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的运动(分层练)(原卷版+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136427/0-17255006795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的运动(分层练)(原卷版+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136427/0-172550067956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的运动(分层练)(原卷版+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136427/0-172550067959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一课一练
展开填图过关练
1.(2023秋·七年级课时练习)地球自转的方向: ;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地球自转的绕转中心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① ② ③
2.(2023秋·八年级课前预习)产生现象:
(1)
(2) (以北半球为例)
(3) (南北半球相反)
(4)
(5) (以北半球为例)
①一天之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物影长度最 。
②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南、北两极递减,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物影越 ;反之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物影越 。
③北半球一年之中,冬至日太阳高度最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物影长度最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太阳高度最高,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物影长度最 。
基础检测练
(2022秋·广东潮州·七年级统考期末)据全球性的时间和时区管理网站TimeandDate报告,近期地球自转速度有加快的趋势,自有记录以来最短的28天都发生在2020年,平均每天比过去少了0.05毫秒,全年累计减少19毫秒。科学家预测2021年地球转动速度还会进一步加快,今年我们将见证史上过得最快的一年。下图为地球自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转周期为一天B.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C.自转方向自西向东D.自转是地球绕太阳运动
2.读图,关于丁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甲地的东北方向B.每天都比乙地先看到日出
C.此时刚好昼夜平分D.每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
3.读图,此时丙地( )
A.出现极夜现象B.正值日落时分C.出现极昼现象D.正值日出时分
(2023·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下列甲、乙两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高空俯视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下列对甲、乙两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代表南极上空的俯视图B.乙图代表北极上空的俯视图
C.甲图中纬度的最大值是90°D.乙图中纬度的最大值是180°
5.某建筑师想要造一间四周窗户朝北的房子,应建在甲、乙两图中的( )
A.A点B.B点C.C点D.D点
(2023秋·全国·七年级随堂练习)海安某中学的同学小亮听说,我国古代民间有一种计算寒冷天数的方法——数九。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民间有描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人们用墨笔每天晕染一瓣梅花,九九八十一天过后,梅花点遍,春回大地。于是,小亮决定动手尝试绘制一张属于自己的消寒图。图左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右是小亮绘制的“消寒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数九第一天,地球运动到图左中的哪个位置( )
A.①B.②C.③D.④
7.不知不觉,小亮的“九九消寒图”已经画到第31瓣,此时海安( )
A.春意盎然,农田里遍地油菜花开B.正午操场的旗杆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
C.昼短夜长,且黑夜时长越来越短D.昼长夜短,小亮家的采光一年中最好
8.3月12日,小亮完成了“消寒图”。早上与在纽约工作的爸爸视频,分享自己的作品时,发现此时的美国却是繁星满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地壳运动B.地球公转C.生活习惯D.地球自转
(2023·湖南益阳·统考一模)迎接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建设航天强国。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读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在地最接近的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
A.(40°N,100°W)B.(40°N,100°E)
C.(40°S,100°W)D.(40°S,100°E)
10.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太阳直射北半球 ②南半球处于夏季 ③昆明昼渐长 ④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11.文昌位于酒泉的什么方向( )
A.西北方B.东南方C.东北方D.西南方
(2022秋·广西贵港·七年级校联考期中)从下图可以看出,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半个地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我们能够感觉到昼夜交替的原因是( )
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人脑的错觉D.天气的变化
13.图中①地有一艘轮船,其位于晨昏线上,若该船不动,它将( )
A.迎来黎明B.迎来黄昏C.处在正午D.进入南半球
(2022秋·湖南益阳·七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2022年11月29日夜,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精准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今年的第6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建造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读航天员在太空中拍摄的震撼画面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不是( )
