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案设计
展开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通过读图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通过读图概括我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分布特点;通过读图和分析资料说明地形对我国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本节课遵循由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规律,通过大量的地形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我国地形特征。通过设计“走遍中国”情境,教师和学生一起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整节课都沉浸其中,在欢快的旅途中学习地理知识。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地形景观图和中国地形图,归纳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
2.能够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并通过读图说出我国主要山脉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分布特点。
3.运用图文资料,分析归纳地形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1.我国地形的整体特征,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主要地形区的特征及分布。
2.地形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难点:主要山脉与地形区的位置关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对比分析法、概括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在中国地形图上找一些主要的山脉、地形区,在网上查阅其相关资料,课前进行展示介绍。
二、学习任务
三、过程性评价
随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耕地资源不足。但是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山脉连绵起伏、纵横交错,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格”中镶嵌着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山脉不仅是自然地理分界,也是重要的人文地理分界。
五、布置作业
建议所有学生完成《七彩作业》本课时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和【考点专练】。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设计说明
本节课在学生已基本掌握我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基础上展开,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图片资料,如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地形景观图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选图、用图的能力,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地势的特征。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我国的地势特征。
2.举例说明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1.我国地势的整体特征。
2.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基本概况,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
难点:我国地势特征对降水、河流流向、水能资源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对比分析法、概括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两个同学合作,一人说出我国的主要山脉和地形区,另一人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其相应的位置。
二、学习任务
三、过程性评价
随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
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我国地势起伏很大,总体来看,具有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陆地地势可划分为三级阶梯,阶梯之间以山脉为界,落差很大。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五、布置作业
建议所有学生完成《七彩作业》本课时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和【考点专练】。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
模块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遍中国”,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探究我国的地形特征。认真观看,说一说我国有多少种地形类型。PPT展示昆仑山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东南丘陵、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景观照片。
学生: 在我国,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种地形均有分布。
教师:你能在中国地形图中找到这些照片拍摄的地点吗?
通过观看照片,让学生对地形有直观的感受,自主总结我国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多样
教师: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有纵横交错的山脉、气势磅礴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环抱的盆地,还有起伏绵延的丘陵。五种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但是面积大小一样吗?全书统一大写展示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
通过阅读地形图和饼状图,分析我国地形的特征,培养读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地
形
类
型
多
样
,
山
区
面
积
广
大
学生:各类地形面积比例不同,山地面积最大,约占总面积的33%,其次是高原,约占26%,丘陵所占比重最小,仅10%。
2.山区面积广大
教师: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粗略计算一下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
学生: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
小组讨论:我国山区多、平原少,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学生1: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耕地资源不足,不利于发展耕作业。
教师:展示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主战场分布图,说明地面崎岖的山区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交通不便,易发生地质灾害,人们生活贫困。
学生2: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教师总结:我国的地形特征是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虽然山区经济发展有很多不利因素,但是发展潜力巨大,“靠山吃山”,经过不懈努力,曾经的贫困山区也走上了富裕之路。
3.我国地形的“骨架”
教师:由若干山岭和山谷组成的山体,连绵起伏,像脉状(条带状),就形成山脉。我们把山脉总体延伸的方向,称作山脉的走向。山脉有基本的五种走向:东西走向、南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弧形山脉。
小组合作,在教材第25页图2.6中找出我国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写在一张纸上,准备派几个同学作为代表,指图说出不同走向的山脉。
学生1:东西走向的山脉有北部的天山山脉、阴山山脉、燕山,中部的昆仑山脉、秦岭,南部的南岭。
学生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有西部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中部的长白山脉、武夷山脉,东部的台湾山脉等。
山区面积广大,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有利有弊,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尽可能多地说出山区多、平原少的利弊,感受身边的地理知识。
学生3:南北走向的山脉有横断山脉、贺兰山、六盘山。
学生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有阿尔泰山脉、喀喇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小兴安岭等。
学生5:弧形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唐古拉山脉等。
学生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分别将近似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山脉连接起来。
教师: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我们看到这些山脉将大地分割成许多网格,在“网格”中,镶嵌着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
我国山脉众多,记忆量大,山脉的走向是难点。通过小组合作读图查找,让学生对山脉有初步的认识,再通过后面不断强化训练,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主
4.我国的主要地形区
教师: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分别是指哪些地形区呢?它们分布在我国的什么位置呢?
