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精品课后练习题
展开两大军事集团:
1.目的:①夺取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 ②根本目的:重新分割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2.背景:①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列强之间的竞争与争夺酝酿着战争。②19世纪后半期,法德、俄奥、英德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3.形成:①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其中的“核心国”是德国
②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其中的“核心国”是英国
核心矛盾是英国和德国
4.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5.影响: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冲突不断,最终引发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1、根本原因: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欧洲火药桶:是巴尔干半岛
3.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4、交战双方: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
(意大利在一战爆发时脱离同盟国又加入协约国集团,这体现了国家政策的制定是围绕国家利益
5、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6、主战场:主战场在欧洲;
7、主要战役:1916年“凡尔登战役”。因交战双方德、法损失近百万人,该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8、中途加入国:美国、中国在1917年加入协约国作战美国参战的目的:参与瓜分世界;
9、中途退出国: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不久,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10、结束: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11、性质: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12、影响:
①这场战争历时4年多时间长,先后参战的国家共计30多个范围广,
②交战国在战争中使用了许多新式武器装备,如坦克(英国的)、潜艇(德国的)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③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④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1.帝国主义列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却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引发了五四运动
。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在这里,德、法两国军队进行了一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历时最长的战役。随着法军的胜利,德军的进攻势头从顶峰跌落,该战役成为一战的转折点,可以说是德军官兵们“心中永远的痛”,“欲除之而后快”。“这里”应指的是( )
A.凡尔登B.萨拉热窝C.萨拉托加D.滑铁卢
2.1916年2月,在德法之间发生的、前后持续了10个月的战役中,法军站稳了脚跟,德军兵力、士气开始衰落,成为一战的转折。这场战役是( )
A.萨拉热窝事件B.凡尔登战役
C.莫斯科保卫战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3.有学者指出,从全球视角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霸权开始削弱,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和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减弱。该学者旨在说明一战( )
A.爆发的原因B.复杂的进程C.战争的性质D.深远的影响
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以上表述,指明了这场战争的( )
A.过程B.结果C.性质D.影响
5.这次战争使参战的老牌帝国俄、英、法、德遭受了长年的战争消耗和人口锐减,此后他们对全世界的影响力大幅下滑;而这样的“消减”带来的则是另一个国家的兴盛,这就是美国。这次战争是( )
A.普法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D.美苏冷战
6.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美国保持中立,同交战双方做生意,大发战争财。1917年,德国进行的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同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这说明( )
A.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B.国际秩序建立在经济往来的基础上
C.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D.战争期间德国的经济实力超过美国
7.历史地图是历史学习与研究过程中经常使用的资料,具有直观性。读图,判断其所反映的时空区间(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C.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8.图中各国军队的变化侧面反映了当时( )
A.科学技术突飞猛进B.工人运动逐渐活跃
C.经济实力不断提升D.欧洲局势日趋紧张
9.如图是一幅反映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漫画。下列关于这一漫画所表达内容的解读,正确的是( )
A.一战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优势地位
B.“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C.制定了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
D.国际格局向美苏两极的转变
10.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出现了很多新式武器,包括喷气式飞机和雷达等;有空中火力支持的航空母舰使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水面横行的“巨舰大炮”彻底过时。这表明( )
A.战场形势变幻莫测B.科技改变战争形态
C.海洋战争成为关键D.战术战法灵活多变
二.材料题(共1小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争结果:老牌殖民国家英法沦为二流国家,日不落帝国拱手交出全球霸权。新兴帝国中德日被彻底打残,失去全球制霸的希望……大量殖民地国家在美国人的推波助澜下纷纷独立,其中很多被纳入美国的势力范畴,老牌殖民帝国再无与美国抗衡的依仗。
——摘编自《英国的哀叹:从日不落沦为二流强国》
材料二:地区化与全球化一样,应该是一个积极的进程……是从欧洲中西部这两个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成功化解了两个国家几百年来的仇恨,共同开启了欧洲历史崭新的一页。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的战争是哪次战争?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两个国家”是哪两个国家?“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指的是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之间的联系。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凡尔登战役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一场历时10个月的阵地战。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死伤70多万人。由于死亡人数太多,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德国企图打破僵持局面,但遭遇失败。德国从此陷入被动。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历时最长的战役。据题干“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历时最长的战役”可知这反映的是凡尔登战役,这场战场因破坏性最大、持续时间最长,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故题干中的“这里”应指的是凡尔登,A项正确;1914年发生在萨拉热窝的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索,排除B项;发生在萨拉托加的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排除C项;发生在滑铁卢的滑铁卢战役结束了拿破仑帝国,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凡尔登战役的相关史实。
2.【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凡尔登战役,要求学生结合凡尔登战役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根据材料“1916年2月,在德法之间发生的、前后持续了10个月的战役中,法军站稳了脚跟,德军兵力、气开始衰落,成为一战的转折。”结合所学可知,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战事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兵力,军队死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B项正确;.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排除A项;莫斯科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役之一,排除C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的转折点,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搞清楚一战中凡尔登战役的特征,学生要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3.【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重点掌握一战的背景、导火线、经过、性质以及影响。
