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第28课线段的长短比较(学生版+解析)
展开目标导航
知识精讲
A.B.C.D.
知识点01 线段的长短比较
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叠合法、度量法
A.B.C.D.
知识点02 线段的性质
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A.B.C.D.
知识点03 两点间距离
两点间距离: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能力拓展
考点01 线段的长短比较
【典例1】如图,AC>BD,比较线段AB与线段CD的大小( )
A.AB=CDB.AB>CDC.AB<CDD.无法比较
【即学即练1】如图,已知点C,D在线段AB上.嘉嘉:若AD>BC,则AC>BD;淇淇:若AC>BD,则AD>B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人均正确 B.两人均不正确 C.只有嘉嘉正确 D.只有淇淇正确
考点02 线段的性质
【典例2】4.小华认为从A点到B点的三条路线中,②是路程最短的,他做这个判断所依据的是( )
A.线动成面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即学即练2】下列生活、生产现象中,可以用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是( )
A.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上 B.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
C.利用圆规可以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关系
D.植树时,只要定出两个树坑的位置,就能使同一行的树坑在一条直线上
考点03 两点间距离
【典例3】如图,点C在线段AB上,AC<CB,点D、E分别是AB和CB的中点,AC=10cm,EB=8cm.
(1)求线段CD,DE,AB的长;
(2)是否存在点M,使它到A,C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8cm,为什么?
(3)是否存在点M,使它到A,C两点的距离之和大于10cm?如果点M存在,点M的位置应该在哪里?为什么?这样的点M有多少个?
【即学即练3】如图1,将一段长为60厘米绳子AB拉直铺平后折叠(绳子无弹性,折叠处长度忽略不计),使绳子与自身一部分重叠.
若将绳子AB沿M、N点折叠,点A、B分别落在A',B'处.
(1)如图2,若A',B'恰好重合于点O处,MN= 30 cm;
(2)如图3,若点A'落在B'的左侧,且A'B'=20cm,求MN的长度;
(3)若A'B'=ncm,求MN的长度.(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分层提分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如图,若AB=CD,则AC与BD的大小关系为( )
A.AC>BDB.AC<BDC.AC=BDD.不能确定
2.如图,用圆规比较两条线段AB和A′B′的长短,其中正确的是( )
A.A′B′>AB B.A′B′=AB C.A′B′<AB D.没有刻度尺,无法确定
3.下列日常现象:
①用两根钉子就可以把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
②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够缩短路程;
③利用圆规可以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
④建筑工人砌墙时,经常先在两端立桩拉线,然后沿着线砌墙.
其中,可以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的现象是( )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4.用圆规比较图中的四条线段,其中最长的是( )
A.BCB.ABC.DAD.CD
5.如图所示,比较线段a和线段b的长度,结果正确的是( )
A.a>bB.a<bC.a=bD.无法确定
6.比较下列每组线段的长短,满足EF>CD的是( )
A.B. C. D.
7.在图中“〇”内添上字母A、B、C,使AC<AB<BC.
8.如图,AC>BD,则AD与BC的大小关系是:AD BC.(填“>”或“<”或“=”)
9.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如图:A、B、C、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若AB=CD.
(1)比较线段的大小:AC BD(填“>”、“=”或“<”);
(2)若,且AC=12cm,求AD的长.
10.如图所示,直线MN表示一条河流,在河流两旁有两点A、B表示两块稻田,要在河岸边某一位置开渠引水灌溉稻田,问在河岸哪个位置开渠使水到两块地的距离之和最小?为什么?
11.请你判断下列两个生活情景所蕴含的数学道理.
情景一:如图,小明家到学校有3条路可走,一般情况下,小明通常走第二条路,其中的数学道理是 .
情景二:同学们做体操时,为了保证一队同学站成一条直线,先让两个同学站好不动,其他同学依次往后站,要求目视前方只能看到各自前面的那个同学,请你说明其中的道理: .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2.若AB=MA+MB,AB<NA+NB,则( )
A.点N在线段AB上,点M在线段AB外 B.点M、N均在线段AB上
C.点M、N均在线段AB外D.点M在线段AB上,点N在线段AB外
13.把一根绳子对折并拉直成线段AB,从点P处把AB剪断,若AP=3PB,且剪断后的各段绳子中最长的一段为60cm,则绳子的原长为 cm.