A.悬浮在太空中B.一个蓝色的球体C.在不断运动D.色彩多样的平面
15.火箭发射当天,地球公转在轨道位置的( )
A.C与D之间B.D与A之间C.A与B之间D.B与C之间
16.当地球公转到位置C处,北半球的节气是( )
A.冬至B.春分C.秋分D.夏季
17.(2022秋·广西贵港·七年级校联考期中)太阳光是最重要的自然光源,它普照大地,使整个世界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孕育地球上各种各样的鲜活生命,自称万物之灵的人类更是离不开阳光的哺育。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球光照出现图1示情况时,太阳直射于 (填纬线),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日期为 前后,丁地处于 (填季节)。
(2)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地球的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 。
(3)赤道上的甲、乙、丙三个地方,刚好日出的是 地,正午时分的是 地。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三地的 不同,而导致 的差异。
(4)图2中甲、乙两图是济南某教室二至日正午光照示意图,其中代表冬至日的是 ,此时济南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5)太阳能热水器若想达到最佳集热效果,太阳能集热管面的倾斜度应随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进行调整。图3表示济南四季的最佳安装效果,其中表示夏季的是 。
18.(2022秋·湖南益阳·七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 ,B 。
(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日期是 前后,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北极圈此时有 现象,国庆节地球应运动在图中的 至 段(填节气)。
(3)下列现象是在地球的公转下产生是( )(双选)
A.昼夜更替B.不同地方的时间差异
C.四季的变化 D.五带的划分
真题点兵练
(2023·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潍坊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灯泡和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图1示意地球运动演示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正确演示地球运动的方式是( )
A.用手指顺时针拨动地球仪,演示自转运动
B.用手指逆时针拨动地球仪,演示自转运动
C.围绕灯泡顺时针移动地球仪,演示公转运动
D.围绕地球仪逆时针移动灯泡,演示公转运动
2.图中所演示的日期大约是( )
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
(2023·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济南某学校地理社团校园劳动札记:冬小麦在秋分之后就播种了。不久之后,绿油油的麦苗铺满了麦田,冬天的几场大雪,深深地滋润着小麦,第二年春分之前,随着气温回升,小麦开始返青。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几次浇水,小麦长势喜人。五一前后,小麦开始抽穗。六月初,我们收获了沉甸甸的麦穗。图是该社团同学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做的小麦生长阶段与相应位置的标注。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标注位置明显有误需要修改的是( )
A.小麦返青B.小麦抽穗C.小麦收获D.小麦播种
4.小麦播种、返青、抽穗、收获具有季节性特点。季节的变化反映了( )
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地球的大小D.地球的形状
(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我国光伏发电技术世界领先。下图示意鲁西平原某地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实现电能“自发自用、多余上网”。理论上讲,要达到最佳集热效果需让太阳光垂直照向集热管面。为保证发电效益最大化,光伏板可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自动调整与顶棚的夹角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在屋顶和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可以( )
A.增加降水量 B.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C.增加居民负担 D.增强太阳辐射
6.夹角α达到最大值时,该地所处的节气是( )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2022·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我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圆满完成航天飞行任务,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航天员着陆时,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上的( )
A.①-②段B.②-③段C.③-④段D.④-①段
8.航天员着陆时,小明正在美国收看直播,当地时间却是晚上,产生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由于( )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两地所处季节不同D.两地所处温度带不同
9.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这一天,在烟台有可能看到( )
A.晚上8点钟天还大亮B.小草变绿,树木发芽
C.金色麦浪,丰收在望D.人们在室外普遍穿着短袖衣服
(2022·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2月4日~20日,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开幕式当日(2月4日)恰逢立春,为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创意性地将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倒计时。图示意二十四节气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二十四节气的更替主要是由于( )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地球形状D.地球大小
11.相邻的两个节气间隔约15天,推断北京冬奥会结束时最接近的节气是( )
A.小寒B.大寒C.雨水D.惊蛰
12.冬奥会期间,北京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是( )
A.昼短夜长,昼变长B.昼短夜长,昼变短
C.昼长夜短,昼变长D.昼长夜短,昼变短
