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9 三峡(1)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0三峡(1)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0三峡(2)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0三峡(3)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0三峡(4)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三峡教案及反思
展开《三峡》一文出自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属于古诗文单元,所选文本皆为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诗文,除了《三峡》,还有《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和《唐诗五首》等多篇经典文本。而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三峡》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积累,陶冶性情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范本意义。
《三峡》,作者运笔富于变化,有正面落笔,有侧面烘托,有粗线勾勒,有工笔细描,有明言直写,有隐喻暗示,有全景鸟瞰,有特写镜头,有仰观远景,有俯察近物,有绘形写貌,有摹声录音,有自己立言, 有由人代语,虽只几百字的短文,却概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纳山水草木,罗入清猿怪柏,真可谓“片言敌万语,尺素罗千里”。
教学离不开学情的把握,而对于八年级的学生,学情把握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把握。一是文言文诵读,八年级的学生在诵读层面能基本做到正确和顺畅,但在节奏把握方面还存在一定欠缺,语感欠佳,因此在课堂上应重点教授;二是文言文翻译,学生能初步把握常用实虚词的意思和运用,词句翻译也有一定的基础,但“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标准还不能完全把握和实现;三是文言文学习兴趣,学生在文言文学习方面还存在一些抵触心理,文言文文本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还存在陌生的感觉,因此课堂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趣味。另外,所学课文《三峡》中作者运用的写作技法较多,可能会对学生学习构成一定的障碍。
二、设计理路与教学策略
(一)文本解读定位
《三峡》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根据语文核心素养的指导,以及《课标》对初中学段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我认为学习文言文重点就是“读”,这个“读”包括三层意思, 一是读准, 二是读顺, 三是读美。因此本课的解读以朗读贯穿,由浅入深,形式多样。不管是学“言”,还是悟“文”,都让学生带着不同的要求去读,读出感觉,读出思考,读出感悟。以言品文,由文嚼言,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和思维迁移能力。
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的指导、《课标》要求及本单元的单元提示,并考虑到学情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文本定位为“模山范水,抒情写意”八个字,并将其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二)拓展探究策略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由此可以看出,阅读不是一个静态的、单向的结构,而是一种动态的、多元的活动。许多文本既是自足的,也是与其他作品文本、读者文本互文的。因此,拓展探究实际上是完整的阅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完成对经典文本有效阅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文本作为一个封闭的结构,师生一道对之肢解分割,既无趣味也无必要。
拓展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讨论促进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与其他同学的深度交流,“实现不同视界的碰撞和融合,实现一种多元的课堂文化的整合”。(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本课基本教学目标既然立足于激发对地域文化的了解、认同和传承,那么拓展的指向就必须由郦道元的《三峡》延伸至地域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方向。
据此,在拓展探究环节设计上,我结合导入部分引入地域文化中被郦道元写进《水经注》的“投书浦磐石”,即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同时这也是语文核心素养中“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发展与传承”的要求。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通过多方法诵读课文,学会朗诵,理解文意。
2.通过过品读课文,以读促写,体会三峡的山水特点和壮美风光。(教学重点)
3.通过赏读课文,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激发对地域文化的了解、认同和传承。(教学难点)
四、课型及课时安排
析读探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六、课后指导及作业布置
1.课后指导:阅读《水经注》中关于“投书浦”巨石的内容,体会郦道元写景文字的精彩;
2.根据课程目标和重难点设定,布置课后作业如下:①文笔小试,展现三峡风采,请根据郦道元的《三峡》,选择一段,为三峡写一段精彩的山水导游词;②请同学们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资源查找信息,了解与“投书浦”有关的文化信息,形成文字,也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地考察,看看那石那那水,学着郦道元,写写美丽的文字!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作为拓展的重要部分,导游词的设计理念为“微写作”,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而了解“投书浦”的相关文章和史实,则主要是立足于语文核心价值观中的“审美发现与鉴赏”和“文化发展与传承”。
七、板书设计
三 峡
郦道元
文化美
画
面
美
雄奇 感悟
奔放 传承
清幽 保护
哀婉 赞美
【设计意图】一节好的语文公开课不仅要讲好一篇课文,同时更要传达语文教学理念。本节课的板书由师生共同生成。学生自主在黑板上书写三峡山水的主要特征以及对待文化的态度。整个板书设计呈“山”字形,与课堂内容紧密联系。
八、教学后记
1.教学设计上,朗读训练体现了层次性,由读对到读顺最后到读美,让学生感受到朗读教学的魅力;
2.课堂教学坚持了共举行与人文性并重的理念,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
3.板书设计简明扼要,在教学动态生成过程中抓住了文章内容和主体内涵的关键词,帮助学生把握重难点,收效较好;
4.在文言文讲授中,我坚持用多读课堂的标尺打造文化语文,使学生在多角度多形式诵读中领略到中国文化。
(一)文化关联,导新课。
1.展示本土遗址“投书浦”图片,学生猜一猜。
师:投书浦(磐石)位于某江的西岸,东晋名士殷洪乔曾在此将亲朋故旧托他捎带给高官望族的书信全部投入江中,郦道元后将此磐石写入《水经注》中。
师生交流发言。
学生根据教师导入,认识本土地域中与郦道元有关的文化元素。
利用所在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老师的心理距离,有利于进一步实施教学。
(二)诵读与欣赏
步骤一:初读课文,通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顺畅。
明确:注意阙(quē)和裳(cháng)的读音,阙,通“缺”,是缺口的意思;裳,“裳(cháng),下裙也”。
2.学生进入文本,诵读课文,要求学生结合注释,诵读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3.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教师补充注释。
明确:如“自非”、“或”、“良”等词。
问:文言实词虚词在解释的时候,常常需要我们具备迁移的能力,请问“或”我们在哪里学过?
