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1课 劝勉之情·讽谏之意·致君之志——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11课 劝勉之情·讽谏之意·致君之志——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01
    第11课 劝勉之情·讽谏之意·致君之志——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02
    第11课 劝勉之情·讽谏之意·致君之志——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时安排,学习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结合文中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赏析精彩描写,学习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探究写作意图,体会作者的阔大胸怀和“先忧后乐”的抱负。
    【重点难点】
    1.赏析精彩描写,探究写作意图,学习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体会作者的阔大胸怀和“先忧后乐”的抱负。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江南三大名楼
    自古以来,多少楼台胜景令人留恋忘返。同学们知道江南三大名楼是哪三座吗?
    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
    这三大名楼,吸引了古代无数文人骚客到此游访,登楼抒怀,留下动人的篇章。滕王阁旁有“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黄鹤楼边有“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感叹,岳阳楼上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2.岳阳楼名句诵读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位于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yuè)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白居易《题岳阳楼》
    岳阳楼前丹叶飞,栏干留我不须归。——陈与义《又登岳阳楼》
    岳阳楼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后,岳阳楼声名大振,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关于岳阳楼的名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去感受范仲淹心怀天下的忧心,去聆听范仲淹振聋发聩的呼喊。
    二、知识积累
    1.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为官敢于直谏,曾负责西北边防,屡立战功,当时边塞流行着“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话,后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提出革新朝政建议,触动保守派利益,遭到贬谪。他文学成就突出,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有政论性,文辞优美,气度豁达。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2.背景简介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 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时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这篇抒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3.文体知识
    “记”,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 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
    叙事:《桃花源记》
    说明:《核舟记》
    写景:《小石潭记》
    言志:《岳阳楼记》
    三、活动一:诵读游记
    1.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2.朗读指导
    (1)读准下列加点字注音
    谪守巴陵郡(zhé) 属予作文(zhǔ) 观夫巴陵胜状(fú)
    浩浩汤汤(shāng) 朝晖夕阴(huī) 若夫淫雨霏霏(fēi)
    阴风怒号(há) 日星隐曜(yà) 山岳潜形(qián)
    樯倾楫摧(qiáng) 薄暮冥冥(bó) 忧谗畏讥(chán)
    一碧万顷(qǐng) 岸芷汀兰(tīng) 宠辱偕忘(xié)
    (2)用“/”标注下面句子的停顿。(每句两处)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微/斯人,吾/谁与归?
    3.朗读展示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xián]/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huī]/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fú]/淫雨霏霏[fēi],连月/不开,阴风/怒号[há],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山岳/潜[qián]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chán]/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ǐng];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hà]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xié]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y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四、活动二:疏通文意
    小组讨论,疏通文意,翻译词句。
    附全文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该办而未办的事都兴办起来,于是重新修建了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还在上面刻上唐代贤人和当代人的诗赋,(滕子京)嘱咐我写一篇文章用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都集中在洞庭湖上。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群山,吞吐长江的江水,水势浩大,宽阔无边,早晚阴晴多变,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既然如此,那么这里往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和文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如果遇上连绵不断的雨纷纷洒落,连着整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浊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哀啼。(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的感觉,满眼是凄凉冷落的样子,感慨悲伤到极点啊!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湖面平静,没有风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湖中游来游去,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草木茂盛。而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尽头!(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有心胸开阔,精神愉悦,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端起酒杯对着湖风,喜气洋洋的感觉。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上做官的人为百姓担忧,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的人为君王担忧。这样在朝为官也担忧,在野为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