13.(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一天之中“夕阳”连着“朝晖”,天空一直是亮的,这种现象会出现在( )
A.东亚B.东南亚C.中东D.极地地区
14.(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6月3日我国神舟十五号飞船顺利返航,此时牡丹江市( )
A.昼短夜长B.昼长夜短C.昼夜等长D.白昼渐短
(2022·广西贺州·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2月4日,迎来了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2022年立春,太阳直射点位于( )
A.ab之间B.bc之间C.cd之间D.de之间
16.2022年春节(2月1日)至立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
A.向南移B.向北移C.先向南再向北D.先向北再向南
17.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处时,贺州市( )
A.昼长夜短B.昼夜等长C.昼短夜长D.昼长达最小值
18.(2020·山东东营·统考中考真题)某日早晨,东营的小华把刚拍摄的日出照片发给在国外出差的妈妈。妈妈立即回复了一张照片,说:我正在欣赏日落。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①两地纬度不同 ②两地经度不同③地球的公转 ④地球的自转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9.(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中华民族的先祖依据地球公转所处的轨道位置依次划分24个节气,下图为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示意图,并列出了部分节气。
(1)我们常常用顺时针或逆时针来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为 时针,公转方向为 时针。
(2)3月21日前后的节气是 ,与夏至大概相差 个月。
(3)甲、乙、丙、丁四个位置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的是 ,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的是 。
(4)秋分到冬至时间段,株洲白昼时间比黑夜 ,且白昼的长度越来越 。
(5)任意列举2例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0.(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读“经纬网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运行到图2中 点位置(填数字),此时我国节气是 。B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2)A点位于B点的 方向。
(3)图1中一年有一次阳光直射现象的点是 。
21.(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某中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太阳高度与影子的关系”,在学校操场上竖一根1.5米长的木桩,观察并记录木桩影子长短的变化情况。读“不同太阳高度下的木桩影子长度图”,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1)假如A、B图反映的是一天中不同时间日影情况。那么,反映一天中正午日影的是 图。
(2)假如A、B图反映的是冬、夏季节正午日影情况。那么,反映冬季正午日影的是 图。
(3)该兴趣小组得到的结论是:太阳高度越高,物体影子越 (填“长”或“短”),太阳辐射越 (填“强”或“弱”)。
1.2 地球的运动
填图过关练
1.(2023秋·七年级课时练习)地球自转的方向: ;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地球自转的绕转中心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① ② ③
【答案】自西向东 逆时针 顺时针 地轴 一天(或24小时) ①昼夜交替 ②时间的差异 ③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详解】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如果从不同的角度看,转动的方向也是不同的。从北极上空俯瞰,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瞰,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东经度增大的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也就是绕转中心是地轴,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①昼夜交替②时间的差异③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长短变化、季节的变化和五带的形成等。
2.(2023秋·八年级课前预习)产生现象:
(1)
(2) (以北半球为例)
(3) (南北半球相反)
(4)
(5) (以北半球为例)
①一天之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物影长度最 。
②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南、北两极递减,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物影越 ;反之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物影越 。
③北半球一年之中,冬至日太阳高度最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物影长度最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太阳高度最高,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物影长度最 。
【答案】(1)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2)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分 赤道 昼夜等长 夏至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极昼 极夜 秋分 赤道 昼夜等长 冬至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极夜 极昼
(3)四季的变化 3、4、5 6、7、8 9、10、11 12、1、2
(4)五带的划分
(5)物影长短变化 短 短 长 长 短
【详解】(1)读图可知,此图展示了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过程。
(2)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以判断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的变化,一以北半球为例,3月21日前后是春分,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昼夜等长;6月22日前后是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为极夜;9月23日前后是秋分,阳光直射赤道,北半球昼夜等长;12月22日前后是冬至,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为极昼。