14.如图所示,设l=AB+AD+CD,m=BE+CE,n=BC.试比较m,n,l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15.如图,甲、乙、丙三只蚂蚁的爬行速度相同,它们同时从点A出发,沿地面上三条不同的路线向点B爬行.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丙先到达点B,你能判断甲和乙谁先到达点B吗?请说明理由.
16.如图,C为线段AD上一点,点B为CD的中点,且AD=9cm,BD=2cm.
(1)图中共有 条线段.
(2)求AC的长.
(3)若点E在直线AD上,且EA=3cm,求BE的长.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7.在直线l上取A、B、C三点,使得AB=4cm,BC=3cm,则线段AC的长度为 .
18.已知数轴上的三点A、B、C所对应的数a、b、c满足a<b<c、abc<0和a+b+c=0.那么线段AB与BC的大小关系是( )
A.AB>BCB.AB=BCC.AB<BCD.不确定的
19.已知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那么线段AB、BC、AC三者的关系是( )
A.AC=AB+BCB.AC>ABC.AC>AB>BCD.不能确定
20.请完成以下问题:
(1)如图1,在比较B→A→C与B→C这两条路径的长短时,写出你已学过的基本事实;
(2)如图2,试判断B→A→C与B→D→C这两条路径的长短,并说明理由.
21.如图,在四边形ABCD内找一点O,使它到四边形四个顶点的距离的和(OA+OB+OC+OD)最小,并说出理由.
学习目标
1.理解线段长度的大小的意义,会用度量法和叠合法比较线段的长短。
2.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基本事实.
3.会用直尺和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的线段.
第28课 线段的长短比较
目标导航
知识精讲
A.B.C.D.
知识点01 线段的长短比较
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叠合法、度量法
A.B.C.D.
知识点02 线段的性质
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A.B.C.D.
知识点03 两点间距离
两点间距离: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能力拓展
考点01 线段的长短比较
【典例1】如图,AC>BD,比较线段AB与线段CD的大小( )
A.AB=CDB.AB>CDC.AB<CDD.无法比较
【思路点拨】因为AB=AC+BC,CD=BD+BC,AC>BD,则AB>CD.
【解析】解:∵AB=AC+BC,CD=BD+BC,AC>BD,
∴AB>CD.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较线段的长短,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有两种:度量比较法、重合比较法.
【即学即练1】如图,已知点C,D在线段AB上.嘉嘉:若AD>BC,则AC>BD;淇淇:若AC>BD,则AD>B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人均正确 B.两人均不正确 C.只有嘉嘉正确 D.只有淇淇正确
【思路点拨】根据AC+CD=AD,BD+CD=BC,得出结论即可.
【解析】解:∵AC+CD=AD,BD+CD=BC,
∴若AD>BC,则AC>BD;若AC>BD,则AD>BC,
即嘉嘉和淇淇两人均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段长短的比较,熟练掌握线段长短比较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02 线段的性质
【典例2】4.小华认为从A点到B点的三条路线中,②是路程最短的,他做这个判断所依据的是( )
A.线动成面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思路点拨】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得答案.
【解析】解:由图可知,在连接A、B两点的线中,②是线段,
∴②最短,根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线段公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即学即练2】下列生活、生产现象中,可以用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是( )
A.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上 B.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
C.利用圆规可以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关系
D.植树时,只要定出两个树坑的位置,就能使同一行的树坑在一条直线上
【思路点拨】根据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进行解答即可.
【解析】解:A、用两根钉子将细木条固定在墙上,依据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如果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可用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C、利用圆规可以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是线段长度比较,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D、植树时,只要栽下两棵树,就可以把同一行树栽在同一条直线上,依据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可以有无数种连法,如折线、曲线、线段等,这些所有的线中,线段最短.
考点03 两点间距离
【典例3】如图,点C在线段AB上,AC<CB,点D、E分别是AB和CB的中点,AC=10cm,EB=8cm.
(1)求线段CD,DE,AB的长;
(2)是否存在点M,使它到A,C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8cm,为什么?
