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9.2 把握适度原则 课件+视频-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9.2 把握适度原则 课件+视频-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第1页
    9.2 把握适度原则 课件+视频-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第2页
    9.2 把握适度原则 课件+视频-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第3页
    9.2 把握适度原则 课件+视频-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第4页
    9.2 把握适度原则 课件+视频-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第5页
    9.2 把握适度原则 课件+视频-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第6页
    9.2 把握适度原则 课件+视频-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第7页
    9.2 把握适度原则 课件+视频-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第8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把握适度原则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把握适度原则备课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什么是“度”呢,水蒸气,﹥100ºC,﹤0ºC,什么是“适度”呢,掌握适度原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探究问题:孔子所说的“过犹不及”, 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孔子与子贡的对话说明违背“适度”的两种情况:一是“不及”。二是“过”,都不利于我们正确的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
    “过犹不及”启示我们,处理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要把握事物应有的“度”,极端化的做法要不得。比如,在学习生活中,勤奋是好事,但若过度勤奋而伤及身体健康,就适得其反了。
    9.2 把握适度原则
    第一目 适度的含义第二目 掌握适度原则
    关节点 (临界点)
    事物质与量的统一体现在“度”中
    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
    在度的范围内,质与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相互否定)。当量的变化达到或超出定量限度时,事物就开始发生质的转化。
    2.关节点 P83-1
    误区:度就是量变的关节点
    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关节点或临界点,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
    (1)度与关节点的关系
    关节点是事物量变达到的极限,是引起质变的节点。
    超出两个关节点或临界点就不再是水了
    质和量的统一表现为度。
    【知识整合】全面理解度
    例如,人只有通过身高、体重、血压等系列量的规定才能成为现实的、具体的人,否则就只是“人”的抽象。
    例如,“一个苹果”的“一”已不是单纯的量,而是有“苹果”作为内容的量。
    在度中质和量的关系是:一定的质规定一定的量,一定的量又制约一定的质。一定的量把一定的质限制在一个确定的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质的稳定性保持着,该事物仍然是它自身;超出这一范围, 质的稳定性就遭到破坏,该事物就变为他事物。
    关节点或临界点是度两端的极限或界限,是不同事物、过程之间互相转化的联结点或转折点。
    补充维生素,多多益善吗?
    3.什么是适度?P83-2
    ①适度:就是适当的程度。(补充)②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这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③遵循适度原则的原因:在度的范围之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质规定着量的运动范围和变化幅度;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质与量的统一就会破裂。所以要求我们在实践活动中遵循适度原则。
    结合图片,谈谈我们高中生应该如何做好压力管理?
    当人们面临的压力过小时,会觉得工作乏味,集中注意力到工作上的动机很小,工作绩效很低;随着工作压力的逐渐增大,人们受到激发,绩效会得到提高;在压力达到最佳点之前,工作压力越大,绩效越高;当工作压力超过最佳点后,随着压力增加,人们会面临过压、急躁、焦虑、崩溃的状态,压力越大,绩效越低。
    ⑴遵循适度原则的必要性:P83-3
    为了保持我们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质,应当把事物的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防止过犹不及。
    ⑵适度原则的含义:P83-3
    从思维方式上说,适度原则就是要在“度”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事物发展的适当程度的原则。适当就是幅度“得当”,而不是“失当”。
    过犹不及示例:小酌怡情,微醺恰好,大酌伤身、用药过量、减肥过度、压力过大等
    《墨子》一书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例如,遇到盗贼不得已时,可以采取灵活的应变策略,断指保命,舍财保命,取小害而免大祸。
    【特别提醒】“得中”是区别于折中主义的思维方式。
    (1)折中主义的含义: 是企图把对立的思想、观点和理论无原则地调和拼凑在一起的做法。(2)特征和表现: ①把矛盾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 ②把对立双方调和起来,混淆是非; ③在原则问题上模棱两可,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坚持的立场。(3)实质:是一种无原则的思维方式,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表现。
    例如:二元论主张世界有意识和物质两个独立的本原,强调物质和精神是同等公平地存在的。
    【知识整合】遵循适度原则
    ①防止过犹不及。适度原则要求我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尺寸”,不犯极端化错误。②遵循适度原则,需要“得中”,就是是把持有度,合适且正好,就是要保持我们需要的事物的质的状态。③遵循适度原则,不能限于“得中”,当我们不需要事物的某种质的状态时,就要创造条件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使其达到我们所期望的存在状态。积极地认识和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的状态
    课堂小结:质量互变规律原理及方法论
    ①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量变和质变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④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渐进性和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补充)
    ①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②遵循适度原则。a.把握好“分寸”,防止过犹不及,不极端化b.需要“得中”,积极地认识和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的状态c.不限于“得中”,积极创造条件,促成事物质变
    方法论:P81-3+ P82-第二框标题

    相关课件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把握适度原则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把握适度原则评课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适度的含义,掌握适度原则,Contents,遵循适度原则,适度原则的含义,适度原则的要求,遵循适度原则的要求,◆◆◆相关链接,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把握适度原则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把握适度原则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精讲15分钟,独学7分钟,讨论5分钟,解疑8分钟,评价5分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