(3)四个季节的变化—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的春季是3月、4月、5月;夏季是6月、7月、8月;秋季是9月、10月、11月;冬季是12月、1月、2月。
(4)五带的划分—北极圈极圈到北极点之间是北寒带,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是北温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是热带。
(5)以北半球为例—物影长短的变化;一天之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物影长度最短;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物影越短;反之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物影越长;北半球一年之中,冬至日太阳高度最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物影长度最长;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太阳高度最高,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物影长度最短。
基础检测练
(2022秋·广东潮州·七年级统考期末)据全球性的时间和时区管理网站TimeandDate报告,近期地球自转速度有加快的趋势,自有记录以来最短的28天都发生在2020年,平均每天比过去少了0.05毫秒,全年累计减少19毫秒。科学家预测2021年地球转动速度还会进一步加快,今年我们将见证史上过得最快的一年。下图为地球自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转周期为一天B.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C.自转方向自西向东D.自转是地球绕太阳运动
2.读图,关于丁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甲地的东北方向B.每天都比乙地先看到日出
C.此时刚好昼夜平分D.每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
3.读图,此时丙地( )
A.出现极夜现象B.正值日落时分C.出现极昼现象D.正值日出时分
【答案】1.D 2.A 3.D
【分析】1.自转周期为1个恒星日或1个太阳日,均可称为一天,故A正确,但不吻合题意;地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产生昼夜现象,自转使昼夜发生交替,故B正确,但不吻合题意;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故C正确,但不吻合题意;自转是绕地轴的运动,而不是太阳,故D错误,吻合题意。本题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选项,故选D。
2.从图中看出,丁在北极圈内,甲在赤道上,丁位于甲北方,顺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方向是由甲到丁的,故丁在甲东方,所以,丁在甲东北,A正确;丁在极圈内,会发生极夜现象,全天看不到日出,乙不会,故B错误;丁此时极昼,没有夜,故C错误;丁没有直射机会,故D错误。综上,答案选A。
3.丙地在赤道上,不会有极昼极夜,故A、C错误;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过图中昼夜分界线是由夜入昼,故此线为晨线,线上正在日出,B错误,D正确。综上,答案选D。
(2023·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下列甲、乙两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高空俯视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下列对甲、乙两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代表南极上空的俯视图B.乙图代表北极上空的俯视图
C.甲图中纬度的最大值是90°D.乙图中纬度的最大值是180°
5.某建筑师想要造一间四周窗户朝北的房子,应建在甲、乙两图中的( )
A.A点B.B点C.C点D.D点
【答案】4.C 5.A
【解析】4.读图可得,甲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该图代表北极上空的俯视图,故A错误;乙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该图代表南极上空的俯视图,故B错误;甲图中纬度的最大值是90°,故C正确;纬度最大值是90°,经度的最大值才是180°,故D错误,故排除ABD选项,故选C。
A是南极点,站在A点四周都是北方,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往前的任何方向都是北方,故排除BCD选项,故选A。
(2023秋·全国·七年级随堂练习)海安某中学的同学小亮听说,我国古代民间有一种计算寒冷天数的方法——数九。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民间有描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人们用墨笔每天晕染一瓣梅花,九九八十一天过后,梅花点遍,春回大地。于是,小亮决定动手尝试绘制一张属于自己的消寒图。图左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右是小亮绘制的“消寒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数九第一天,地球运动到图左中的哪个位置( )
A.①B.②C.③D.④
7.不知不觉,小亮的“九九消寒图”已经画到第31瓣,此时海安( )
A.春意盎然,农田里遍地油菜花开B.正午操场的旗杆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
C.昼短夜长,且黑夜时长越来越短D.昼长夜短,小亮家的采光一年中最好
8.3月12日,小亮完成了“消寒图”。早上与在纽约工作的爸爸视频,分享自己的作品时,发现此时的美国却是繁星满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地壳运动B.地球公转C.生活习惯D.地球自转
【答案】6.A 7.C 8.D
【解析】6.数九从冬至日算起,所以数九第一天就是冬至日,图中①为冬至,②为春分,③为夏至,④为秋分,故选A。
7.“九九消寒图”是从冬至开始画的,画到第31瓣说明已经画了31天,冬至往后31天大致是在1月21日,此时正是冬季,春意盎然是在春季,故A项错误;此时大致是1月21日,太阳直射点正处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且正往北移,而海安位于北半球,正午操场的旗杆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应该是在冬至,故B项错误;此时大致是1月21日,太阳直射点正处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且正往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且夜渐短昼渐长,故C项正确,D项错误;故选C。
8.小亮早上与在纽约工作的爸爸视频,分享自己的作品时,发现此时的美国却是繁星满天,说明北京和纽约的时间存在差异,两地时间的差异是由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故选D。
