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0 狼/蒲松龄习题ppt课件
展开dǐng人声鼎沸( ) 拗过去( )绅士( )
作者作品走近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背景资料本文选自《聊斋志异》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狼》题下共有三则故事,这里选的是第二则。文体知识志怪小说 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形式之一,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产生和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归纳总结结构图解狼 情节:遇狼、惧狼、御狼、杀狼屠户:机智、勇敢恶狼:贪婪、凶狠、狡诈寓意:面对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主旨点睛本文记叙了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最后杀狼的故事,说明了狼再狡猾也斗不过人的道理,并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邪恶势力应丢掉幻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缀行甚远( )屠大窘( )目似míng( )苫蔽成丘( )弛担持刀( )眈眈相向( )隧入( ) 止露尻尾( )狼亦黠矣( )意xiá( )甚
1.古今异义(1)一狼径去古义: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 今义:几何学 2.一词多义(1)意 ①意暇甚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敌 ①恐前后受其敌 ②盖以诱敌
(3)前 ①恐前后受其敌 ②狼不敢前(4)之①又数刀毙之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④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5)以①投以骨 ②以刀劈狼首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6)其①恐前后受其敌 ②场主积薪其中 ③屠乃奔倚其下 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助词,补充音节,无实义
3.词类活用(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2)其一犬坐于前
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似的
4.重点实词与虚词(1)止有剩骨 (2)缀行甚远跟随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顾野有麦场 (5)苫蔽成丘 (6)弛担持刀 弛, 持, (7)眈眈相向 (8)目似瞑,意暇甚 瞑, 暇, (9)方欲行 (10)止露尻尾 (11)狼亦黠矣
(1)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户)看见田野里有(一个)麦场,麦场的主人在麦场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
(2)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两只狼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时间长了,(那只狼)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屠户)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3)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1.(考点:段落的作用)课文第1段有什么作用?
写屠户的危险处境,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为后面叙述屠户与狼的斗争作铺垫。
2.(考点:内容理解)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狼贪婪凶恶、狡诈阴险的本性?
①贪婪凶恶: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狡诈阴险: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3.(考点:人物形象)文章是如何来刻画屠户的形象的?要求: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加以分析。
①心理描写:惧——投以骨;大窘——两狼之并驱如故;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②动作描写:“顾”“奔”“倚”“弛”“持”五个动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保护自己,准备反击。“暴起”“劈”“毙”写屠户趁一狼“径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取得胜利。“转视”“断”“毙”等动词写屠户高度警惕,果断出击,再获全胜。这些动作描写表现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的精神。
4.(考点:议论的作用)文章结尾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的勇敢、机智和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在富有智慧、机智勇敢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对比点:家庭教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甲】《狼》(全文略)。【乙】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②中空。嘐嘐聱聱③,声在槖中。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节选自苏轼《黠鼠赋》,有删改)【注释】①拊(fǔ):拍。②橐(tuó):袋子。③嘐(jiā)嘐聱(áo)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其一犬坐于前 犬: (2)意暇甚暇: (3)堕地乃走走: (4)橐坚而不可穴也 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因此(老鼠)在咬不穿的情况下装作咬袋子,用声音招引人;在没有死的时候却装死,用装死的外表求得逃脱。
(2)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3.甲文中主要写了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经过,说说其间经历了哪几次交锋。
三次。惧——投骨避狼;御——弛担持刀;杀——刀劈两狼。
4.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甲文中屠户能认识狼的本性,并识破狼的狡诈,善抓时机,行动果断;乙文中因人精力不专,懈怠疏忽,反受动物左右,被对方的欺骗手段蒙蔽,陷入对方的圈套中。
【参考译文·乙】 苏子在夜里坐着,有一只鼠正在咬东西。(他)拍床制止老鼠咬东西,(声音)已经停止了又响起。(他)让童子用蜡烛照床下,有一个空的袋子。老鼠咬东西的声音从袋子里发出。(童子)说:“啊!这只老鼠被关闭在里面因而不能够离开。”(童子)打开(袋子)看里面,寂静得好像什么都没有,(童子)拿起蜡烛寻找,(袋子)里面有一只死老鼠。童子惊讶地说:“老鼠刚才是在咬的,怎么会突然死了呢?那刚才是什么声音,难道是鬼吗?”(童子)把袋子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跑了,即使再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苏子感叹说:“真是奇怪啊,这是老鼠的狡猾!(老鼠)被关在袋子里,袋子坚固因而(老鼠)不能够咬洞。因此(老鼠)在咬不穿的情况下装作咬袋子,用声音招引人;在没有死的时候却装死,用装死的外表求得逃脱。我听说生物中,没有比人更有智慧的了。(人)能驯服神龙、刺杀蛟龙,捉取乌龟、狩猎麒麟,役使万物,统治他们,最后被一只老鼠利用,陷入这只老鼠的计谋中,(我)对老鼠从极静到极动的变化感到惊讶,人的智慧又体现在哪里呢?”
技法点拨 文言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常见的活用形式1.名词加名词(或:名词加代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如果名词带了宾语,这个名词就活用为了动词。如《〈论语〉十二章》中的“饭疏食”,“饭”本是名词,但在它后面带上了名词“疏食”这个宾语,其词性就变成了动词,可翻译成“吃”。2.副词加名词现代汉语中,副词一般放在谓语前,不能修饰、限制名词,名词如果出现在副词后面,组成状谓结构,那么这个名词就要活用为动词了。如成语“不毛之地”中的“毛”,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副词“不”后,活用为动词,是“长草”的意思。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狼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0755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狼集体备课课件ppt</a>,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部相关影视作品,《狼》,学习目标,课文翻译,第二课时,拓展迁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0 狼/蒲松龄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yw/tb_c405081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20 狼/蒲松龄教课ppt课件</a>,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跟原来一样,处境困迫为难,堆积柴草,覆盖遮盖,解除卸下,凶狠注视的样子,一会儿,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闭上眼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五单元任务一 体会人物与动物的关系20 狼/蒲松龄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yw/tb_c405081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五单元任务一 体会人物与动物的关系20 狼/蒲松龄课前预习ppt课件</a>,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缀行大窘倚眈眈瞑尻尾,即“一个屠户”,把骨头投给狼,动词停止,连词表转折可是,处境困迫为难,遭受它们的攻击,堆积柴草,解除卸下,一会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