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04讲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练习)-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易错微考点(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第04讲 “慧眼”识别“两质”差异-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易错微考点(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原卷版).docx
    • 解析
      第04讲 “慧眼”识别“两质”差异-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易错微考点(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解析版).docx
    第04讲  “慧眼”识别“两质”差异-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易错微考点(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原卷版)第1页
    第04讲  “慧眼”识别“两质”差异-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易错微考点(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原卷版)第2页
    第04讲  “慧眼”识别“两质”差异-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易错微考点(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原卷版)第3页
    第04讲  “慧眼”识别“两质”差异-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易错微考点(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解析版)第1页
    第04讲  “慧眼”识别“两质”差异-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易错微考点(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解析版)第2页
    第04讲  “慧眼”识别“两质”差异-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易错微考点(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解析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离子反应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离子反应课后测评,文件包含第04讲“慧眼”识别“两质”差异-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易错微考点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第04讲“慧眼”识别“两质”差异-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易错微考点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01易错聚焦 03易错知识梳理
    02易错辨析 04易错精练
    易错· 聚焦
    易错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固体NaCl、液态HCl均不导电;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单质、电解质溶液均可导电,但都不是电解质。
    3.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一定都是化合物,某些导电的单质和水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4.电解质一定是指自身电离生成离子的化合物,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的离子不是它自身电离产生的,不属于电解质。如CO2、SO2、NH3、SO3等是非电解质;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H2CO3、H2SO3、NH3·H2O、H2SO4自身能电离,是电解质。
    5.以化合物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是否导电判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易错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以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判断强、弱电解质。
    2.电解质的强弱与物质溶解性无关,溶解度小的物质易被误认为是弱电解质。如BaSO4、AgCl等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但溶解部分完全电离,因此属于强电解质。
    易错3:溶液的导电性
    (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原理
    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实现导电过程,一般情况下,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越大,所带的电荷数越多,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
    (2)同一温度下,强电解质溶液(a)、弱电解质溶液(b)、金属导体(c)的导电能力相同,若升高温度,它们的导电能力大小顺序为b>a>c。
    (3)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弱。如极稀的NaCl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如浓氨水的导电能力。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电荷浓度的大小,电荷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
    (4)电解质的强弱与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溶解性大小没有必然联系。如CaCO3的溶解度很小,其溶液导电能力很弱,但CaCO3属于强电解质。
    2.外加电解质对原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影响
    (1)若未发生离子反应,则导电能力增强。如NaCl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导电能力增强。
    (2)若发生离子反应,则根据溶液中离子浓度和所带电荷数目的变化来判断导电能力的变化。
    ①如100 mL 0.1 ml·l-1 HCl溶液中加入0.005 ml KOH(s) Cl-浓度不变,K+代替了部分H+,导电能力不变。
    ②若加入0.1 ml KOH(s)二者反应生成强电解质KCl,但KOH过量,溶液导电能力增强。
    ③稀氨水中加入少量冰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因为它们相互反应,生成强电解质CH3COONH4。
    ④向100 mL 0.1 ml·L-1 Ba(OH)2溶液中逐渐加入0.005 ml CuSO4(s),由于两者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Cu(OH)2沉淀,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易错4: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电解质溶于水和加热熔融时破坏的化学键不一定完全相同,溶于水破坏离子键和某些共价键,而加热熔融只破坏离子键。
    2.书写电离方程式“三注意”
    (1)注意符合客观事实,不能随意书写离子符号。
    (2)注意质量守恒:电离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3)注意电荷守恒:电离方程式右侧的电荷总数等于左侧的电荷总数。
    易错5:电离与水解
    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水解: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与水解:
    电离出H+如:HS-H++S2-
    结合H2O,产生OH-,如HS-+H2OH2S+OH-
    易错·辨析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金属能导电,所以金属是电解质( )
