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优质教案(第一课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24384/0-172825602945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盘古开天地》优质教案(第一课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24384/0-172825602954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12 盘古开天地
主备教师
【课前解析】
关注作品人物形象与想象:这是一篇神话故事,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此文由袁珂先生整理,出自《中国古代神话集》,选入课文时有改动。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在感受故事想象力方面,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分析事件来理解盘古这个人物形象。同时,也让学生感受神话故事情节之瑰奇,想象之丰富。
关注神话学家袁珂:袁珂,原名袁圣时(1916—2001),笔名袁珂,作家、神话学家。著有《中国古代神话》《中国神话传说》《袁珂神话论集》《神话故事新编》等。其中,袁珂先生的专著《中国古代神话》,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作者对浩瀚的古文献资料,考辨真伪,订正讹误,加以排比综合,把中国汉民族片断的古神话资料熔铸成一个有系统的整体,提供了一部具有汉民族古神话特色与风格的文学作品,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学术声望。整部著作,内容详实严谨,语言质朴优美,值得推荐给学生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劈、缓、浊”等8个生字,会写“睁、翻”等14个生字,会写“睁眼、黑乎乎”等14个词语。
2.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
3.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
【教学重点】
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
【教学难点】
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
【课前准备】
1.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查阅资料书认读、理解生字词。
(2)再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盘古开天地》优质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和会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激趣揭题
1.教师导入:同学们,你记忆最深的神话故事是哪个?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教师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
2.师:什么是神话故事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认识。
学生交流谈认识,教师总结“神话”相关知识。
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自然力量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追求的虚构故事,属于民间文学,具有较高的哲学性、艺术性。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与民间艺人进行创作的不朽源泉,对后世影响深远。
3.教师引导: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神话故事。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来看一看吧。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盘古开天地)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神话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神话故事的美丽,从而带着一种积极学习状态来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
2.检查生字认读,教师相机提醒学生重点字读音。
“浊、丈、肢”是翘舌音;“劈、肢、躯、液”都是形声字,可借助形声字声旁表音的规律读准字音,借助形旁了解字义。除“劈”的声调与声旁不一样,其余几个字的读音与声旁都相同。
3.书写指导。
(1)认读本课会写字。
(2)教师按照字形结构归类指导。
“睁、翻、缓、浊、撑、竭、液、滋”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翻”要注意左右均等,其他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都要左窄右宽。
“斧、劈、累、奔、茂”为上下结构,书写时要注意两部分的不同比例。
(3)师生交流易错字书写要点。
累:“田”要写扁点儿,下面不要写成“系”。
缓:右边不是“爱”而是“爰”。
茂:下面不能写成“戍”或“戌”。
滋:右下不要写成“丝”。
预设2:“缓”读“huǎn”,不要读成“nuǎn”;右边不要错写成“爱”。
4.观察文中四幅图,读课文,找出文中与图画对应的段落,并概括主要内容。
第一幅图:第1自然段——在混沌中沉睡
第二幅图:第2自然段——劈开天地
第三幅图:第3、4自然段——顶天立地
第四幅图:第5、6自然段——化身万物
(板书:在混沌中沉睡 劈开天地 顶天立地 化身万物)
5.你能用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天地还没有分开时,盘古在混沌中沉睡。盘古醒来后拿起斧头向黑暗劈去,使天地分开,然后头顶天,脚踏地,直到天地形成,累得倒下。最后盘古的身体化成了美丽的世界。
三、精读课文,体会神奇
1.自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神奇的描写。品读这些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与同学进行交流。
(1)第1自然段
天地未形成前的情景是怎样的?说说你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勾画关键词语“混沌”“大鸡蛋”,结合关键词说感受。
预设1:盘古能在其中沉睡一万八千年,不可思议,一定是在积蓄力量,等待神秘使命的召唤。
预设2:宇宙未分开之时,混沌景象非常神奇,既令人恐惧又让人好奇,极具吸引力。
(2)第2自然段你“看”到了盘古劈天开地时哪些神奇的画面?
预设1: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
“看”到的画面:盘古一睡醒就拿着斧头把黑暗劈开,天地瞬间分开,世界一下子就变得光明了。
预设2: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看”到的画面:天在升高,地在下降,就像一部科幻大片在上演。
结合图片演示盘古劈天开地的神奇画面,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中的反义词。
轻——重 清——浊 上升——下降
从盘古的一系列动作,你感受到了盘古怎样的人物形象?
预设1:力大无比。
预设2:勇于开创。
四、巩固练习,课堂小结
1.巩固练习。
2.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在掌握生字词的同时,也知道了盘古在沉睡中苏醒,感受到了他用神力劈开天地的神奇,故事中还有许多神奇的地方等着大家去发现,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吧。
【板书设计】
在混沌中沉睡
劈开天地
盘古开天地 顶天立地 勇于献身
身化万物
【教学反思】
教学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两点,第一是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神话故事情节离奇,想象丰富,受到很多孩子的喜爱。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讲神话故事,提高了他们对课程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体会人物形象,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是以读为主,在读中把握内容,培养语感:阅读、朗读贯穿教学设计的主体环节。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初步识记生字词。再在反复的、有针对性的自由朗读课文中,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关键内容,欣赏课文优美的文学语言,理解盘古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不足之处与改进措施:在复述课文部分,学生基本都可以复述故事内容,但是个别学生在复述时仅能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如果教师能有针对性地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重点指导,教学效果会更好。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016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016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初读感知,学写生字,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016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案</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戏导入,课文赏析,感悟提升,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