    五、课堂总结
    1.通假字
    百废具兴 “具”通“俱”,全,皆。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嘱托。
    2.词类活用
    百废具兴 形容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向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在……之后。
    3.古今异义
    4.一词多义
    或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一 长烟一空(全) 一碧万顷(一片)
    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看,观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连词,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介词,因为)
    极 南极潇湘(至、到达) 感极而悲者矣(达到极点)
    此乐何极(穷尽)
    则 然则何时而乐耶(连词,那么)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判断动词,是)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连词,就)
    5.成语
    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普照千里湖面。
    心旷神怡: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开阔;怡:愉快。
    气象万千: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气象:情景。
    政通人和:政令推行顺畅,人民团结;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百废具兴:许多被废置的事业又都兴办起来。现写作“百废俱兴”。
    浩浩汤汤:浩浩荡荡。指水势壮阔的样子。
    波澜不惊:比喻面对动荡保持平静、形势平稳,没受到什么变化或曲折,不惊不诧。
    六、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整理并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复习
    翻译词句
    百废具兴(通“俱”,全,皆)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前人之述备矣(详尽) 连月不开(天气放晴)
    春和景明(日光) 锦鳞游泳(美丽的鱼)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微斯人(如果没有)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2.导入新课
    宋人王辟之曾说:“庆历中,滕子京谪守巴陵,治最为天下第一。政成,重修岳阳楼,属范文正公为记,词极清丽。苏子美书石,邵餗(sù)篆额,亦皆一时精笔。世谓之‘四绝’云。”(《渑水燕谈录》卷六)作为“四绝”之一的《岳阳楼记》,确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文。
    ——摘自《古文鉴赏辞典》(下册),霍松林解读
    滕楼、范记、苏书、邵篆这样的黄金组合,《岳阳楼记》太炫了,《岳阳楼记》自问世九百多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寻人们喜爱它的原因。
    二、活动一:感劝勉之情
    1.整体感知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但并未具体描写岳阳楼本身,却写了 。
    明确:
    文题为《岳阳楼记》,但并未具体描写岳阳楼本身,却写了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文题为《岳阳楼记》,但并未具体描写岳阳楼本身,却写了作者写《岳阳楼记》的原因;
    文题为《岳阳楼记》,但并未具体描写岳阳楼本身,却写了洞庭湖的美景;
    文题为《岳阳楼记》,但并未具体描写岳阳楼本身,却写了迁客骚人登楼览物的情感;
    文题为《岳阳楼记》,但并未具体描写岳阳楼本身,却写了阴雨天气,迁客骚人产生悲伤的感情;
    文题为《岳阳楼记》,但并未具体描写岳阳楼本身,却写了晴好天气,迁客骚人产生喜悦的感情;
    文题为《岳阳楼记》,但并未具体描写岳阳楼本身,却写了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的表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梳理结构
    思考:范仲淹是怎么安排这些材料的?
    明确:
    第一段是交代写作缘由,很自然地引出对第二段的描写。
    第二段与第三、四段是总分关系,都是先写景,再抒情,第二段总说,引出三四两段,第三段和第四段是并列关系,用了对比手法。
    第五段是抒发自己的忧乐观,使全文形成总分总的关系。
    3.文体突破
    作为一篇“记”岳阳楼的文章,它应该写些岳阳楼的景色。可是,据有关学者研究,范仲淹并没有到过岳阳,更没有登楼。滕子京仅仅寄上幅描绘洞庭风景的山水画《洞庭秋晚图》给他。作者就不能用常规手法“记”岳阳楼吗,须突破文体,另辟蹊径,巧妙构思。
    (1)如果描写岳阳楼和洞庭湖行不行?文中哪一段重点描绘了洞庭湖的美景?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思考:这段文字从哪两个角度描绘洞庭湖的美景?你觉得美在哪里?
    明确:
    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写出了洞庭湖的气势之美和变化之美。
    (2)洞庭湖如此之美,吸引了无数迁客骚人来此观瞻,并留下许多名言佳句。范仲淹是怎么评价前人的诗文的?
    明确:前人之述备矣。
    既然“前人之述备矣”,范仲淹作“记”又无意与唐贤今人比高低,所以,作者写作本文,未因循前人之路,而是进行了文体突破。
    作者范仲淹为何要进行文体突破呢?他写作的意图是什么呢?
    4.异中劝勉
    (1)请研读材料一,如果你是范仲淹,你该如何写作本文呢?
    【材料一】 据《岳州府志》记载,嘱托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滕子京因被人诬告挪用公款正贬官岳州。当时的滕子京悲愤愁苦,牢骚满腹,打算岳阳楼竣工之后,凭栏痛哭以泄其愤。
    明确:借被嘱托写《岳阳楼记》的机会劝勉滕子京。
    (2)文中哪两句话是劝勉滕子京的?在什么位置?
    明确: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第五小节
    (3)细读第五小节,思考:这两句劝勉的话是范仲淹直接说出来的吗?请结合材料二,说说为什么不直接说。
    【材料二】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遗留)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明确:
    不是,是借古仁人之口劝勉。
    不直接说出来的原因是“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
    (3)既然不能直接劝勉,请再读全文,看看范仲淹是如何委婉劝勉的?
    提示:
    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②文章是从哪两“异”中劝勉的?
    ③文章没有直接点明劝勉,滕子京为何能一读便知?
    明确:
    ①先褒扬政绩,然后再劝勉,便于滕子京接受劝勉。
    ② 一“异”: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异”;二“异”:迁客骚人的“物喜已悲”与古仁人“先忧后乐”的“异”。
    ③滕子京就是迁客骚人,自然一读便知。
    小结:这篇文章名为“记”岳阳楼,实为劝勉滕子京。
    三、活动二:悟讽谏之意
    1.作者仅仅是为了劝勉滕子京吗?当时作者自己可也是迁客骚人。