    (2)Cl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l2是电解质( )
    (3)硫酸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所以稀硫酸是强电解质( )
    (4)SO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2、NH3均是电解质( )
    (5)BaSO4的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弱,故它是弱电解质( )
    (6)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多种共价化合物分子( )
    (7)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
    (8)电解质溶液之所以导电,是由于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离子存在。升温,强电解质溶液、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均增强( )
    (9)强电解质饱和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饱和溶液的导电性强。( )
    (10)NaCl溶液、Cu熔化能导电,故NaCl溶液、Cu均为电解质。( )
    (11)Na2O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NaOH,NaOH电离出离子,所以NaOH是电解质,Na2O是非电解质。( )
    (12)H2SO3在水溶液中电离:H2SO32H++SOeq \\al(2-,3)。( )
    (13)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两种共价化合物分子。( )
    (14)CaO是强电解质,是因为它的水溶液能导电。( )
    (15)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自身发生电离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
    (16)铜和食盐水都能导电,都属于电解质。( )
    (17)HClO是弱酸,但NaClO是强电解质。( )
    (18)CO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NH3均是电解质。( )
    (19)NaCl固体不导电,熔融的KCl能导电,所以前者是非电解质,后者是电解质。( )
    (20)固态NaCl、液态HCl、CuSO4晶体等均不导电,所以NaCl、HCl、CuSO4均为非电解质( )
    (21)CO2、S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CO2、SO2是电解质( )
    (22)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1 ml·L-1的NaCl溶液和 CuSO4溶液导电能力相同( )
    (23)硫酸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所以稀硫酸是强电解质( )
    【答案】(1)(×)(2)(×)(3)(×)(4)(×)(5)(×)(6)(√)(7)(×)(8)(√)(9)(×)
    (10)(×)(11)(×)(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
    易错·知识梳理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①如:AlCl3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但溶于水导电,是电解质。
    ②如:大多数有机物,部分气态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非电解质。
    ③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比较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①在水溶液电解质完全以离子形式存在,没有电解质分子存在。如强酸、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氧化物。
    ②在水溶液里既有离子又有电解质分子存在。如弱酸、弱碱、水、极少数盐[HgCl2、(CH3COO)2Pb等]。
    ③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
    (1)常见的强酸、弱酸。
    (2)常见的强碱、弱碱。
    (3)盐一般是强电解质
    (4)依据元素周期表,熟记常见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ⅠA:除LiOH外其余都是强碱。
    ⅡA:除Mg(OH)2、Be(OH)2外其余都是强碱。
    ⅢA: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即可看作弱碱,也可看作弱酸。
    ⅣA:H2CO3、H2SiO3均为弱酸。
    ⅤA:强酸:HNO3 中强酸:HNO2、H3PO4(也是弱酸);NH3·H2O为弱碱。
    ⅥA:强酸:H2SO4 弱酸:H2SO3、H2S。
    ⅦA:强酸:HCl、HBr、HI、HClO4等
    弱酸:HF、HClO等。
    过渡元素中常见的弱碱:Fe(OH)3、Fe(OH)2、Cu(OH)2、Zn(OH)2等,它们也都难溶于水。
    3.溶液的导电性强弱
    电解质溶液之所以能导电,是由于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联系,如1 ml·L-1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就大于 0.000 01 ml·L-1盐酸的导电能力,所以说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大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是错误的。
    4.电解质及其电离的关系
    (1)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中用“===”连接。
    如Na2SO4:Na2SO4===2Na++SOeq \\al(2-,4)
    (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表示。
    如HClO:HClOH++ClO-
    ①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电离程度逐步减弱,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如H2CO3:H2CO3H++HCOeq \\al(-,3); HCOeq \\al(-,3)H++COeq \\al(2-,3)
    ②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但通常一步写出。如Fe(OH)3的电离方程式为Fe(OH)3Fe3++3OH-。
    ③两性氢氧化物双向电离。如Al(OH)3的电离方程式为
    H++AlOeq \\al(-,2)+H2OAl(OH)3Al3++3OH- 。
    (3)酸式盐的电离。
    ①强酸酸式盐完全电离,一步写出。如NaHSO4:
    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eq \\al(2-,4);
    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 NaHSO4===Na++HSOeq \\al(-,4) 。
    ②多元弱酸酸式盐,第一步完全电离,其余的部分电离。如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NaHCO3===Na++HCOeq \\al(-,3)、HCOeq \\al(-,3)H++COeq \\al(2-,3) 。
    易错·精练
    1.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A.盐酸B.熔融的硝酸钾C.NaClD.乙醇
    【答案】B
    【解析】A.盐酸属于混合物,不是化合物,所以不属于电解质,故A不选;
    B.熔融硝酸钾是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所以属于电解质,熔融硝酸钾里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故B选;
    C.NaCl是电解质,固体NaCl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故C不选;
    D.乙醇是非电解质,故D不选;
    故选B。
    2.下列关于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质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B.电解质一定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一定属于电解质
