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二 酶的特性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1.小张进行“酶活性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
A.随温度升高,酶活性不断上升
B.随pH下降,酶活性不断升高
C.最适温度为T,最适pH为X
D.酶活性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2.下图中的曲线是同一反应的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E1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
B.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D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
C.E3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
D.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
3.如图为蔗糖酶作用机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示意图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B.图示过程不受温度、pH的影响
C.本实验的自变量为酶的种类
D.蔗糖酶不能催化麦芽糖水解是因为它们不能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4.下列关于酶特性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一定是酶的种类
B.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浓度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是温度,pH为无关变量
D.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中性三组
5.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6.如图所示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
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
C.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D.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7.现有甲、乙、丙三支试管,先向三支试管内加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下图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试管和乙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B.甲试管和丙试管对照,说明酶活性受高温影响
C.实验结果是甲试管内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D.实验结果是乙试管和丙试管内均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8.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有关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将4种植物器官各称取3 g,切成小薄片放入试管中,编号后进行实验。(备注:“+”表示有,“/”表示无)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试管1在本实验中起空白对照的作用
B.不同植物组织器官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或含量可能不同
C.表中材料胡萝卜直根中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活性最高
D.若用以上各器官的研磨液3 g,实验组的反应速率都加快
9. 在不同温度和pH组合下对酶的作用进行研究,下列符合右图的含义的是( )
A.随pH从5升到7,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B.随pH从5升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C.温度由O~A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D.该酶的最适pH为7
10.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酸、过碱、温度过高或温度过低都会使酶永久失活
B.某加酶洗衣粉用40~60 ℃温水浸泡效果较好,原因是酶的催化需要适宜条件
C.在化学反应前后,酶自身的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
D.过氧化氢酶溶液的温度由80 ℃变为20 ℃的过程中,酶活性下降
11.德国化学家毕希纳将酵母细胞放在石英砂中用力研磨、加水搅拌,再进行加压过滤,得到不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在这些汁液中加入葡萄糖,一段时间后冒出气泡,糖液居然变成了酒。根据以上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葡萄糖变成酒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将糖变成酒的物质是汁液中的酿酶
C.研磨有利于酵母细胞内酿酶的释放
D.该实验证明酿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12.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酶相比,无机催化剂催化的化学反应范围比较广
B.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特殊有机物,其中大多数酶为蛋白质,少数是RNA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受温度、酸碱度的影响
三、非选择题
13.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 ℃)、B组(40 ℃)和C组(60 ℃),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____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 ℃,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________。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14.如图表示胰蛋白酶在不同条件下催化某种物质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该酶作用的底物是________,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________性。
(2)图中AB段和BC段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Ⅱ和Ⅰ相比较,酶促反应速率慢,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温度过高使酶的活性降低,同时会使酶的________遭到破坏,使酶永久________。
酶的特性
一、选择题
1.小张进行“酶活性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
A.随温度升高,酶活性不断上升
B.随pH下降,酶活性不断升高
C.最适温度为T,最适pH为X
D.酶活性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答案 C
2.下图中的曲线是同一反应的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E1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
B.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D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
C.E3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
D.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
答案 D
3.如图为蔗糖酶作用机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示意图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B.图示过程不受温度、pH的影响
C.本实验的自变量为酶的种类
D.蔗糖酶不能催化麦芽糖水解是因为它们不能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答案 D
4.下列关于酶特性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一定是酶的种类
B.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浓度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是温度,pH为无关变量
D.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中性三组
答案 C
5.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答案 B
6.如图所示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
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
C.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D.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 C
7.现有甲、乙、丙三支试管,先向三支试管内加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下图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试管和乙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B.甲试管和丙试管对照,说明酶活性受高温影响
C.实验结果是甲试管内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D.实验结果是乙试管和丙试管内均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答案 ABCD
8.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有关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将4种植物器官各称取3 g,切成小薄片放入试管中,编号后进行实验。(备注:“+”表示有,“/”表示无)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试管1在本实验中起空白对照的作用
B.不同植物组织器官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或含量可能不同
C.表中材料胡萝卜直根中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活性最高
D.若用以上各器官的研磨液3 g,实验组的反应速率都加快
答案 C
9. 在不同温度和pH组合下对酶的作用进行研究,下列符合右图的含义的是( )
A.随pH从5升到7,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B.随pH从5升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C.温度由O~A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D.该酶的最适pH为7
答案 A
10.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酸、过碱、温度过高或温度过低都会使酶永久失活
B.某加酶洗衣粉用40~60 ℃温水浸泡效果较好,原因是酶的催化需要适宜条件
C.在化学反应前后,酶自身的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
D.过氧化氢酶溶液的温度由80 ℃变为20 ℃的过程中,酶活性下降
答案 AD
11.德国化学家毕希纳将酵母细胞放在石英砂中用力研磨、加水搅拌,再进行加压过滤,得到不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在这些汁液中加入葡萄糖,一段时间后冒出气泡,糖液居然变成了酒。根据以上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葡萄糖变成酒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将糖变成酒的物质是汁液中的酿酶
C.研磨有利于酵母细胞内酿酶的释放
D.该实验证明酿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答案 D
12.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酶相比,无机催化剂催化的化学反应范围比较广
B.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特殊有机物,其中大多数酶为蛋白质,少数是RNA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受温度、酸碱度的影响
答案 ACD
三、非选择题
13.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 ℃)、B组(40 ℃)和C组(60 ℃),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____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 ℃,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________。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 (1)B (2)加快
(3)不变 60 ℃条件下,t2时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应产物总量也不会增加
(4)蛋白质或RNA 高效性和专一性
14.如图表示胰蛋白酶在不同条件下催化某种物质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该酶作用的底物是________,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________性。
(2)图中AB段和BC段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Ⅱ和Ⅰ相比较,酶促反应速率慢,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温度过高使酶的活性降低,同时会使酶的________遭到破坏,使酶永久________。
答案 (1)蛋白质 高效 (2)底物浓度 酶浓度
(3)温度较低,酶活性较弱 (4)空间结构 失活
实验编号
探究课题
选用材料与试剂
①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②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③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④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
实验编号
探究课题
选用材料与试剂
①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②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③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④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二 酶的特性优秀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a href="/sw/tb_c16236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二 酶的特性优秀练习题</a>,文件包含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512《酶的特性》导学案解析版docx、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512《酶的特性》导学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二 酶的特性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a href="/sw/tb_c16236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二 酶的特性精练</a>,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酶的高效性,酶的专一性,酶活性,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二 酶的特性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二 酶的特性一课一练,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