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27:九上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专题27:九上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教师版).docx
    • 学生
      专题27:九上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学生版).docx
    专题27:九上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教师版)第1页
    专题27:九上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教师版)第2页
    专题27:九上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教师版)第3页
    专题27:九上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学生版)第1页
    专题27:九上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学生版)第2页
    专题27:九上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学生版)第3页
    还剩5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27:九上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27:九上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7九上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教师版docx、专题27九上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2024·广西南宁·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行路难 (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丙】
    凌晓楼先生曙①,嘉庆间江淮大儒也。先生以一孤童,贫而居市,十岁就塾,年馀,读“四子书”未毕,即去乡,作杂佣保。然停作辄默诵所已读书,苦不明诂解。邻之富人,为子弟延经义师,先生乘夜狙②其轩外,听讲论。数月其师觉之乃闭外户不纳。先生愤甚,求得已离句③之旧籍于市,私读之达旦,而日中佣作如故。
    (选自《郎潜纪闻》,有删改)
    1.下面对《行路难》(其一)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用夸张笔法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与三四句诗人的悲苦情绪形成反差。
    B.诗的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这样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
    C.诗的七八句用姜尚、伊尹的典故,表达诗人一展宏才的愿望和有为于当世的理想。
    D.整首诗始终笼罩在苦闷、惆怅的情绪中,最后两句表明诗人对前途仍有所期待。
    2.下面对【乙】文的理解有误一项是( )
    A.“序”,文体名,本文是一篇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
    B.天寒抄书,非嗜学者难以如此。“不敢稍逾约”照应“计日以还”,表现了作者的诚信。
    C.“穷冬”“烈风”“大雪”,通过描写恶劣的环境从正面烘托作者从师求学的旅途之艰。
    D.“被”“戴”“腰”“佩”“备”动词连用,写出“同舍生”生活之奢华,生动传神。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走送之 老翁逾墙走B.而日中佣作如故 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C.无从致书以观 不以物喜D.先生乘夜狙其轩外 其如土石何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然停作辄默诵所已读书。
    5.请用“/”给【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数月其师觉之乃闭外户不纳
    6.请根据【乙】【丙】两文内容,填写下表。
    7.面对磨难,【甲】诗作者并未放弃追逐理想,而是以“ , ”勉励自己。【乙】【丙】两文中宋濂和凌曙虽然都因“ ”(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造成求学艰难,但他们都努力克服,一心向学。这三则材料共同启示我们: (用自己的话概括)。
    二、(2024·河南南阳·一模)天远地阔纵横驰骋,诗情文墨思接千载。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
    广异记(节选)
    滑州刺史韦秀庄,暇日来城楼望黄河。楼中忽见一人,紫衣朱冠。秀庄知非人类,问是何神,答曰:“即城隍之主。”又问何来,答云:“黄河之神,欲毁我城。克后五日,大战于河湄。恐力不禁,故来求救。君之城也,惟君图之。”秀庄许诺,神乃不见。至其日,河中忽尔晦冥,有白气直上十余丈,楼上有青气出。秀庄命弓弩乱射白气,气形渐小,至灭,唯青气独存,逶迤如云峰之状。初时,黄河俯近城之下,此后渐退,至今五六里也。
    【丙】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关于文中加点词词义的理解,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借助工具书进行释义——从工具书中可以查到“志怪者也”中“志”有“记载”的意思。
    B.联系成语推断词义——“屏声敛息”中“息”是“气息”的意思,可推知“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的“息”也表示“气息”。
    C.通过语境推导词义——由“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可推知甲文“怒”是“用力鼓动翅膀”的意思。
    D.联系课内明确词义——“北冥有鱼”的“冥”,同“溟”,海,可推知“河中忽尔晦冥”的“冥”也是这个意思。
    9.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10.下列对甲文和乙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文开篇的三句话运用了顶真手法,将北海的鲲化为鹏鸟的过程有机联结成一个整体,结构严密,读起来语气连绵,音韵流畅。
    B.甲文“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一句,和大鹏没有什么关系,可以删去。
    C.甲文中大鹏的形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李白《上李邕》中“大鹏一日同风起”和李清照《渔家傲》中的“九万里风鹏正举”均取材于此,还有很多成语就出自本文,比如“鲲鹏展翅”“鹏程万里”。
    D.甲文中,大鹏借助了大风的外力,才能到达南海。乙文中,城隍之主与滑州官兵通力合作,才使滑州免受黄河水患。
    11.丙文运用了几处典故来抒发作者的情感,请你任选一处并简要分析。
    12.浪漫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请你结合下面的知识链接,请分别说说甲乙丙三篇文章中“浪漫主义”的具体体现。
    知识链接:浪漫主义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来反映客观现实,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三、(2024·山西大同·二模)经典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班级举办了“学习先贤美德·体悟生命意义”专题学习活动。
