要霸主都是谁?
学生回答:①王室衰微。②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③各诸侯国争夺土地、人民、财产和政治上对别国的支配权。④民族间的矛盾有所发展。秋主要霸主有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等。
教师讲解:春秋时期诸侯国为了追逐自身利益,经常从事结盟和军事征伐等活动。一些强大的诸侯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积极争夺霸主地位。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牵头召集诸侯大会,充当盟主,号令诸侯。春秋末期,东南地区的吴国和越国迅速崛起,先后北上称霸。
合作探究: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时期首位霸主?
学生回答:①地理上近海,有渔盐之利,工商业发达 。②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国家实力大为增强 。③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获得政治优势。
教师点拨: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导致许多中小诸侯国覆灭,少数强大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促进局部地区的统一)春秋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阶段。当时中原的“诸夏”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长期交往,为民族交融创造了契机。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的观念。但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和痛苦。春秋争霸的实质是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掠夺战争,大国之间的争霸战争,具有非正义性。
探究三: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教师讲解: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春秋后期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使农业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粮食产量有了明显增长,人口也不断增多。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分工更加细致,铸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和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产品的增加使城市中的商业活动逐渐活跃起来,各诸侯国统治者对经济活动提供一定的鼓励和保护,金属货币在当时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
合作探究: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影响?
学生回答:①铁农具和牛耕便利省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②使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教师点拨:
(三)课堂总结
由于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各诸侯国经济得到发展,开始摆脱周王室的控制,分封制开始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开始进行争霸战争,从而使春秋时期出现社会动荡的局面。
(四)板书设计
当堂演练
( A ) 1.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朝觐周王仅3次,而朝齐、晋、楚三国竟达33次之多。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周王室地位已经衰落 B.鲁国到王都路途遥远
C.鲁国国君是春秋霸主 D.周王不是鲁国的宗亲
( C ) 2.春秋时期,一些诸侯不再把土地分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诸侯们的这些做法
A.使国家逐渐走向统一 B.使春秋时期战争不断
C.使分封制逐渐被瓦解 D.使大国走向争霸道路
( B ) 3.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尊王攘夷”的目的是
A.尊崇周王室的正统地位 B.诸侯借此来发展自己的势力
C.顺应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D.证明争霸战争具有正义性
( C ) 4.(唯物史观)夏商西周时期,水利工程兴修较少,少有山林开发;春秋后期,大量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兴修水利工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周王室地位不断下降 B.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
C.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 D.金属货币的广泛使用
( A ) 5.(2023山东滨州·史料实证)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这体现了
A.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文献记载 B.古书上的记载都真实可信
C.铁制农具和牛耕已广泛使用 D.楚国在诸侯国中最为强盛
五、教学反思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这段历史,知道争霸战争的来龙去脉,把握了这一时期鲜明的时代特征,即奴隶制走向衰落、封建制逐渐形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ls/tb_c404966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ls/tb_c404966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教案及反思</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程标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ls/tb_c404966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教案及反思</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情境,预习检查,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学习任务三,学习任务四,过程性评价,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