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八年级上初中部编版语文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八年级上初中部编版语文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01
    八年级上初中部编版语文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02
    八年级上初中部编版语文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八年级上初中部编版语文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初中部编版语文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共11页。

    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①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②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③__________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④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⑤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⑥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⑦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默写李白《渡荆门送别》的后四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桨;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天空,对光明心chí( )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摇曳( ) 婆娑( ) 心chí( )神往(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2分)(3)“硕大无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请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话,使其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1)本段选自《_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 (2)主人公身上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应成为青少年永恒的人生精神坐标。4.家庭、家乡、国家,都是我们割舍不去的眷恋。请你参加与“家”相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12分)(1)某社区开展“温馨家庭”评比,准备给获奖家庭颁发匾额。下列作为匾额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妙手回春 B.家和万事兴C.博古通今 D.举天地之正气(2)合肥市目前已经建成了20个社区食堂,为老年人提供餐饮服务。下面是对两位老人的一段采访记录,请你分别概括出他们认可社区食堂的两条理由。(每空要用4个字回答)(2分)张爷爷:我和老伴都80多岁了,就想着能在小区里有个地方吃饭,那多省事啊。现在有了社区食堂,走路用不了几分钟就能吃上饭,真好!李奶奶:社区食堂价钱可便宜啦,花几块钱就能吃一顿饭,有荤,有素,还有汤,饭菜都不错,吃得特可口!理由一:理由二:(3)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班长创作了一首赞颂祖国的小诗。请仿照上下节把下面这首小诗补写完整。(4分)寄祖国你是一条大河,奔流不息,在你的岸边,我美好地生长。我就是那羞涩的小花,为你绽放是我的心愿。 你是一棵大树,郁郁葱葱,在你的枝头,我美好地生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就是我的祖国,美丽富饶,在你的怀抱,我美好地生长。我就是那意气风发的少年,为你奋斗是我的心愿。(4)下面是明明在《我爱家乡》演讲中的一段文字,其中标有序号的两句话有语病,请修改。(4分)我省的水资源并不丰富,而且在珍惜、保护和利用方面也存在着隐忧。①因此,珍惜、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②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人水和谐”,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节水做起。