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4.3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案)---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4.3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案)---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页
    4.3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案)---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物理八年级上册(2024)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2024)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平面镜的应用,凹面镜的性质及应用,凸面镜的性质及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物理观念: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科学思维:通过应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体会虚像的形成原因。
    3.科学探究:通过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学会运用“等效替代法”,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4.科学态度与责任: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成功的喜悦。
    (2)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应用的了解,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感受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玻璃板、夹子若干、A4白纸一张、图钉、透明胶条、相同的蜡烛若干、火柴、刻度尺、量角器、光屏。
    新课引入
    教师拿几个生活中常用的镜子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它们都是平的。用它可以照出人的“面孔”和各种各样的“物体”,并与物体本身的形状一样。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平面镜,把出现在镜子里的“面孔”叫作物体的像。
    知识点一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
    (1)当你改变与平面镜间的距离时,像怎样变化?
    (2)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3)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
    (4)像与物的上下左右关系如何?
    (5)你在镜前移动时,镜中的像如何移动?
    各小组学生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像可能在镜子内表面,像的大小可能与镜子摆放的角度和大小有关等等。
    2.设计实验:
    (1)像下图那样,将一张A4白纸用图钉或透明胶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用两个夹子夹住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观察到玻璃板后面出现了蜡烛的像。
    (3)另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使它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左右移动,直到从不同位置看上去它们都重合在一起),这时后一支蜡烛的位置就是前一支蜡烛的像的位置。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把实验再做两次,每次都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4)在白纸上画出玻璃板的位置,移开玻璃板,用刻度尺画直线,把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的位置连接起来,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下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再用量角器测量看它们是否与镜面垂直。
    (5)把测量结果填写在表中。
    3.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自己进行分析总结,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能力的培养。
    4.在实验基础上得出成像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
    (1)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是否相同?
    (2)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1)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因为无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远还是近,一支蜡烛与另一支蜡烛的像总是重合的。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因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5.师生共同分析得到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和物体的对应点连线垂直于镜面。
    知识点二 平面镜成像原理
    老师提出问题: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射入眼睛,我们也能看到物体在平面镜里的成像,成像的光是从哪里来的呢?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1.在黑板上画出平面镜,先给出一个发光点S。让学生选出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再选出另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
    2.老师提出启发问题:
    (1)这两条反射光线沿传播方向能否相交?
    (2)如果人的眼睛正处于这两条光线传播的路径上,会觉得这两条光线是从哪里发出的?并在图上画出一只眼睛。
    师生共同分析可得:
    (1)这两条反射光线不能相交。
    (2)当眼睛正处于反射光线的路径上时,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眼睛会觉得反射光线好像是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的交点S′发出的。
    边讲边把这两条反射光线用虚线向镜后延长,得交点S′。
    3.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
    (1)S′是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延长线的交点。但镜子后面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发出光线的点,所以S′叫虚像。
    (2)物体上的每个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像点,所有的像点就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虚像不是实际的光会聚而成的。
    知识点三 平面镜的应用
    1.平面镜成像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在其他方面应用甚广。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地方用到平面镜?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1)说练功房里,演员用它来观察自己的姿势和动作。
    (2)牙科医生用小平面镜来观察患者的病牙?
    (3)潜水艇下潜后,艇内的人员通过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
    2.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1)教师出示课件,讲一段故事。
    公元前215~公元前212年间,罗马人大举入侵希腊,派出一支船队,满载精兵,准备攻打阿基米德的家乡,面临来势凶猛的强敌,阿基米德求见国王,献出破敌妙计,他动员全城的妇女和守城的部队在海岸边列队。每人各执一面平面镜,把太阳光集中向罗马战船反射,不一会,罗马战船上的士兵被照得头晕目眩,被迫撤退。阿基米德利用平面镜反射光的原理,击退了敌人。
    教师提问:这段故事里平面镜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平面镜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
    (2)教师画一个潜望镜示意图,如图甲所示。
    如图甲那样在筒子的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块平面镜,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45°,这样就做成最简单的潜望镜。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自制潜望镜,并记录观察结果。
    知识点四 凹面镜和凸面镜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6的“拓展阅读”,提问:凹面镜和凸面镜如何分类?
    2.学生认真阅读后回答: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凹面镜;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凸面镜。
    3.凹面镜的性质及作用
    (1)凹面镜的性质
    演示实验:用氦氖激光器平行射向凹面镜。
    现象:反射光会聚在一点上。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凹面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上。
    如果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将成为平行光。
    (2)凹面镜的应用
    根据凹面镜会聚光的性质,可以制作太阳灶、太阳炉,天文学家们用凹面镜作大型反射式望远镜,还有耳鼻喉科医生用凹面镜会聚光观察耳道情况等。
    4.凸面镜的性质及作用
    (1)凸面镜的性质
    演示实验:用氦氖激光器演示平行光入射凸面镜。
    现象: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后变得发散。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后发散。
    (2)凸透镜的应用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回答:汽车上的后视镜、公路拐弯处的反射镜都是凸面镜,其目的是扩大视野。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二、平面镜成像原理
    1.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2.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三、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
    2.改变光路。
    四、凹面镜的性质及应用。
    1.性质:凹面镜能使平行光会聚在焦点,使焦点发出的光线平行射出。
    2.应用:太阳灶、汽车头灯等。
    五、凸面镜的性质及应用。
    1.性质:凸面镜能使平行光线发散。
    2.应用: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如汽车上的外后视镜。
    1.本节课以“创设情景”照镜子并向学生提问为起点,学生活动为主线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场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树立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2.本节课重点在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全程及科学方法,并将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中,体会到物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相关教案

    初中北师大版(2024)第二节 光的反射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北师大版(2024)第二节 光的反射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反射现象,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三章 声现象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三章 声现象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音调,响度,音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