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18.《勺柄是怎样变热的》 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145014/0-172578508073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冀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18.《勺柄是怎样变热的》 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145014/0-172578508082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冀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18.《勺柄是怎样变热的》 教学设计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145014/0-172578508086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五年级上册18 勺柄是怎么变热的教学设计
展开(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理解勺柄变热的原理是热传导。
2. 运用温度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软件,实时监测热传递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提高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
3. 借助 3D 打印技术,制作热传递实验模型,增强对热传递现象的直观理解。
4. 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热传递现象,如暖手宝变暖、热水壶传热等,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操作、收集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培养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2. 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和多媒体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拓宽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
3.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知识的内化和拓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激发学生对热传递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认识到合理利用能源和减少能源浪费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尊重自然、热爱自然,感受科学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观。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及勺柄变热的原理。
2. 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二)教学难点
1. 理解热传导、对流、辐射三种热传递方式的区别和联系。
2. 设计并进行有效的热传递实验。
3.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释复杂的热传递现象。
三、教学方法
(一)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热传递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动画、虚拟现实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热传递现象。
(四)实验教学法:通过设计和进行热传递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热传递的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 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热传递现象的图片、视频、动画、虚拟现实资源等。
2. 准备实验器材,如金属勺子、蜡烛、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软件、3D 打印机等。
3. 设计学习任务单和评价量表,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4. 搭建在线学习平台,上传相关学习资源,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二)学生准备
1. 课前查阅关于热传递的资料,了解一些基本的热传递现象和知识。
2. 准备笔记本、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等学习工具,用于参与课堂学习和在线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播放一段热传递现象的视频,如热水壶传热、太阳辐射使地球变暖等,让学生感受热传递的奇妙。
2. 提问学生:在视频中,你看到了哪些热传递现象?这些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勺柄是怎样变热的。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通过图片、动画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三种方式的特点和区别。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在线学习平台上的虚拟实验软件,进行热传递模拟实验,观察不同方式下热传递的过程和效果。
(3)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解答学生在虚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2. 勺柄变热的原理
(1)教师展示金属勺子放在蜡烛火焰上加热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勺柄的变化。
(2)提问学生:勺柄是怎样变热的?引导学生思考热传递的方式在这个实验中的体现。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假设,提出自己对勺柄变热原理的认识。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和交流,总结学生的假设和观点,引出热传导的概念。
(三)合作探究,实验操作
1. 热传导实验
(1)教师介绍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如何正确使用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软件等。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热传导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和测量方法。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比较不同材质的物体(如金属、塑料、木头等)在相同热源下的热传导速度。
(3)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使用温度传感器测量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并将数据记录下来。
(4)教师巡视指导,确保学生的实验操作安全、规范,及时解答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2. 3D 打印热传递模型
(1)教师介绍 3D 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 3D 打印机制作热传递实验模型。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热传递实验模型,如一个包含热源、不同材质的传导物体和温度传感器的模型。
(3)各小组使用 3D 打印机制作自己设计的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观察热在模型中的传递过程。
(4)各小组进行汇报和交流,分享自己的模型设计和实验结果,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评价。
(四)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1. 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勺柄变热的原理以及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学生发言,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收获和体会,提出自己还存在的疑问和困惑。
(3)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解答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学习。
2. 拓展延伸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热传递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如太阳能热水器、保温杯等,并写一篇短文介绍其中一种应用。
(2)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更多的热传递实验,如探究不同形状的物体对热传递的影响等。
(3)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热传递原理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运用了当下的高科技手段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通过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实验操作等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热传递的知识和技能。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团队合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通过多媒体资源和在线学习平台的运用,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五年级上册22 保温与散热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五年级上册<a href="/kx/tb_c401719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22 保温与散热教学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五年级上册20 热在水中的传递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五年级上册<a href="/kx/tb_c401718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20 热在水中的传递教案</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五年级上册19 传热比赛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五年级上册<a href="/kx/tb_c401718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9 传热比赛教案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