第①句,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②句,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一)(17分)梨花的春天①春天是从一叶梨花瓣走进人间的。②静谧祥和的夜晚,星星丢给大地一些眼色,黄河里追逐的浪花露出银白的乳牙,一口一口地咬着石砌的堤岸。一粒石子落下来,惊醒一河春梦。趁着露珠在岸边的小草上打盹,月亮偷偷盛了半碗。蒸腾上升的水汽,在百年梨树群中氤氲。走过冬天的游子,在梨园守夜,轻轻地哼一曲《北国之春》,缓缓地,黄河水泛起涟漪。③阳光错落地从梨树群中穿梭,晨露紧紧地咬了一夜,刚松了一口气,就从树枝上滑落。小草伸出碧绿的小手,低声地吟唱。等待了整整一个冬天,站着的,立着的,都是那样的新颖,那样的鲜活。春天的早晨从最后一个冬夜里开始,预备着上演五彩缤纷的舞会。④主角登场了。叶子还没有发芽,花就开了。热烈,闪亮,胜过炽热的太阳。白衣天仙下凡吧,纯粹,脱俗,灵秀,远隔尘世。皇后出宫吧,抿着嘴,敛着胸,曼妙,轻盈,似在天上,又在民间;朝饮白露,夕餐落英。山姑待字吧,粉着脸,描着一丝淡眉,穿着一件短裙,绛红中透着新绿。一个冬天没有下地干活,白皙的面,光亮滋润。轻轻地吻一下吧,树下巴望的情郎。官窑的白瓷器吧,五枚清亮清亮的盘儿盛着金色的花蕊,还挂着一粒昨夜刚刚凝炼的银珠。伸开手掌,怕它掉在地上;张开口,怕它飞走。伫立着,凝视着,听花瓣与花蕊轻轻地合唱春的恋歌。⑤树枝则一律裸着,不着一字。一个冬天的努力,都献给了花儿。不害羞的花儿顺着根顺着茎,从土里升起来,挂在枝上,尽情地表演艺术体操。一阵微风吹来,一些娇气的花儿夭折了,从枝头上飘下来,归入土中。叶子是后盾,铁一样坚硬,都埋进枝丫里面,不露声色,不出风头,不争春光,全身的力气和营养,都向一个方向输送。平静地等待是一种内力,没有怨悔地给予是一种品格,低调地劳作是一种风度。花儿开了,还怕没有绿叶,还怕没有果实吗?保持沉着,让花苞绽放吧。⑥谁能告诉我,为什么这样纯、这样白的梨花给予人间的不仅是春的温柔,也许还有冬的风骨。⑦坐在梨树下,感觉很清爽。空气过滤了一遍,带着蜜意,加了气压,醇厚,浓酽,向着鼻孔往肺里冲,揭开毛孔往皮肤里钻。凉凉的,清清的,每呼吸一次就增加一点力量。伸开臂膀吧,全身的肌肉都浸透了氧气,鲜活鲜活的。那美丽的姑娘,如金的光芒,点缀满树的梨花,笑一笑,挥洒出无数的珍珠玉盘,雪一样洁白,玉一样透彻。⑧雪是白的。梨花是白的。骨头也是白的。⑨梨叶长出来了,梨花就纷纷落地。梨成熟了,梨叶就要落地。⑩长肉的骨头看不着。春天里飞雪,是梨花,不是白雪。白雪呢,藏在冬天里,梨花看不着,就如骨头长在血肉里。⑪忙碌的日子,结识许多陌生的面孔。熟识的心跳都在花朵上律动。脚步匆匆,又来又去,草地上没有留下一个脚印。不用凝神,不用注目,随意地看一看,每一朵梨花都认识我,都盛满笑意,都那么温暖,那么善良,那么善解人意。我生命中的每一天都令我欣喜。往日的哀怨和伤痛,曾经的忧愁和苦难,都消逝在这洁白纯净的光波里。⑫梨花开了,春天慢慢地去了。人间落英无数。5.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6.简略说说文章是怎样以梨花为线索展开全文的。(4分) 7.简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8.“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是朱自清《春》中对春花的描写。请从联想和想象的角度,简略分析,指出它与本文第④段对梨花的描写的不同之处。(5分) (二)(22分)旧时的离别张悦然从北京南站到济南西站,每半个小时就会有一列火车出发,全程只需要1小时37分钟,但我已经一年没有回过家了。每次都是妈妈来看我,也不要我去车站接,下了火车换地铁,半个小时以后就站在我家门口了。她总是很高兴地说,好近。是啊,好近,我点点头。是不是太近的缘故,近到破坏了回家这件事应有的形式感?火车一再提速,我却离家越来越远。我关于火车的最初记忆,与济南那座老火车站有关。那座德国人留下的日耳曼风格建筑,若不是再看到照片,我已经想不起它是什么样子。只记得有一个绿色圆顶、四面都有钟表的塔楼。小时候在去往火车站的路上,远远地看到它,就开始兴奋了。它耸立在灰蒙蒙的楼群之中,有一种神秘的异国情调。而那种异国情调,好像与正要前往的那个地方有关,头脑中衍生出各种想象。拎着箱子走进圆拱形大门,有一种出远门的郑重感。它的繁复、典雅、美轮美奂,令旅行充满仪式感。那时候去北京,要坐一整夜的火车。清晨我被妈妈摇醒,拉起胳膊塞进外套的袖管里,跌跌撞撞地跟在大人身后下了车,抬头就望见“北京”两个大字。我嗅着陌生的空气,思忖着各种奇怪的问题:这里的人是怎么生活的?他们去哪里买菜,看什么报纸,有没有像趵突泉那样一个元宵节可以看花灯的地方?说到底,就是无法想象在别处,故乡以外的地方,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吧。身后忽然传来长鸣的汽笛声,撼动心肝。火车缓缓地朝远处驶去,送行的人木然地挥着手,站在大风里,好萧索。