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8 《五代史伶官传序》-2025年新高考语文60篇古诗必背默写+阅读提升手册(讲义+练习)
展开一、默写闯关
(一)挖空练习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 )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 ),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 )?( )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 )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 )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 ),岂独伶人也哉!
附:记忆导图
将易写错的字每个写3遍
(二)情境默写
1.【2024·山东日照·三模】古代对绳索有多种表达,如《五代史伶官传序》“( )”中的“组”和刘克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中的“缨”都指绳索。
2.【2024·黑龙江佳木斯·三模】古之君子谨小慎微,重视“小”处,如司马迁《屈原列传》“( )”以表达深远的意义;又如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指出“小”也会酿成大的祸患。
3.【2024·北京朝阳·一模】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总结后唐灭亡的历史教训时说“( ),( )”,认为成败得失的根本在于“人”。
4.【2024·山东济宁·一模】打倒自己的,往往是身边的一些人和事,究其原因,或由小积大,或沉溺而不能自拔,《五代史伶官传序》中“( ),( )”两句就是对此类教训的总结。
5.【2024·北京门头沟·一模】在高三忙碌紧张的复习中,你会引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 ),( )”对陪伴你三年的同窗进行劝勉。
6.【2024·河北·二模】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对历史场景的描绘让人如临其境,比如描述皇甫晖作乱后,李存勖逃至洛阳附近时,剩下的一百多将领表示誓死以报的两句是“( ),( )”。
7.【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两句是“( ),( )”。
8.【2024·河南郑州·三模】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 ),( )”告诫人们要防微杜渐,不可被个人嗜好束缚。
9.【2024·湖南·二模】欧阳修在写《新五代史》时,将《旧五代史》中那些描写祥瑞、灾异的东西弃掷不纳,增添了摒弃天命,强调人事的哲理。《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 ),( )!”就是显例。
10.【2023·江苏南通·模拟预测】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用“( )?”指出了“得难失易”的现象,而用“( )?”揭示了其原因。
二、阅读闯关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材料一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节选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材料二
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搢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吾以谓自古忠臣义士多出于乱世,而怪当时可道者何少也!岂果无其人哉?虽曰干戈兴,学校废而礼义衰,风俗隳坏,至于如此,然自古天下未尝无人也。吾意必有洁身自负之士,嫉世远去而不可见者。自古材贤,有韫于中而不见于外,或穷居陋巷,委身草莽,虽颜子之行,不遇仲尼而名不彰,况世变多故而君子道消之时乎?吾又以谓必有负材能,修节义,而沉沦于下,泯没而无闻者。求之传记,而乱世崩离,文字残缺,不可复得。然仅得者,四五人而已,曰郑遨、张荐明、石昂、程福赟。
处乎山林而群麋鹿,虽不足以为中道,然与其食人之禄俯首而包羞熟若无愧于心放身而自得!五代之乱,至于兄弟夫妇,人伦之际,无不大坏,而天理几乎其灭矣。于此之时,能以孝弟自修于一乡而风行于天下者,犹或有之,然其事迹不著而无可纪次,独其名氏或因见于书者,吾亦不敢没。而其略可录者,吾得一人焉,曰李自伦。作《一行传》。
(节选自《五代史一行传序》)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然与A其食B人之禄C俯首而包D羞E熟若无愧F于心G放身H而自得!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牢,指古代祭祀时用的祭品,专指羊和猪两种牲口,其祭祀的规格要低于太牢。
B.搢绅,指插笏于衣带间。搢,插;绅,大带。官宦垂绅搢笏,故搢绅也被称为缙绅。
C.隳,指毁坏,与《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中“隳”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
D.嫉,指憎恨,与《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中“嫉”的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举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例作为论据,具有一定的过渡作用,使论点与后文具体史实的陈述之间衔接紧密自然。
B.材料一把“方其盛也”与“及其衰也”对举,强化了论证效果,有力论证了盛衰之理在于人事这一中心论点,引人深思。
C.材料二先感叹五代之乱,再感叹忠义士之少,但坚信必有,虽搜寻困难,但终得一人,于是写成李自伦传,即《一行传》。
D.材料二最后一段先写五代纲纪混乱的社会背景,再指出修身养德奉行忠孝的人少,结构上呼应文章开头的五代乱极之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2)虽颜子之行,不遇仲尼而名不彰,况世变多故而君子道消之时乎?