(2023·湖南益阳·统考一模)迎接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建设航天强国。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读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在地最接近的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
A.(40°N,100°W)B.(40°N,100°E)
C.(40°S,100°W)D.(40°S,100°E)
10.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太阳直射北半球 ②南半球处于夏季 ③昆明昼渐长 ④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11.文昌位于酒泉的什么方向( )
A.西北方B.东南方C.东北方D.西南方
【答案】9.B 10.D 11.B
【解析】9.纬度往北度数增加为北纬(N),经度往东度数增加的为东经(E),故穿过酒泉的经纬度是40°N,100°E,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时间是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且继续往北移,北半球各地白昼续变长,直到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才开始往南移,故①③正确,④错误;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南半球处于冬季,②错误。故选D。
11.该图根据经纬网来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以酒泉为中心建立方向坐标,可以判断文昌位于酒泉的东南方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22秋·广西贵港·七年级校联考期中)从下图可以看出,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半个地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我们能够感觉到昼夜交替的原因是( )
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人脑的错觉D.天气的变化
13.图中①地有一艘轮船,其位于晨昏线上,若该船不动,它将( )
A.迎来黎明B.迎来黄昏C.处在正午D.进入南半球
【答案】12.B 13.A
【解析】12.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B正确。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A错误。人脑的错觉 和天气的变化跟昼夜交替现象无关,CD错误。故选B。
13.图中①地有一艘轮船,其位于晨昏线上的晨线上,若该船不动,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晨线不断向西后退,它将迎来黎明,A正确、BC错误。若该船不动,它会一直出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D错误。
(2022秋·湖南益阳·七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2022年11月29日夜,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精准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今年的第6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建造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读航天员在太空中拍摄的震撼画面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不是( )
A.悬浮在太空中B.一个蓝色的球体C.在不断运动D.色彩多样的平面
15.火箭发射当天,地球公转在轨道位置的( )
A.C与D之间B.D与A之间C.A与B之间D.B与C之间
16.当地球公转到位置C处,北半球的节气是( )
A.冬至B.春分C.秋分D.夏季
【答案】14.D 15.C 16.B
【解析】1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航天员在太空中可看到地球悬浮在太空中,且是一个蓝色的球体而不是色彩多样的平面,不断进行自转和公转,故AB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5.火箭于2022年11月29日发射,此时地球公转轨道位于秋分和冬至之间,而据图可知,A为秋分,B为冬至,C为春分,D为夏至,故应位于AB之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据图判断可知,A为秋分,B为冬至,C为春分,D为夏至,由于地球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公转至C处时,太阳直射赤道,此时为北半球春分,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7.(2022秋·广西贵港·七年级校联考期中)太阳光是最重要的自然光源,它普照大地,使整个世界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孕育地球上各种各样的鲜活生命,自称万物之灵的人类更是离不开阳光的哺育。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球光照出现图1示情况时,太阳直射于 (填纬线),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日期为 前后,丁地处于 (填季节)。
(2)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地球的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 。
(3)赤道上的甲、乙、丙三个地方,刚好日出的是 地,正午时分的是 地。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三地的 不同,而导致 的差异。
(4)图2中甲、乙两图是济南某教室二至日正午光照示意图,其中代表冬至日的是 ,此时济南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5)太阳能热水器若想达到最佳集热效果,太阳能集热管面的倾斜度应随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进行调整。图3表示济南四季的最佳安装效果,其中表示夏季的是 。
【答案】(1)北回归线 夏至 6月22日 冬季
(2)自西向东 一致(或相同)
(3)丙 甲 经度 时间
(4)甲 昼短夜长
(5)②
【详解】(1)当地球光照出现图1示情况时,太阳直射于北回归线,此时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丁地位于南半球南温带,该地处于冬季。
(2)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的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3)赤道上的甲、乙、丙三个地方,刚好日出的是丙地,该地位于晨线上,正午时分的是甲地。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三地的经度不同,而导致时间的差异。
(4)图2中甲、乙两图是济南某教室二至日正午光照示意图,甲地影子长,太阳高度角小,其中代表冬至日的是甲,此时济南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
