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登高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登高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页
    登高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2页
    登高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3页
    登高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4页
    登高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5页
    登高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6页
    登高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7页
    登高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8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图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图片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整体感知登高杜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堂导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王维的思乡怀亲的心情一切尽在不言中,那么 同样远离家乡、漂泊在外,同样在九九重阳佳节, 晚年的杜甫又会写出怎样的诗篇呢?今天就让我们 一起走进杜甫的《登高》。
    知人论世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 称“杜工部”, 一代“诗圣”。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 称“李杜”。
    杜甫的一生和他所处的唐王朝由盛转衰、万方多难的时代 息息相关。他经历了“安史之乱”的社会现实,亲眼目睹了“生灵涂炭”的惨状,亲身感受到国破家亡、生离死别的痛苦。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思考:文有文眼,诗有诗眼,你认为选择诗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诗意?
    文本研读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1、首联写了多少种景物(意象)?请按顺序找出来。风、天、猿、渚、沙、鸟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呢?请找出对应的修饰语。(1)风一急一迅疾的秋风触觉(秋风习习,使人感到寒冷,让人产生一种凄凉萧瑟之感) 听觉(呼啸的声音)
    (2)天一高一高远的天空视觉(以天之高反衬个体的渺小)这是杜甫诗歌的一大特点:善于用极广大的空间和极渺小的个人作对比。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一杜甫《旅夜书怀》(3)猿啸一哀一悲哀的猿啼听觉(猿啼声让人感到悲哀)联想郦道元《三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 绝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等可知猿啸声凄切悲凉,使 人闻之感伤。哀猿长啸,使本就孤独伤感的诗人的哀伤又增添了一层。
    (4)渚一清一凄清冷落的沙洲(5)沙一白一苍白的沙砾冷色调——凄凉、伤感,写出了环境凄凉冷清的特点。(6)鸟一飞回一低飞盘旋的水鸟暗示诗人漂泊无依、流浪(物我一体)中国古代诗歌的传统:以盘旋的飞鸟比喻人的无所依靠。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苏轼
    ( 1)颔联描绘了哪两幅画面?请分别用四个字概括一下。落叶纷纷、长江滚滚( 2)“无边落木萧萧下”表明此时夔州处于哪种季节?有何深意?落叶飘零,已是晚秋,暗喻杜甫的人生也走到了生命 的晚秋。诗人借以抒发生命短暂之感。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长江滚滚”,一泻千里,奔腾不息,请问流水这个 意象有何深意?1.用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对于杜甫而言,时间的流 逝意味着生命的老去。2.长江是不尽的,即长江是无穷无尽的,意味着时间的 无穷。因此这里的长江可谓“一语双关”,既指眼前所
    见的江河,又指历史的长河。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F “无边落木萧萧下”状悲之广广(范围上) “不尽 长江滚滚来”言悲之多多(数量上) d“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 空间在横向纵向无限扩大,不仅使世人联想到无边落木之声,不尽长江汹涌之状,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气势磅礴,沉郁悲凉。A
    (1)请问“做客”与“作客”有何区别?做客,指到别人家去拜访。而作客,指客居他乡,正所谓“独在异乡 异客”。(2)万里,从空间角度极写诗人漂泊异乡路途之遥远。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在古人眼中,秋天是一个万物凋零的季节,由眼前的万物凋零,联想到自己生命将要终结,所以这个悲秋不仅是对自然之悲,也是对自 身之悲。悲秋不仅是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
    (3)“自古逢秋悲寂寥”,试问古人为何常有悲秋情怀?诗人此处的悲秋仅仅指悲自然之秋吗?
    百年,表明杜甫年老。从时间角度写尽年老体衰之苦。多病,表明杜甫疾病交加,精神疲惫不堪。独,写出了诗人形单影只,孤独的情感。可谓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 孤舟。”(杜甫《登岳阳楼》)登台,九九重阳节的风俗,古人在这一天要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思念故乡。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客居他乡)之愁也; 常作客,久旅(长期漂泊)也;百年,暮齿(晚年)也;多病,衰疾(体弱多病)也; 台,高迥(高远)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南宋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评析此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即八可悲。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兼指国家和自身命运。国家动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苦恨:极其遗憾。杜甫此时年事已高,疾病缠身,虽忧国忧民,却无能为力。新停:刚刚停止。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思考:“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艰难:国事艰难,人生潦倒。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苦恨:恨(遗憾)国家动荡不安,恨自己人到暮年,不能为国家效力,
    恨自己壮志难酬!有愁却不能借酒浇愁,反而更显其愁。(愁上加愁)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课堂总结全诗通过描写登高所见秋江之景,倾诉了诗人常年 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和事业无成的怅恨,抒发了 忧国伤时的情怀。
    这首诗以“悲”字为核心,贯穿全诗。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 由触景生悲到想要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因病新停 酒杯而无处消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
    作业设计1、基础作业:熟读并背诵全诗2、弹性作业:结合林庚的《说“木叶”》一文,联系诗歌意象、意境与表达效果,分析颔联中“无边落木萧 萧下”能否换成“无边落叶萧萧下”?说明理由,写一篇文学短评。

    相关课件

    语文必修 上册8.2 登高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8.2 登高备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课堂教学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登高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