(3)是否存在点M,使它到A,C两点的距离之和大于10cm?如果点M存在,点M的位置应该在哪里?为什么?这样的点M有多少个?
【思路点拨】(1)先根据BE求出CE=8cm,则BC=16cm,已知AC=10cm,则AB=26cm,则AD=BD=13cm,从而求出CD和DE长度;
(2)因为点A、C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0cm,故不存在点M,使它到A,C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8cm;
(3)线段AB外任何一点到A,C两点的距离之和都大于10cm,这样的点有无数个.
【解析】解:(1)∵点E是CB的中点,EB=8cm,
∴CE=BE=8cm,
∴BC=CE+BE=8+8=16(cm),
∵AC=10cm,
∴AB=26cm,
∵点D是AB的中点,
∴AD=BD=13cm,
∴CD=AD﹣AC=13﹣10=3(cm),
DE=BD﹣BE=13﹣8=5(cm);
(2)不存在,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点A、C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0cm,
故不存在点M,使它到A,C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8cm;
(3)存在,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线段AB外任何一点到A,C两点的距离之和都大于10cm,这样的点有无数个.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平面上任意两点间都有一定距离,它指的是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学习此概念时,注意强调最后的两个字“长度”.
【即学即练3】如图1,将一段长为60厘米绳子AB拉直铺平后折叠(绳子无弹性,折叠处长度忽略不计),使绳子与自身一部分重叠.
若将绳子AB沿M、N点折叠,点A、B分别落在A',B'处.
(1)如图2,若A',B'恰好重合于点O处,MN= 30 cm;
(2)如图3,若点A'落在B'的左侧,且A'B'=20cm,求MN的长度;
(3)若A'B'=ncm,求MN的长度.(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思路点拨】(1)由题意可得:AM=MO=AO,ON=BN=OB,再结合图形可求得答案;
(2)先结合图形可求得AA′+BB′=40cm,再根据中点性质和线段和差关系计算即可;
(3)分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即可:当点A′落在点B′的左侧时,当点A′落在点B′的右侧时.
【解析】解:(1)∵绳子AB沿M、N点折叠,点A、B分别落在A'、B'处,A'、B'恰好重合于点O处,
∴AM=MO=AO,ON=BN=OB,
∴MN=MO+ON=(AO+OB)=AB=30(cm);
故答案为:30.
(2)∵AB=60 cm,A′B′=20cm,
∴AA′+BB′=AB﹣A′B′=60﹣20=40(cm).
根据题意得,M、N分别为AA′、BB′的中点,
∴AM=AA′,BN=BB′,
∴AM+BN=AA′+BB′=(AA′+BB′)=×40=20cm,
∴MN=AB﹣(AM+BN)=60﹣20=40(cm);
(3)∵M、N分别为AA′、BB′的中点,
∴AM=MA′=AA′,BN=B′N=BB′.
当点A′落在点B′的左侧时,
∴MN=MA′+A′B′+B′N=AA′+A′B′+B′B=(AA′+A′B′+B′B)+A′B′=(AB+A′B′)=(30+n)(cm);
当点A′落在点B′的右侧时,
∵AA′+BB′=AB+A′B′=(60+n)cm,
∴AM+BN=AA′+BB′=(AA′+BB′)=×(60+n)=(30+n)cm.
∴MN=AB﹣(AM+BN)=60−(30+n)=(30−n)(cm).
综上,MN的长度为(30+)cm或(30−)cm.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点定义,折叠性质,两点间距离,线段和差倍分计算,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和图形的剪拼等,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注意分类思想的运用.
分层提分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如图,若AB=CD,则AC与BD的大小关系为( )
A.AC>BDB.AC<BDC.AC=BDD.不能确定
【思路点拨】由题意已知AB=CD,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两边都加上BC,等式仍然成立.
【解析】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可知AB=CD,而CB为AB和CD共有线段,故AC=BD.
故选:C.
【点睛】考查了比较线段的长短,注意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变形.
2.如图,用圆规比较两条线段AB和A′B′的长短,其中正确的是( )
A.A′B′>AB B.A′B′=AB C.A′B′<AB D.没有刻度尺,无法确定
【思路点拨】根据比较线段的长短进行解答即可.