月台上总是刮着好大的风,无论什么时节,非要吹得人头发蓬乱、衣角翻飞不可。那种狂烈带有某种戏剧性。大风好像是一件道具,为了在离别和重逢时,给旅人添上一点儿风尘仆仆的气息。长大以后,不知道为什么,月台上的风不再像从前那么大了。那些风都去了哪里呢?真是个谜。没了风,旅人也没了风尘仆仆的气息,剩下的只是倦怠。月台越建越大,却越发让人感到局促,再也没有从前那种空旷的感觉了。要是看到哪个送行的人在火车还未驶远之前掉头走掉,我就会莫名地恼火,觉得他对这场离别不够郑重。的确不需要多么郑重。就算有些离愁别绪,也完全不必一个人傻傻地站在原地悲伤,而是可以一边朝车站里面走,一边给刚离开的人发微信,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对方。旧时的离别具有一种美感,想来是与悲伤的质感有关。离开之后,两个人各自待在自己的悲伤里,那是一种隔绝的悲伤,它完全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关在身体里冲来荡去,无法让对方知道。总之,火车已经不再像从前一样,是一种沉重的、让人感到难过的事物。这个词的属性已经改变了,变得平淡而日常。这样想一想,在“火车”这个词失去了它所负载的情感重量的时候,那座老火车站适时地死去,变成记忆中的文物,或许也是一种合理的命数。(本文摘自《读者》2017年第1期)9.文章写了作者小时候关于“火车记忆”的三个片段,请概括。(6分)片段一:小时候去济南老火车站的兴奋与神秘感。片段二:片段三:10.联系语境,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列句子。(6分)(1)我嗅着陌生的空气,思忖着各种奇怪的问题…… (2)它完全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关在身体里冲来荡去,无法让对方知道。 11.文章中“现在的离别”和“旧时的离别”有什么不同?(4分) 12.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全文,简要分析作者认为“火车”一词失去了怎样的情感重量?(3分) 13.文章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出了作者对于“火车”一词情感属性变化的感悟。读到此处,你也许会有类似的联想,联系现实生活,举一例谈谈。(3分) (三)(16分)【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乙】是夕,天宇开霁①,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②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③,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④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⑤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⑥非人间之境。(选自秦观《龙井题名记》)【注】 ①开霁:放晴。②参寥:僧人道潜的号。③惠因涧:涧溪名。④酌:舀取。⑤普宁:地名。⑥殆:恐怕。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嘤嘤成韵( ) (2)负势竞上( )(3)度南屏( ) (4)据石而饮(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2)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 16.甲乙两文在写景上有何异同?(4分) 17.甲文中,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乙文中,作者有“殆非人间之境”的感慨。试简析两位作者感慨的原因。(4分) 三、写作(55分)18.人生就像是一条路,漫长而曲折。走过平坦的大道,能感受到一路顺风的畅快;走过崎岖的小路,能感受到跋山涉水的艰难。虽有苦有甜,但我们毕竟走过。请以《我毕竟走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一、1.(1)①狐兔翔我宇 ②会当凌绝顶③牧人驱犊返 ④芳草萋萋鹦鹉洲⑤大漠孤烟直 ⑥虽乘奔御风⑦夜泊秦淮近酒家 ⑧几处早莺争暖树(2)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2.(1)yè suō 驰 (2)琼桨 琼浆(3)形容无比的大。(朋:伦比)(4)示例:我在阳光下奔跑,使光影交错灵动。3.(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2)顽强 执着 奉献 刻苦 勇敢 奋进(任选两个即可)4.(1)B(2)示例:理由一:就餐方便 理由二:物美价廉(3)示例:我就是那快乐的小鸟/为你歌唱是我的心愿。(4)第①句删去“眼下的”;或者“的当务之急”改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事情)”。