(5)太阳能热水器若想达到最佳集热效果,太阳能集热管面的倾斜度应随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进行调整。图3表示我国济南四季的最佳安装效果,其中表示夏季的是②,该季节太阳高度最大。
18.(2022秋·湖南益阳·七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 ,B 。
(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日期是 前后,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北极圈此时有 现象,国庆节地球应运动在图中的 至 段(填节气)。
(3)下列现象是在地球的公转下产生是( )(双选)
A.昼夜更替B.不同地方的时间差异
C.四季的变化 D.五带的划分
【答案】(1)夏至日 春分日
(2)6月22日 北回归线 极昼 秋分日 冬至日
(3)CD
【详解】(1)读乙图可知,A点是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B点是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
(2)从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当地球位于A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此时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北半球的白昼最长。国庆节(10月1日)地球应运动在图中的秋分日(9月23日)至冬至日(12月22日)之间。
(3)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五带的划分、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故选项CD题意,故选CD。
真题点兵练
(2023·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潍坊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灯泡和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图1示意地球运动演示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正确演示地球运动的方式是( )
A.用手指顺时针拨动地球仪,演示自转运动
B.用手指逆时针拨动地球仪,演示自转运动
C.围绕灯泡顺时针移动地球仪,演示公转运动
D.围绕地球仪逆时针移动灯泡,演示公转运动
2.图中所演示的日期大约是( )
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
【答案】1.B 2.D
【解析】1.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地轴自转,正确的演示方式是用手指逆时针拨动地球仪,演示自转运动;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不断地公转,正确演示地球公转应该是围绕灯泡逆时针移动地球仪,排除ACD,故选B。
2.由图可知,图中所示的光照图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结合选项,是12月22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排除ABC,故选D。
【点睛】地球绕太阳转的叫做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和五带划分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023·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济南某学校地理社团校园劳动札记:冬小麦在秋分之后就播种了。不久之后,绿油油的麦苗铺满了麦田,冬天的几场大雪,深深地滋润着小麦,第二年春分之前,随着气温回升,小麦开始返青。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几次浇水,小麦长势喜人。五一前后,小麦开始抽穗。六月初,我们收获了沉甸甸的麦穗。图是该社团同学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做的小麦生长阶段与相应位置的标注。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标注位置明显有误需要修改的是( )
A.小麦返青B.小麦抽穗C.小麦收获D.小麦播种
4.小麦播种、返青、抽穗、收获具有季节性特点。季节的变化反映了( )
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地球的大小D.地球的形状
【答案】3.C 4.B
【解析】3.读题干可知,冬小麦在秋分之后播种,春分之前小麦返青,五一小麦开始抽穗,六月初收获。读图可知,图中的小麦收获已经接近秋分,不是六月初了,明显有误,需要修改,故选C。
4.由于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产生四季的变化,B正确。季节变化跟地球的自转、大小、形状无关,ACD错误。故选B。
(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我国光伏发电技术世界领先。下图示意鲁西平原某地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实现电能“自发自用、多余上网”。理论上讲,要达到最佳集热效果需让太阳光垂直照向集热管面。为保证发电效益最大化,光伏板可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自动调整与顶棚的夹角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在屋顶和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可以( )
A.增加降水量 B.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C.增加居民负担 D.增强太阳辐射
6.夹角α达到最大值时,该地所处的节气是( )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答案】5.B 6.D
【解析】5.由题目可知,在屋顶和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故B正确。与增加降水量和增强太阳辐射无关,故AD错误。可以增加农业收入,不会增加负担,故C错误。故选B。
6.太阳能板与楼面的夹角与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有关,由图可以看出,夹角α达到最大值时,说明这一天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该地区位于山东省,地处北温带,一年中当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时的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故D正确,排除ABC,故选D。
(2022·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我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圆满完成航天飞行任务,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航天员着陆时,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上的( )