    【晓其意·体会先贤形象】
    13.孟子认为忧患造就人才,一个人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 ;范仲淹探求古代仁人志士“不为物动”的旷达胸襟后发出“ 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的感慨。〔根据文中加点字的意思填空)
    14.忧患和磨难可以使民族存续,国家兴旺。文中“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的意思是 ,说明来自外部的忧患也是保持国家兴旺的必要条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意思是 ,道出古代仁人志士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怀。
    【明其志·探究精神力量】
    15.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人奋发有为。《行路难》(其一)中哪两句诗体现了诗人经历仕途艰难后依然乐观自信?请写出这两句诗,并说说你的理解。
    16.孟子和范仲淹都具备“古仁人”的思想境界。请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岳阳楼记》的内容分析孟子和范仲淹的“古仁人之心”。
    四、(2024·上海长宁·二模)阅读下面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念,余因得遍观群书。
    【丙】
    凌晓楼先生曙①,嘉庆间江淮大儒也。先生以一孤童,贫而居市,十岁就塾,年馀,读“四子书”未毕,即去乡,作杂佣保。然停作辄默诵所已读书,苦不明诂解。邻之富人,为子弟延经义师,先生乘夜狙②其轩外,听讲论。数月,其师觉之,乃闭外户不纳。先生憤甚,求得已离句③之旧籍于市,私读之达旦,而日中佣作如故。
    (选自《郎潜纪闻》,有删改)
    【注释】:①凌曙:字晓楼。著有《四书典故核》等。②狙:伺察。引申为觊觎。③离句:指剖章析句。
    17.【甲】诗是由 (朝代)诗人 (人名)所写。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走送之( ) (2)而日中佣作如故(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0.请根据【乙】【丙】两文内容,填写下表。
    21.面对磨难,【甲】诗作者并未放弃追逐理想,而是以“ , ”(用原句)勉励自己。【乙】【丙】两文中宋濂和凌曙虽然都因“贫”造成求学艰难,但他们都努力克服,一心向学。这三则材料共同启示我们: (用自己的话概括)。
    五、(2024·北京平谷·二模)阅读《陋室铭》,完成下面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与“斯是陋室”的“陋”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不以为陋B.孤陋寡闻C.因陋就简D.穷街陋巷
    2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多么的简陋啊?”运用反问句,表达了作者对所居之室过于简陋的强烈不满。
    B.“有多么的简陋啊?”运用设问句,隐含着作者对所处之境过于冷清的悲凉之感。
    C.“有什么简陋的呢?”运用反问句,表现出作者对所居陋室不觉简陋的高洁情操。
    D.“有什么简陋的呢?”运用设问句,透露出作者对所处之境过于简陋的无奈之感。
    24.根据《陋室铭》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取材于《刘禹锡集》)
    材料二
    何陋轩记
    ①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①,人皆以予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不以为陋也。
    ②始予至,就石穴而居之。龙场之民,老稚日来视,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琴编图史②,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③孔子之言。
    (取材于王守仁④《王文成公全书》)
    注:①[龙场]在今贵州省修文县。②[琴编图史]意为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③[信]通“伸”,伸张。④[王守仁]明代思想家、文学家。
    《陋室铭》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主要原因是“ ”。材料二中作者为居所取名“何陋”除“以信孔子之言”这一原因外,还有 、室内陈设雅致、 。从诗文中可以看出,两位作者都处于被贬的人生境遇中,但都抱有 的人生态度。
    六、(2024·浙江衢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后面小题。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唐·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①。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白居易传
    ①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②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② 高郢③下④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⑤。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③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
    (节选自《唐才子传》卷六,有删改)
    刘禹锡传
    ①刘禹锡,字梦得。贞元九年擢进士第,又登宏辞科⑥。贞元末,禹锡尤为叔文知奖,以宰相器待之。顺宗即位,禁中文诰,皆出于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兼崇陵使判官。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在道,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
    ②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时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
    ③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常与禹锡唱和往来,因集其诗而序之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卷一百六十,有删改)
    【注释】①不奈何:无可奈何。②中书舍人:唐代的官职名,负责拟草诏旨。文中的翰林学士、左拾遗等都是官职名。③高郢:人名。④下:主持。⑤汹汹:形容动荡不安或骚乱不宁。⑥宏辞科:唐代科举考试的一个科目,文中的进士也是科举名目之一。
    25.阅读两篇传记,阻碍之一是诸多的官职名称及官职任免调动的动词。对官职名称可借助【注释】了解,对官职任免调动的动词可分类理解。请将下列序号填入相应类别的括号内。
    ①迁、擢 ②补、拜 ③贬 ④出、徙
    A.任命( ) B.提拔( )
    C.降职( ) D.调动( )
    26.两位诗人都有“命压人头不奈何”的经历,请结合诗文内容简要概括。
    27.请结合两首诗,写出你对文中画横线处“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这个句子的理解。
    28.研读了以上资料,请你说说白居易和刘禹锡两位诗人的形象特点,并结合你的阅读体验简要分析。
    七、(2024·江苏苏州·二模)阅读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〇贬朗州