【解析】解:由图可知,A′B′<AB;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较线段的长短,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比较线段的长短.
3.下列日常现象:
①用两根钉子就可以把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
②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够缩短路程;
③利用圆规可以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
④建筑工人砌墙时,经常先在两端立桩拉线,然后沿着线砌墙.
其中,可以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的现象是( )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思路点拨】根据直线的性质、线段公理,逐个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析】解:①④可以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
②可以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
③根据“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方法进行解释;
故选:A.
【点睛】考查直线的性质,线段公理等知识,掌握直线的性质和线段公理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将实际问题数学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4.用圆规比较图中的四条线段,其中最长的是( )
A.BCB.ABC.DAD.CD
【思路点拨】用圆规逐个比较即可.
【解析】解:用圆规比较图中的四条线段,其中最长的是BC,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较两条线段的长度,能熟记线段比较大小的两种方法是解此题的关键.
5.如图所示,比较线段a和线段b的长度,结果正确的是( )
A.a>bB.a<bC.a=bD.无法确定
【思路点拨】根据刻度尺对两条线段进行测量的结果解答即可.
【解析】解:a=3.5,b=4.2,
可得:a<b,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线段的比较,要想得到准确的结果,必须进行测量.
6.比较下列每组线段的长短,满足EF>CD的是( )
A.B. C. D.
【思路点拨】比较线段的长短不在于线段的位置,采用度量的方法或者端点重合的方法比较即可.
【解析】解:比较容易看出D选项EF>CD.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测量和端点重合法.
7.在图中“〇”内添上字母A、B、C,使AC<AB<BC.
【思路点拨】利用圆规画出弧线,即可得到三角形的三边的大小关系.
【解析】解:如图所示,AC<AB<B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较线段的长短,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有两种:度量比较法、重合比较法.
8.如图,AC>BD,则AD与BC的大小关系是:AD > BC.(填“>”或“<”或“=”)
【思路点拨】根据不等式性质一即“等式两边加相同的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可解答.
【解析】解:∵AC>BD,
∴AC+CD>BD+CD,
∴AD>BC.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线段的和、大小比较,解题关键是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运算.
9.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如图:A、B、C、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若AB=CD.
(1)比较线段的大小:AC = BD(填“>”、“=”或“<”);
(2)若,且AC=12cm,求AD的长.
【思路点拨】(1)根据AB=CD,即可推出AC=BD;
(2)先求出BC的长,从而求出CD的长,由此即可求出AD的长.
【解析】解:(1)∵AB=CD,
∴AB+BC=CD+BC,
∴AC=BD.
(2)∵BC=AC,且AC=12(cm),
∴BC=12×=9(cm),
∴AB=CD=AC﹣BC=12﹣9=3(cm),
∴AD=AC+CD=12+3=15(cm).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和差计算,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理清线段之间的关系.
10.如图所示,直线MN表示一条河流,在河流两旁有两点A、B表示两块稻田,要在河岸边某一位置开渠引水灌溉稻田,问在河岸哪个位置开渠使水到两块地的距离之和最小?为什么?
【思路点拨】根据线段的性质可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因此在AB和MN的交点处开渠可使得水到两块地的距离之和最小.
【解析】解:如图,
在AB和MN的交点P处开渠可使得水到两块地的距离之和最小,
因为根据线段的性质可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在点P处开渠,AP+BP最小.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性质,正确掌握线段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1.请你判断下列两个生活情景所蕴含的数学道理.
情景一:如图,小明家到学校有3条路可走,一般情况下,小明通常走第二条路,其中的数学道理是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
情景二:同学们做体操时,为了保证一队同学站成一条直线,先让两个同学站好不动,其他同学依次往后站,要求目视前方只能看到各自前面的那个同学,请你说明其中的道理: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
【思路点拨】根据线段的性质和直线的性质填空即可.