A.①-②段B.②-③段C.③-④段D.④-①段
8.航天员着陆时,小明正在美国收看直播,当地时间却是晚上,产生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由于( )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两地所处季节不同D.两地所处温度带不同
9.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这一天,在烟台有可能看到( )
A.晚上8点钟天还大亮B.小草变绿,树木发芽
C.金色麦浪,丰收在望D.人们在室外普遍穿着短袖衣服
【答案】7.A 8.A 9.B
【解析】7.根据地球公转的规律可知,当地球公转到①时,是每年的春分,是3月21日前后;当地球公转到②时,是夏至,是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当地球公转到③时,是秋分,是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当地球公转到④时,是东至,是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航天员着陆时间为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上的①-②段,A正确,故选A。
8.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为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使得东边的时刻总会早于西边,使得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不同,因此小明正在美国收看直播,当地时间是晚上,A正确,排除B;与两地季节、温度无关,排除CD;故选A。
9.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往北回归线移动,未到北回归线,昼渐长,业渐短,但晚上八点已经天黑,排除A;此时为春季小草变绿,树木发芽,B正确;金色麦浪,丰收在望为秋季景象,排除C;人们在室外普遍穿着短袖衣服为夏季景象,排除D;故选B。
(2022·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2月4日~20日,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开幕式当日(2月4日)恰逢立春,为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创意性地将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倒计时。图示意二十四节气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二十四节气的更替主要是由于( )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地球形状D.地球大小
11.相邻的两个节气间隔约15天,推断北京冬奥会结束时最接近的节气是( )
A.小寒B.大寒C.雨水D.惊蛰
12.冬奥会期间,北京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是( )
A.昼短夜长,昼变长B.昼短夜长,昼变短
C.昼长夜短,昼变长D.昼长夜短,昼变短
【答案】10.B 11.C 12.A
【解析】10.读图可知,一年中二十四节气更替是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形成的,其方向是自西向东的,跟地球的自转、形状和大小无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开幕式当日是2022年2月4日,“恰逢立春”;结束时是2022年2月20日,二十四节气间隔约15天,所以冬奥会结束时接近的节气是雨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2月4日至2月20日冬奥会期间,地球公转运动处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冬奥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此时的北京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一天之中“夕阳”连着“朝晖”,天空一直是亮的,这种现象会出现在( )
A.东亚B.东南亚C.中东D.极地地区
【答案】D
【详解】一天之中“夕阳”连着“朝晖”,天空一直是亮的,这种现象是极昼,极昼极夜现象出现在南北极圈以内的北寒带和南寒带地区,极地地区主要位于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D正确;东亚、东南亚和中东都没在极圈以内,都没有极昼极夜现象,ABC错误。故选D。
14.(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6月3日我国神舟十五号飞船顺利返航,此时牡丹江市( )
A.昼短夜长B.昼长夜短C.昼夜等长D.白昼渐短
【答案】B
【详解】2023年6月3日我国神舟十五号飞船顺利返航,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并且继续向北移动,此时牡丹江市昼长夜短,白昼渐长,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22·广西贺州·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2月4日,迎来了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2022年立春,太阳直射点位于( )
A.ab之间B.bc之间C.cd之间D.de之间
16.2022年春节(2月1日)至立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
A.向南移B.向北移C.先向南再向北D.先向北再向南
17.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处时,贺州市( )
A.昼长夜短B.昼夜等长C.昼短夜长D.昼长达最小值
【答案】15.D 16.B 17.A
【解析】15.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划分,立春位于冬至和春分之间,冬至是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春分是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2月4日位于冬至到春分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所以立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de之间。故D符合题意。
16.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冬至(12月22日)到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是向南移动的。所以2022年春节(2月1日)至立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正在向北移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7.读图可知,图中b点是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黑夜最短的一天。贺州位于北半球,所以夏至昼最长,夜最短。故A正确,BC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A。