第②句在“人水和谐”后面添加“的社会”。二、(一)5.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梨花的喜爱与赞美,对人生的思索。6.文章从梨花瓣落笔,然后极力铺写梨花绽放的热烈带来的春天气息、梨花内在的精神气质,最后由梨花的花开花落引出对人生的思考。7.通过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运用“抿”“敛”以及“曼妙”“轻盈”等极富表现力的词语,描写了梨花热烈、闪亮的外在美,刻画出了梨花纯粹、灵秀、脱俗的内在气质。8.《春》运用了联想手法,由花香联想到秋天果实累累。本文第④段运用了想象手法,由梨花想象到“白衣天仙下凡”“皇后出宫”“山姑待字”“官窑的白瓷器”,写出了纯粹、脱俗、灵秀、曼妙、轻盈的花瓣,写出了清亮、金色的花蕊,好像倾听着花瓣与花蕊轻轻地合唱春的恋歌。(二)9.片段二:乘一夜火车到北京的新奇感。 片段三:站台看送行人的戏剧性场景。10.(1)两个词都是动词,从嗅觉和心理两个方面生动地表现了小时候“我”坐一夜火车来到北京的陌生而又新奇的身体和心理体验。(2)“冲来荡去”形象地写出了旧时的离别在自己的胸腔猛烈冲击的感受。那是一种隔绝的、独自品味的悲伤。11.“旧时的离别”:送行的人木然地挥手,站在大风里。大风吹得人头发蓬乱、衣角翻飞。两人各自呆在自己的悲伤里,那是一种隔绝的悲伤。“现在的离别”:火车还未驶远之前,送别之人边朝车站里面走,边发微信告知对方自己的感受。即使有离愁别绪也是可以分担的。12.距离的神秘感;出门远行的仪式感和郑重感;离别时悲伤的美感和戏剧感。13.示例1:物质越来越丰富,年味却日渐平淡。示例2:手机拉近了人们的空间距离,却拉开了心(思念)的距离。示例3:手机越发便捷的联系,书信淡出人们的生活。示例4:敲击键盘打字很普遍,汉字规范书写能力普遍下降。示例5:网络快餐阅读越来越流行,纸质深阅读、探究式阅读越来越少。示例6:虚拟世界聊天热火朝天,现实生活对面无话可说。(三)14.(1)和谐之声 (2)向上 (3)越过 (4)靠着15.(1)横斜的树枝在上面交错遮蔽,挡住了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间仍显得昏暗。(2)于是(我)放弃坐船,跟着参寥拄着拐杖沿着湖边慢走。16.同:都写出了景物的美丽,都写出了山中的寂静,都写到了山和水。(答对任意两点即可)不同点:甲文写的是白天的景物,乙文写的是晚上的景物。17.奇异脱俗的山水之美,让作者赏心悦目,陶醉其中,而作者也有欣赏山水的高雅情趣,因此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能从自然山水和作者的志趣这两个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即可)【乙参考译文】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于是(我)放弃坐船,跟着参寥拄着拐杖沿着湖边慢走。过了雷峰塔,越过南屏一带,在惠因涧(注:山沟)洗脚(注:意为赤脚涉过惠因涧),进入灵石坞,发现一条小路(就沿着它)爬到了风篁岭,在龙井亭休息,斟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从普宁到龙井亭总共经过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静,听不到人的声音。路边的屋舍,灯火若隐若现,草木长得葱葱郁郁,水流得很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恐怕不是人间有的地方。三、18.思路点拨:①审清题意。这道题目旨在通过让学生写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学会感恩、学会做人。从作文命题可以看出,内容要求写亲身经历(走过)的事,“毕竟”是对“走过” 的强调,表明自己对所回顾的这段往事的情感态度,即从那些曾经的经历中汲取营养,向 那些有益自己成长的点滴表达感激之情。②构思选材。写前首先要确定文体,然后根据文体选材。如果写记叙文,可选取某段对自己成长有帮助的经历或者是某件往事,这段经历或往事伴随着“我”的一段心路历程,促使“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当然这种认识或感悟是积极向上的,比如说经历某次挫折之后认识到人生就要勇于接受挑战,勇于克服困难,不经历风雨,就看不到彩虹,困难和挫折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等;如果写成议论文,所表达的观点可围绕“感恩”这一主题,对生命中曾经经历的挫折、磨难甚至伤害表达感激之情,所选论据如果是事例,一定要具有代表性,能够充分地证明论点;如果是道理,则要有说服力。 例文略。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八年级上初中部编版语文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