【解析】解:情景一:如图,小明家到学校有3条路可走,一般情况下,小明通常走第二条路,其中的数学道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情景二:同学们做体操时,为了保证一队同学站成一条直线,先让两个同学站好不动,其他同学依次往后站,要求目视前方只能看到各自前面的那个同学,请你说明其中的道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故答案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和直线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定理.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2.若AB=MA+MB,AB<NA+NB,则( )
A.点N在线段AB上,点M在线段AB外
B.点M、N均在线段AB上
C.点M、N均在线段AB外
D.点M在线段AB上,点N在线段AB外
【思路点拨】此题主要考查比较线段的长短,即点在直线上还是点在直线外.
【解析】解:∵AB=MA+MB,∴可确定点M在AB上,又AB<NA+NB,故点N在直线AB外,故选D.
【点睛】能够求解一些简单的比较线段长短的问题.
13.把一根绳子对折并拉直成线段AB,从点P处把AB剪断,若AP=3PB,且剪断后的各段绳子中最长的一段为60cm,则绳子的原长为 80或160 cm.
【思路点拨】利用AP=3PB,可设BP=xcm,AP=3xcm,讨论:若一根绳子沿A点对折成线段AB,则剪断后的三段绳子中分别为6xcm,xcm,xcm,接着利用6x=60cm计算出x,然后计算8x得到绳子的原长;若一根绳子沿B点对折成线段AB,则剪断后的三段绳子中分别为3xcm,3xcm,2xcm,接着利用3x=60求出x,然后计计算8x得到绳子的原长.
【解析】解:可设BP=xcm,则AP=3xcm,
①当点A是绳子的对折点时,三段长为6xcm,xcm,xcm,
∵剪断后的各段绳子中最长的一段为60cm,
∴6x=60,
x=10,
∴AP=30cm,BP=10cm,
绳子的原长为2×(30+10)=80(cm);
②当点B是绳子的对折点时,
三段长为3xcm,3xcm,2xcm,
∵剪断后的各段绳子中最长的一段为60cm,
∴3x=60,
解得x=20,
∴AP=60cm,BP=20cm,
绳子的原长为2×(60+20)=160(cm).
综上所述,绳子的原长为80cm或160cm.
故答案为:80或160.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平面上任意两点间都有一定距离,它指的是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长度.也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14.如图所示,设l=AB+AD+CD,m=BE+CE,n=BC.试比较m,n,l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思路点拨】此题为数学知识的应用,由图中B到C三条路径,用两点间线段最短定理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来解题.
【解析】解:由题B到C距离,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有:AB+AD+CD>BE+EC>BC,
即1>m>n.
【点睛】此题考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5.如图,甲、乙、丙三只蚂蚁的爬行速度相同,它们同时从点A出发,沿地面上三条不同的路线向点B爬行.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丙先到达点B,你能判断甲和乙谁先到达点B吗?请说明理由.
【思路点拨】要判断甲和乙谁先到达点B,就要比较AC+BC与AP+BP的大小,为了能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比较路径的长短,需要延长AP交BC于D点.
【解析】解:如图所示,延长AP交BC于D点.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AC+CD>AP+PD,PD+DB>PB,
所以AC+CD+BD>AP+PD+BD>AP+PB,
即AC+BC>AP+BP,
所以乙先到达B点.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比较路径的长短.解题的关键是延长AP交BC于D点,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列出两个不等式,再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得出AC+BC与AP+BP的大小关系.
16.如图,C为线段AD上一点,点B为CD的中点,且AD=9cm,BD=2cm.
(1)图中共有 6 条线段.
(2)求AC的长.
(3)若点E在直线AD上,且EA=3cm,求BE的长.
【思路点拨】(1)固定A为端点,数线段,依次类推,最后求和即可;
(2)根据AC=AD﹣CD=AC﹣2BC,计算即可;
(3)分点E在点A左边和右边两种情形求解.
【解析】解:(1)以A为端点的线段为:AC,AB,AD;以C为端点的线段为:CB,CD;
以B为端点的线段为:BD;
共有3+2+1=6(条);
故答案为:6.
(2)∵点B为CD的中点,BD=2cm.
∴CD=2BD=2×2=4(cm),
∴AC=AD﹣CD=9﹣4=5(cm),
答:AC的长是5cm.