    [甲]
    秋词(其二)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①人狂。
    [乙]
    白鹭儿
    唐·刘禹锡
    白鹭儿,最高格。
    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
    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
    〇谪连州
    [丙]
    永贞元年,予始以尚书员外郎坐党累。由补兹郡。居无何,吏议以是迁也不足偿共责,故道贬为朗州司马。后十年,诏书征还抵京师俄复前命佩故印绶②而南。曩之骑竹马北向相徯③者,咸仕郡县,巾鞲④来迎。下车之日,私唁且笑。既视事,得前二千石名姓于壁端,宰臣王晙、幸卿刘晃、儒官严士元、闻人韩泰佥拜焉。或久于其治,功利存乎人民;或不之厥⑤官,翘顒⑥载于歌谣。余不佞,从群公之后。肇⑦武德⑧距于今,凡五十有七人,所举者四君子,犹振裘之于领袖焉。元和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刺史中山刘某记。
    (节选自唐•刘禹锡《连州刺史厅壁记》)
    〇迁和州
    [丁]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缘,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节选自唐•刘禹锡《陋室铭》)
    [注释]①嗾sǒu,唆使。②绶:系印章的丝带。③徯xī:等待。④巾鞲gǒu:头巾和单衣,古代士人的盛服。⑤厥:那。⑥翘顒yóng:翘首仰慕。⑦肇zhà:开始。⑧武德: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年号。
    29.下列对[甲][乙]两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秋词》(其二)前两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
    B.《秋词》(其二)所展现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有为理想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
    C.白鹭儿纯白无瑕,是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它象征着自由、高洁、和悠闲自得,作者用它来比拟革新志士,比较准确、贴切。
    D.《秋词》(其二)第四句表明中心:哪里比得上春色让人狂,表达诗人爱春色胜过秋色的情感。
    30.参考下面所给方法读懂文意,解释下列词语。
    3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居无何,吏议以是迁也不足偿其责,故进贬为朗州司马。
    32.请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诏 书 征 还 抵 京 师 俄 复 前 命 佩 故 印 绶 而 南
    33.结合文章内容,品读下面两句中的“笑”,体会刘禹锡在连、和两州时的心境变化。
    ①下车之日,私唁且笑。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4.阅读刘禹锡的“生平经历图”及诗文,探究其被称为“诗豪”的原因。
    八、(2024·山东德州·二模)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
    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丙】
    书上元夜游
    苏轼
    己卯上元,余在儋耳①。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糅②,屠沽③纷然,归舍已三鼓④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⑤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注释]①儋耳:今海南儋州,苏轼被贬之地。②民夷杂糅:汉族人和少数民族人混杂。③屠沽:屠户和卖酒的人,这里指各种商贩。④三鼓:三更。⑤过:苏轼幼子。
    35.【甲】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在本诗中,作者没有直接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辛酸与愤,而是通过“ ”“ ”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的渲染,让读者自己感受。
    36.前人评论【甲】诗时曾说:“尾联看似平淡,实乃点睛之笔,不能忽略”。请赏析尾联中的“长精神”三字。
    37.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
    (1)临溪而渔 ( ) (2)予欣然从之( )
    3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2)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39.下列对古诗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诗中的“巴山楚水”是指诗人的被贬地。
    B.【乙】文中的“山肴野蔌”是指野味野菜。
    C.【丙】文作者夜游是因为被“良月嘉夜”吸引,于是邀友人同行。
    D.“弃置身” “太守”和“先生”所指的都是所在诗文的作者。
    40.【乙】文中写 和太守之宴,描绘了一幅太平祥和的生活场景;【丙】文中的“ ”描绘了小城上元节的繁荣景象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画面。
    41.以上三篇古诗文的作者都是被贬谪的官员,但表达的中心各不相同。
    【甲】诗中表现了诗人 的人生态度;【乙】文则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丙】文中作者夜游后“放杖而笑”,其中包括“自笑”和“笑人”,“自笑”是表达月夜畅游后的悠然自得,“笑人”是他夜游后得出了一个人生道理: 。
    九、(23-24九年级上·山西大同·期末)学习古诗文,汲取古人智慧。新知小组以下面的阅读材料为例,带领大家学习古诗文。
    42.“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写此词时38岁,便自称“老夫”,他本不该狂,却要① 抒发少年人的豪情张狂;三顾茅庐时刘备的谦恭使得诸葛亮感奋激发,“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穷尽一生为刘备② 。(根据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填空)
    43.《出师表》言辞恳切,真情充溢。“受任于败军之际”意思是“① ”,诸葛亮在危急关头肩负起蜀汉中兴的大业:“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意思是“接受遗命以来,② ”,一个高风亮节、勇于担当的忠臣形象跃然纸上。
    44.“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苏轼、刘禹锡在诗词中都能借用典故使表情达意更恰切。请找出下面诗中用典的诗句,并说说你的理解。
    45.小辉同学根据两篇诗文内容、做了下面的思维导图,请你帮他一起完成。
    十、(23-24九年级上·河南周口·期末)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江行道中
    袁中道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①,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②,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天霁晨起登舟入沙市。午间,黑云满江,斜风烟雨大作。予推篷四顾:天然一幅烟江幛子!