    C.BaSO4难溶于水且不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
    D.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但是非电解质
    【答案】D
    【解析】A.电解质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单质能导电,金属单质不属于电解质,故A错误;
    B.电解质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单质能导电,金属单质不属于电解质,故B错误;
    C.BaSO4难溶于水且不导电, BaSO4溶于水的那部分是电离的,BaSO4属于电解质,故C错误;
    D.SO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其原因是SO3与H2O反应生成的H2SO4发生电离,使得溶液导电,SO3自身并未发生电离, SO3为非电解质,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难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弱电解质,易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强电解质
    B.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C.导电性强的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D.液态氯化氢不导电,但氯化氢是电解质
    【答案】D
    【解析】A.强电解质不一定是易溶于水的化合物,例如硫酸钡,弱电解质也不一定是难溶于水的化合物,例如醋酸,A错误;
    B.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的电荷越多,溶液的导电性越强。若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而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则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因此电解质的强弱与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并无必然联系,B错误;
    C.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数目不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多,与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系,C错误;
    D.液态氯化氢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但是氯化氢溶于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因此氯化氢是电解质,D正确;
    故答案选D。
    4.NaCl在固体、熔融状态、溶于水三种状态下的导电实验,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NaCl中不存在离子,不能导电B.NaCl通电情况下才能电离
    C.表示水合氯离子D.NaCl溶液能导电,是电解质
    【答案】C
    【分析】
    由图分析可知NaCl在固体状态钠离子和氯离子紧密排列无法自由移动,不能导电,而在熔融状态下,钠离子和氯离子则可以在电场中定向移动而导电,在水溶液中则形成相应的水合离子,定向移动也可以导电。
    【解析】
    A.由图a可知:固体NaCl中存在离子,只是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能导电,A错误;
    B.由图可知,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氯化钠都可以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B错误;
    C.结合周期律,钠离子半径没有氯离子大,故为水合氯离子,C正确;
    D.NaCl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
    故选C。
    5.下列对于小军学习了电解质之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硝酸钾溶液能导电,所以硝酸钾溶液是电解质
    B.固态氯化钾不导电,但氯化钾是电解质
    C.铜丝、铁钉均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D.C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答案】B
    【解析】A.硝酸钾溶液是混合物,硝酸钾溶液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
    B.固态氯化钾不导电,氯化钾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钾是电解质,B正确;
    C.铜丝、铁钉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
    D.CO2溶于水能导电是因为生成的碳酸是电解质,CO2是非电解质,D错误;
    故选B。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钡不溶于水,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B.二氧化碳溶于水可以导电,所以二氧化碳是电解质
    C.硫酸溶液能导电,所以硫酸溶液是电解质
    D.液态氯化氢不导电,但氯化氢是电解质
    【答案】D
    【解析】
    A.硫酸钡不溶于水但受热熔化时可导电,故硫酸钡是电解质,A错误;
    B.虽然二氧化碳溶于水可以导电,但在水溶液中能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不是二氧化碳,而是碳酸,B错误;
    C.硫酸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C错误;
    D.液态氯化氢不导电,但氯化氢的水溶液能导电,氯化氢是电解质,D正确;
    故选D。
    7.下列NaCl的图示中(M、N均为惰性电极),叙述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A
    【解析】A.氯化钠固体中的阴阳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没有电离,A错误;
    B.根据图示,溶液中b为阴离子,故a为阳离子,即钠离子,B正确;
    C.M为阴极,a为钠离子,通电时阳离子移向阴极,故通电后a离子移向M极,C正确;
    D.图中Cl-向M极移动,则M为阳极,故M接电源正极,D正确;
    故选A。
    8.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中,若如下图中滴加溶液时,灯泡亮暗变化随加入溶液体积变化的图像是
    A.AB.BC.CD.D
    【答案】A
    【分析】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有关,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溶液导电性越强,灯泡越亮。
    【解析】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二者发生反应:,因此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逐渐减小,当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接近为零,继续滴加稀硫酸,稀硫酸又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灯泡亮度先变暗后又变亮。即导电性先减小后增大。
    故选A。
    9.下列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B.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
    C.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D.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答案】B
    【解析】A.在溶液中电离为Al3+、Cl-,电离方程式为,故A正确;
    B.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故B错误;
    C.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为Ba2+、OH-,电离方程式为,故C正确;
    D.在溶液中电离为 、,电离方程式为,故D正确;
    选B。
    10.某电解质饮料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柠檬酸(化学式为,为三元弱酸)、谷甘酸钠(化学式为)等。下列有关电离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B.
    C.D.