    齐读三、四两小节,思考:“霪雨”和“景明”,仅仅是自然景观吗?
    2.本文究竟在隐喻什么呢?先看材料三,杨恽隐喻了谁?又为何被腰斩?
    【材料三】西汉杨恽(yùn)在《报孙会宗书》一文中,有“田彼南山,荒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箕”(在南山上种田辛勤,荆棘野草多得没法除清。种下了一顷地的豆子,只收到一片无用的豆茎。)一句,后被汉宣帝腰斩。
    明确:
    杨恽用“农夫”隐喻汉宣帝。汉宣帝无法接受这个形象而腰斩了杨恽。
    3.思考:本文用什么形象隐喻了谁?结合材料四看看隐喻的效果如何?同样是隐喻,为什么效果相差这么大?
    【材料四】宋仁宗看了《岳阳楼记》后,不但没有龙颜大怒,还对滕子京贬谪期间积极为政大为赞赏,不久便让滕子京调任徽州知府。范仲淹虽然一再被贬谪,但这篇文章也没有影响他。不但如此,宋仁宗还设法保住他的名位,死后,朝廷赐予他宋朝文官最高级别的谥号——文正。
    明确:
    ①本文用“天空”“日”“月”“云”等形象隐喻宋仁宗和当朝权贵。隐喻效果很好。不但保住了名位,还被赐予谥号为“文正”
    ②“天空”“ 日”“月”“云”,这样的形象宋仁宗和当朝权贵还能接受。
    4.阅读材料五,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隐喻皇帝和当朝权贵呢?
    【材料五】范仲淹一生都志在致君尧舜他二十七岁始入仕,纵观其三十多年的为官经历,虽然遭遇多次起落,但其对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始终是坚定不移的。他“一心为国、为民”“一心忧君、忧民”。
    明确:
    因为范仲淹一生都志在致君尧舜,他这样巧妙隐喻,实际上是为了讽谏皇帝和当朝权贵。因此,作者写作本文,不仅在于劝勉滕子京,更在于讽谏朝廷。
    那么这篇文章除了劝勉、讽谏外是不是还有更深的用意呢?
    四、活动三:探致君之志
    任何一篇散文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独特的思想情感。再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哪三重境界的思想感情?
    明确:
    第一重境界:或物暗己悲,或景明则喜;
    第二重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第三重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第一重境界最低。第二重境界,仅对“已”而言。第三重境界,已经进入了“无我”的境地。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的境界要高一些。
    2.范仲淹已经进入了哪种境界?请结合材料六,说说他为什么能够达此境界?
    【材料六】 范仲淹二岁丧父,随母改嫁,改为朱姓。后寄居寺院数载,刻苦攻读,昼夜不倦。再加上,其母谢氏是虔诚的佛教徒,所以,范仲淹从小便深通佛理。“佛心向善,普度众生”的佛学教理深刻地影响了他。他一生都在追寻大乘菩萨道“悲心宏愿”的最高境界。
    第三重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明确:范仲淹追寻“先忧后乐”的古仁人之心,是因为他深受佛家思想的影响,要“佛心向善,普度众生”。
    文中哪一句话表达了作者一直在追求着“先忧后乐”的古仁人之心?
    明确:“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这个“尝”字说明了作者一直在追求着
    3.然而,那个时代,像他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于是作者发出“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无限感慨。
    品读“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体悟作者的内在情感,并说说为什么。
    明确:
    ①劝勉之情:想劝勉,又不好明说,只好以己为例委婉劝勉。(一读:感受劝勉之情。)
    ②期盼之情:作者多么希望朝廷不再或“晴’或“暗”,多么希望忠臣贤士不再贬谪他乡,消极人生。这一声叹息中,含有多少期盼啊!(二读:体悟期盼之情。)
    ③无奈和伤感之情: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像他这样的心怀天下的仁人贤士,实在是少之又少了。这一声叹息中,又包含着多少无奈和伤感啊!(三读:体悟无奈和伤感之情。)
    ④致君尧舜之情:然而,自小就心怀天下的范仲淹,即便是没有一个人跟他一道,他也会孤独前行,以实现他致君尧舜的宏伟志向。(四读:坚定的致君尧舜之志。)
    小结:至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写作本文除了劝勉、讽谏外,还有更深层的用意,即澄明自己“先忧后乐”的“悲心宏愿”希望更多的迁客骚人能跟他一道前行,以实现他致君尧舜的宏伟志向@。
    五、课堂总结
    敬告子京
    子京谪守巴陵郡,虽“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仍未能释怀。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是的。
    遇上“淫雨霏霏,连月不开”的天气,尔则“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感极而悲。
    遇上“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的天气,尔则“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喜洋洋矣。
    朋友!古仁人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还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吾希子京,与吾等,做一个古仁人那样的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撰以此文,与尔共勉!
    六、布置作业
    1.自选角度,赏析文中景色描写的文字。
    2.推荐阅读:《范仲淹传》。
    【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劝勉之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作记意图 讽谏之意
    致君之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词语
    例句
    古义
    今义

    增其旧制
    规模
    制度

    予观夫
    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
    丈夫,夫人

    前人之述备矣
    详尽
    准备

    去国怀乡
    国都
    国家

    春和景明
    日光
    景致,风景

    微斯人
    非,如果没有
    细小,轻微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写作 学习改写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4670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写作 学习改写教案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时安排,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九年级上册写作 学习改写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4670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写作 学习改写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时安排,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口语交际 讨论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a href="/yw/tb_c14668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口语交际 讨论教案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什么是“讨论”?,讨论的特点有哪些?,讨论的规则有哪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