【解答】根据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霸权开始削弱,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和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减弱。”可知,一战对世界局势产生了影响,削弱了欧洲的实力,D项正确;一战爆发的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A项;一战的经过包括,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开始是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转折点凡尔登战役等,排除B项;一战性质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史实。
4.【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以上表述,指明了这场战争的性质,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故C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不是过程、结果、影响,排除AB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指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5.【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掌握基础知识。
【解答】A.普法战争是普鲁士和法国之间的战争,削弱的是法国,使德国完成了统一,与题意不符,排除A。
B.根据材料“使参战的老牌帝国俄、英、法、德……对全世界的影响力大幅下滑”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符合题意,故B正确。
C.一战期间,沙俄已经被推翻,二战中的参战国是苏联,没有沙俄,排除C。
D.美苏冷战是一种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与题意不符,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6.【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启示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一战爆发后,美国保持中立以及美国对德宣战,都是建立在维护美国根据利益的基础上的;美国政策的转变从本国利益出发的,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A项正确;国际秩序建立在经济往来的基础上,史实叙述错误且不符合题干内容,排除B项;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是美国参战的影响与题干美国政策的转变主旨不符,排除C项;战争期间德国的经济实力超过美国,史实叙述错误,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启示等知识。
7.【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需要考生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解答】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一战前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了三国同盟,一战后奥匈帝国分裂成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多个国家;一战期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可见地图的标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A项正确,排除B项;1922年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与图片中的“俄国”不符,排除C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以历史地图是历史学习与研究过程中经常使用的资料为依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8.【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帝国主义国家疯狂扩军备战产生的影响,识读题干图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尖锐,分别形成了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和由英国、法国和俄国组成的三国协约。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加剧世界局势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据“1890年、1914年欧洲部分国家陆海军人数统计图”可知,题干图片中各国军队的变化侧面反映了当时欧洲局势日趋紧张,D项正确;“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工人运动逐渐活跃”与欧洲部分国家陆海军人数增加无关,排除AB项;“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与“1890年、1914年欧洲部分国家陆海军人数统计图”主旨不符,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图片的理解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帝国主义国家疯狂扩军备战产生的影响。
9.【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一战对欧洲的影响,关键是对漫画的解读。
【解答】由漫画内容可以看出,一战时期美国向欧洲国家提供战争贷款,一战后美国请求欧洲归还,但欧洲国家没钱还,美国拒绝再向欧洲提供贷款,这表明一战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优势地位,欧洲需要向美国贷款,A项符合题意;材料漫画没涉及“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确立,排除B项;制定了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是在二战后,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C;国际格局向美苏两极的转变也是在二战后,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D。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漫画的解读,并结合一战对欧洲国家的影响作答。
10.【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两次世界大战,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出现了很多新式武器,航空母舰的出现使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水面横行的“巨舰大炮”彻底过时,这说明科技改变战争形态,推动了武器装备的更新。故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表明科技改变战争形态,不能说明战场形势变幻莫测、海洋战争成为关键、战术战法灵活多变,排除AC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两次世界大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表明科技改变战争形态。
二.材料题(共1小题)
11.【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欧洲的实力,美国取代欧洲成为世界霸主。
(2)法国和德国;1967年法国、联邦德国等成立欧洲共同体。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西欧国家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1967年成立欧共体。
【分析】本题考查英国的殖民扩张、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据材料一“战争结果:老牌殖民国家英法沦为二流国家,日不落帝国拱手交出全球霸权。新兴帝国中德日被彻底打残,失去全球制霸的希望……”可知,材料一中的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产生的影响是严重削弱了欧洲的实力,美国取代欧洲成为世界霸主。
(2)据材料二“地区化与全球化一样,应该是一个积极的进程……是从欧洲中西部这两个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成功化解了两个国家几百年来的仇恨,共同开启了欧洲历史崭新的一页”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中“两个国家”是法国和德国,“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指的是1967年法国、联邦德国等成立欧洲共同体。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之间的联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西欧国家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1967年成立欧共体。
故答案为: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欧洲的实力,美国取代欧洲成为世界霸主。
(2)法国和德国;1967年法国、联邦德国等成立欧洲共同体。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西欧国家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1967年成立欧共体。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英国的殖民扩张、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相关史实。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9/6 10:04:34;用户:张保喜;邮箱:15851223892;学号:4
历史九年级下册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精品练习: 这是一份历史九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4679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精品练习</a>,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精品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4679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精品练习题</a>,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背景原因,改革前提,学习目标,目的,主要内容,性质,最能体现改革性质的条款是,积极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3课 美国内战精品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4678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3课 美国内战精品同步测试题</a>,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战争背景,根本原因,南北矛盾的焦点,导火线,领导人,林肯的主张,美国内战的首要目标,爆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