    【答案】A
    【解析】A.氯化钠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故为,故A正确;
    B.氯化钙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故为,故B错误;
    C.柠檬酸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故为,故C错误;
    D.谷氨酸钠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故为,故D错误;
    故选A。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气是电解质
    B.氯化钠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电离
    C.氯化银难溶于水,所以氯化银是非电解质
    D.蔗糖溶液和熔融的蔗糖都不能导电,所以蔗糖是非电解质
    【答案】D
    【解析】A.氨气的水溶液能导电,但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的物质是一水合氨,不是氨气,氨气是非电解质,A错误;
    B.氯化钠溶解就发生电离,无需通电,B错误;
    C.化合物为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与化合物的溶解性没有关系,氯化银虽难溶于水,但溶解的部分在溶液中却能完全电离,故氯化银为电解质,且为强电解质,C错误;
    D.蔗糖在溶液中以分子形式存在,不能电离,则蔗糖溶液不能导电,蔗糖在熔融状态也不导电,所以蔗糖是非电解质,D正确;
    故选D。
    12.依据下列相关实验,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C
    【解析】A.铜为单质,不是化合物,故A错误;
    B.在水中的电离不需要通电就可完成,故B错误;
    C.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氧带负电,钠周围包围氧原子,氯离子周围包围氢原子,在水中的电离,a离子是,是,故C正确;
    D.干燥的氯化钠固体不导电,是因为固体中阴阳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故D错误;
    故选C。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l 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在水中电离出Na+和Cl-
    B.CO2的水溶液导电能力很弱,所以 CO2是弱电解质
    C.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D.BaSO4 溶于水的部分能够完全电离,故它是强电解质
    【答案】D
    【解析】A.NaCl是电解质,在水中电离出Na+和Cl-,不需要通电,故A错误;
    B.二氧化碳不能电离出自由移的离子,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
    C.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导电能力强,如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浓醋酸的稀盐酸的导电性弱于浓醋酸,故C错误;
    D.硫酸钡是离子化合物,溶于水的部分能完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强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14.下列关于酸、碱、盐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盐中一定含有酸根
    B.电离出的阴离子有OH-的化合物称为碱
    C.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
    D.NaHSO4可以电离出H+,因此NaHSO4属于酸
    【答案】A
    【解析】A.盐的定义是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A正确;
    B.碱的定义是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B错误;
    C.NH4Cl中不含金属元素,C错误;
    D.NaHSO4属于盐,D错误。
    故选A。
    15.现有下列10种物质:①铝②纯醋酸③CO2④H2SO4⑤Ba(OH)2⑥氢氧化铁胶体⑦稀盐酸⑧NaHSO4⑨碳酸钙⑩乙醇
    (1)上述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有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有 (填序号)。
    (2)上述物质中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OH-+H+=H2O,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⑧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
    (4)⑨和⑦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1) ①⑥⑦ ②④⑤⑧⑨ ③⑩ ①⑥⑦
    (2)Ba(OH)2+2HCl=BaCl2+2H2O
    (3)NaHSO4=Na++H++
    (4)CaCO3+2H+=Ca2++CO2↑+H2O
    【分析】
    ①铝是单质,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够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纯醋酸由分子构成,无自由移动的微粒,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
    ③CO2由分子构成,无自由移动的微粒,不能导电;液态下不能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但自身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非电解质;
    ④H2SO4由分子构成,无自由移动的微粒,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
    ⑤Ba(OH)2由离子构成,但固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此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
    ⑥氢氧化铁胶体中有可自由移动带电的胶体粒子,能够导电;但属于混合物,因此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⑦稀盐酸中含有自由移动的微粒,能够导电;但是盐酸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⑧NaHSO4是盐,由离子构成,但固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此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
    ⑨碳酸钙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难溶于水,固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
    ⑩乙醇是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无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发生电离而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据此作答。
    【解析】(1)根据分析可知上述物质中能够导电的是①⑥⑦;属于电解质的有②④⑤⑧⑨,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③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有①⑥⑦;故答案为:①⑥⑦;②④⑤⑧⑨;③⑩;①⑥⑦。
