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上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第2课时)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727860/0-16924092369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八上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第2课时)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727860/0-169240923700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八上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第2课时) 教案
展开《地形和地势》教学方案
第2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概括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2.在地形图中,能够找出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名称,以及每个阶梯上分布的大地形区名称。
3.通过实例,理解我国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
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的特征。
2.能在地形图中找出三级阶梯分界线主要山脉名称,以及主要地形。
【教学难点】
通过实例,理解我国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
三、 教学策略
地形是主要且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也是学习气候、河流等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基础。本节作为“中国自然环境”的开篇,教材紧扣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选择了地形和地势两个方面的内容——“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本课时为第2课时,重点介绍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在教学策略上,上节课布置课后作业“制作立体中国地形图”,本节课在课程开始前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通过观察海拔高低不同,引出地势内容。接着展示沿北纬36°所做的地形剖面图,直观明了的展示出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特点。重难点内容通过课堂活动和综合探究,以导学案+小组讨论的形式,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三级阶梯分界线及其主要山脉名称,了解主要地形分布,同时通过实例,分析得出我国地势特征对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增强人地协调观,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四、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环节一 作品赏析,引入新课 | 【情境引入】作品赏析 | 1.仔细观看同学们所制作的立体地形图。 2.思考:从地形图中,你发现了什么特征? | 通过学生自己制作的立体地形图,引入主题,激发兴趣。 |
环节二 我国地势特征
| 【读图活动】读图,并回答引导分析中国的地势特征。 | 观看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思考并回答。 | 通过地形剖面图展示,直观感受并总结中国的地势特征。 |
概括明确: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 |||
【练一练】在地形图中画出北纬32°纬线,说出纬线经过的地形区,进一步验证我国地势特征。 | 在图中画出对应纬线,观察思考并回答。 | 通过总结32°N纬线经过区域的特征,加深对地势特征的理解。 | |
概括明确:自西向东依次经过: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 |||
【课堂活动】在导学卡中,填出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上的主要山脉名称,以及一、二、三级阶梯主要地形区名称,并回答引导分析三级阶梯主要地形类型。 | 结合地形图作答,思考并总结三级阶梯主要地形的不同点。 | 通过填图练习,明确区域位置特征,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 | |
概括明确: 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主要地形区: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等;第二级阶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等;第三级阶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 第一、二阶梯主要地形高原、盆地;第三阶梯主要地形平原、丘陵 | |||
环节三 地势特征的影响
| 【综合探究】我国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影响。 | 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分析点: 1.对气候和河流流向可能产生的影响; 2.对东西部交通往来可能产生的影响; 3.河流落差及带来的价值影响。 | 通过探究分析,了解我国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提高学生区域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
【图文展示】播放图文视频 【综合探究】分析地势特征的影响。
| 观看图文、视频,分析总结地势特征的影响。 |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 |
【小结】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利于农业生产; 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便利东西交通; 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
五、当堂练习
读“我国沿36°N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题目。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地表坦荡,一望无际
B. 乙地黄土深厚,沟壑纵横
C. 丙地紫色盆地,被誉为“天府之国”
D. 丁地长江注入,渔业资源丰富
2.关于我国地势特征可能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有利于大西洋湿润气流顺势东进,带来丰沛的降水
B. 有利于太平洋湿润气流西进爬升,带来丰沛的降水
C. 增大地势落差,在中下游地区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
D. 扩大河流流域面积,有利于沟通南、北部水上交通
众多的“驴友”游遍大江南北,感受祖国锦绣山河。他们在网上发微博,分享沿途见闻。读“驴友”提供的旅行路线图,完成3~4小题。
3.四条旅行路线中,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
A.路线1 B.路线2 C.路线3 D.路线4
4.“驴友”在沿线旅行过程中,最不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A. 路线1:风光美丽的阿尔泰山、气势雄伟的布达拉宫
B. 路线2:巍峨高大的昆仑山脉、麦浪滚滚的华北平原
C. 路线3:沃野千里的东北平原、好客敬酒的藏族人民
D. 路线4:森林茂密的大兴安岭、小桥流水的江南人家
答案:B;B;B;C
六、课程小结
七、板书设计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地势 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影响: 气候
河流
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