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手指教案
展开仁寿县彰加镇小学校 陈珏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安排过“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等语文要素,本单元再次聚焦语言,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风趣,是对语言感受力要求的进一步提升。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手指》语言幽默风趣,用拟人化的手法和趣味盎然的语言,把五个性格各异的手指形象写的活灵活现。令读者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进而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手指本是寻常之物,作者却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拟人化的手法把他们写的灵动、鲜活、富有生趣。学习这篇课文侧重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语句,体会作者语言的风趣。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他们已不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想法开始更加独特,对生活有所体验与感悟,思想也开始向成熟发展,正是引导他们明事理、辨是非,提高语文能力,培养人文素养的关键期。他们具有一些学习能力,更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关注每名学生的个性体验。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生活中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弦、拇”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等15个字,会写“接触、拇指”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五根手指各自的作用。
3.能体会课文语言的风趣,并能摘抄表现出风趣的语句。
4.能由文中的拇指和食指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
5.能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及作用。
教学难点:
找出文中描写五根手指特点及作用的语句,体会语言的幽默风趣,领悟课文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师谈话:五根手指的所长、所短体现在哪里呢?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丰子恺的《手指》,去体会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吧!
二、互动过程:
(一)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
1.师课件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说说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
2.生按要求学习,师巡视指导。
3.生汇报交流,理解内容。
(二)体会五根手指的特点。
1.师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现在我们来通过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找出描写它们的短处和长处的相关语句填写在下表中。
2.生按要求学习,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通过一张表格把文章的重点问题明朗化、简单化,让学生在完成表格的同时,加强对五根手指各自特点的认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各自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
例如,学习描写大拇指的第2自然段,先指导学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状特点——不美。具体表现为: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作者从体形、头形、构造三个方面进行描写,使大拇指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然后用关联词“但”一转,写大拇指在五指中是最能吃苦的。具体描写了拉胡琴、水要喷出来、血要流出来、重东西翻倒去、读书、进门时的大拇指的表现,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了解了这段话的基本意思,再引导学生体会写法,画出表现大拇指特点的句子,体会作者运用的表达技巧,重点体会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4.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结论?(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三)体会本文语言的风趣幽默。
1.师谈话:本文语言风趣幽默,充满趣味性,下面我们来感受一下这种语言的魅力吧。
2.出示句子体会
(1)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这句话是对食指的描写,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食指的作用及其勤奋、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特点。
(2)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中指处在众手指簇拥呵护的优裕环境中,所以才有“曲线优美”的姿态,“养尊处优”的性格。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中指优美的姿态和高傲的性格。
(3)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作者运用反问的句式,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这兰花状的姿态是优美的,突出了无名指和小指在艺术表现中的重要地位。
(4)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这句话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群的全体,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是文章表达的主旨。(可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3.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用原文回答)
(告诉我们:“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即团结就是力量。)
【设计意图: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不仅是对所学知识、道理的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更是文本中的道理与实践的一次碰撞,更重要的是为下面理解中心句,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作了铺垫。】
三、品读课文,迁移运用。
作者笔下的大拇指和食指分别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那些人?同桌互相交流,展开联想,试着说一说!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丰子恺先生在散文中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2.作业:
小练笔,想想身边有哪些事物让你有所感触,有所启发,学习本课写法写一写,写出事物的特点和自己的感悟。(如:五官的对话;标点符号的争论;文具的争吵等。)
【设计意图:为了学生在课堂中不仅能学到书上的内容,而且还能积累到课外的知识,丰富、深化学生对课文都认识】
板书设计:
手指
姿态不同 性格各异
团结一致 握成强有力的拳
(团结就是力量)
短处
长处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2 手指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2 手指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22 手指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22 手指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 入 新 课,初读课 文,再读感知,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2 手指公开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2 手指公开课教案设计,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