探究:“或”一般表示为有时、有的、有的人。
明确:“或以钱币乞之”中的“或”。
4.引导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每人译一段文字,其他三名同学指正。除了组内合作学习之外,还加强组际交流。互相提出问题,组织解答,师生共评。
步骤二:再读课文,赏美景。
1.进行朗读训练,屏显“读好‘领起’词的短暂拖音”、“读好四字词语的节拍”和“读好特别之处的顿音”,要求学生读清节奏。
学生互评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2.教师根据课堂情况进行范读。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抓住文章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的特点,学生创新朗读的形式。
要求:男生和女生分角色朗读,体味三峡不同的特点。
请同学们结合文章内容,为三峡设计一处景点:如景点名称、看点、游览建议等。推荐设计的景点时,请注意提示我们景点的特点和适合旅游的季节。
明确:此环节既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兼顾到把握三峡美景之特点,以及三峡美景的画面。
明确:如:白帝古道漂流。这个景点的特点是奔放,《三峡》中有言“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夏天去漂流,去享受一泻千里的快感,去领悟“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诗意。
学生互评,教师总结。
语感训练1: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诵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指正后注意积累。在正音的前提下多读,还可以建议学生采用“缓读”和“疾读”的形式,形式多样地朗读,尽可能做到读得顺畅。
学法指导1:学习文言文,特别是实词虚词的理解,善于将之前学习过的词语进行归类,将一些重点实词的意思进行识记。
讨论交流1\学法指导2:组内组外沟通文句翻译,翻译文言文,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同时充分调动知识迁移的方法,完成翻译。
学生活动1:学生个读和互评,譬如学生诵读完后,由他指定同学对自己进行点评。
语感训练2:学生在听读过程中,再次把握字词读音、节奏划分、轻重读音等。
学生活动2:男生大声齐读第一、二段(第二段可采用疾读法),女生美美地读第三、四段。
方法指导3\学生活动3:学生通过全面把握三峡风光的特点,比如第一段呈现出来的是三峡中山的险峻,第二段呈现出来的是夏天江水的奔放。通过对文章细节的把握,梳理三峡风光的特点。
步骤一:从语文核心素养“语言理解与运用”来看,读对读顺是基础。在反复朗读中,正字音,初步感知文本。同时,文言文教学应坚持扎实稳健的思路,必须以字词句的积累为基本前提。
步骤二:创新朗读的设计在于通过一些朗读技巧的运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抓住景物特征。
步骤二:本环节设计契合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和“审美发现与鉴赏”。景点设计的理念为“微创作”,既可以把学生对三峡山水特点的理解融入进来,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拓展与延伸
步骤三:拓展延伸,知文化
1.屏显郦道元和《水经注》简介。
问题:面对三峡,面对郦道元,面对家乡的“投书浦”的湮没,面对更多样更精彩的中国文化,我们能做些什么?
预设:或感悟,或传承,或保护,或赞美。教师总结。
讨论交流2:同学们共同讨论郦道元跋山涉水写作《水经注》的艰辛,这也奠定了《水经注》在中国散文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被写入《水经注》的“投书浦”在地域文化中的没落,也更加需要青年一代去传承、保护和宣传。
步骤三: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发现与鉴赏”和“文化发展与传承”,学生在学习感受郦道元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同时,对于本土文化也应充当一个鉴赏与传承的角色。
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三峡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3320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三峡教案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了解作者及作品, 朗读 读出韵味,梳理课文,课堂检测,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三峡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3320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三峡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三峡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3320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三峡教案设计</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三峡风光,感受引读,了解《水经注》和郦道元,熟读成诵,积累理解,疏通文意,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