学生1:在屏幕上圈出四大高原的名称和位置。
教师:PPT展示四大高原景观照片,总结四大高原的地形特征。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起伏和缓、一望无垠,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支离破碎,云贵高原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
学生2:在屏幕上圈出四大盆地的名称和位置。
教师:PPT展示四大盆地景观照片,总结四大盆地的地形特征。准噶尔盆地戈壁、石山广布,纬度最高;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沙漠广布;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被称为“聚宝盆”;四川盆地气候湿润。
学生3:在屏幕上圈出三大平原的名称和位置。
教师:PPT展示三大平原景观照片,总结三大平原的地形特征。东北平原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华北平原是黄土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网密布。
我国东部还分布着起伏和缓的三大丘陵:东南丘陵、辽东丘陵和山东丘陵。
总结:同一种地形类型,不同的地形区地表特征也差异巨大,更加加剧了我国地形的复杂多样性。
通过找图、圈图等方式,落实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通过观看景观照片,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我国地形类型多样的特点。
5.山脉与地形区的分布
教师:山脉不仅构成地形的骨架,还成为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
小组合作:完成教材第26页表格,小组派代表指图展示。
学生1:横断山脉西侧是青藏高原,东侧是云贵高原;巫山西侧是四川盆地,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太行山脉西侧是黄土高原,东侧是华北平原;大兴安岭西侧是内蒙古高原,东侧是东北平原。
学生2:天山山脉北侧是准噶尔盆地,南侧是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北侧是塔里木盆地,南侧是青藏高原;祁连山脉北侧是内蒙古高原,南侧是柴达木盆地;秦岭北侧是黄土高原,南侧是四川盆地。
教师:山脉也常常成为人文地理分界线,如太行山脉是河北省和山西省的分界线,巫山是湖北省和重庆市的分界线,武夷山脉是福建省和江西省的分界线,南岭是湖南省和广东省的分界线,祁连山脉是甘肃省和青海省的分界线,昆仑山脉是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分界线,长白山脉是中国和朝鲜两个国家的分界线,喜马拉雅山脉是中国和尼泊尔、印度的分界线。
由于本节课涉及山脉和地形区的内容比较繁杂,应侧重于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以减轻学生记忆大量地形区名称的学习负担。
教学
模块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如何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形特征呢?不管哪个区域,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总结归纳。PPT展示:
地形
特征地形类型构成地形分布状况地势海拔高低起伏状况倾斜状况(海拔变化趋势)
通过归纳区域地形的分析方法,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分析任一区域的地形特征。
教师:我们了解一个区域的地形特征时,还特别关注其地势特征。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属于地形特征的组成部分。大家知道我国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地方分别在哪里吗?
学生:阅读教材第26页内容,最高的地方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8.86米,“珠峰”为世界第一高峰;最低的地方为吐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洼地,低于海平面154.31米。
教师:可见我国地势起伏很大。那整体上看,哪一片地区海拔高,哪一片地区海拔低呢?展示中国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什么颜色代表海拔高,什么颜色代表海拔低?海拔高和海拔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什么方位?
学生:西部青藏高原海拔最高,东部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海拔较低,所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教师:大家还记得有一种能直观展示地势高低起伏的地形图吗?这就是地形剖面图。展示沿北纬36°剖面图,从西往东依次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很明显能看出地势西高东低。展示示意图:
图A
图B
图A和图B都是西高东低,哪一种与我国地势特征更相符呢?
学生:图B。从剖面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势从西向东,海拔不是逐渐降低,而是陡然下降,像楼梯一样,有三级阶梯。
教师:展示沿北纬36°地形剖面图,又一次印证了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
总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我国的地势特征是教学重点,但是难度不大,学生通过阅读地形图就能够得出结论。针对阶梯状,利用两幅示意图对比分析,获得直观认识,理解更深刻。
教师:自西向东分别是第一、二、三级阶梯。每级阶梯内部海拔差异较小,但是阶梯交界处落差很大。三级阶梯以什么地形为分界呢?请大家阅读教材第27页图2.9。
学生:在地图上圈画三级阶梯分界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为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教师:每级阶梯海拔高低是多少,主要地形类型、包含的主要地形区有哪些呢?请同学们参考教材第27页图2.9,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确定代表到屏幕前指图展示。
学生1: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构成我国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
学生2: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1 000~2 000米,以高原、盆地为主,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学生3: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以平原、丘陵为主,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等。
教师: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大陆架。
总结:巧记我国三级阶梯分界线——昆仑祁连横断山,青藏高原在西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分界线。
通过分析每级阶梯内部特征,将地形和地势联系起来,找出每个阶梯上分布的地形区名称,进一步强化对我国地势特征的认识。
教师:我国地势的特点对我国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哪些?试举例说明。展示示意图,结合教材第29页活动题第3题,小组讨论分析,派代表指图回答。
学生1:地势西高东低,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学生2:“水往低处流”,我国众多大河受地势影响,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
学生3:河流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可以用来发电。
教师补充展示我国三级阶梯分界线与大型水电站分布图。
总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国家的气候、河流流向、水能资源、交通运输、文化交流等,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师提供示意图给学生提示引导,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得出结论。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激情导入,自主学习,互助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第3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第3课时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讲授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