18.(2020·山东东营·统考中考真题)某日早晨,东营的小华把刚拍摄的日出照片发给在国外出差的妈妈。妈妈立即回复了一张照片,说:我正在欣赏日落。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①两地纬度不同 ②两地经度不同③地球的公转 ④地球的自转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D
【详解】地球绕着地轴的转动,称为地球的自转,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自转,导致东边时刻早,西边时刻晚,不同经度间产生了时间差异,小华与妈妈所在地跨经度较广,因而造成两地时间差异大,故②④项正确,①③项错误;故D②④正确,ABC错误。故选D。
19.(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中华民族的先祖依据地球公转所处的轨道位置依次划分24个节气,下图为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示意图,并列出了部分节气。
(1)我们常常用顺时针或逆时针来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为 时针,公转方向为 时针。
(2)3月21日前后的节气是 ,与夏至大概相差 个月。
(3)甲、乙、丙、丁四个位置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的是 ,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的是 。
(4)秋分到冬至时间段,株洲白昼时间比黑夜 ,且白昼的长度越来越 。
(5)任意列举2例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答案】(1)逆 逆 (2)春分日 3 (3)丙 甲 (4)短 短
(5)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划分等
【详解】(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公转方向为逆时针。
(2)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春分日;与夏至(6月22日前后)大概相差3个月。
(3)甲、乙、丙、丁四个位置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的是丙所示的冬至日;北极圈会出现极昼现象的甲所示的夏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4)秋分到冬至时间段,太阳直射点向南回归线移动,对于北温带的株洲来说,白昼时间比黑夜时间短,且白昼时间越来越短。
(5)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会出现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划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
20.(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读“经纬网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运行到图2中 点位置(填数字),此时我国节气是 。B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2)A点位于B点的 方向。
(3)图1中一年有一次阳光直射现象的点是 。
【答案】(1)④ 夏至 昼短夜长 (2)东北 (3)A
【详解】(1)读图可知,图2中,①是秋分日,②是冬至日,③是春分日,④是夏至日。图中A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当太阳直射A点时,为北半球夏至日,地球运行到④点位置;此时,B地位于南半球,昼短夜长。(2)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A点位于B点的东北方向。
(3)回归线一年只有一次直射,图1中A点位于北回归线上。B位于热带,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
21.(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某中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太阳高度与影子的关系”,在学校操场上竖一根1.5米长的木桩,观察并记录木桩影子长短的变化情况。读“不同太阳高度下的木桩影子长度图”,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1)假如A、B图反映的是一天中不同时间日影情况。那么,反映一天中正午日影的是 图。
(2)假如A、B图反映的是冬、夏季节正午日影情况。那么,反映冬季正午日影的是 图。
(3)该兴趣小组得到的结论是:太阳高度越高,物体影子越 (填“长”或“短”),太阳辐射越 (填“强”或“弱”)。
【答案】(1)B (2)A (3)短 强
【详解】(1)假如A、B图反映的是一天中不同时间日影情况,正午时分是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刻,日影最短,故反映一天中正午日影的是B图。
(2)假如A、B图反映的是冬、夏季节正午日影情况。我国某中学位于北半球,一年中,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夏季,正午日影较长,故反映冬季正午日影的是A图。
(3)结合以上两题可知,太阳高度越高,物体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高,受热面积小,光热集中,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因此太阳辐射越强。日期
节气
阳光直射点
北半球昼夜长短
极昼极夜现象
3月21日前后
无
6月22日前后
北极圈及其以北为 ,南极圈及其以南为
9月23日前后
无
12月22日前后
北极圈及其以北为 ,南极圈及其以南为
季节
月份
节气
春季
月
夏季
月
秋季
月
冬季
月
日期
节气
阳光直射点
北半球昼夜长短
极昼极夜现象
3月21日前后
无
6月22日前后
北极圈及其以北为 ,南极圈及其以南为
9月23日前后
无
12月22日前后
北极圈及其以北为 ,南极圈及其以南为
季节
月份
节气
春季
月
夏季
月
秋季
月
冬季
月
人教版(2024)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a href="/dl/tb_c492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巩固练习</a>,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多变的天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课后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北京时间”是指,在开幕式当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北京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冬奥会期间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此时北京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是,夏至时,图1中A地所处的季节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图文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