5.欧阳修的儿子欧阳发说:“其于《五代史》尤所留心,褒贬善恶,为法精密,发论必以‘呜呼’。”请你结合对两篇选文的理解,概括欧阳修“发论必以‘鸣呼’”的原因。
(二)教考融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
李克出,见翟璜。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李克曰:“子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
材料二:
上(周世宗)欲相枢密使魏仁浦,议者以仁浦不由科第,不可为相。上曰:“自古用文武才略者为辅佐,岂尽由科第邪!”已丑,加王溥门下侍郎,与范质皆参加枢密院事。以仁浦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枢密使如故。仁浦虽处权要而能谦谨上性严急近职有忤旨者仁浦多引罪归己以救之。所全活什七八,故中起刀笔吏,致位宰相,时人不以为忝。
(节选自《资治通鉴·后周纪》)
材料三:
故方其(庄宗)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节选自《五代史伶官传序》)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
仁浦虽处A权要B而能谦谨C上性严急D近职有忤E旨者F仁浦G多引罪归己H以救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穷视其所不为”与“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中“穷”字含义相同。
B.刀笔吏,古代记事最早用刀刻,后来才有笔。所以刀笔并称,指用刀笔主办文案的官吏。
C.“时人不以为忝”中“忝”是“耻辱”的意思,与成语“忝列门墙”中的用法不相同。
D.“为天下笑”与“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句式相同,都是被动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李克对选任宰相人选并没有做出明确回答,但他委婉建议从五个方面来对人才作长期而全面的考察。
B.翟璜急于探听消息,落选后不服气要一比高低,动作情态由变了脸色生气地询问发展到徘徊不安地自嘲。
C.周世宗力排众议,重用魏仁浦,魏仁浦果然不负所望,以其谦谨的品德、卓越的才干赢得了时人的认同。
D.五代主要以科举取士,非进士出身的官吏往往被人轻视,世宗要任用魏仁浦担任要职,遭到众臣的反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
(2)子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
5.简要概括三则材料中李克、世宗、庄宗的人才选用标准分别是什么。
(三)拓展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
古者学士之于六艺,射能弧矢之事矣,又当善其揖让之节。御能车马之事矣,又当善其驱驰之节。书非能肆笔而已,又当辨其体而皆通其意。数非能布策而已,又当知其用而各尽其法。而五礼之威仪至于三千,六乐之节文可谓微且多矣。噫!何其烦且劳如是!然古之学者必能此,亦可谓难矣。
然习其射御于礼,习其干戈于乐,则少于学,长于朝,其于武备固修矣。其于家有塾,于党有庠,于乡有序,于国有学,于教有师,于视听言动有其容,于衣冠饮食有其度,几杖有铭,盘杆有戒。在與有和鸾之声,行步有佩玉之音,燕处有《雅》《颂》之乐。而非其故,琴瑟未尝去于前也。盖其出入进退,俯仰左右,接于耳目,达于其心者,所以养之至如此其详且密也。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盖乐者,所以感人之心而使之化,故曰“成于《乐》”。昔舜命夔典乐,教胄子,曰:“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则乐者非独去邪,又所以救其性之偏而纳之中也。故和鸾、佩玉、《雅》《颂》琴瑟之音,非其故不去于前,岂虚也哉!
(选自曾巩《相国寺维摩院听琴序》,有删改)
二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必深。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选自欧阳修《琴说》,有删改)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既A而B学C琴D于E友F人G受H宫I声J数K引L久M而N乐O之P不Q知R其S疾T之U在V体W也。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布策,即布列算筹。策,是我国最早的计算工具,与“策扶老以游憩”中的“策”意思不同。
B. 五礼,古代的五种礼制,文中指古代汉族礼仪总称,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C. 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与“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意思相同。
D. 度,在本文指“标准、限度”;与“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的“度”意思不同。
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开端论述古学者在学六艺时并非只关注其一,而是注重多方交融,如在学习礼乐中学习射御等。
B. 材料一中先贤们的几案、手杖上刻有铭文,器皿上铸有戒条,乘车、行走、宴请时都有琴瑟之音的伴随。
C. 材料一题为“听琴”,作者化实为虚,着眼于义理之阐述,语言质朴自然,可谓别开生面之作。
D. 材料二中,欧阳修开头描述自己以琴养心疗疾的经历,又运用比喻和联想,把抽象的琴声描绘得可亲可感。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书非能肆笔而已,又当辨其体而皆通其意。
(2)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5. 曾巩和欧阳修都谈到了音乐的作用,两人的观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函
雠
襟
欤
抑
豫
伶
溺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阅读闯关练习第18篇 《五代史伶官传序》(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阅读闯关练习第18篇 《五代史伶官传序》(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阅读闯关练习第18篇《五代史伶官传序》原卷版doc、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阅读闯关练习第18篇《五代史伶官传序》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考前必练之名句名篇默写第18练《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考前必练之名句名篇默写第18练《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原卷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五代史伶官传序,过秦论,名句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9 课标版古诗文默写全覆盖200题强化训练-高考语文必背知识手册: 这是一份专题09 课标版古诗文默写全覆盖200题强化训练-高考语文必背知识手册,文件包含专题09课标版古诗文默写全覆盖200题强化训练-最新高考语文必背知识手册解析版docx、专题09课标版古诗文默写全覆盖200题强化训练-最新高考语文必背知识手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