    【注释】①敲戛:敲击。②流行坎止:情况顺利就行动,遇到困难就停止。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6.运用所提示的方法,解释下面加点的文言疑难字词。
    47.用“/”给《江行道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天 霁 晨 起 登 舟 入 沙 市
    48.下面对《湖心亭看雪》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回忆的方式,记叙了一次湖心亭赏雪的往事。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淡雅,读之清新喜人。
    B.“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将天、云、山、水连接在一起,一气呵成,毫无赘述之感。
    C.“惟长堤一痕……两三粒”一句视野由近及远、由大变小,让人产生了一种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感慨。
    D.文末的“痴”字与“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表现出了作者不随流俗、遗世孤立的闲情雅致
    4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和《湖心亭看雪》中都写到了“饮酒”一事,刘禹锡、张岱两人“饮酒”的心情有什么异同?
    十一、(2024·上海浦东新·三模)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小题
    【甲】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丙】
    苏轼列传(节选)
    (苏轼)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鸷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①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摧冠②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注释】①磔裂诡异:割裂文辞,追求怪异。②擢冠:指着科举考试中取得高名次。
    50.【甲】词作者苏轼,字 。丙文提到的欧阳修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我们初中阶段曾读过他的作品《 》。
    5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1)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2)好贾谊、陆贽书( )
    5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53.下列句子中不能体现苏轼才学高的一项是( )。
    A.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B.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C.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D.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
    54.根据选文内容,填写表格。
    55.从【丙】文画线句可以推断,苏轼“叹”服《庄子》的原因是 。【甲】词上阙中写到“ ”和“ ”等景物,寄托了苏轼对宇宙的思考。这与【乙】文所展现的《庄子》 的特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十二、(2024·山西忻州·三模)礼敬先贤,赓续文脉;明德增慧,文化润心。班级设计并制作了“千古风流苏东坡”活动展板,请你帮助完善,完成下面小题。
    【展板一:调任密州,醉酒遣怀】
    56.“以理遣情”是通过宇宙人生哲理的感悟排遣痛苦情绪的一种办法。《水调歌头》就是“以理遣情”的代表诗作,请你摘抄诗中名句,并批注其中蕴含的人生哲思。
    诗句:
    批注:
    【展板二:被贬黄州,精神突围】
    57.展板二展示了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创作的《记承天寺夜游》,其中的“字源探义”即通过分析汉字的造字意图和初始意义,来了解词语的意思。请你写出展板两处画横线处空缺的内容。
    (1) (2)
    58.请你把展板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翻译在下面横线上。
    59.苏轼对月亮有一种偏爱,他的诗词中涉及月亮的有79首。请你结合《记承天寺夜游》,说说明月中融入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感悟。
    【展板三:寄身田野,超脱苦难】
    60.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常见的语法现象,注释中“第”的本义是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在文中用法是 活用为动词,意思是 。
    61.黄州岁月是苏轼孤独的精神之旅。请你结合展板三中画横线的语句,分析苏轼超脱贬谪之苦的办法。
    十三、(2024·山西阳泉·一模)班级举办了“心若阳光,何惧悲凉”的古诗文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读文·感受先贤思想】
    62.“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以“舜从田地① ”为发端,渐次列举六位小人物成长为圣君贤相的事例,证明了“生于忧患”的道理;“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欧阳修身在滁州琅琊山间,就地取材泉水酿酒,泉水甜,美酒② ,享受这样的山林野趣也是人生之乐事。(根据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填空)
    63.对比之下,更见精神。“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的意思是① ,统治者如若耽于安乐内外不修,则可能面临亡国之祸,发人深省;“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是说: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但却“② ”(解释画横线句子的意思),如此人鸟相亲、官民同乐的情景,着实让人沉醉。
    【品词·探求生命要义】
    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面对中秋月圆望月兴叹的句子,千百年来慰藉了无数失意的灵魂,请写出该词句,并说说你的理解。
    词句:
    理解:
    65.人间小,山月长,路逢坎坷乃是人生常态。应该如何面对困境,孟子、欧阳修、苏轼各自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任选其中一位,结合节选诗文,谈谈你的看法。
    十四、(23-24九年级上·福建三明·期中)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66.下列对材料二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兄轼所犯若显/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
    B.兄轼所犯若显/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
    C.兄轼所犯/若显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
    D.兄轼所犯/若显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
    67.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惟兄轼一人 ②今者窃闻其得罪
    ③宜何以报 ④死而后已
    68.把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举家惊号,忧在不测。
    ②臣窃思念,轼居家在官,无大过恶。
    69.下列对材料三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序写明时间及词人的心情和状态,交代创作本词的缘由。
    B.“我欲”与“又恐”体现作者留恋天上又向往人间的矛盾。
    C.从“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可见词人忧不能寐的情貌。
    D.本词描写虚实交错,理趣中兼有情趣,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70.材料三从“不应有恨”到“此事古难全”情感起伏变化,请简要分析。
    71.请结合三则材料,概括兄弟二人情感“近古罕见”的事例。
    十五、(2024·江苏连云港·二模)校文学社团开展“领略唐宋八大家风采之走进韩愈”活动,完成下面小题。
    【甲】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乙】
    马说
    【唐】
    韩愈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丙】
    韩愈传
    ①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愈生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署观察推官。晋卒,愈从丧出,不四日,汴军乱,乃去。
    ②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涧讽百姓遮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③宪宗遣使者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愈闻恶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讦悟②,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帝曰:“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剌邪?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
    (选自《新唐书·韩愈传》,有删改)
    【注释】①鞠:养育,抚养。②讦捂:指人们争吵争斗,互相攻击和指责。
    72.下列选项中对以上诗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写韩愈直言上谏,却遭到了“朝奏夕贬”的命运,时间和空间的巨大跨度让我们感受到了封建朝廷中忠臣不应有却常会有的不公命运。
    B.甲诗将叙事、写景、抒情融合为一,交代自己被贬原因,对雪地里马难以前行的描写,表达了作者遭贬的不甘,内心的凄楚和从容的释然。
    C.《马说》是一篇说理文,文章以“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来比喻人才到处都是,而识才的君主却找不到,寄喻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
    D.韩愈三岁时就失去双亲,后来由他的伯父和嫂子抚养长大,他聪明好学,通《六经》、诸子百家,虽为进士出身但仕途不顺屡遭贬谪。
    7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一食或尽粟一石 (3)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4)安能及此
    74.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限三处。
    于 是 中 外 骇 惧 虽 戚 里 诸 贵 亦 为 愈 言 乃 贬 潮 州 刺 史
    75.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两个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76.苏轼评价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经典常谈》),苏轼对韩愈的为人、为学和为官的成功之处都有高度的评价,联系三篇诗文谈谈你对韩愈的认识。
    十六、(23-24九年级上·浙江杭州·阶段练习)小语制作了“失意与诗意”的资料卡,请你完成下面小题。
    失意与诗意
    (一)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1)_____
    (二)
    (韩愈)文起八代之衰①,而道济天下之溺②;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选自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三)
    次韵孔毅甫久早已而甚雨
    苏轼
    去年东坡捡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
    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炎风吹面如墨。
    平生懒惰今始悔,老大劝农天所直③。
    沛然例赐三尺雨,造物无心悦④难测。
    (四)
    (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
    (选自王国宪《重修僧县志叙》)
    苏轼务农
    (五)
    先生⑤在会稽时,日课诗一首出入史传积至千余篇。晚年取而读之,忽自笑曰:“此岂有诗哉?”亟⑥呼童焚之,不余一篇。
    (选自吴复《辑录铁崖先生古乐府序》)
    (六)
