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比较教学设计
展开教科书第22~23 页例1、例2、例3,第23 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词语描述9 以内数的大小。
2.认识数学符号“=”“>”和“<”,了解它们的含义,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能用符号表示比较的结果,培养初步的符号化数学思想方法。
3.渗透对应的思想,掌握“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会正确比较物体的多少。
4.感悟相等和不相等关系,会用语言描述比较的结果。
【教学重点】感悟比一比的方法,会用符号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学难点】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蜜蜂、蜻蜓和花朵的磁性板贴,田字格磁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同学们,请用“ 比 怎么样”来说一句话。
同桌互说,教师引导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比画,调动学生各种器官参与活动, 引导学生完整表达;再请学生汇报。
学生1:我的铅笔比你的多。学生2:我比你高。
学生3:桌子比板凳高。
学生4:妈妈比爸爸年龄小。
……
引入课题。
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一)教学例1
1.分类数数,用数字表示看到的物体。
出示例1 情境图。
教师:请同学们自己数一数,完成教科书第22 页的“数一数”。强调:要按一定的方向数(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1.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根据图中蜜蜂、蜻蜓和花的数量,用“比”说一句话。教师:观察物体个数,说说你的发现。
教师引导:用摆一摆、画一画的方式,用“ 比 ”来说一说。
3.认识同样多。
4.认识同样多。
教师:观察蜜蜂和花朵,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蜜蜂和花朵同样多。
教师:你怎么知道蜜蜂和花朵同样多呢?(建立“一一对应”思想)学生自己用3 只蜜蜂、3 朵花朵学具摆一摆,再跟同桌说一说。
引导学生摆的时候,一只蜜蜂对应一朵花,一只蜜蜂对应一朵花……
引导学生发现:一只蜜蜂对应一朵花,一个对一个,刚好对应完,不多也不 少,这时我们就可以说蜜蜂和花朵同样多。
教师小结:像这样一个对一个,对得整整齐齐的,这种方法叫作“一一对应” 的方法。
教师:孩子们,说一说“一一对应”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完整表达,进一步理解“一一对应”的方法。
5.表示同样多。
教师:有没有一种更简单的表示方法,让人一看就知道蜜蜂和花朵同样多?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并表达。
6.认识等号。
教师小结:是的,在数学中,为了简明,常常用一个符号来表示某些意思。“同样多”可以用“=”来表示。
教师在两个3 中间写下“=”,介绍符号“=”叫等号,“=”用两根一样长的短线段对齐表示“同样多”,表示两边相等的意思。“3=3”读作:3 等于3。
7.等号的写法。
教师在黑板田字格磁贴上示范写,学生在书上田字格中描红练习写“=”。 教师:生活中同样多的物体可多了,你能找到这样的例子吗?请同学“用 和 同样多”举例,并引导学生用“3=3”这种形式来表示。
8.认识多与少。
(1)认识并书写“>”。
教师:孩子们,生活中的物体都是同样多的吗?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蜻蜓和蜜蜂不一样多的?请你们比一比吧。
引导学生表达:一只蜻蜓对一只蜜蜂,一只蜻蜓对一只蜜蜂,一只蜻蜓对一 只蜜蜂,一一对应后,蜻蜓有剩余,所以蜻蜓的只数比蜜蜂多。
教师:你能像刚才学“同样多”那样,用简洁的方式来表示吗? 引导学生认识“>”。
教师介绍:“>”叫大于符号,“4>3”读作4 大于3。引导学生书写“>”。
教师在黑板田字格磁贴上示范写,学生在书上田字格中描红练习写“>”。教师强调:大于号的“大嘴”在前,“大嘴”一定是对着大数的。
(2)认识并书写“<”。
教师:蜻蜓比蜜蜂多,还可以怎么说? 学生:蜜蜂的只数比蜻蜓的只数少。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观察顺序不一样,表述也不一样。教师:你能用简洁的方式来表示蜜蜂比蜻蜓少吗?
引导学生认识“<”。
教师介绍:“<”叫小于符号,“3<4”读作3 小于4。引导学生书写“<”。
教师在黑板田字格磁贴上示范写,学生在书上田字格中描红练习写“<”。
(3)“=”“>”“<”的区别和联系。
教师:请同学观察3=3、4>3、3<4,你有什么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4)生活中的不相等。
教师:生活中的物体有不相等的吗?你能像“ 比 多”或“ 比 少”这样说一说吗?先想一想,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引导学生用“>”“<”“=”来表示。
(二)教学例2
1.屏幕出示例2 图。
教师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摆一摆、填一填,再进行比较。教师:请观察,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3 < 553
学生1: 和的前面3 个是一一对应的,是同样多的。学生2:后面2 个是和一一对应后多出来的。
学生3:后面差的2 个是和一一对应后少出来的。学生4:通过摆一摆,发现5>3,3<5,5 比3 多2,3 比5 少2。
2.引导学生看教科书第23 页例2 图,完成下面练习。
() ()() ()
()比()多()()比()少()
三、回顾提升,巩固应用
1.完成教科书第23 页课堂活动。
教师:说一说怎样比较6 和9 的大小。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例说一说,比如:弟弟今年6 岁,哥哥今年9 岁,我们可以用数来表示6<9、9>6;还可以用实物作比较,将6 个圆片和9 个三角形一个对一个地摆一摆;还可以用数的组成来对比,因为9 可以分成6 和3,所以9 比6 大。
2.比一比,说一说。
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再同桌讨论,最后抽学生回答。
四、课堂总结
教师: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教学后记】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认识加法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a href="/sx/tb_c404984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认识加法教案</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一年级上册(2024)认识加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一年级上册(2024)<a href="/sx/tb_c404984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认识加法教案设计</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认识0~9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a href="/sx/tb_c404984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认识0~9教案</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