(3)AB=AC+BC=7cm,EA=3cm,
当点E在线段AD上时,
BE=AB﹣AE=7﹣3=4(cm),
当点E在线段DA的延长线上时,
BE=AB+AE=7+3=10(cm),
答:BE的长是4或10cm.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线段,线段的中点,线段的和(差),熟练掌握线段的中点,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是解题的关键.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7.在直线l上取A、B、C三点,使得AB=4cm,BC=3cm,则线段AC的长度为 7cm或1cm .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分情况讨论:①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AC=7cm,②当点C在线段AB上时,AC=4﹣3=1cm.
【解析】解:①如图1,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AC=7cm,
②如图2,当点C在线段AB上时,AC=4﹣3=1cm,
故线段AC的长度为7cm或1cm.
故答案为:7cm或1cm.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两点之间距离求法,首先注意此类题要分情况讨论,还要根据中点的概念,用几何式子表示线段的长.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8.已知数轴上的三点A、B、C所对应的数a、b、c满足a<b<c、abc<0和a+b+c=0.那么线段AB与BC的大小关系是( )
A.AB>BCB.AB=BCC.AB<BCD.不确定的
【思路点拨】先根据a<b<c、abc<0和a+b+c=0判断出a、b、c的符号及关系,再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比较出线段AB与BC的大小即可.
【解析】解:∵a<b<c,abc<0,a+b+c=0,
∴a<0,b>0,c>0,|a|=b+c,
∴AB=|a﹣b|=b﹣a>|a|,BC=|b﹣c|=c﹣b<|a|,
∴AB>BC.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比较线段的长短及数轴的特点,根据题意判断出a<0,b>0,c>0,|a|=b+c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已知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那么线段AB、BC、AC三者的关系是( )
A.AC=AB+BCB.AC>ABC.AC>AB>BCD.不能确定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画出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的不同位置,然后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
【解析】解:①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AB=3,BC=3,AC=6,
∴AC=AB+BC;AC>AB=BC,
②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AB=7,AC=4,BC=3,
∴AB>AC>BC,AB=AC+BC;
综上所述,线段AB、BC、AC三者的数量关系不能确定.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较线段的长短.解答该题时,采用了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0.请完成以下问题:
(1)如图1,在比较B→A→C与B→C这两条路径的长短时,写出你已学过的基本事实;
(2)如图2,试判断B→A→C与B→D→C这两条路径的长短,并说明理由.
【思路点拨】(1)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
(2)延长BD交AC于点E,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问题即可.
【解析】解:(1)基本事实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B→A→C比B→D→C长,理由是:
延长BD交AC于点E,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AB+AE>BD+DE,故:AB+AE﹣DE>BD①
同理:DE+EC>DC②
由①+②并整理可得:AB+AC>BD+D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性质和线段的比较,关键是掌握线段的性质和线段的比较方法.
21.如图,在四边形ABCD内找一点O,使它到四边形四个顶点的距离的和(OA+OB+OC+OD)最小,并说出理由.
【思路点拨】连接AC、BD相交于点O,则点O就是所要找的点;取不同于点O的任意一点P,连接PA、PB、PC、PD,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PA+PC>AC,PB+PD>BD,然后结合图形即可得到PA+PB+PC+PD>OA+OB+OC+OD,从而可得点O就是所要找的四边形ABCD内符合要求的点.
【解析】解:要使OA+OB+OC+OD最小,则点O是线段AC、BD的交点.
理由如下:如果存在不同于点O的交点P,连接PA、PB、PC、PD,那么PA+PC>AC,
即PA+PC>OA+OC,
同理,PB+PD>OB+OD,
∴PA+PB+PC+PD>OA+OB+OC+OD,
即点O是线段AC、BD的交点时,OA+OB+OC+OD之和最小.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作出图形更助于问题的解决,把问题转化为求两条线段的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学习目标
1.理解线段长度的大小的意义,会用度量法和叠合法比较线段的长短。
2.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基本事实.
3.会用直尺和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的线段.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第19课整式(学生版+解析):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第19课整式(学生版+解析),共2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即学即练1,即学即练2,思路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第13课实数(学生版+解析):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第13课实数(学生版+解析),共2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即学即练1,即学即练2,即学即练3,思路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第3课绝对值(学生版+解析):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第3课绝对值(学生版+解析),共2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即学即练1,即学即练2,思路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