    (杨维桢)上法汉、魏,而出入少陵、二李(李白、李贺)之间,故其所作,隐然有旷世金石声⑦。又时出龙鬼蛇神⑧,以眩荡一世之耳目,斯亦奇矣。
    (选自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
    杨维桢(2)____
    【注释】①八代之衰:八个朝代衰弱的文风。②道济天下之溺:以道德挽救天下人的沉迷不悟。③天所直:上天安排。④忧:同“恍”,好像。⑤先生:指杨维桢,元末明初诗人。⑥亟:急忙。⑦金石声:指笔力雄健豪迈,文章有情志。⑧龙鬼蛇神:比喻文章奇异诡丽。
    77.用“/”给材料(五)中画横线内容断句。(限断两处)
    日课诗一首出入史传积至千余篇。
    78.用现代汉语写出材料(四)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
    (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
    79.阅读材料,完成(1)(2)处填空。
    80.下列对材料(一)(三)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韩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与王湾《次北固山下》两个诗题都点明了写诗地点。
    B.韩诗的“云横秦岭家何在”与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都含有思乡的怅惘之情。
    C.苏诗“日炙风吹面如墨”与白居易的“两鬓苍苍十指黑”都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
    D.苏诗“沛然例赐三尺雨”与王安石的“飞来山上千寻塔”中所用数量词都是虚指。
    81.苏轼评价韩愈“忠犯人主之怒”,用自己的话说说材料(一)是如何体现这点的。
    82.钱谦益认为杨维桢的作品“有旷世金石声”,有人认为韩愈和苏轼的作品也有“金石声”。请借助一、二、三、四则材料,简要分析韩愈和苏轼“金石声”的具体体现。
    十七、(23-24九年级上·江苏宿迁·期末)围绕经典诵读会的主题,语文苏老师带领“诗文组”的同学们研读了几篇相关的古诗文,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补全他们的对话。
    【甲】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乙】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①
    (唐) 韩愈 (唐) 柳宗元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惊风乱飐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共来百越③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释:①“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刘禹锡、陈谏等人同时被贬到荒凉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担任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②乱飐(zhǎn):吹动; 薜荔:蔓生植物,也称木莲。③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文身: “文通纹”,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
    【丙】
    武昌九曲亭记①
    (宋) 苏辙
    子瞻②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③,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游者至此必息。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 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④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 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释:①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辙亦受牵连被谪。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辙到黄州看望哥哥苏轼,弟兄俩载酒泛流,到武昌九曲亭游玩,写了这篇游记。②子瞻:苏轼的字。③浮图:梵语,指佛寺。精舍:僧人住所。④察(qiān)裳:提起衣服。
    83.苏老师:【丙】文中有些特殊的文言词语,结合平时所学,说说你们的发现。
    小 沭:根据课内迁移法,我发现《醉翁亭记》里“饮少辄醉”和【丙】文“辄睥睨终日”的“辄”, 《唐雎不辱使命》里“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和【丙】文“万物无以易之”的“易”的意思相同,分别解释为 ① ② 。
    小 阳:根据字源推测法,我发现“及其既厌”的“既”为“ ”字形像一个吃饱的人张着嘴,背着器皿掉过头去。指吃完转身准备离开。我解释为 ③ 。
    小 语:根据查找字典法,我发现“适”有“A到……去; B恰好; C刚才; D适合”四种解释,【丙】文“然将适西山”应该解释为④ (填序号)。
    84.苏老师:文中有个句子没有标点,我们一起来用“/”给它断句吧! 限断三处哦!
    一 旦 大 风 雷 雨 拔 去 其 一 斥 其 所 据 亭 得 以 广
    85.小文:读完【丙】文后,有一句意思不太明白,请帮翻译成现代汉语。“至其翩然独往,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
    小沭:
    86.小语:阅读【甲】、【乙】两首诗,我把我的理解写在听课笔记上,供大家欣赏。
    A.【甲】诗首联通过“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相对比,突出诗人进谏前后命运的急剧变化,蕴含诗人忠而遭贬的愤懑之情。
    B.【甲】诗全诗如行云流水, 奔放不羁,又抑扬顿挫,笔势纵横,极富表现力。
    C.【乙】全诗先从“登柳州城”写起。首句“城上高楼”,于“楼”前着一“高”字。立身愈高,所见愈远。作者长途跋涉来到柳州,遥望好友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情愫。
    D.【乙】诗颔联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以自然景象托物言志,“惊风”、“密雨”象征着诗人和诸友人高傲的品质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小 文:你理解的不够透彻,其中( ) 项是错误的。
    87.苏老师:俞陛云在《诗境浅说》中评论道:“子厚柳州诗,多哀怨之音。”请结合【乙】诗内容,理解俞陛云评价。
    小沭:
    88.苏老师:结合【丙】文分析“子瞻之乐”乐在哪里?从苏轼的人生态度中我们获得什么启示?
