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2节 运动的描述教案及反思
展开一、课标分析
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
《运动的描述》是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是学生认识机械运动的开始,也是力学的基础知识。它深深影响运动、运动和力、机械能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理解本节的内容对后面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机械运动的内容,科学地描述了人们对运动的认识,体现了科学的严密性和完整性。教材从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利用已有的认知分析实例,逐步形成机械运动的概念,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理性认识自然现象、科学解释抽象事物本质的能力。本节内容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运动是普遍的现象,学生有感性认识,但如何科学地描述运动,学生还未接触到。可以说学生对运动的认知是肤浅的,表面化的,缺乏理性认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多给学生提供多媒体等丰富的感性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总结的过程,完成理性认识的升华。
教学目标
1.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
2.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特点。
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核心素养
通过认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特点。
难点: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教学过程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一:导入新课
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运动:哈雷彗星大约每隔76年就到地球附近“造访”一次;猎豹在草原上飞奔;蜗牛在叶子上缓慢爬行……想想看,人们根据什么判断这些物体是运动的?
视频——火车运动。
教师提问:对于运动的火车,为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交流,回答问题。
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运动的相对性的思考。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一:导入新课
要想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环节二:机械运动
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
例如,猎豹在飞奔、彗星在宇宙中穿梭、蜗牛在缓慢爬行、珠穆朗玛峰由于地壳运动高度在变化、两块大陆的距离由于板块运动缩短等,都是机械运动。
在宇宙中除了机械运动,还有分子、原子的运动,电磁运动,生命运动等多种运动形式。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教师:你还能列举出哪些机械运动?
例1 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学生答题,教师答疑。
大量列举学生身边的实例来说明什么是机械运动。同时也说明除了机械运动外,还有其他多种运动形式,学生要会区分。
通过常见实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物理,认识机械运动。
环节三:参照物
请判断图甲和图乙中小车是否运动。
探究活动1:先将物理教材放在课桌上,再将语文教材放在物理教材上,用手慢慢拉动物理教材。
(1)相对课桌来说,语文教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回答:
图甲:没有参照物,不能判断小车是否运动。
图乙:小车是运动的。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三:参照物
(2)相对物理教材来说,语文教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教师总结: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首先要看以哪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然后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如果发生了位置变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位置变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静止的。
对于参照物的选取有以下三点要注意:
(1)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
(2)不以研究对象作为参照物。
(3)在通常的情况下,我们会选择地面或者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在这个时候,参照物就不需要特别指明)
例2 如图所示,男士乘自动扶梯上楼,以地面为参照物,他是 的;以电梯台阶为参照物,他是 的。
例3 2017年4月20日,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升空后,“天舟一号”与空间站“天宫二号”成功实现了交会对接,如图为对接模拟图,对接后“天舟一号”相对以下哪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
A.地球 B.“天舟一号”
C.“天宫二号” D.太阳
例4 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行船和岸边B.都是岸边
C.岸边和行船D.都是行船
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
请一名学生在讲台上进行演示,同时回答问题。
学生答题,教师答疑。
通过实际活动和例子,让学生逐渐理解什么是参照物,以及运动的相对性。
巩固新知,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四:运动的相对性
教师提问:
(1)自动扶梯上的某乘客,以谁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以谁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
(2)空中正在加油的加油机,以谁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以谁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
(3)联合收割机作业时,以谁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以谁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
教师总结:通过这些例子我们不难发现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这里包括三层意思:
(1)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2)静止是相对的。
(3)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运动和静止情况是不同的。
例5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运动
B.流星划破夜空
C.夏威夷群岛每年靠近上海8~10 cm
D.房屋随地球自转
例6 长江黄金系列邮轮——黄金1号沿长江逆流而上,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
A.江岸的码头 B.邮轮的船舱
C.迎面驶来的汽艇D.奔流的江水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1)以电梯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
(2)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
(3)以拖拉机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
学生答题,教师答疑。
在参照物的学习基础上,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运动的相对性”。
巩固新知,及时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板书设计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参照物定义:作为标准的物体选择标准除自身以外的任何物体选定的物体被认为是静止的运动的相对性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课堂练习
课堂8分钟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
作业布置
1.《七彩作业》第一章第2节。
2.“练习与应用”1~4题。
初中物理第2节 运动的描述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2节 运动的描述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2 运动的描述: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2 运动的描述,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情景导入,新课推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运动的世界,机械运动,参照物,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