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教案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0三峡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9 三峡(1)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0三峡(1)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0三峡(2)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1 《答谢中书书》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三峡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三峡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导入,品析文章写景特点,拓展延伸多媒体展示,齐读课文,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在反复朗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各段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
2、感受作者笔下三峡的独特风光,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写景重点,了解景物特征
三、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整体布局巧妙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三峡,掌握文章重点词语,了解作者及文章大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峡》,从多角度了解三峡的美。
二、回顾上节内容:
1、作者:郦道元(466-527),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范阳涿鹿(今河北涿鹿)人。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文笔深峭,在各地“访渎搜渠”留心考索水道变迁和城邑兴废等地理现象,撰成的《水经注》,是一本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
2、《水经注》
《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书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献中很多在后世散失了,所以保存了许多资料。
3、重点词语
略 阙 自 非 亭午
夜分 曦 襄 溯 虽
奔 素湍 回清 绝巘
飞漱 良 属引 绝
4、重点句子: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5、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各种形式的朗读,教师逐一点评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节奏
2、学生齐读,体会文章
3、男生齐读
4、女生齐读
5、四名同学各读一段
四、品析文章写景特点
通过读文章,我们知道郦道元是从山、水两方面描绘三峡优美景色的。
⑴、下面我们先看看他是如何写山的,学生读第一段思考:
三峡的山有哪些特点怎么写的?体现在哪里?逐句分析
自三峡七百里中 长
西岸连山,略无阕处 多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陡 高(正面)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高俊 狭窄 (侧面)
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三峡山的
(板书)山: 连绵不断 遮天蔽日
多媒体展示 三峡的山
⑵、研读三峡的水
●文章是如何描绘三峡的水的?(抓住不同季节的不同特征)
1、三峡夏季景色是怎样的?我们先来看文章是怎么写的,夏季的水有什么特点?(找学生读第二段,逐句分析)
至于霞水襄陵,沿朔阳绝 江水上涨(多),交通阻绝(湍急)
或王命急宣 特殊情况
有时朝发白帝,……不以疾也 船行速度快 水流速度快
板书:夏天:江水上涨(多),交通阻绝(湍急)
思考:文章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顺序写景,而要写夏景呢?
三峡夏季的水最有特色,夏季水最大,所以先写夏水。
2、下面我们看看郦道元是如何描写春冬之景的?(学生第三段,逐句分析)
春冬之时,则素穿绿潭 回清倒影(写水清)
①素湍绿潭 从色彩角度描写 俯视角度描写
素:白色的,(学过调素琴,素,不加装饰的古琴。)
② 回清倒影 (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动静结合
B、 绝山献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 飞漱期间 仰视角度,动静结合
①、为什么打极高的山峰上生长柏树(风吹, 鸟衔来的种子,生根发芽)
②、为什么是怪柏?(什么是奇形怪状的柏树)依着山势长成的,怪柏生长在这里说明它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
③、悬泉瀑布 悬是悬挂,高的意思
这句意思是 悬挂的泉水飞溅的瀑布
飞漱期间 急流冲荡
C、最能概括三峡的春冬之景呢?(清荣峻茂)
水清、树荣 、山高、草盛
D、为何把春冬放到一起写(特点基本相同)
E、三峡春冬之景有什么特点?
水和夏季比:少了
潭怎样?绿 清
景色怎么样?优美
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
板书: 水退潭清,风景秀丽
3、最后让我们看看三峡的秋天又是一番怎样的精致呢?
(学生读最后一段,逐句分析)
A、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萧,清凉,寂静
是不是只有树林清凉,山涧寂静?(不是)用了什么手法?(互文)
常有高猿长啸, 引凄异,空谷传响 转久绝
(学生翻译这句话)
这里猿鸣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凄凉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裳:下身的衣服,裙:大人下身的衣服非常宽大,所以泪才会落到上面
渔歌的作用:渲染了三峡秋季悲凉的氛围,表达了三峡秋天在猿声中越发显得凄凉悲哀
怎么概括三峡秋景更适合呢?水怎样?(水景减少)
天气怎样(逐渐变凉)
三峡秋季景色的特点:
(板书)水枯气寒 猿鸣凄凉
五、学习这篇文章,三峡给我们的印象是什么?(景色优美)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图片让我们的印象变得更深刻,多媒体展示三峡图片
六、拓展延伸多媒体展示
1、搜集有些描写长江的诗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2、加入你是一名导游,请给三峡写一段导游词
示例:
旅客朋友们,接着我们将进入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了,长江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1公里。三峡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无不如诗如画,并伴随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长江三峡,人杰地灵:这儿,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奇光异彩。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用武之地;这儿有许多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南津关等。他们同旖旎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长江三峡是世界大峡谷之一,以壮丽河山的天然胜景闻名中外。请大家赶快进去看一看吧!
七、齐读课文(尤其是第四段,读出凄凉)
八、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搜集有关长江、黄河的诗句。
九、板书设计
山 连绵不断 遮天蔽日
三峡 夏季 水流湍急 交通阻绝
水 春冬 水退谭清 风景秀丽
秋季 水枯气寒 猿鸣凄凉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三峡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了解作者及作品, 朗读 读出韵味,梳理课文,课堂检测,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三峡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设计理路与教学策略,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课型及课时安排,教学过程,课后指导及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三峡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