    小阳:
    十八、(23-24九年级上·福建福州·期末)阅读下面古诗文,探究古典意象“登高望远”,完成各题。
    89.下列对《咸阳城东楼》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是许浑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的即兴之作,此时唐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际。
    B.首联扣题,抒情写景。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笔触低沉,触景生情。
    C.颔联写晚眺近景,寓意深远,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D.尾联作结,融情于景。一个“流”字,则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
    90.解释材料二中加点词的意思。
    (1)尝把酒赋诗( ) (2)凭栏远瞩( )
    (3)而思何以效之( ) (4)重建斯楼( )
    9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兵连祸结/斯楼屡建屡毁/不胜其叹/
    B.兵连祸结/斯楼屡建/屡毁不胜其叹/
    C.兵连祸结斯楼/屡建屡毁/不胜其叹/
    D.兵连祸结斯楼/屡建/屡毁不胜其叹/
    9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历代名贤,多唱和于此。
    (2)岂楼之兴废,或亦有关国运之盛衰乎?
    93.根据相关提示,补全下面表格内容。
    94.结合以上古诗文,探究古人“登高望远”抒发的情感有哪些。
    (2024·四川乐山·模拟预测)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宋史·辛弃疾列传》(有删减)
    ①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
    ②孝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A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B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注释:蔡伯坚、党怀英、虞允文、叶衡雅、赖文政:皆为人名。
    【材料二】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课下注解:辛弃疾中年曾长期赋闲,隐居江西上饶一带,博山是他经常游玩的地方。
    95.知人论世时,你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对古籍中的生僻字词进行理解
    96.知人论世时,你可以通过关注虚词,对古籍中的句子进行断句理解,以下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
    B.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
    C.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
    D.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
    97.知人论世时,你可以通过对关键句的理解,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1)理解诸葛亮: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2)理解辛弃疾: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
    98.《辛弃疾列传》中写到了两次“迁”,从官职变动方面来说,哪一次迁是“左迁”?从个人品格来说,那次左迁后辛弃疾展示出了什么样的高尚品格?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第 次是左迁(请填写A/B),
    99.结合对辛弃疾身世背景的了解,下列对《丑奴儿》的看法正确的是( )
    A.下片“欲说还休”写出了词人欲言痛苦却不知从何说起的矛盾心理,孤独郁闷不言而喻,婉约派的缠绵悱恻可见一斑。
    B.下片“却道天凉好个秋”抒发了作者的悲秋之愁,少年时志向远大,踌躇满志,不觉秋日之悲,然而时光流逝,在感时伤逝,离愁别绪的催化下中年稼轩也不禁悲从中来。
    C.辛弃疾不愧为豪放派词人,“强说愁”中的“强”字便写出了年轻时的壮豪情满怀。
    D.南宋的偏安一隅的选择让这位英雄有志却而无处抒发,所以词的末句形似轻松洒脱,实则无仍然无法排遣作者心中沉重的忧虑。
    100.在阅读了《辛弃疾列传》后,你对辛弃疾有了更深的认识,从而更能理解《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的情韵。请你围绕本词上下片中诗人感情的变化,谈谈对本词的理解。
    二十、(23-24九年级上·福建泉州·期末)请参与古诗文专题学习活动,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材料二: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材料三: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革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
    10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却道‘天凉好个秋’”表现词人历尽生活艰辛后的豁达与超脱。
    B.上片运用叠句,写出少年时代不谙世事,喜欢登高,不知愁。
    C.“尽”字概括了词人半生艰难辛酸的经历,是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转折点。
    D.“强”在这里是“竭力,极力”的意思,写出了少年的无知无畏与天真。
    10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B.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
    C.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D.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
    103.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
    104.把材料二、三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惟将军图之。
    105.概括材料一辛弃疾在“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里蕴含的情感。
    106.请简要概括材料二、三分别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
    共同特点
    具体表现(用自己的话概括)
    “嗜学”
    宋濂:
    (1)
    凌曙:
    (2)
    白天做工,夜晚在窗外听邻居家老师讲课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辱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岳阳楼记》)
    行路难(其一)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句:
    理解:
    共同特点
    具体表现(用自己的话概括)
    “嗜学”
    宋濂:
    (1)
    凌曙:
    (2)
    白天做工,夜晚在窗外听邻居家老师讲课
    (3)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予始以尚书员外郎坐党累
    查阅字典:①座位。②诉,对质。③因……犯罪,治罪。④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A.
    (填序号)
    咸仕郡县
    成语参考:老少咸宜
    B.
    曩之骑竹马北向相徯者
    课内迁移:曩者霸上、棘门军
    C.
    凡五十有七人
    语境推断:联系上下文推敲
    D.
