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教学设计
展开一、课标内容
1.通过了解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
2.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
3.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
4.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二、素养目标
1.唯物史观:明白劳动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许多发明成果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的。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2.时空观念:知道由于炎帝和黄帝在部落联盟中的重要地位,人们把当时的创造发明归功于他们,学会将事件、现象等置于特定的背景中理解。
3.史料实证:知道神话传说蕴含着历史信息,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形成重证据的意识。
4.历史解释: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知道传说蕴含一定的历史信息,但传说与史实又有着区别,学会在辨析史料的基础上,形成历史认识。
5.家国情怀:知道炎帝和黄帝是华夏族的共同祖先,作为炎黄子孙应感到自豪,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炎黄联盟、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禅让制。
【教学难点】
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炎帝(右)黄帝(左)雕像
图中雕像塑造的是传说中的炎、黄二帝形象,他们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有者3000多年的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及其特点是怎样的?
古老的传说中有炎帝、黄帝、尧、舜、禹的故事,这些传说又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
(二)新课探究
探究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1.早期国家
教师讲解 :约五千多年前,我国原始社会的农业、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人口显著增长并开始向区域中心集中,早期城市逐步形成。
高耸的城墙、宽阔的城壕、大型水利设施。为城市生活提供了安全和便利。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化加例,一部分人从生产劳动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管理,出现了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和祭祀权力的王。以王为首的统治阶级对内进行管理和统治,对外发动战争,从而形成了早期国家。
文明的起源
教师提问: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学生回答: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探究二: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1.良渚古城
教师讲解:良渚古城位于浙江余杭,距今约5300-4300年。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其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在城的背面有一个复杂的水利系统,由人工修建的水坝和自然山体组成。这是同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示意图
合作探究:良渚古城考古有什么发现,这些发现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1)良渚古城考古发现内城中部有人工堆筑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附近还出土了约20万千克的炭化稻谷。这些发现反映了良渚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
(2)良渚古城考古发现贵族墓地的陪葬品包括数十件至数百年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着军事指挥权的玉钺。和随葬品稀少的普通墓葬对比鲜明,说明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
教师点拨: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2.陶寺古城
教师讲解:陶寺都城位于山西襄汾,距今约4300-4000年。都城建筑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城内有围墙环绕的宫城,城内多处高等级建筑基址,以及陶制的建筑材料。
合作探究:考古发现陶寺都城的墓葬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①阶级分化严重:大型墓葬集中分布,随葬品表明墓主人的高贵身份。小型墓葬没有任何随葬品说明当时阶级分化严重。②文化交流:大型墓葬的随葬品来源十分广泛,反映出各地文化因素汇聚中原。③其余考古发现:小件青铜器、带有书写符号的陶壶,发现了可能是观测天象、确定节气的观象台。
教师点拨:陶寺都城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
3.早期中华文明的形成
教师讲解:距今五千年左右,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史前文明,他们彼此之间不断的交流和融合,共同构成了早期中华文明的主体。距今4000多年,中原地区在广泛吸收各地文明要素的基础上迅速崛起,经过持续的发展,走向一体,开始形成以中原地区为引领的文明新格局。良渚古城、陶寺都城等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探究三:远古的传说
1.炎黄联盟
教师讲解:五六千年前,我国黄河流域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炎帝、黄帝、蚩尤等几个较大的部落。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后来,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最终蚩尤战败,其部落归附炎黄部落联盟。黄帝被推举为联盟首领。
合作探究:炎黄部落联盟以后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材料研读: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形成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众多错居杂处的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形成。
2.尧舜禹的禅让
教师讲解:相传在黄帝之后,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禅让制是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落联盟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协商推举出来的贤德之人,没有特权。相传尧鼓励人们发展生产。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解决水患。禹治水有功,被民众尊称为“大禹”。
合作探究:远古传说和真实历史之间是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远古传说蕴含比较可靠的历史史实是口述史料,考古挖掘是实物史料,经过考古挖掘证实传说的某些成分就是真实的历史。因此,远古传说和真实历史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传说中被考古资料证明的部分是可信的;没有被证明的就是暂时不可信的内容。
材料研读:
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思考禹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点拨: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炎黄子孙、华夏儿女的历史渊源。先人身上的创造精神、奉献精神、进取精神感动着我们,也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四)板书设计
当堂演练
( D ) 1.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大致经历了“早期城市形成—社会分化加剧—早期国家形成”的过程。推动这一过程发展的前提是
A.打制石器的使用 B.人工取火的掌握
C.渔猎采集文明的继续 D.原始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显著增长
( D ) 2.中华文明有着5 000多年的历史。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
A.学会用火 B.磨制石器的出现 C.贫富分化 D.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 B ) 3.浙江良渚遗址距今5 300—4 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城内外挖掘出水利工程、大型广场、多组高等级建筑等遗迹以及大量制作精美的玉器。这说明
A.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B.长江流域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D.黄河流域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 A ) 4.山西省陶寺村考古发掘的1 300余座墓葬中,大型墓葬随葬品丰富精致,有各种重要的礼器;而占墓葬总数90%的小型墓,死者身无长物,应是社会的平民阶层。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的阶级分化已经很明显 B.山西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C.黄河流域已经进入文明社会 D.陶寺村先民崇尚祭祀文化
( C ) 5.(2023湖南常德)海内外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每年,满怀虔诚与崇敬的中华儿女会以多种形式祭祀炎帝和黄帝。其原因是
A.他们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 B.他们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
C.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他们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对远古传说和史实作出初步的比较,通过搜集相关资料,讲故事,谈体会,玩游戏,让学生了解这些古代传说中的故事,区分哪些具有历史事实成分,哪些是虚构的,从而培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获奖教案: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ls/tb_c404965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获奖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课标解读,重难点分析,学情分析,单元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 东汉的兴衰优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ls/tb_c404967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 东汉的兴衰优秀教案及反思</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内容,素养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ls/tb_c404967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优秀教案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内容,素养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