    (2)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OH-=H2O,则为强酸(或NaHSO4)和强碱的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碱只有Ba(OH)2,而NaHSO4、硫酸与Ba(OH)2反应还会生成硫酸钡沉淀,醋酸为弱酸不能写成氢离子的形式,因此两种物质为氢氧化钡和稀盐酸,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故答案为:Ba(OH)2+2HCl=BaCl2+2H2O。
    (3)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故答案为:NaHSO4=Na++H++。
    (4)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故答案为:CaCO3+2H+=Ca2++CO2↑+H2O。
    16.某学习小组以Ba(OH)2、水、H2SO4为实验对象探究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加H2O后,灯泡变亮的原因是Ba(OH)2发生了 。
    (2)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过程I中灯泡变暗的原因 。
    (3)查阅有关物质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比较溶液2、溶液3中c(SO)的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的是 (填序号)。

    (5)实验2:用Na2SO4溶液替代稀H2SO4,重复实验进行对照。
    ①Na2SO4溶液的浓度是 。
    ②加入Na2SO4溶液过程中灯泡不熄灭,原因是 。
    通过实验可知: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是生成沉淀。
    【答案】(1)电离
    (2)Ba2++2OH-+2H++SO=BaSO4↓+2H2O
    (3)c3(SO)>c2(SO)
    (4)abc
    (5) 0.1ml/L 反应生成NaOH,易溶于水电离出Na+和OH-,灯泡不熄灭
    【解析】(1)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的浓度有关,加H2O后,Ba(OH)2发生了电离,电离的条件是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2)离子方程式为:。
    (3)溶液2时,Ba2+完全沉淀,此时溶液中离子含量很低,溶液3时,溶液为硫酸的稀溶液,离子浓度增加,故溶液2和溶液3的硫酸根浓度大小为:。
    (4)a选项:随着硫酸含量的增加,Ba2+不断沉淀,当Ba2+与硫酸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最低,溶液导电性最差,随后继续加入硫酸,硫酸电离,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a正确;
    b选项:溶液中Ba2+含量一定,随着硫酸含量的增加,Ba2+不断沉淀,当Ba2+与硫酸完全反应时,BaSO4质量不变,b正确;
    c选项:起始时为氢氧化钡溶液,为碱性,pH>7,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pH逐渐降低,当完全反应时溶液pH=7,继续滴加硫酸,溶液中H+浓度增加,pH减小,c正确;
    d选项:反应开始时硫酸根与Ba2+反应生成沉淀,此时溶液中无硫酸根,随着反应的进行,当Ba2+完全反应后硫酸根开始剩余,溶液中出现硫酸根,d错误;
    故选择abc。
    (5)对照条件实验,变量是唯一的,用溶液替代稀,硫酸根浓度与原来的相同,所以溶液的浓度是0.1ml/L;②加入溶液,方程式为,NaOH易溶于水,电离出Na+和OH-,灯泡不熄灭。
    前提
    条件
    现象
    实质
    实例
    电解

    化合物
    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导电
    自身电离出离子
    HCl、NaOH、
    BaSO4、Na2O等
    非电
    解质
    化合物
    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
    都不
    导电
    自身不能电离出离子
    酒精、蔗糖、NH3、SO3、CO2等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定义
    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电离平衡
    不存在
    存在
    溶液中存在微粒种类
    离子、水分子
    离子、水分子、弱电解质分子
    电离过程
    不可逆、不存在电离平衡
    可逆、存在电离平衡
    举例
    ①强酸:HCl、H2SO4、
    HNO3、HClO4、HBr、HI等;
    ②强碱:KOH、NaOH、
    Ba(OH)2等;
    ③绝大部分盐:BaSO4、
    BaCl2等
    ①弱酸:CH3COOH、
    HF、H2S、H2CO3等;
    ②弱碱:NH3·H2O、
    Cu(OH)2等;
    ③水(H2O)
    强酸
    HNO3、H2SO4、HClO4、HCl、HBr、HI
    弱酸
    H2CO3、H2SiO3、CH3COOH、H2C2O4、HClO、HF、H2S、H2SO3
    强碱
    NaOH、KOH、Ca(OH)2、Ba(OH)2
    弱碱
    NH3·H2O、Mg(OH)2、Fe(OH)3
    常温下NaCl固体
    NaCl溶于水
    NaCl溶液通电
    熔融NaCl通电
    A.
    B.a离子是Na+
    C.通电后a离子移向M极
    D.M极接电源正极



    A
    B
    C
    D
    选项
    A
    B
    C
    D
    实验装置图
    实验结论
    铜丝可以导电,所以铜单质是电解质
    在水中的电离需要通电才可完成
    在水中的电离,a离子是,是
    干燥的氯化钠固体不导电,所以固体中无阴阳离子
    实验1:向烧杯中依次加入下列试剂,记录灯泡变化

    ①Ba(OH)2粉末:灯泡不亮
    ②加入蒸馏水:灯泡变亮
    ③逐滴滴加0.1ml/LH2SO4,灯泡变化如下:

    物质
    Ba(OH)2
    BaSO4
    溶解度/g
    5.6
    0.00025

    相关试卷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离子反应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离子反应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第3讲电解质的电离原卷版docx、第3讲电解质的电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后测评,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与联系,电解质判断的三个角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9讲 化学键-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易混易错巧讲精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第19讲 化学键-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易混易错巧讲精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键,离子键离,共价键,共价键分类,电子式,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比较,化学键类型与物质类别的判断,化学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