    【甲】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出师表》)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诗句:
    理解:
    方法
    词语
    示例
    加点词释义
    字源法
    拥毳衣炉火
    (1)
    迁移法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任之而已
    (2)
    查字法
    辄复不遂
    ①总是。②立即,就。③专擅,
    独断专行。
    (3)
    对象
    自身特征
    所凭外力
    达到的结果
    揭示的哲理
    大鹏鸟
    体型硕大
    “ ”
    “徙于南冥”

    苏轼
    才华横溢

    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
    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以理遣情
    诗句:________________
    批注:________________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字源探义
    “门”的甲骨文是,“户”的甲骨文为,因而我们推测“户”的本义为(1)____________,成语“门当户对”“足不出户”保留了它的本义。
    “念”的金文为,本义为心中有所忆,口中有所吟,思念之意。文中意思为(2)______。
    临皋亭①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嵋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②新第③园池,与此孰胜?所以不如君子,上无两税④及助役钱⑤尔。(选自苏轼《临皋闲题》)【注释】①临皋亭:在黄州。此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②范子丰:苏轼的儿女亲家。③第:______。④两税:夏秋两税。⑤助役钱:根据当时的免役法,豪绅、官吏等为免于服役而支付的钱。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乌台诗案
    苏轼因“讥讽朝政”被弹劾,关押在御史台等候发落。
    【材料一】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节选自苏轼《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
    【材料二】
    臣早失怙恃①,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今者窃闻其得罪,逮捕赴狱,举家惊号,忧在不测。臣窃思念,轼居家在官,无大过恶。惟是赋性愚直,好谈古今得失,前后上章论事,其言不一。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兄轼所犯若显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以重得罪。若蒙陛下哀怜,赦其万死,使得出于牢狱,则死而复生,宜何以报!臣愿与兄轼洗心改过,粉骨报效,惟陛下所使,死而后已。
    (节选自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有删改)
    【注】①怙恃(hù shì):意指父母。
    【材料三】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贬隔两地
    七年未见
    苏轼与当权的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至密州为官。
    “登高望远”意象探究卡
    【课内阅读篇目】
    咸阳城东楼
    唐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课外链接材料】
    【材料一】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材料二】
    重修望海楼记
    范敬宜①
    予先祖范文正公曾为西溪②盐官,而滕子京为泰州海陵从事,尝把酒赋诗,以相酬酢。公有“君子不独乐”等句,其“先忧后乐”之意,已呼之欲出。历二十余载,乃有《岳阳楼记》问世,发浩音于四海、振遗响于百代。
    城东南有楼,名曰望海,始建于宋,为一郡之大观。历代名贤,多唱和于此。故前人称斯楼为“吾邑之文运命脉”,洵非虚语。元明以降,兵连祸结斯楼屡建屡毁不胜其叹。岂楼之兴废,或亦有关国运之盛衰乎?今逢盛世,遂有重修望海楼之举。
    予登乎望海一楼,凭栏远瞩,悄然而思:古之海天,已非今之目力所及:而望海之情,古今一也。望其澎湃奔腾之势,而思何以应之:望其浩瀚广袤之状,而思何以敬之;望其吸纳百川之广,而思何以效之。嗟夫,望海之旨大矣,愿世之登临凭眺者,于浮想之余,有思重建斯楼之义。是为记。
    [注]①范敬宜:范仲淹二十八世孙。②西溪:盐城东台境内。
    【身临所在】
    【眼临所见】
    范敬宜受邀登临望海楼
    “望其澎湃奔腾之势”是范敬宜登临所见,从材料一《登高》中找出能印证其特点的诗句,并对诗句进行赏析。
    (1)原句:
    (2)赏析:
    方法
    生僻字词
    释义
    组词+推断法:“师”可以组什么词?这句话里是否缺少谓语?
    少师蔡伯坚
    (1)
    课内知识迁移法:《孙权劝学》: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时虞允文当国
    (2)
    课内知识迁移法
    甚备
    (3)
    组词法
    以讲和方定
    (4)
    加点词
    方法提示
    词义
    或异二者之为
    查阅词典选择义项
    或:①有时。②或许、也许。③有人。
    (1)或:
    既帝室之胄
    联系句子,解释词义
    既来之,则安之。
    (2)既:
    箪食壶浆
    关联教材,推断词义
    一箪食,一瓢饮。(《论语》)
    (3)箪:

    相关试卷

    专题29:九下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29:九下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9九下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教师版docx、专题29九下古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精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8:九下古诗词对比阅读精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28:九下古诗词对比阅读精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8九下古诗词对比阅读精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教师版docx、专题28九下古诗词对比阅读精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6:九上古诗词对比阅读精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26:九上古诗词对比阅读精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6九上古诗词对比阅读精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教师版docx、专题26九上古诗词对比阅读精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